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精選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精選5篇)

1、學生自行梳理字詞,積累文言知識,教師釋疑,幫助學生掌握部分文言學習方法,;

2、通過反覆誦讀文字,因聲求氣,學生能夠解讀情景交融之處;

3、理解文字豐富情感,體會作者寄寓山水遊記中的人生永珍。

【預習要求】

1、瞭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簡介(200字);

2、正字音,讀文字:

僇人 恆惴慄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窪然 若垤若穴 攢蹙累積 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

不與培塿為類 顥氣 引觴滿酌 頹然就醉 與萬化冥合

3、解釋字詞:

僇人 夢亦同趣 始更相枕以臥 異之 踞、席地而坐 莫得其涯

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緣染溪

4、翻譯句子:

(1)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5、誦讀文字,梳理內容:遊諸山和遊西山兩類遊玩,過程結果截然不同,請製表,分不同方面呈現兩類遊玩的不同之處;

6、質疑:關於字詞、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問。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閱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見識唐宋八大家散文中的“遊記”。記敘遊蹤或描摹物件為主要目的,且文學性強的散文作品都可以歸屬為遊記散文。而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可謂唐宋八大家遊記的標誌。

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文概》中所說:“柳州記山水,狀人物,論文章,無不形容盡致;其自命為‘牢籠百態’,固宜。”

何以“牢籠百態”?藉助《始得西山宴遊記》一窺其一二。

二、初讀文字,識文斷字。

1、請學生自讀文字,注意字音、斷句;

2、反饋預習情況:梳理字詞、疑問之處;

教師補充: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乎、始)、古今延續(涯崖、緣木求魚)

重點補充:定語後置句“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引入國中所學內容“金十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馬之千里者”等。

3、誦讀文字,概括文意:各小組上黑板,展示概括情況,並做介紹。或文字,或圖形。

例學生表格:

例學生繪圖:

四、再讀文字,因聲求氣。

遊西山,帶給柳宗元“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全新感受,一掃“恆惴慄”的狀態。這樣一個截然不同的狀態,我們是否能從文字本身的表達能夠一窺其妙呢?

仔細閱讀文字,找出語氣上對比點。讀一讀這些句子,體會一下在表達效果上有什麼不同

第一節: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

第二節:“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1)“而”字:第一節中的“而”多表修飾或者是承接,第二節中的“而”多表轉折;

(2)吟誦:第一節句式簡短,節奏緊湊;第二節句式較長,朗讀悠長;(可通過拍手,打出節奏)

(3)結合《文心雕龍》中的這段話,去尋找和發現語言形式和表情達意之間更多的對應和聯絡,交流討論:

夫裁文匠筆,篇有小大;離章合句,調有緩急:隨變適會,莫見定準句司數字,待相接以為用;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 ——劉勰《文心雕龍·章句》

五、見景知情,知人論情。

從各個方面比較兩類遊玩的不同,又從文字裡感受到作者遊西山時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那麼這座西山究竟有怎樣的神奇,帶給了作者哪些衝擊?再次深入閱讀文字,探究思考兩個問題:

(1)請同學梳理文字內容,結合作者生平,探究“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之“得”;

(2)結合文字內容與文字創作理論,探究作者眼中的西山是否真實存在。

l 這種融情於景、寄情於物的手法,在寫景詩文中是很常見的手法。

(1)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柳宗元《入黃溪聞猿》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古唐詩合解》:江寒而魚伏,豈釣之可得?彼老翁獨何為穩坐孤舟風雪中乎?世態寒冷,宦情孤冷,如釣寒江之魚,終無所得。子厚以自寓也。

六、解讀山水,體味文化

貶謫永州對於頗富政治抱負的柳宗元來說,可謂毀滅性的打擊。政治理想的破滅、僻遠之地的貶謫,讓柳宗元心情極為沮喪,而忘情山水則讓他暫時淡忘了痛苦,也讓他找到了情感、精神的歸屬。與天體融為一體讓作家在闊大、空寂中獲得精神上的暫時解脫,同時也獲得了信念上的堅定。

如《鈷鉧潭西小丘記》“小丘”環境為: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蓆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與目謀,與耳謀,與神謀,與心謀”,這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一重境界。

而蘇軾被貶黃州,寫下諸多名篇,其中《赤壁賦》言:“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先生又給山水遊記帶來另一種文化精神。

l 課後探究思考:

1、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探究柳宗元山水遊記中貫穿始終的文化精神;

2、閱讀柳宗元與蘇軾山水遊記類散文,比較二位面對仕途坎坷,表現不同的文化精神。

1、柳宗元“永州八記”、《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

2、酈波、康震解讀柳宗元《江雪》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掃清文字障礙,熟讀課文;

2、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整體感知課文。

學習流程:

流程一:匯入

旅遊是一種時尚,大家都喜歡,就是古人也十分崇尚,蘇軾在赤壁“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今天,我們再來一起跟著柳宗元去遊賞西山,看看是否也能有些意外的收穫。

流程二:自主學習

1、 默讀課文,將課下注釋中的生字拼音注到文中。

2、 聽錄音,正確朗讀課文。

劃分朗讀節奏: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婁為類。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3、 作者在文中自稱“僇人”,你知道作者的生平境況嗎?

柳宗元(773~819)

13歲便能寫出好文章。20歲的考中進土,31歲任見習監察御史。後因參與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永州司馬。當時的永州地處偏遠,人煙稀少,生活十分艱苦。在永州,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鬱、痛苦,加之幾次無情的火災,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痺"的程度。貶謫生涯所經受的種.種迫害和磨難,並未能動搖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確表示:“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永州之貶,一貶就是10年,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轉折。在京城時,他直接從事革新活動,到永州後,他的鬥爭則轉到了思想文化領域。永州十年,是他繼續堅持鬥爭的十年,廣泛研究古往今來關於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的一些重大問題,撰文著書。

柳宗元,字 ,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出生於京城長安,著名 家、 家,享年47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幾位是: 、 、 、 、 、 、 。

永州八記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永州八記》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他寫的遊記不僅文筆簡潔,描摹生動真切,富有詩情畫意,而且處處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寄託著對生活遭際的感慨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

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也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你還學過的此種文體的課文有:

4熟讀課文

流程三:合作探究

1、 探究第一自然段背誦要領

提示:注意動詞、修辭手法。

2、 用5分鐘的時間背誦課文。

流程四:反饋小測

1、請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僇人    恆惴慄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窪然 若垤若穴

攢蹙累積 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

不與培塿為類 顥氣 引觴滿酌

頹然就醉   與萬化冥合

2、《始得西山宴遊記》的作者是 朝的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有山水遊記 。我們曾經學過他的文章:、 、 和他的詩《江雪》。

3、指名背誦第一段。

流程五:佈置作業

流程六:我的收穫

《始得西山宴遊記》學案二

學習目標:

積累重點實詞的意義,正確翻譯課文。

學習流程:

流程一:檢查課文背誦

流程二:自主學習

自餘為戮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

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

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

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

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流程三:合作探究

1、 各小組討論疑難,整理最佳答案。

2、 理解第一段

(1) 概括本段段意:

(2) 本段中表明自己被貶後恐懼心理的句子是:

這句既表現出對貶謫流放的 之情,又引出下文的出遊。

(3) 作者用以排解心中苦悶的方法是:

(4) 極言遠遊範圍之廣的句子是:

(5) 總結自己的漫遊並引出下文的句子是:

流程四:精彩展示

老師分配各小組任務,指定同學到黑板上展示和講解。

流程五:檢測反饋

翻譯句子

1、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2、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3、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4、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始得西山宴遊記》學案三

學習目標:

積累重點實詞的意義,正確翻譯課文。

學習流程:

流程一:檢查第一段的背誦

流程二:自主學習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

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

與培婁為類。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

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

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

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流程三:合作探究

各小組討論疑難,整理最佳答案。

流程四:精彩展示

老師分配各小組任務,指定同學到黑板上展示和講解。

流程五:檢測反饋

翻譯句子

①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②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③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④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⑤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流程六:佈置作業

《始得西山宴遊記》學案四

學習目標:

理解第二段內容

學習流程:

流程一:檢查第二段的背誦

流程二:自主學習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劃分層次,概括層意

3、 正面寫西山怪特的句子是

4、 寫宴遊情形的句子是

5、寫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的超然忘我、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句子是

6、 作者寫西山之美,多從側面落筆,以所見之 、 襯西山之高;以眾山的 反襯西山雄峙特立之勢。

7、 體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作者並未將題目擬為《西山宴遊記》,而是加了“始得”, “始得”是什麼意思?作者此次遊玩與以前的玩賞有何感觸?

流程三:合作探究

各小組討論疑難,整理最佳答案。

流程四:精彩展示

老師分配各小組任務,指定同學到黑板上展示和講解。

流程五:拓展連結

四季皆可入詩:“ , ”悄然帶來了春的氣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盡情展現了夏的風情;“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形象描繪了秋的浩蕩;“ , ”巧妙渲染了冬的奇美。

流程六: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記憶重點實詞意思。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 篇3

設計指導思想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必修一教材第三專題中的一篇課文。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重點考慮要處理好以下四組關係:

一、文言與文學。對於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很多老師苦於在文言與文學之間找不到一個平衡點,有的純粹當作文言文來教,有的純粹從文學角度來講。前者似買櫝還珠,後者則囫圇吞棗。我的處理方式是先掃除文言障礙,進行文言積累,再重點研讀文學文字,不讓疏通文意佔用過多的課堂時間。

二、工具與人文。人文性與工具性應該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語文教學正是通過語言文字修辭等手段達到提升學生思想層次與精神境界的目的。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在教學設計時一方面緊緊抓住本文教學重點——通過文字研習領會作品體現出的人與自然的關聯,一方面也強調要引導學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實,有關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終還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題。

三、引導與開放。新課程強調對話與開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對話討論容易造成教學時間的延緩,信馬由韁式的開放也容易“跑野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既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以開放的思考空間,也注意到要體現教師的引導性,對於學生的學習給以適當的點撥和調控。

四、獨立與整合。語文新教材中的課文,既相對獨立,又從屬於板塊與專題。所以,在進行單篇課文教學時還要注意整合。就本課而言,板塊內的整合主要就是與《赤壁賦》的比較。對此,我找到了一個整合的“抓手”——貶謫文學與貶謫文化。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適當延伸,不宜過分展開,稍做點撥即可給學生開啟一個認識文學現象的視窗。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處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獨特的韻味,品味其語言特色。

3、 通過文字研習領會作品體現出的人與自然的關聯。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結合作者的身世處境和人格特色來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教學難點)

2、 通過文字研習領會作品體現出的人與自然的關聯。(教學重點、難點)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認識中國文學中的貶謫現象。(難點)

課時安排

如學生有充分預習,可安排一課時。如學生預習不到位,可安排1.5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略說寫作背景

“永貞革新”失敗—貶逐蠻荒—故交斷絕—貧病交迫—老母病故—居處遭火—滿懷憂懼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詩家不幸”往往卻是文學和讀者的幸事。和蘇軾一樣,柳宗元在貶謫期間寫下了大量精彩的詩文,成就了其文學創作的高峰——《永州八記》。

2.解題

引導學生分析文題中“宴遊”“始得”等字在文中的體現(找出文章照應文題的地方)。

題目中對於理解文意最關鍵的字眼應該是什麼?為什麼?/(“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見,構成行文的線索。)

二.文字研討

就“始得”二字引出對文字的分析研讀。分析時圍繞一個大問題:如何理解“遊於是乎始”一句?(為什麼說這才是真正的“遊”的開始?西山之遊與此前之遊有什麼區別?)重在比較此前之遊與西山之遊的區別,讓學生從一、二段中提取有價值的資訊做比較。在討論比較的過程當中,就學生髮言的情況,隨文分析一些小語段和子問題。

西山之遊與此前之遊的比較(可從遊的過程、物件、結果,或遊的外在表現、內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較)

“始”前遊 西山遊

1、施施而行,漫漫而遊(隨意任情) 過、緣、斫、焚、攀援(積極主動)

2、覺而起,起而歸(來也隨意,去也隨意)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陶醉其中,眷戀不捨)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開闊、盪滌心胸)

4、恆惴慄(無法擺脫的苦悶)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身心的解脫與自由)

…… ……(立足於學生的發言來歸納總結)

隨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語言句式與內容情調的結合。

“始”前遊用頂真句法,接字鉤句,續續相生,傳達“施施而行,漫漫而遊”的神韻。而西山遊,則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勢,體現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動迫切之情狀,與前者迥然有異。(可補充:文中動賓搭配之巧妙。西山之遊的前與後也可以做句式的對比,一者節奏急促,一者節奏鬆緩,正對應了不同的情調。)

隨文分析二:圍繞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點吸引了作者,以至於披荊斬棘,不顧勞頓,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群。)

2、作者是如何表現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雲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見,即四圍的環境來進行襯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詩做補充說明。這裡也有視角由俯視到遠眺的變化,視角的變化伴隨著境界的進一步開闊,而境界的進一步開闊又伴隨著作者胸懷的進一步開闊)

3、為什麼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遊覽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遠深僻,給人以坐井觀天的拘囚壓抑之感,強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獨;而西山的高峻雄奇、開闊壯美則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使人的身心放鬆解脫。——此處可聯絡學生國中學過的《小石潭記》“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以作比較。也可聯絡《岳陽樓記》中遷客騷人面對不同景緻產生不同感受的描寫。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與培塿為類”、特立不群的品格正與作者身受打擊卻不甘沉淪的人格精神相互照應,兩者在精神上達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卻自我,忘卻煩惱,人格精神與宇宙自然合一,達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境界。——此處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聯絡《江雪》。)

隨文分析三:從文中兩種遊覽的情形來看人與自然的關係。

兩種遊覽,其人和自然景物的關係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樣的不同?

在“始”前遊中,自然是排遣苦悶的物件,自然外在於人,與人隔了一層,這樣人當然就難以領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獲得短暫的快樂、暫時的解脫,“恆惴慄”的“恆”字就是這種狀態的體現。(可引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永州於楚為最南……僕悶即出遊,遊復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視地,寸步勞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蝨,含怒竊發,中人形影,動成瘡痏。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不復樂。”)而西山之遊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此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山水,遠不只是觀賞或排遣的物件,更是千載難逢的“知音”。此種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嘆不遇,還有體悟山水的幽懷。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認識了山的精神,山也引發了人的胸襟,從而達到一種超越與解脫的境界(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在這裡山與人、物與我、情與景、形與神達到了統一,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超出於眾人的地方。

將自然物件化,往往會把人與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場上,或拜倒在自然腳下奉其若神靈,或居高臨下妄圖操縱自然駕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這樣就難以進入自然、領略其內在精神;將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懷去聆聽自然的話語,這樣可以發現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與自然融為一體,則不但能發現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侷限塵世的束縛,達到思想與精神的解脫自由。柳宗元正是達到了這一境界。)——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做隨機性的處理。

總結:至此,“為什麼說‘遊於是乎始’(西山之遊是真正的‘遊’的開始)?”這一大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請學生歸納概括。/(一方面西山之遊給了作者不同於以往的新的生命體驗——自由、放鬆、超越、解脫,一方面西山之遊也達到了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遷移

1、比較蘇軾《赤壁賦》與本文的異同

異: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畫描摹,風格清新峭拔,其人與自然之同側重在精神人格層面上;蘇軾的文章重在議論,風格瀟灑飄逸,其人與自然之同側重在哲理層面上(不但認識到物與我的同,還從更高的角度來審視物我的關係)。(可補充:“柳氏遊記的幽深取徑於‘騷’,而宋六家文的曠達則得益於‘莊’。宋人遊記佳妙之處,不在‘牢騷’與‘刻畫’,而在‘瀟灑’與‘議論’。”(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就學生髮言情況來處理,不過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兩文都寫於貶謫期間,都寫出了作者情懷的變化,最後都陶醉於自然之中,樂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獲得瞭解脫與超越。

2、引申遷移:遷客騷人的山水文學的共性——融入個人的情感體驗與生命體驗。

聯絡《赤壁賦》,請同學們關注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優秀的作品都產生於作者被貶謫期間。思考:為什麼這段時期容易產生優秀的作品?為什麼被貶謫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國古代士大夫中,遷謫文人可謂是一個規模龐大而又特殊的群體。他們都曾積極仕進,並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於忤逆權貴、犯顏直諫,或由於無辜蒙冤、遭受牽連,被謫遠徙,顛沛流離,經歷人生坎坷。由於遷謫,文人們大多被削去官職,沒有了公務羈絆,因而更容易將精力集中於文學創作。同時,由於遷謫,文人們深入到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底層,更有機會受到江山風物的激盪,以促進他們傑出藝術才華的表現。於是,其文學創作便有可能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期。遷謫期間的文人,其生活與思想往往處於激劇變動狀態。由於政治理想破滅,生活條件惡劣,親人生離死別,朋友疏遠和政敵落井下石等,各種感情激流般衝撞他們敏感的心靈。他們驚懼於前途的不可知,怨憤於自己的不幸遭遇,極端懷戀失去的一切,並以異常陌生的眼光和複雜的情緒面對新環境。因而他們更能與同樣被冷落的自然山水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更容易體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進入自然山水的懷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脫。情動於中而後形之於口於手,從而比往日更具創作欲。所以,許多作家最具價值、最富藝術魅力的詩文大多創作於遷謫期間,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軌跡。可聯絡屈原《離騷》、范仲淹《岳陽樓記》等作品。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 篇4

1、首先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求真務實,公正辦事,杜絕私心,充分聽取老師和同學們的意見,儘快完成部長到主席角色的轉變。

2、帶領學生會成員及時完成學院交給我們的各項工作,組織好迎接新生、迎新晚會、辯論賽等各項活動,繼承和發揚上屆學生會的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如招新方式的改良等。

3、做好學院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橋樑工作,使學生會成為師生之間的紐帶。

4、明確自己的工作角色,把握好學生會的大方向,事事以集體利益為重,做好領航員,下放權力,支援部長們的工作,讓部長們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並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幫助,同時定期向學院老師彙報學生會的工作情況,並請老師對學生會的工作及舉辦的活動進行點評和指導。

5、在學生會的工作中,遇到問題及時與另外兩位主席溝通交流,儘快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避免資訊滯後、決策延遲、意見不一致等問題造成的工作推遲及各部門的衝突。

6、及時協調好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會各部門在做好自己部門工作的同時,能給予其他部門力所能及的幫助。學生會裡沒有哪一個部門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更好的完成學生會的工作。

7、提高學生會的工作效率,明確分工和規章制度,培養每一個成員的工作能力,更好更快的完成學生會的工作,避免耽誤太多學習的時間。同時在安排活動的時候應考慮工作的密集程度以及每個部門工作的強度,以免幹事工作量太少或負擔太重,效用遞減過快。

8、工作要系統化、條理化。工作之前有計劃,為了一年工作的順利進行,從換屆後就要做好學生會全年的工作規劃,招新後即開始辯論隊的招新,禮儀隊的培訓,朗誦選手的培訓等工作;工作之中有宣傳,利用海報、網路等宣傳方式擴大學院學生會在工大的影響力;工作之後有總結,及時的總結可以吸取教訓同時為後面的活動積累經驗。

9、每週定期召開學生會部長例會,及時將任務佈置下去,並在例會上總結上一週的工作。

10、不要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相反應該適當減少一些活動,同時將一些小活動進行合併,提高活動的質量,同時還要儘量減少因為活動而造成的同學們不必要的曠課及學習時間的大量縮減,不要讓同學們為了舉辦及參與活動而搞的身心疲憊,無法專心學習,那樣就違反了辦活動的初衷。同時還要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適當給與獎勵,如給與學分獎勵及評優參考等。

11、給與學習、體育類的活動更多的關注,大學畢竟還是學校,學習類的活動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文化水平,提升同學們的道德素質,我們還應該儘可能的舉辦一些集學習文藝於一體的大型活動,體育類的活動可以讓同學們強身健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12、做強我們學院的特色活動,比如科技類活動。機械學院是我校工科中優秀的學院之一,科技類活動是我們所擅長的,其價值不僅僅在於豐富了課餘生活,更是培養了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使同學們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動腦相結合,更好的完成本專業的學習。

13、學生會是一個先進的學生組織,所舉辦的活動必須都是為了服務同學,提高同學們的自身水平和道德素養,因此所有活動和所涉及到的節目必須經過嚴格篩選,雖然機械學院男生居多,但是應該更要注重活動的品質,反串黃色類的節目應當儘量減少,太多了就會使一個活動失去了它自身的價值。

14、進一步加強學生會與學院各個班級及其他學院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仍然要敢於嘗試。

15、每個學期要舉辦一次學生會的內部活動,增強學生會的凝聚力,同時使學生會的成員彼此之間相互熟悉,結交朋友,交流經驗,更好的為學院及學生會工作。

16、學生會的活動都需要資金,但是一定要合理分配資金到每個部門及每個活動,同時記好賬目,做出嚴謹的資金規劃,不要前期過度消耗資金導致後期的資金不足,最終使學生會的活動停滯。賬目要定期向老師彙報,向整個學生會公開,做到公平化、透明化。

17、加強學院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應該從大一新生剛入學時就開始,他們剛上大學,思維想法還不成熟,此時舉辦利於學風建設的活動,採取相應促進學風建設的措施,才會讓他們在大學四年中重視學習,而不是在享受和遊戲中度過。

18、關注學院的四六級通過率,幫助老師加強晨跑晨讀的檢查力度,完善上課出勤率的檢查制度,定期做好百詞測驗等四級考核工作,並將考核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學院和各班級,使四級通過率在我任職期間有一個嶄新的飛躍。

19、加強和諧宿舍建設,宿舍是大學生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因此宿舍的環境衛生情況、學習氣氛等就相當重要了,應該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並帶領學生會成員加大宿舍的定期檢查及抽查力度。

20、關注學生會成員的學習成績,不能因為學生會的工作造成學生會成員大量的缺課,導致期末考試大面積掛科,學生會成員應該在各個方面做出表率,工作學習兩不誤,因此應該加強部門學習氣氛的建設,年終對學生會成員的學習成績進行考察,大面積掛科的成員應該採取相應措施。

21、建立主席團信箱,使同學們可以多一條途徑反映身邊的問題及自身的疑惑,由主席團整理這些問題並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儘快的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消除煩惱。

22、完善學生會的各項制度,同時整理學生會一年來的工作文獻,如檔案、策劃、總結等,為下一屆學生會留下充足的資料,讓他們可以少走彎路,更順利的為學院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遊記》精品教案 篇5

指導思想

以胡__的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和黨的“十x大”精神為指標,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全面落實“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思想,科學把握未成年人身心發育的特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全面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感恩教育、書香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工作;完善常規管理,積極開展行之有效、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不斷創新德育內容和形式,努力開創“自主、和諧、開放、創新”的學校德育工作局面。

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政教處工作職責、班主任工作職責,進一步增強全體班主任的德育創新意識。

2.強化學生的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為學生成長髮展奠定基礎。

3.加強法制、安全、衛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4.豐富德育內容,創新德育形式。結合傳統節日和紀念日在全校廣泛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紮實推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5.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

6.進一步促進家校交流,努力形成家校攜手的教育合力。

7.挖掘民族優良傳統和傳統文化精髓的教育意義,傳承民族文化,教育學生自強不息。

8.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人文氛圍,發揮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

具體任務和措施

一、抓好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

1.通過班主任培訓班組織全體班主任認真學習新的德育理論,進一步明確新形勢下德育的內涵,不斷探索德育的科學規律,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水平。

2.定期召開全體班主任工作例會,對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聽取反饋,佈署工作;組織學習德育工作理論、優秀班主任事蹟等,推行經驗,不斷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水平。每學期每位班主任上__工作感悟一篇,努力引導班主任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管理型向研究型轉變。

3.做好新老班主任的結對幫扶工作,指導和幫助年輕班主任掌握班級工作的策略和方法,指導和幫助班主任開好主題班會,開展班級活動,搞好班級文化建設,以此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生活的班級氛圍。

二、創新德育載體,完善德育機制

本學期在發揚學校傳統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德育新形式,進一步優化德育工作,努力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1.組織辦主任學習池河中學班主任績效考核細則和池河中學文明班級評比細則和常規檢查辦法,力爭使我校德育工作向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方向不斷邁進。

2.組織學生學習《中國小生守則》《學生一日常規》《學生文明禮儀規範》、《一日常規管理評比細則》等,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營造優良學風、班風、校風,使學生言行

舉止更加文明,心理品質更加健康,努力形成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3.進一步完善家長學校,建立強有力的德育工作機制,以“三結合”的模式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通過組織召開家長會,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探討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途徑,提出學校要求家長配合教育的具體要求和建議,促進家校交流,加強家教指導,努力形成家校攜手的教育合力。

三、以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紮實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抓常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1.抓好行為規範教育,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2.開學之初,各班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五比競賽”和學生常規檢查評比制度,並

做到及時檢查反饋。七年級新生用一週時間集中進行行為規範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為日後優良班風的形成奠定基礎。

2.在校長室的統一指導下,政教處將攜手辦公室、團委、後勤處一起分工協作共同承擔班主任工作考核。各班要自覺強化學生的管理,切實抓好各項制度、細則的落實,促進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

(二)廣泛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教育。

1.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以及板報櫥窗等陣地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公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勤儉節約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堅持每月一個教育主題,每個年級都有教育重點,紮實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七年級年級以“文明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為全年工作重點;

八年級年級以“遵紀守法、團結友愛”為全年工作重點;

九年級年級以“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為全年工作重點。

(三)本學期全校性主題教育活動。

1.開展“行為規範養成、文明禮儀教育月”活動

2.抓實感恩責任教育活動。以“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教師教育我”、“感謝他人和社會幫助我”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共同創造積極、快樂的人生。活動形式:①寫感謝父母、感謝社會的真情信;②給老師寫感恩信;③講“感恩父母(老師)、感恩社會”的故事;④實踐感恩行動;⑤創辦以“感恩”為主題的黑板報或手抄報;⑥召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

3.舉辦以弘揚民族精神,展現我校學生風貌為宗旨的主題活動;

4.舉行以“展示自我,超越自我”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