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普工作計劃(精選3篇)

農村科普工作計劃 篇1

為了進一步動員全村力量深入紮實地開展科普工作,通過創新機制,不斷探索將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建立起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素質,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聯營村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村科普工作計劃。

農村科普工作計劃(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通過政府的組織領導和強化科普工作措施,實現科普資源大整合、促進部門大聯動,推動我村科普事業的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把科普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普條例》和科普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認真抓實抓好。加強《科普法》及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村民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利用街道、社群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不定期舉辦科學知識講座、諮詢等活動,擴大科普知識的普及率。

(二)注重實效,拓寬渠道。在開展科普工作中,要注重從實際出發,針對實際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使科普的服務物件更加廣泛化,提高科普工作的實效性,突顯“恩澤四方”的科技傳播的社會魅力。

(三)傳送農業科技手機簡訊服務。由市科技局組織涉農部門科技人員結合農時季節,編輯農業技術手機簡訊內容,與聯通公司合作,每天至少傳送一條科普知識簡訊,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

(四)加強科普宣傳,提高科普覆蓋率。藉助現代遠端教育資訊科技,利用網路資源搜尋農民致富科普教育資訊,做到資訊量大、圖文並茂、通谷易懂。發揮新聞傳媒的作用,發動現有科普人員並聘請專家,撰寫科普知識講座內容,廣泛開展科普知識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擴大科普宣傳的社會影響。

(五 )探索新形勢下科普執行機制。在充分挖掘全鎮科普資源的基礎上,把我鎮設施蔬菜、優質糧食、林果、養殖、食用菌等產業,通過市場運作,吸引企業、社會資金投入農村科普事業中來。引導與扶持企業通過培訓農民,推廣新技術新產品,促進農村科普事業深入持久開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科普工作是政府的一項公益性事業,是一項永久的得民心、順民意、合民情工程,全村要以對黨的事業和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領導,加大力度,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把科普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認真組織好科技活動周及送科技下基層等活動,發揮大型科普活動的社會功能。 結合“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活動和 “世界環境日”、“世界衛生日”、“世界愛牙日”、“愛鳥周”等國際性的紀念週(日)和我國傳統節日活動,要作到主題明確,面向基層群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結合開展送科技下基層活動,通過科技講座、諮詢、培訓以及贈送科技圖書、資料、音像製品等形式,把科學知識直接送到農民群眾中去。

(三)加強督促檢查,運用科普經費。政府將每年劃撥一定足額的專項經費用於科普工作,村裡要規範科普經費使用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提高科普經費的使用績效。

( 四)加強科普聯席會議制度的溝通和合作。加強與科普牽頭單位聯絡,經常邀請有關單位,視察科普工作,通報工作情況,商談工作新措施,定期檢查公佈科普計劃落實情況。

(五)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宣傳力度。重大科普活動新聞媒體應提前預告,並積極報道活動情況。同時,在科普欄目、專欄中大力宣傳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報道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典型事蹟。

四、實現目標

(一)全體村民對農業科技知識有一定的瞭解。通過學習班的學習和講座的形式實現農業知識的普及。

(二)養殖和種植大戶對自己所需農業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能自己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三)帶到其他村民科技致富,實現村集體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通過此次活動增強村民的科技致富門路,實現經濟的良好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搭建良好基礎,同時我們大學生也提高了農業技術水平,為更好的服務農村提供堅實的知識保障。

農村科普工作計劃 篇2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和中國科協科普部《關於開展全國科普活動站建設示範試點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市、區科協的要求,現制定20xx年科普活動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整合資源,拓展科普服務內容和方式,開展全國科普活動站建設示範試點工作,探索富有海南農村特色的新型科普活動站的建設與發展模式,推動農村基層科普能力不斷增強。

二、發展思路

以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宣傳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通過建立科普示範基地、樹立科普示範戶,努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

三、主要任務

(一)開展群眾性科普教育,形成健康科學文明新觀念。

1.利用村辦公場地等現有的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媒體,張貼、懸掛、書寫科普知識,通過開展各種科普活動和科普知識培訓,進行科學知識宣傳,提高群眾科學觀念。

2、邀請科技工作者、專家學者、教授為本村群眾作科學技術報告、科技專題講座,結合本村種、養殖基地和種養殖戶的需要,提高生產技術普及力。

3、開展科普諮詢。邀請縣科協與計劃生育協會、共青團、老年協會等,聯合在村辦公場地舉辦各類科普知識諮詢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群眾諮詢,營造良好的科普氛圍,起到人人崇尚科學,遠離愚昧迷信的作用。

(二)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努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1、圍繞主導產業蘋果的技種植術服務,使這項支柱產業在本村得到鞏固和發展,通過邀請專家上課培訓、技術諮詢、田間指導和發放技術資料等手段,讓種植戶充分認識到科技興農的真正意義,培植科技示範基地和科技示範戶,以點帶面,促使廣大群眾學活用活科學技術,掌握蘋果生產管理技術,實現科學管理,產出更大效益。

2、引導養殖大戶重視科技投入,通過引進科技人才提升企業的生產管理能力,針對本村養殖大戶和企業,把他們中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通過輸送培訓、輪訓或邀請畜牧行業專家上課等培訓形式,不斷更新各層次人員知識,增強創新管理能力。

3、積極借用外力,廣泛開展科技合作。充分利用歷史遺產,挖掘石刻文化,開發旅遊業,達到使農民增收的目的。

四、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村兩委幹部充分認識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轉變思想觀念,以新的思路、新的辦法和新的手段,不斷開拓科普工作的新局面。要把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作為科普工作重要內容,為溝溪村的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二)加強領導,注重投入。積極引導本村村民重視、關心和支援科普事業,村兩委幹部在集體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自己的誤工報酬多年未拿的前提下,積極多渠道籌措科技經費用於科普宣傳和科普活動,努力倡導科學、文明、和諧、健康的居住生活方式。

(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根據村兩委的決議,進一步完善村科普工作者隊伍,按照幹部“四化”和德才兼備的要求,配齊配強村科普領導班子。建立村科普志願者隊伍,健全村科普人力庫和科普服務工作者資料檔案,進一步提高科普工作的實效和水平,做到科普工作年年有進步,年年有創新,年年有特色,努力開創溝溪村科普工作新局面。

農村科普工作計劃 篇3

為了進一步動員全村力量深入紮實地開展科普工作,通過創新機制,不斷探索將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建立起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廣大群眾的素質,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聯營村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村科普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通過政府的組織領導和強化科普工作措施,實現科普資源大整合、促進部門大聯動,推動我村科普事業的發展。

二、主要任務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把科普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普條例》和科普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認真抓實抓好。加強《科普法》及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村民的科學文化素養。繼續利用街道、社群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不定期舉辦科學知識講座、諮詢等活動,擴大科普知識的普及率。

(二)注重實效,拓寬渠道。在開展科普工作中,要注重從實際出發,針對實際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使科普的服務物件更加廣泛化,提高科普工作的實效性,突顯“恩澤四方”的科技傳播的社會魅力。

(三)傳送農業科技手機簡訊服務。由市科技局組織涉農部門科技人員結合農時季節,編輯農業技術手機簡訊內容,與聯通公司合作,每天至少傳送一條科普知識簡訊,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

(四)加強科普宣傳,提高科普覆蓋率。藉助現代遠端教育資訊科技,利用網路資源搜尋農民致富科普教育資訊,做到資訊量大、圖文並茂、通谷易懂。發揮新聞傳媒的作用,發動現有科普人員並聘請專家,撰寫科普知識講座內容,廣泛開展科普知識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擴大科普宣傳的社會影響。

(五 )探索新形勢下科普執行機制。在充分挖掘全鎮科普資源的基礎上,把我鎮設施蔬菜、優質糧食、林果、養殖、食用菌等產業,通過市場運作,吸引企業、社會資金投入農村科普事業中來。引導與扶持企業通過培訓農民,推廣新技術新產品,促進農村科普事業深入持久開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科普工作是政府的一項公益性事業,是一項永久的得民心、順民意、合民情工程,全村要以對黨的事業和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加強領導,加大力度,精心組織,狠抓落實,把科普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認真組織好科技活動周及送科技下基層等活動,發揮大型科普活動的社會功能。 結合“科技三下鄉”、“科技活動周”活動和 “世界環境日”、“世界衛生日”、“世界愛牙日”、“愛鳥周”等國際性的紀念週(日)和我國傳統節日活動,要作到主題明確,面向基層群眾,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結合開展送科技下基層活動,通過科技講座、諮詢、培訓以及贈送科技圖書、資料、音像製品等形式,把科學知識直接送到農民群眾中去。

(三)加強督促檢查,運用科普經費。政府將每年劃撥一定足額的專項經費用於科普工作,村裡要規範科普經費使用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提高科普經費的使用績效。

( 四)加強科普聯席會議制度的溝通和合作。加強與科普牽頭單位聯絡,經常邀請有關單位,視察科普工作,通報工作情況,商談工作新措施,定期檢查公佈科普計劃落實情況。

(五)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宣傳力度。重大科普活動新聞媒體應提前預告,並積極報道活動情況。同時,在科普欄目、專欄中大力宣傳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報道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典型事蹟。

四、實現目標

(一)全體村民對農業科技知識有一定的瞭解。通過學習班的學習和講座的形式實現農業知識的普及。

(二)養殖和種植大戶對自己所需農業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能自己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三)帶到其他村民科技致富,實現村集體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通過此次活動增強村民的科技致富門路,實現經濟的良好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搭建良好基礎,同時我們大學生也提高了農業技術水平,為更好的服務農村提供堅實的知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