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矯正工作計劃

【篇一】

社群矯正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探索、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刑罰執行制度,整合並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進一步加大對非監禁刑罪犯的監督、管理和教育、矯正力度,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為建設“xxx”、“xxx”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工作目標

社群進行矯正人員,所判刑罰得到有效執行,確保不失控、不漏管,力爭無一人重新犯罪,確保社會穩定。

(二)工作任務

1、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對社群矯正物件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刑罰的有效實施。

2、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矯正物件的教育轉化工作,矯正其不良心理和行為,幫助他們認罪悔罪,棄惡從善,逐步成為守法公民。

3、幫助社群矯正物件解決在就業、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利用櫥窗、會議、活動等形式宣傳社群矯正相關知識。任何組織、單位和個人,未經矯正領導小組負責人同意,不得向新聞媒體釋出有關社群矯正工作的資訊和文章。

2、建立完善社群矯正隊伍。建立由社群矯正工作者和社群矯正志願者組成的社群矯正工作隊伍。社群矯正工作者主要由司法所人員和社群民警組成。社群矯正志願者主要由居住在社群內,熱心於社群矯正工作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團體人員、專家學者、離退休幹部、大專院校的教師、優秀學生、矯正物件的近親屬和原工作單位人員組成。

3、把好入矯、解矯程式。入矯解矯做到“四統一”,即統一參加人員、統一地點、統一橫幅內容、統一程式。入矯按“填、宣、談、講、籤、發”程式進行解矯按“評、講、談、籤、列”程式進行。

4、認真開展矯正日常工作。日常矯正工作主要由工作者和志願者承擔。司法所對各社群開展日常矯正工作進行指導。

司法所負責每個月與矯正物件談話一次,每星期記錄一次矯正物件電話通話內容。適時安排矯正物件集中教育和公益勞動。不定期走訪社群矯正物件。做好社群矯正工作資訊管理平臺的錄入工作。

各社群矯正工作站、志願者主要負責與監督人保持經常聯絡,清楚矯正物件的工作、活動情況,安排矯正物件公益勞動和集中教育、個別教育,督促矯正定期向司法所電話彙報和送交思想彙報

5、加大獎懲力度。對錶現好的矯正物件予以表揚、授予矯正積極分子以及申報減刑;對錶現差的予以警告、記功直至申報收監。

【篇二】

一、加大監管力度,確保矯正秩序持續穩定。

按照區司法局“雙嚴”工作精神要求,建立健全監管安全責任制,確保對社群服刑人員監督到位、管理到位。嚴格落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防範處置。做好對社群服刑人員的動態分析工作,遇有重大節日和重要活動要提前排查。

二、加強日常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社群服刑人員重新犯罪。

制定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矯正措施,拓展公益勞動的形式和組織方式,提高個案矯正的效果。規範矯正工作檔案和服刑人員檔案,做到檔案齊全、標準統一,進一步推進社群矯正工作的社會化。

三、加強幫教組織機構建設。

嚴格落實“一對一”幫教小組,選聘政治素質較高、責任心強的人員擔任幫教小組成員,切實發揮基層幫教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社會團體和社會志願者的作用,鼓勵他們積極協助和參與社群矯正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完善就業指導和就業培訓制度,充分利用地區資源,探索創辦就業實體,進一步拓寬就業途徑。

四、規範矯正程式。

落實社群服刑人員分類幫教,實施社群服刑人員一人一檔,公益勞動分散與集中相結合,教育專題化和改造人性化,監管考核分級等,努力積累經驗,為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確保全年不出現重新犯罪。

【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罰執行制度,合理配置行刑資源,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質量,努力提高社群矯正試點工作的整體水平,充分發揮社群矯正工作的職能作用,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二、工作原則

按照“依法規範、積極穩妥、協調配合的原則,推進社群矯正工作的開展,堅持以“矯正為本”的原則,教育矯正轉化每一名矯正物件。

三、工作目標

一是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加強對矯正物件的監督管理,確保試點社群矯正物件不漏管、脫管,減少或杜絕重新犯罪。

二是規範和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社群矯正志願者隊伍,並加強對社群矯正志願者的培訓工作。社群矯正工作計劃。

三是組織社群矯正物件參加公益勞動。根據矯正物件的身體和技能狀況,安排一定時間的公益勞動,公益勞動情況記入社群矯正物件的個人檔案,作為考核、鑑定與獎懲的依據。

四是加強對社群矯正物件的集中教育工作。根據不同時期出現的新問題,對社群矯正物件開展集中教育活動,提高社群矯正物件遵紀守法和自控能力,提高矯正質量。

四、工作措施

在完成矯正物件銜接工作的基礎上,對現有矯正物件再次進行摸底、調查。對矯正物件按犯罪性質、矯正期限及刑罰的不同,分別進行談話瞭解,瞭解他們的社會背景和家庭情況,詳細記錄每個矯正物件目前的思想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根據各個物件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矯正方案,建立健全個人檔案,按照不同型別記錄區分。社群矯正工作計劃。進一步完善檔案臺帳管理制度,堅持電子臺帳與紙質臺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社群矯正臺帳要做到整潔、規範、資料齊全、查詢方便,按照矯正物件一人一檔的要求,建立每名矯正物件的個人檔案,及時、規範完善相關資料。對每個解矯物件要提前辦理相關手續,防止超期解矯現象發生。對解除矯正的矯正物件檔案做到資料真實有效、歸檔材料齊全、裝訂順序正確。

按照社群矯正工作流程的規定,在矯正物件每週一次電話彙報時給予不同的引導,根據個人身體、工作狀況分別安排社群公益勞動,參加個別教育和集中教育。另外,特別是對於個別不服從管教的,依法予以嚴懲。

堅持“矯正為本”的原則,規範矯正物件的管理教育,按規定組織矯正物件開展警示教育、心理諮詢、公益勞動、技能培訓等專項教育的學習和培訓,從解決矯正物件實際困難入手,制定完善社群矯正工作執行機制,依法維護矯正物件的合法權益,引導社群服刑人員認罪服法。

堅持不斷完善“社群矯正工作資訊管理系統”。安排專人負責系統操作維護,確保社群矯正工作高效運作、安全穩定,以提高社群矯正工作辦事效率和科技含量,強化對重點矯正物件的日常監管,強化對矯正物件的教育矯治。

積極樹立矯正物件轉化改造典型。對矯正物件在矯正監管期間助人為樂、有重大貢獻等突出表現的,可以作為矯正物件的正面典型進行宣傳,激勵矯正物件積極改造;同時,對在矯正期間不服從管理,不遵守法律法規和矯正制度的矯正物件,根據每月、每季計分考評結果予以一定的懲處,達到警示矯正物件的目的。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一是社群矯正報到制度,矯正物件在收到生效法律文書7日內到司法所報到,辦理各項矯正手續,填寫<社群矯正保證書。二是工作例會制度,通報社群矯正工作開展情況和矯正物件思想動態,提出下一階段的工作思路。三是社群矯正管理制度,要求矯正物件嚴格實行請銷假制度,每月定期參加公益勞動。四是考核獎懲制度,每月對矯正物件的學習情況、公益勞動表現和遵章守紀情況對照考核細則進行評分。五是社群矯正檔案管理制度,司法所建立規範的矯正工作檔案,對矯正物件的個人檔案及社群矯正的有關資料進行統一保管,一人一檔,單獨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