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小故事十五篇

禮儀小故事 篇1

說話的藝術

禮儀小故事十五篇

老田雞退二線某局新任局長宴請退居二線的老局長。席間端上一盤油炸田雞,老局長用筷子點點說:喂老弟,青蛙是益蟲,不能吃。新局長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要緊,都是些老田雞,已退居二線,不當事了。老局長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連問:你說什麼?你剛才說什麼?新局長本想開個玩笑,不料說漏了嘴,觸犯了老局長的自尊,頓覺尷尬萬分。席上的友好氣氛盡被破壞,幸虧祕書反應快,連忙接著說:老局長,他說你已退居二線,吃田雞不當什麼事。氣氛才有點緩和。

禮儀小故事 篇2

小老鼠的故事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在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嚐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禮儀小故事 篇3

某雜技團計劃於下月赴美國演出,該團團長劉明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請示,於是他撥通了文化局局長辦公室的電話。

可是電話響了足足有半分多鐘時間,不見有人接聽。劉明正納悶著,突然電話那端傳來一個不耐煩的女高音:“什麼事啊?”劉明一愣,以為自己撥錯了電話:“請問是文化局嗎?”“廢話,你不知道自己往哪兒打的電話啊?”“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團的,請問王局長在嗎?”“你是誰啊?”對方沒好氣地盤問。劉明心裡直犯嘀咕:“我叫劉明,是雜技團的團長。”

“劉明?你跟我們局長什麼關係?”

“關係?”劉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和王局長沒有私人關係,我只想請示一下我們團出國演出的事。”“出國演出?王局長不在,你改天再來電話吧。”沒等劉明再說什麼,對方就“啪”地結束通話了電話。

劉明感覺像是被人戲弄了一番,拿著電話半天沒回過神來。

評析:

在上述事例中,文化局的那位女同志在接聽電話時態度懶散,語氣生硬、粗魯,給人以盛氣凌人的感覺。這不僅影響到公務的正常辦理,而且極大損害了國家公務員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禮儀小故事 篇4

一家大公司需要招聘辦公室副主任,在省城的好幾家大報上登出了“高薪誠聘”內容的廣告。月薪4000元的確具有不小的誘惑力,一時間應者如雲,有近百人報名參加初試,其中不乏碩士生和許多有工作經驗者。

初試之後,又經過了三輪面試,最後確定由三人蔘加最後一輪面試。他們是:一個碩士畢業生,一個應屆本科畢業生和另外一個有著五年相關經驗的年輕人。最後的面試由總經理親自把關:跟三位應聘者逐個進行交談。

面試的房子是臨時騰出來的,設在人事部的一間小辦公室裡。等談話要開始了,才發現室內恰好少了一把供應聘者坐下來跟總經理交談的椅子。辦公事人員正要到隔壁辦公室去借一把椅子,總經理揮手製止了他:“別去了,就這樣吧!”

第一位進來的是那位碩士生。總經理對他說的第一句話“你好,請坐。”他看著自己周圍,發現並沒有椅子,充滿笑意的臉上立即出現了些許茫然和尷尬。

“請坐下來談。”總經理又微笑的著對他說。他臉上的尷尬顯得更濃了,有些不知所措,略作思索,他謙卑的笑著說:“沒關係,我就站著吧!”

接下來就輪到年輕人,他環顧左右,發現並沒有可供自己坐的椅子,也是一臉謙卑的笑:“不用了不用了,我就站著吧!”總經理笑著說:“還是坐下來談吧”。年輕人很茫然,回頭看了看身後,“可是... ...”

總經理似乎恍然大悟,說:“啊,請原諒我們工作上的疏忽值得深思的求職禮儀的小故事值得深思的求職禮儀的小故事。那好,您就委屈一下,我們站著談吧!不過,很快就完的。”

幾分鐘後,那個學優進來了。總經理的第一句話仍然是:“你好,請坐。”大學生看看周圍沒有椅子,愣了一下,立即微笑著請示總經理:“您好,我可以把外面的椅子搬一把進來嘛?”總經理臉上的笑容舒展開來,溫和的說:“為什麼不可以?”

大學生就到外面搬來了一把椅子坐下,和總經理有禮有節的完成了後面的談話。最後一輪面試結束後,總經理留用了這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

總經理的理由很簡單:我們需要的是有思想,有主見的人,沒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一切的學識和經驗都毫無價值。

事實也證明總經理的判斷準確無誤。僅僅半年之後,學優就做到了總經理助理得位置上,成為公司中最年輕的高層管理人員。

人生路上,思想和主見就如同導航燈,指引著前進的道路。學生沒有思想,就會變成死啃書的書呆子,即使滿腦子是知識,也毫無用處。工作上沒有思想,就會成為人云亦云的鸚鵡,何談什麼創造性地突破和成就,如果你想取得成功,記住把外面的椅子搬進來,那把成功之椅。

禮儀小故事 篇5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 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 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禮儀小故事 篇6

一隻蜂房裡的蜂后從海米德斯山飛上夏林比斯山,把剛從蜂房裡取出來的`蜜給天神。天神對蜂后的奉獻很高興,就答應給它所要求的任何東西。

蜂后於是請求天神說:“請你給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天神很不高興,因為他很愛人類,但因為已經答應,不便拒絕它的請求,於是天神回答蜂后說:“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對方的傷口裡,你將因為失去刺而死亡。”

〖大道理〗傷害是把雙刃劍,當你傷害了別人時,正有一把心刺刺向你自己--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對方的傷口裡,你將因為失去刺而死亡。

禮儀小故事 篇7

美國福特公司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知名汽車公司,它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獨佔鰲頭,甚至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然而,誰又能想到該奇蹟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呢?

剛剛從大學畢業的福特,曾經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起參加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福特面試成功的機率很小。當福特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的時候,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團紙,他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然後扔進了垃圾簍裡。

當福特剛剛坐下,準備把之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向公司董事長說出的時候,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福特先生,你很棒,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 此時的福特當然不知道這個令他無法相信的錄用通知竟是源於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而此後,福特的表現也並沒有讓董事長失望,甚至最終將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福特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實際上卻是必然的,他下意識的動作是習慣、品質和修為的體現,而這種習慣的養成卻來源於他們的積極態度,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人生感悟:

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可見,小事恰恰具有最巨大的力量,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一生。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產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輝煌或成功,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於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

禮儀小故事 篇8

口痰事件

某製藥廠瀕臨倒閉,政府牽手為他們引進德國投資,就在鑑約之前,德國總裁到該廠視察,該廠長陪同參觀車間,就在其間,這位廠長不經意間吐一口痰,德國總裁看到後,當時就結束了視察,並告知政府領導決定不再簽約,他的理由很簡單,這是製藥廠,是關係人命的怎能隨地吐痰吶。這家工廠本來可以藉助外商投資起死回生並且興旺發展,由於該廠長在社交場合一個不經意的失禮和失誤,導致了工廠的之後破產。

禮儀小故事 篇9

北京林業大學的小劉畢業後在一家外企工作,這也是她應聘的第一份工作。和求職中屢屢受挫的同學相比,她幾乎算一次成功。當別人向她討教經驗時,她說,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在找工作時也適用。

小劉應聘的第一家單位是美國一家保健品企業。那時,公司只招聘客服助理一人。為順利進入面試,小劉開始做簡歷準備。她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從網上下載簡歷,沒有新意,容易被企業冷落。為此,她寫簡歷時,結合招聘職位溝通能力要強的特點,強調自己食品專業出身,性格開朗,尤其突出曾任校園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助理團外聯部部長、副主席職位等諸多細節,表明自己溝通能力強,適合客服崗位。

一週後,小劉和20多名應聘者一道順利過關。複試時,劉舒顏特意找件整潔的衣服穿上,穿衣問題雖是小節,卻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她還特地提前半小時到達,守約不是大事,卻能給人嚴謹的好印象。複試由總經理親自主持,是一對一的交談,劉舒顏剛開始也很緊張,因為與她一起前來的應聘同學比,她的優勢並不特別突出。當主考官要求她介紹下你自己有什麼特點時,劉舒顏冷靜下來。她拿例項回答考官:大三下學期,一邊準備六級英語和期末考試,每天還要抽兩小時到社團工作,由於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時間,在完成工作的同時,英語六級考試也順利通過。

在學校擔任社團工作期間,她負責聯絡用人單位來學校舉辦講座和招聘活動,這對沒有任何關係的她是一種挑戰。她經常從網上挑選、聯絡、邀請用人單位,在這個過程中,雖遭遇挫折,卻在很大程度上鍛鍊了她較強的抗挫折能力。

面試完畢時,她把椅子輕輕搬回原位。這時,主持面試的總經理臉上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並熱情地說再見。

因為這個細節,她成為惟一被錄用的。招聘經理後來告訴她,面試時,考官都會觀察應聘者是否遲到。那天她不但沒有遲到,還是應聘人員中唯一一個把椅子搬回原位的應聘者。這個小小的舉動決定了她最後的勝出。

禮儀小故事 篇10

孔融(153—208 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禮儀小故事 篇11

時間大約在1943年,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地遠遠的望著高大的馬。遠處,一個餵馬的日本兵發現了,就抓住並審問他,見問不出什麼來就說:“皇軍寫幾個字,你照著寫了就放了你。”然後一個日本兵在地上寫了“日本戰勝中國”六個字。

小孩接過石塊蹲在地上也寫了六個字,日本兵一看,小孩寫的是“中國戰勝日本”。幾個日本兵以為小孩不明白他們的意思,又重寫了一遍,對小孩嚷嚷說:“要按我們的意思去寫,否則就槍斃。”小孩拿起石塊,仍然寫的是:“中國戰勝日本”。

日本兵暴怒,用馬鞭抽打小孩,還把他綁在柱子上過了一夜,後來又把他送進了監獄,經過一個月的折磨,小孩已經氣息奄奄了,但他就是不肯向日本兵求饒,就是不肯將 “中國戰勝日本” 顛倒過來寫。日本兵眼看小孩快要死了,就假裝仁慈放了他,回家不到七天小孩就死了。

禮儀小故事 篇12

尊重的目光

有位企業經理講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回,我同某銷售公司經理共進午餐。每當一位漂亮的女服務員走到我們桌子旁邊,他總是目送她走出餐廳。我對此感到很氣憤,我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心裡暗想,在他看來,女服務員的樣子比我要對他講的話更重要。他並沒有聽我講話,他簡直不把我放在眼裡。

評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尊重是禮儀的原則。這位銷售經理的目光,不僅表現了對他的合作伙伴的不尊重,而且表現了發自其心靈深處的卑下庸俗:他把漂亮異性看的比工作、事業更重,他根本不尊重別人,也不尊重自己。

禮儀小故事 篇13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天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裡,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漂亮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連忙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似乎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靈敏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馬上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禮儀小故事 篇14

有兩個夥伴一起翻山越嶺,到處遊玩。他們相互間一天比一天更瞭解,越來越要好,兩人就約定:同生死、共患難,絕不互相遺棄。

事隔不久,他們在一條偏僻的小道上遇到一隻大熊。在這危險關頭,一個夥伴飛快地跑向路旁的一棵小樹,爬了上去。樹很小,另一個夥伴不敢再冒險往上爬了。他一看,再無其他出路,只好馬上躺在地上裝死。這隻餓慌了的大熊俯下身子用嘴巴拱拱他的臉,見沒動靜,也不呼吸,站起身來就走了。其實他早就嚇不敢喘氣兒,差點沒了魂兒。大熊走開是因為它不吃死人。

直到大熊走遠後,樹上的夥伴才爬下來。他問這位朋友:“請告訴我,你躺在地上時,熊伏在你耳邊講了些什麼?”“它給了我一些有益的忠告。”這個夥伴回答說:“對我最重要的忠告是:我應時時提防那些不忠實的朋友;哪怕是發現他有一點不可靠的地方,也應該儘快離開他。”說完,他毅然離開了他的夥伴,自管自地走了。

〖大道理〗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平時的相互吹捧只是朋友交往中的表面現象,到了關鍵時刻,能夠給予你幫助和坦誠的指出你錯誤的朋友才最值得深交。

禮儀小故事 篇15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定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