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精選5篇)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 篇1

帶著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來到了楚雄州醫院,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涯.從此,我的身份將從一個學生變為了一個實習護士,生活環境將從學校轉為醫院,接觸的物件將從老師,同學轉變為醫生,護士,病人.對於這三大轉變,對於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實習護士,雖說老師對我們已是千叮嚀萬囑咐,可我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的,怪不適應,怕被帶教老師罵,害怕自己做得比別人差怕,自己不知從何入手~~~~~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精選5篇)

手術室一個讓人聽了感覺很恐怖又很神祕的名詞,手術室的一道門將裡外分割成兩個世界.讓它披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所有科室中手術室是另我最嚮往的科室,因為手術室對我來說很神祕,我帶著好奇心來到手術室實習.

每天早晨八點上班,更換好鞋戴好帽子口罩,換好手術室衣服才能進入限制區,更加增強了自己的無菌觀念,進入手術室的第一天,老師便對手術室的環境於器械向我們做了大致的介紹,讓我認識到了解環境和認識器械的重要意義--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物品,同時使我們認識到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爭分奪秒!

在手術室實習期間很榮幸上了兩臺手術,是剖宮產,我僅僅是幫助持吸引器為了更好的節約手術時間,但是從內心裡還是感覺機會的來之不易,從每一個小步驟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手術過程中無菌要求的嚴格程度.我從刷手學起到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每一步都嚴格要求自己,以達到無菌的要求.在手術室我還學會了扎套管針,打大包,打器械包等.

在手術室的實習中,強化了我的無菌觀念,增加了無菌原則意識,讓我對洗手護士和巡迴護士的工作任務有了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使我更加懂得工作之間與護士地配合,與醫生配合的重要性.

在手術室實習的日子很短暫,使我瞭解到手術室刷手的步驟;認識手術器械;開,打無菌包;穿脫手術衣;戴脫無菌手套;無菌用物之供給;裝卸刀片;學會手術記錄單的填寫;手術前,中,後器械的清點等.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對我來說,每個部分都是一種考驗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原來,只有實踐過才知道"百看不如一練"

在手術室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感覺自己收穫很多,增長了很多見識包括護理知識上,也包括人際關係方面。

在思想教育形式上,充分發揮各科室優秀護理人員的模範帶頭作用,不定期組織各科室進行學習,強化職工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加強基礎護理質量、環節質量、終末質量的全面管理。一年來,湧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 兩位老護士長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出色的工作來感染和引導職工,數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視病人如親人,用優質的護理服務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直勤勤懇懇、盡心盡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實踐著一個白衣天使的誓言,深受病人好評。在年輕護士長的隊伍中, 等能嚴格要求自己,以其優良的工作作風,頑強的工作精神努力做好病區的管理工作和後勤保障服務,用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為臨床一線提供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成績是肯定的。門診服務檯的 二位主管,工作嚴謹,服務態度意識強,她們把真誠的微笑送給患者,多次親自送病人到病區,幫助病人取藥,測血壓無數,為病人提供簡潔的就醫程式,她們熱情周到的服務成了門診大廳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為醫院視窗形象服務樹立了楷模。

我們充分感受到護士們的溫情服務,面對病人的恐慌,她們用微笑、提供一流的護理服務去緩解;面對病人的種種狀況她們用耐心去感化,對待搶救危重病人她們鎮靜的態度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欣慰。

三、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

為了適應醫療服務的需求,營造高層次的服務理念和人文關懷,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推動醫院持續穩定的發展,我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尊重、理解、關懷病人的基礎上,為病人提供溫馨、周到的人性化服務,尊重病人的人格尊嚴,重視病人的人格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通過方便、快捷、熱情周到地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從根本上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提倡人性化服務,提高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從服務物件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開展護理服務,以尊重病人,服務於病人,順應時代發展和現代生活需要為切入點,不斷改善服務措施。首先,責任護士要熱情接待病人,並把病人送至床邊,主動向病人或者家屬介紹病區環境,作息時間、規章制度及主治醫師等,及時發放護患聯絡卡,瞭解病人入院後的心理狀態與需求。其次,交待特殊用藥、飲食的種類以及各種檢查注意事項、手術目的、手術大致經過、臥位、放置管道的注意點及撥管時間,安慰鼓勵病人,盡最大的努力解決病人的後顧之憂。第三,提供規範化服務,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入口,服後再走”把親情化服務納入工作之中,用充滿人愛的親情去慰藉患者,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加強護患溝通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護理部推行住院病人一日督促卡的應用,無形中督促了各科護士主動去觀察病情,又增加了護患溝通。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有效地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為更好地開展護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護理部實行的一提倡三禁忌,提倡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禁說三句“忌語”“我不知道,我正忙著,等一會兒再說”。有效地促進了護士與病人溝通的語言技巧。使催款這個很敏感的話題,不再成為醫護合作不愉快的導火線。

四、重視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優化護理隊伍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需求,人們觀念的改變,對護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合格的護士不僅需要技術精湛,動作敏捷,富有同情心,護士的行為與盡職精神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護理部重點從三個方面著手抓。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 篇2

時間如流水,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轉眼間,在手術室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已經接近尾聲,也標誌著我在手術室的實習生活即將結束。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這一個月的生活彷彿一場夢,但它又是那麼真實。回想起手術室的點點滴滴,卻是如此清晰……

報到的那天,是個空氣清新的早晨。在門崗趙老師的熱情接待下,我們正確著裝,來到九樓護士站。在那裡,張護士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親自帶領我們熟悉環境,詳細介紹了手術室的幾個分割槽,還解說了手術器械和手術室內空氣的流通方向,無形之中加深了我們的無菌觀念。接下來,我們就在打包間學習打包,熟悉各類器械。當天下午,老師們下手術後就加班加點地對我們進行集中培訓,講解了手術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刷手、穿手術衣、無接觸法戴手套等等。看到老師們疲憊但又耐心的神情,我感動,我激勵!尤其是龔老師,一下手術他就帶了包手術包過來,把我們集中到一間手術室模擬手術的全過程。從開臺到手術結束,無微不至,他詳細講解了如何協助醫生鋪巾,如何擺臺,什麼是帶線,什麼是壓線,怎樣正確傳遞器械,怎樣清點器械等等。每說到一處,他都親自演示一遍,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印象非常深刻。那天,龔老師一直講到晚上七八點才結束,我們受益頗多,卻辛苦了他。這天下來,我對手術室及手術的全過程有了大致的瞭解,雖然沒動手做什麼,但內心滿滿的,感覺非常充實。

第二天,張護士長就為我們安排了各自的帶教老師。我的帶教老師是張萍老師,她是骨科的專科護士,是位資歷深厚的老師,也是位非常嚴厲的老師,能夠得到這麼優秀的老師指導,我覺得非常幸運。但同時,我也有很大的壓力,因為我還什麼都不會,差距無形中總會給人很大的壓力。這天,她正好有手術,是巡迴護士,我就在旁邊觀臺。那是一臺骨科手術,我過去的時候,手術已經開始了,張老師就耐心地從開臺開始給我講解。臺上的老師每做一步,她都會說明其緣由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一邊聽,一邊默默地記在心裡。看著臺上老師那從容的神情,我突然就有了種緊迫感,我也能這樣從容不迫嗎?可我現在連器械都認不全啊,當時就莫名的產生了種恐懼感。可現實就是這樣的,你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果然,第三天護士長就給我排了手術,我居然要上臺當器械護士!不用說都可以想象當時的我有多麼狼狽,臺上的醫生在一邊催,臺下的張老師又要給我上東西,我真是手忙腳亂啊,忙了這頭,忽略了那頭。好在沒有違反無菌原則,張老師在一旁耐心地指導我,她總會提前告訴我醫生下一步要做什麼,我需要做好什麼準備,不至於讓醫生久等。在手術間隙,我趕緊拿出布條,一個個對著認器械,不確定的就問老師,惡補這方面的知識。當時真後悔前兩天沒抓住機會好好學習。當手術慢下來的時候,張老師就在旁邊教我擺臺,並解說手術的流程。最後,在張老師的指點下,我勉強完成了任務。一臺手術下來,我便有了強烈的挫敗感,我覺得自己完全跟不上節奏。這該怎麼辦呢?我開始思考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都跟著骨一科的醫生們在六號手術間上手術,張老師就在臺下一邊做巡迴,一邊指導我。六號手術間是間淨化級別比較高的手術室,主要做些關節置換和脊椎方面的大型手術,無菌要求特別嚴格,對手術人員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最初幾天,每次上臺我都會特別緊張,因為我知道做的都是大型手術,絕對不能違反無菌原則,我絕不能出任何差錯。而那時,我對器械不是特別熟悉,對手術流程也不是特別瞭解,反應常常慢半拍,有時候還拿錯器械,給醫生們添了不少麻煩。但醫生們都特別好,從不責怪我。有一次,在手術檯上,廉院長還親自教我做紗條,我既感動又愧疚。最害怕的還是突然從醫生口中蹦出一些我不熟悉的名詞,和醫生對不上話,這就非常難過了。記得第一次上膝關節置換術時,醫生突然找我要花生米,當時我就懵了,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張老師連忙告訴我,“就是剝離子,趕緊將小紗布剪一小塊,包成花生米大小,毛邊不外露,用組織鉗夾著就行。”類似的情況,在最初幾天多有發生。在手術檯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特別寶貴的,而及時準確地將器械傳遞到醫生手中是我們器械護士的職責。如果因為我的不熟練而延誤了手術程序,那是非常不應該的。所以,那幾天我總是精神高度集中,全面調動自己的視覺和聽覺,時刻關注手術,密切配合醫生。由於幾乎每天都有手術,而且經常都是下午很晚才能結束,所以我很少去打包間,只能在雙休日抽空過來學習。因此,很多器械我都是在手術檯上認識的,很多操作也都是在手術檯上學會的,所謂現學現用,但現學現用也需要速度和質量的保證。所以,最開始的幾天,我的神經都是緊繃著的,那時候還真不習慣。但在張護士長的熱心開導下,我明白了,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壓力會很大,但是進步會很快,這就是所謂的磨練。的確,那些日子,每天我都能感覺自己是被別人帶著在跑,都能學到很多知識。上手術的第一天,我就明顯感覺到自己是這支隊伍裡面最弱的一個,和別人連話都對不上。後來,經過幾天的訓練,我已經能和醫生對上話,有時候還無需醫生多言,我就把下一步要用的器械都準備好了。所以,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由生疏到熟練的過程,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 篇3

時間過得飛快,短短几周的手術室實習生活已接近尾聲,回顧這段時間的實習生活,我感受很深。

在手術室實習期間,通過各位老師的幫助指導及自己的實踐,我熟練掌握了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手術室要求的無菌操作原則,熟記各項常用手術操作流程標準。通過自己的親手實踐,我學到了很多教科書上沒有的實際手術配合經驗。

首先:熟悉了手術室的特殊環境要求,手術間裝置的使用。加深了對各項規章制度的瞭解,知道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分工,並根據分工不同所應完成的工作。

瞭解了怎樣配合麻醉師工作,及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掌握了各種手術臥位,根據手術的不同備齊所需物品及各種器械的使用方法

其次:進一步掌握了無菌概念及無菌技術,學習了各種消毒方法,無菌物品的分類原則及原理。多次練習了洗手,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手術檯上傳遞無菌物品。

知道了手術前所做的準備,手術過程中手術護士及巡迴護士的配合,手術記錄單的填寫。術後器械、敷料、手術間的消毒處理。以及麻醉病人清醒前的陪護觀察,病程記錄。瞭解了夜班護士對急症手術的處理方法。學習並練習了氣管插管的技巧。

通過在手術室這段時間的實習,我特別感謝各位老師前輩的悉心指教,我會牢記她們以身作則的優良作風,謹慎嚴謹的工作態度。並將不斷鞭策自己,不斷提醒自己,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保持自己的優點,爭取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 篇4

來到我院實習的第五個科室,手術室裡度過的。這一段日子我覺得過得非常的緊湊與充實。

手術室是一個對工作質量與無菌觀念有著高要求的地方,同時我們的實習也是在沒有任何的模擬練習下直接開始接觸真實的手術工作,這裡面接觸的都是真實的病人與不容忽視的病情,沒有專門的學習時間,一切從實踐中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學習,面對大量陌生的工作內容仔細觀摩,快速記憶,認真思考,還要有慎獨的無菌意識。

在手術室的學習工作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第一週剛來的時候,對我院手術室的各種操作及日常工作流程還處於學習階段,不僅沒幫上老師什麼忙,不少時候還得耽誤老師的時間向我們講解,心裡產生愧疚感的同時也給了我學習的動力,要讓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手術室的工作中。我不斷督促自己在老師操作時仔細觀察,先是牢記下來工作的步驟,再思考這些操作的注意事項及為什麼要這樣做。在不耽誤老師工作時,就主動把不清楚的工作內容拿出來請教老師。在手頭上的工作停下來時,就在腦海中回憶與反覆工作的步驟和細節,在下一次同樣的操作中取得進步。

還記得第一次進到手術間時心裡是緊張的,畢竟是第一次進入一個高度要求無菌操作的大房間,在心裡默默的回想學校裡病房裡學過、接觸過的各項無菌原則,生怕因為自己的過錯影響手術的進行,這也造成了那時候行動比較拘謹,沒有出錯但耽誤老師的時間是免不了的了,恰巧當時還碰上了急性子的老師,於是工作的節奏一下子就快了起來,連呼吸都是緊張的。

就這樣在短短的兩三天裡,我不僅靠自己快速識記下了許多新知識新方法,還在老師指出我的不足後更加鞏固了不少重要的操作技能與工作中的配合方法,在觀摩,實踐,批評,改進中越來越熟練手術室的工作,同時還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克服了對各種手術及復甦用物環境的不熟悉,使我的手術室實習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

從進入手術室實習的第二週開始,我基本熟悉了手術室日常的各種工作流程後,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做對的同時做快做好。

實習到第二週之後,我將不同型別手術的工作流程梳理清楚,把術中的各個操作步驟連貫起來。做巡迴時,老師開啟手術包時就開消毒液,老師擺體位時就對好燈,老師插管時就寫好標籤。洗手上臺時,時刻提醒自己無菌原則的要求,記下手術的進度與要用的器械之間的關係。慢慢做到不需要老師提醒任何語言就能將工作順利進行下去。同時我不斷減少工作中出現的不足,老師指出不妥之處後牢牢記在心中,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是不犯同樣的錯誤。

當然,遺憾的地方是對於電刀,腔鏡工具等昂貴的手術器械沒有機會系統的學習其工作原理,所以遇到要使用這些器械的手術時,無法形成配合的套路,只能遵照老師的指示說一步做一步。若今後還能來到手術室工作,我會好好弄清楚這些器械的工作流程,定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四周過去了三週,在手術室的實習不久後即將告一段落,在實踐中的學習是深刻的,手術室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操作的技能,更進一步強化了我的無菌觀念與嚴謹的工作態度。另一方面,與不同老師的配合中也學到了不少人際溝通的經驗,相信對今後的工作生活都會大有裨益。

手術室實習生工作總結 篇5

剛來醫院時,就已經把自己的好幾本課本帶回來了,滿懷信心的想等下班後或上班時沒什麼事就看看書,可現在呢?眼看實習就快結束了,除了那本區域性解剖學系統的看過,有的書偶爾翻了幾下,有的一直都是放在值班室,到現在都還沒拿出來過,劉老師的那本實用骨科學也是,本來想能看多少看多少,剩下的今年寒假再接著看,現在也是看了一兩百頁也就沒有什麼後續了,買的那兩本筆記本也是記了幾頁,剩下的就都是新的了,前半個多月,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在辦公室看書,後來也許是有了惰性,也許是環境,總想去哪裡走走逛逛,聊聊天,也沒什麼很大心思看書,想看才會看一會,碰到問題才去翻翻書。

在手術室,明顯是感覺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切開面板來,裡面有什麼肌肉,血管,神經我幾乎不太懂,現在差不多我百分之七八十都知道,也許是剛學完局解有很大的關係,對手術室的哪些器械,感覺經常用的哪些器械差不多都知道,主要是聽醫生和護士說後記下的,但還是比較的籠統,骨剝和骨膜玻璃紙區別還是比較籠統,血管鉗和大彎之類的也有些籠統。

有一次樑院長的主刀做腰椎髓芯減壓椎弓根固定手術,樑院長叫我拿甲鉤,當時我看到了還拿了一下那個甲鉤,當時還在想甲鉤是什麼,第一次聽,還去叫護士拿甲鉤,樑院長說這把就是甲鉤,樑院長還問劉老師,我有沒有上過臺,我當時就在想,我在這裡已經五個月了,我是不是很差勁呀,那個甲鉤平時都叫拉鉤,拉鉤,還是樑院長的叫法不一樣,後來才知道,甲鉤,甲狀腺拉鉤,有好多看似的器械自己區別還不太清除。學醫,真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來不得弄虛作假,那些模稜兩可的東西自己必須一一弄清楚。跟自己打交道的不是什麼物品、牲畜,而是條條活生生的生命,是人命,別人願意找你看病,那是別人相信你,別人願意躺在手術檯上讓你給他做手術,那更是別人相信你,自己可不能稀裡糊塗。

做手術時,也沒有很多超前思維,有時也是笨手笨腳的,雖然,好多手術該怎樣做,自己大概都知道一些,畢竟上過那麼多次臺了,好多自己要有超前思維,關鍵要多看書,多學,沒有理論的墊基,實踐就像空中樓閣,海市蜃樓,都是沒有用的,從老師拿刀那一刻自己就要先想到老師會具體從哪做切口,老師做這一步自己就要明白老師做這一步的目的,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先想到下一步該怎麼做,現在要當就要當一個好助手,以後自己當主刀醫生,要當一代大家,成為人們心中的好醫生,只要人們茶餘飯後提起你,都要覺得他是一個不錯的醫生,這個醫生水平還可以,不會是那種庸醫,人人都願意找你看病,人人都願意讓你給他看病。

在給病人換藥時,問病史時,或其他什麼時候,只要自己面對病人,自己都是很親切的口氣,很和藹可親的態度去認真的對待,大部分病人都是很願意,很平常的讓你給他換藥,或問病史等,在換藥時,有時,也有極個別罵人的,說自己弄痛了他,說了一兩句很難聽的話,雖然心裡聽了很不爽,但自己都還是很平常的給他換完,自己心裡知道是自己真的弄痛了他,該輕一點,或者傷口真的很痛,該輕一點,他也是沒有惡意的,沒必要對他發脾氣,更不能對他發脾氣。

有時候,來了一個病人,他說這裡有痛,那裡又有痛,開一大堆的拍片單給他,自己有時很不理解,明明知道很可能沒什麼問題,但是還開了,記得很清楚的是陳老師的一個在3+35床的病人,入院後第二天他對我說他左手有點腫,我看了一下腕背側就一點點腫,也沒什麼很痛,腕關節活動也差不多正常,當時他的學生就給他開了一張X線單,當時我就覺得他亂開單,可拍出片來才知道,他月骨骨折,自己真的錯了,學藝不精,月骨是很容易壞死的,如果漏了後果可能就不堪設想了,後來陳老師也來了,給他打了個石膏託固定。

但是,大部分可以排除的都是沒什麼問題的,還是開了,有時候是不是我們給病人檢查的不太夠,還是現在的病人太難管了,只要是你一點點的失誤他就弄得不可開教,給你找麻煩,我還是覺得對待剛來的病人應該多檢查些,可以明顯排除骨折的,可以少做些檢查,如果他人出錢,病人又要求,那就讓他去檢查,病人買個放心。有時候病人對你開的檢查不理解,一千多塊錢,自己都感覺很貴,更不用說病人家屬了,自己有時需要向他解釋,有的車禍的腳骨折了,拍片檢查卻從頭到腳,但有時這些檢查是很有必要的,病人家屬又不學醫,他們不知道孰輕孰重,四肢骨折一般不會致命,但胸腹部或頭顱出血或重要臟器破裂會是致命的,但是自己也不能去嚇唬病人家屬,也許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會把家屬嚇的渾身發抖,但也不能說的太輕,說得太輕或乾脆不說點,病人家屬又會不理解,有時候病人家屬一直在放射科哭,說快點,傷口一直在流血,其實已經把他安排到第一個了,我知道那一種骨肉親情,自己應該去安慰人家,過一會那病人又哭,自己又去安慰人家。

那天醫院死的那個病人記得好清楚,那天下午我和劉老師還有那個實習生去門口等那個病人,等120把那個病人送過來,我們都是按常規把那個病人搬到平車上去,然後就問他怎麼弄到的,哪裡痛,當時他還是很清醒,說了一下肚子痛,還有些其他的地方痛,當時我和劉老師就馬上把他推到發射科去,推得過程中問他,他就沒什麼反應,等推到拍X片那裡時,我就看到那病人呼吸急促,意識也模糊,全身發軟,當時我也不知道那是休克的表現,但我知道很嚴重,我就馬上過去叫劉老師過來看一下,劉老師看了一下,就說那病人要搶救,片子也沒有拍,我們就直接把他推到三樓去,當時推到電梯門口,我就馬上跑到三樓,跟護士說有個病人要搶救,要吸氧,當時我也不清楚,我以為吸上氧氣去那病人就會沒事,等到後來才知道,沒有那麼簡單,在搶救的過程中我們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可是搶救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能搶救過來,自己是多麼希望那個病人能夠活過來,可是自己又幫不上什麼忙,眼睜睜的看著那個病人就這樣死去。

相關文章:

1.20__黨員第三季度工作總結範文五篇

2.20__學校宣傳部工作總結

3.20__派出所協警年終工作總結模板五篇

4.20__單位扶貧年終工作總結範文五篇

5.20__學校圖書室管理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