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觀後心得感想(精選9篇)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1

餘華棄醫從文,這與魯迅相同,後成了一位名振海內外的作家。我是看了小說《活著》後從內心肅然對他敢於直面現實而起敬,這與魯迅又儼然相同了。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精選9篇)

餘華是這樣解釋“活著”的: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吶喊,也不是來自於盲目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我贊同他的觀點,面對當今社會如此多的貪官汙吏,我們也不應該苛求作家有多麼高遠的社會責任心,他能勇敢地再現歷史,就足夠了。

當我看完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後,又有了直觀的感受,再次被電影中人物的命運所震撼。從我內心早就想寫點什麼,但頗感苦澀,很難落筆。不誇張地說,看《活著》小說和電影,我都是含著複雜的淚水看完的,我相信每顆淚珠都閃爍著人性本有的憐憫之光澤。

餘華的《活著》通過徐福貴有些超脫的敘述,故事沿著倒敘展開。而電影則是張藝謀借用一支諷刺的椽筆,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寬度近達半個世紀中國農民家庭悲歡離合的畫卷。雖說故事是虛構的,但我相信他的真實,真實地存在於廣大農村的某個角落,是一部被官方扼殺的中國農民的命運史詩。

故事平淡真實,福貴悲悽的大半生,伴隨著一個個生離死別的場景。但我不知不覺地被他們的“悲慘”命運感動了,我品味到了什麼叫人生,人為什麼要活著……不能說這部作品多麼偉大,我只說他真切地告訴我什麼叫活著……命運如此,福貴有得選擇嗎?人在命運面前顯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活著》就我感覺而言,是我目前看過的最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導演自己的理解的影片,可見,“老謀子”對原著的理解是超人的。有些人說張藝謀的電影是給外國人看的,但我覺得更是給我們看的。中國人最要命的就是不敢直面現實,中國的希望我以為要敢於否定我們的過去和自己。您說呢?

有些人生來就名聲顯赫,但更多的人生來是默默無聞;有些人生來就一帆風順,但更多的人生來就充滿了艱辛與坎坷。重要的不是出生怎麼樣,而是今後我們怎樣面對自己的人生,學會在苦難中鍛鍊和忍受。人生漫長也短暫,也不要嫌過程太坎坷,因為只有歷經磨難獲得的勝利才更讓人懂得珍惜!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活著的人都應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人是應該活著,因為世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感情!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2

我很少讀小說,但最近,卻開始讀小說了。因為,我發現,兒子雖然很喜歡讀書,但對抽象的作品,還是不太感興趣,比如讀《君主論》,兒子只讀了一半,就放下了,對我說,太枯燥。相反,對故事性比較強的小說卻很喜歡,我想,這也許是年齡的關係,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於是,我就決定幫兒子選幾本經典小說。作為審查,我一般要先看一看這些書的內容,如果不適合孩子,那就放下。

考慮到暑假就要到了,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閱讀時間,我最近就去書店買了幾本,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是《活著》,我之所以買這本書,是因為我以前看過電影《活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到特別的震撼。一讀起來,發現這本書很有魅力。我以前,讀思想深刻的書,讀一會就會有睏倦感,但讀這本書卻沒有任何疲倦,隨時拿起,隨時就能讀下去。

讀了一半,我就去書店,又買了作者的兩本雜文集和一本小說,讀了其中幾篇文章,對作者餘華有了更多瞭解。餘華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在農村當了5年的牙醫,後來感覺,不能這樣活下去,用他的話說:"我們衛生院就在大街上,空閒的時候,我就站在視窗,看著外面的大街,有時候會呆呆地看上一兩個小時,後來有一天,我在看著大街的時候,心裡突然湧上了一股悲涼,我想到自己將會一輩子看著這條大街,我突然感到沒有了前途,就在這一刻,我開始考慮起自己的一生應該怎麼辦,我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我開始寫小說了".這種感覺,我也曾經歷過。當年在一個計算機廠實習,很多同學都在那裡,工作特別的枯燥,我就這麼想過,所以,後來一有機會,我就離開了那裡。

餘華決定開始寫作以後,就鍥而不捨,終於被《北京文學》發現,還被請到北京去改稿,這件事情轟動縣城,不久,他被調到縣文化館工作,這是他期盼已久的地方,從此,他漸漸走上專業作家的道路。

《活著》是餘華1993年的作品,使他一舉成名,隨後,他又寫出了《許三觀賣血記》等多部優秀作品。被翻譯成很多國家的文字,還獲得許多國際大獎。

《活著》是受美國民歌《老黑奴》的啟發,講的是一個叫福貴的農民,他曾經是地主家的少爺,但因為賭博,輸掉了全部家產,然後,經歷瞭解放戰爭、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鍊鋼鐵、自然災害、-等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家庭的命運也是一波三折,艱難坎坷,一個個親人先後離他而去,最後,只有一頭老牛陪伴著他。作者通過一個人自述自己苦難的一生,反映出人活著的艱辛與無奈,也反映出一種面對人生的豁達與樂觀。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在世人中間不願渴死的人,必須學會從一切杯子裡痛飲;在世人中間要保持清潔的人,必須懂得用髒水也可以洗身。"既然髒水都可以洗身,那苦難又何嘗不是生命的源泉。正如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所強調的,正是外部環境的挑戰,創造了人類的文明。

讀這樣一本書,經常會被書中的人物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流下淚水,每次放下書,都會為書中人物的命運而感慨,同時,也會感覺到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我想,古希臘人之所以創造了"悲劇"的形式,也許正是讓人通過體驗故事中人物的苦難,來釋放人內心中壓抑的傷感,並對現實的生活更加充滿希望和熱愛。

回想世界上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也都是如此,它們通過一個很小的切入點,折射出時代的變遷與人生的坎坷。它們不只讓我們在精神上獲得一次次洗禮,更讓我們對身邊的現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甚至對人生有了一種更豁達的寬容與同情。

我今天能再次閱讀這些偉大的作品,其實要感謝我兒子,要不是因為教育他,我是不會讀這些書的,也不會主動去找來那麼多古典作品來試讀。反思起來,為兒子而讀書確實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力,我也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獲得了許多意外的收穫。

在陪兒子讀書的過程中,我在不斷地觀察他的成長,看到他每個階段的變化,我都會情不自禁的聯想起自己當年的一些類似經歷。年輕時一些古怪的行為和衝動,現在看來,就是上帝在不同時期,打開了我們身上不同的開關,我們自己甚至都不清楚為什麼。但是多年以後,當我們看自己孩子身上的行為,聽他們講他身邊同學的一些怪異事件時,我們好象突然明白了,理解了,寬容了,淡定了。

最近讀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就有很多感受。也許,人只有在回憶與現實的穿梭之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過去與現實。我們都從年輕時走過來,但是,回頭看,我們並非完全理解當年自己的所做所為,也許,只有在回憶與現實的交織中,我們才真正認識了自己和人生的本質。

小說這種文學形式,雖然看上去似乎通俗膚淺,但卻有著其他文藝作品不能替代的作用。講故事和講道理不一樣,專門講道理的作品往往確定性很強,而故事則能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每個人都可以從一個故事中,讀出不同的味道和內涵。而且,偉大的作品一旦產生,就不再完全屬於作者本人。好象一個孩子一旦出生,就已經不完全是父母所給予的內涵,他將漸漸成為他自己,並擁有自己的生命。

讀完《活著》,讓我更加深刻的感到,人只有經歷人生的一些苦難,才能真正理解和珍惜現實生活中的幸福與美好。伴隨孩子一起成長,使我明白,人必須經歷幾次不同方式的"重生",才能真正讀懂人生這部經典所蘊涵的真諦。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3

一、讀餘華的《活著》讓我回憶起童年,想起老一輩的苦澀人生。雖然他的文字寫的是那樣的平淡,但是卻感到那樣的真實,那樣的親切。讓你讀著,想笑卻笑不出,只想哭。我們這一代人沒有經過那些動盪不安,但是我們這些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卻是聽著那些故事長大的一代人,所以看《活著》就感到很熟悉,不陌生,甚至就像回到小時奶奶講的事情一樣親切。

曾記得小時候總是吃不飽,玉米和紅薯是我們的主要糧食。難得吃一頓白麵饃,吃得連手中的饃渣都舔淨,如果吃一次白麵條,飯後那碗乾淨得就不用洗了。但是必竟那時我們的社會已經穩定,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後來就又過起了天天吃白麵,經常吃些雞蛋和肉的生活,所以以前的生活離我們是越來越遠。遠得我們有些忘本。只有在我們有時把剩饃頭扔了,剩飯倒掉了,才會聽到老年人對我們的吵嚷"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像話,還是在前些年讓你們吃沒有的吃,餓得吃樹皮,才不這樣亂糟蹋糧食啊!"依稀記得那時的我們總是頂嘴說:"啊呀!現在可是不一樣了,都改革開放了,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憶苦思甜呢".漸漸的,就是父母他們也不再吵我們了,因為我們的生活確實是好起來了。以前離我們更遠了,遠得很少有人再想起來!

我們不願意回憶往事,是因為有些苦我們經歷過。我們想把那些不高興的事情忘掉,但歷史是不可以抹殺的,我們越想忘懷的事情,越會發現那些事情在眼前直晃。怎麼能夠記不得整年沒有新衣服穿的歲月啊,一年到頭的撿姨媽們穿下的衣服,又肥又大的,只看見衣服看不見人,整個的一個大水桶似的,哪裡有什麼少女身材啊!雖然如此,但是我們覺得那時的人還是滿純真熱情的,鄰里鄉里的覺得很親,現在卻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陌生。那遠遠的過去就使我們有種淡淡的懷念。不過誰也不願意再過以前的生活卻是真的。

"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這是福貴老人說的話。也是對整個社會做人的一個總結。真是簡明扼要。可是現在社會上就是這樣的人多,你看看到時處說的是什麼?誰誰是騙子,誰又挪用了公款,真是大偷小偷,偷了公家偷個人;還有的就是什麼情人了,二奶三奶之類的,不都是這樣的人嗎?不過現在人人都見怪不怪了,這種事情就成了一種現象。成了一種現象啊!真值得人深思。

社會進步過程中,看來是免不了要出現一些不良現象的。浪費成風的現象就像古人所說: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不改舊家風。人人都是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啊!不過好在這只是一陣風,刮過去就平息了。現在不是到處提倡節儉嗎?我想那些不良現象也會漸漸平息,成為一陣風很快的刮過去。在物質充實的今天,讓我們的精神也充實起來。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人們生活更加幸福!

得寵思辱,居安思危。《活著》給了我這樣一種啟迪。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4

《活著》中主要描述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輸光家產。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重病在床,福貴卻被國名黨抓去當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中。之後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_____等社會變革,他的人生和家庭都經受苦難,後來所有的家人都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老牛與他相依為命。

面對家境的沒落,面對自己的父親母親,甚至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女婿,還有五歲大的孫子相繼離開人世,一位老人仍堅強的活著,他就是福貴,當他的家被他敗光時,他是堅強的;當他被國民黨拉去當兵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兒子因抽血過多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妻子因病去世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兒因生產大出血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女婿出事死去時,他是堅強的;當他的孫子夭折時,他是堅強的……風雨無法使其失去力量,別人的歧視也不能使其喪失鬥志,他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堅強!

快樂的活著,是一種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幸福的活著,是努力改變逆境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活著,是永不言敗的人生態度。

人不能白活一世,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使自己和別人過得更好,任何一種職業都是有價值的,無論是國家總統還是清潔工人,只要是對自己和別人有好處的,都是有價值的,而那些勇於放棄生命卻不勇於活下去的人,他就沒有真正活過。無論什麼時候,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堅強的活著。

活著是一種勇氣的體現,更是堅強的體現,當你不再堅強時,你就會失去許多。

一個人沒有金錢,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爭取。一個人失去了健康,可以用鍛鍊去改善。一個人失去了學問,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但以上幾點,基於一個前提:堅強。如果這個人不堅強,他失去了什麼都不會去想辦法兩次獲得,所以,一個人失去了堅強,就失去了一切,甚至生命。

人為什麼能活在世上:因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堅強支撐著人們,這種力量使人們生活幾萬年,使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存。

海倫.凱勒因為堅強在雙目失明後堅強活了下來;霍金全身癱瘓仍堅強的活了下來;史鐵生雙腿癱瘓仍堅強的活著。因為堅強,他們勇敢地活著,併為人類創造出民財富,使許多人更好地活下去.

每至農家見到一位老頭牽一頭老牛,我就會想起那位叫福貴的老人,一個人生活在農家。時而拍拍黃牛,時而向西方望去,那是他七位親人的墳墓,他放下鋤頭,向著落日,看太陽將最後一抹光芒灑向西邊的黃土上……

堅強地活著,不應白在人世間經過。堅強地活著,面對一切困難欣然向前,面對逆境毫不退縮。

每每想到這位老人,我想對他說:你的名字叫堅強!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5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著”這兩個字,其實不管怎麼活著,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只要活著,對家人、對朋友就是一種安慰、一種支撐。電影中,有好多個情節都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只要活著,能見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經很幸福了。

第一次覺得活著好是在福貴被國民黨捉丁後,在一次戰役上戰友們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麼都沒有了,福貴只想快點回家,看看自己的母親、老婆和孩子。他把手高高地舉起的時候,我是多麼地替他擔心,心裡不禁替他祈禱,只要能活著就好,不管怎麼活著,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裡被活著感動是在龍二被槍斃的時候,聽到那響徹街巷的五聲槍響,福貴嚇得尿了褲子。要知道當初如果他不是把家產都輸給了龍二,那麼那五槍就是福貴的了。雖然福貴那時候活得很艱苦,但是能活著看到老婆和孩子對他來說就已經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慶被區長的車撞倒的牆壓死了。福貴看到血肉模糊的有慶時失聲痛哭,家珍悲痛欲絕。區長春生也因此無法原諒自己的過錯,後來春生在__中受到迫害,老婆也自殺了,他把畢生的積蓄交給福貴,一來是當作補償,二來他覺得在世上已經沒什麼好留戀了,他想把錢交給福貴後就自殺。這些都被家珍聽到了,她最後原諒了春生,並叮囑春生說“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你要好好活著”。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質樸的感情啊!雖然兒子死了,但是善良的家珍和福貴卻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朋友也死去,春生能好好地活著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啊!

電影《活著》沒有告訴我們悲慘的命運,裡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沒有使我們看到絕望,去控訴那個社會或者命運,相反每一次都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認真的活著,因為這兩個字很重要。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6

又看了一遍電影《活著》,這部94年的片子總能讓我內心掀起波瀾。餘華寫在書中的結局是福貴孤身一人趕著老牛福貴,在落日的餘暉中留下一抹憂傷的身影,讓人看讀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而電影的結局有家珍,有二喜,有饅頭,也算是個比較讓人放心的結局吧。而我想說的是,生命可貴,世事無常但卻一環連著一環,命運讓人唏噓不已。

憂傷的開始,似乎冥冥中決定了悲哀的後來。電影的開頭就是紈絝子弟福貴不聽妻子的勸告輸掉了全部家產,父親氣死在搬去破舊的房子的當天。之後福貴決定好好過日子,但卻被抓走,在福貴終於活著回到家時,發現母親已經去世,而自己的女兒只會看著自己笑卻再也不能說話。後來,福貴的兒子有慶被好友春生開車撞倒的牆砸死,不知道是命運的捉弄還是巧合,__時,他的女兒鳳霞在那間曾經放過有慶屍體的病房生孩子難產而死。

影片的結構非常清晰,片中的人物深深受到了當時時代大背景的影響,時代氣息極強,是時代讓福貴這種小人物的命運變得悲慘,其中也深刻反映出當時時代的現狀,也反映了他們的生存狀況。當時的內戰,建國後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十年__讓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慘的是平民百姓。而讓我最感動的就是,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然後又稀裡糊塗的被共產黨抓去當俘虜的福貴,一直沒有放棄生存的慾望,他是踩著別人的屍體活了下來,為得就是與家人團聚。當一個人求生的慾望如此強烈之時,可知當時連生命都不能保障,人的生命更顯得珍貴。妻子家珍一直對福貴不離不棄,為的就是和福貴過安生日子,這種堅持讓人感嘆,她是福貴的精神支柱,生活雖艱苦,悲劇一再重演,但是他們對未來仍充滿期待,堅信著日子會越過越好,這種心態,實在令我佩服。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不知如何定義自己的命運。我不相信宿命論,我相信我們每走一步路都深深影響我們的未來,即使外部因素不可護忽略,但命運是最終是自己把握著。那就認真生活吧,用心過好每個或平淡或轟動或無奈或驚喜的日子,去做想做的事,去追未完成的夢,即使沿途會受傷流淚也不要輕言放棄,就像鳳凰涅槃,至少痛過之後是重生。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7

今天認認真真的看了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內心又是一陣觸動。原來活著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一人的一生實在是太豐富,經歷太多的事情,禍與福總是在不斷地交替著,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以前讀過本書,看完了書心裡總是帶著點難過,富貴身邊所有的親人都比他早離開世界,這本書給人的格調帶著淡淡的悲傷。書的結局還是把人帶回了一陣深思,富貴活著而且還帶著樂觀的心活著,講述著自己的故事供自己的後半生淡淡的回憶,回憶的時候也許嘴角的弧線還向上揚。在那個時候我讀懂了你所受的苦也許並不叫苦,過了若干年後,你回憶你所受的苦竟帶著淡淡的甜還有淡淡的幸福,你會羨慕你的人生有多麼的滿足。

看電影《活著》裡面有很多的內容進行了改編,結局帶著淡淡的喜。我很佩服葛優演的“富貴”,開頭當一個紈絝子弟的時候,假如我在他面前我恨不得給他一巴掌,怎麼可以這樣的敗家啊,怎麼就這麼的愛賭錢啊。呵斥自己的妻子算什麼男子漢。劇情開始轉變,他終於輸光了錢敗完了家業,終於知道了悔改。印象深刻的情節就是富貴被抓去當兵後,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時候向共產黨投降的時候,最終回到了家。當鏡頭定格在他跑回家看到妻子,妻子在他面前哭了的時候,他終於知道自己讓妻子受了太多的苦,妻子活得真的好艱辛。印象深刻的情節二回家後得到了那間老宅的龍二被地主的身份槍斃的時候,他尿褲子了。如果他還是地主,富貴知道死的就是自己,他慶幸自己因禍得福。這個細節很形象,把富貴愛自己的生命刻畫的淋漓盡致。深刻印象的情節三有慶死了,他的那種失子之痛,難過和無奈同時也很自責,富貴後悔自己叫孩子上學,假如沒有上學孩子也不會睡著,最終也不會被車子撞。後來我想了想,其實有慶的死也是由於在大躍進時期只有空有理想,過度勞累缺少睡眠造成的,說白了有慶就是大生產運動的犧牲品。情節四就是富貴揹著孩子上學的時候說的那一段話,養了雞然後變成鵝,鵝然後變成羊,羊長大了變成牛,牛長大了變成了共產主義。形成對比的是給饅頭說的話,變成了牛的時候再也沒有說共產主義了,而是生活越變越好。當我在看之一段話時,我在想是不是富貴腦袋出問題了啊,不同質的東西根本就不能變成另一種東西,為什麼他就說的那樣的自然那。後來想想原來這一切都是指導思想在作怪。上級領導怎樣宣傳百姓就怎麼聽,給外孫饅頭說的話的時候,這個時候富貴好像明白了有時候所謂的共產主義只是一個口號或許並不能實現。還有村長說的餃子裡面有一頭豬的時候,這時候的社會也太誇張了吧,這樣過度的思想的思想宣傳只能讓百姓的精神世界更加的浮躁。

鳳霞結婚的時候送的---語錄唱得也是紅歌,從這個現象中可以看出人們的個人崇拜實在是是到了極點。而鳳霞的死又是__造成的,打到資產階級走資派將主治醫生都打到了。年輕的護士不懂事葬送了鳳霞的生命。在電影裡我是忒別的喜歡鳳霞的,她很可愛心靈也很美。同時她很勤勞,任勞任怨也體諒母親。

富貴的妻子由鞏俐飾演,我也忒別的喜歡她。在丈夫家產散盡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帶著孩子回家。應證了一句話“我只想和你好好地過日子”,他回家照顧著丈夫和丈夫的媽媽,任勞任怨。對孩子的愛她也表演的非常好,給有慶裝二十個餃子,護著孩子不讓他被福貴打,記著給鳳霞的孩子照照片。十足的母愛,典型的刻畫著中國婦女的樸實無華,善良正直,任勞任怨。。。

真的是一部好電影給人一種精神啟迪,太喜歡這部電影了。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8

六十年動盪造就了福貴悲慘的一生,一次次遭受厄運的打擊,令人無法喘息,而他卻一次次選擇堅強的活著。第一次厄運是他兒子有慶的死,一個五年級學生,多麼鮮活的生命,卻在一次義務獻血時,出現醫療事故而死亡。

第二次厄運是他女兒鳳霞的死,鳳霞是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卻因為一次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她的人生在遇到偏頭二喜後有了轉機,她得到了二喜的寵愛,生孩子之前的那段時光她是幸福的,可幸福的時光太短暫了,最終她的生命在生孩子時由於大出血嘎然而止。

可是厄運並沒有因此而結束,緊接著是身患軟骨症一直臥床不起的妻子家珍去世,這時這個家只剩下福貴,二喜,還有年幼的外孫苦根(因他一出生就沒有了媽,爸爸又是個孤兒,他的命很苦,因此而得名)。總以為厄運不會再找上門來,可接踵而至的又是親人的離去,二喜在一次外出搬運時被水泥板砸中而身亡。

原本圓滿的家庭卻只剩福貴和苦根祖孫倆孤苦相依。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簡單,而簡單便也是一種幸福,但好景不長……那一年,苦根他才七歲,因為孩子生病了,福貴心疼他,於是鮮少地給孩子煮了一大盆豆子,結果孩子由於過度食用而撐死了,“是我,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湖塗。”他守著老月獨自懺悔。從此,他便自己活著,也只能自己活著,在“福貴”這隻老牛的陪伴下孤獨的活著。

到此故事也就講完了,真不知道福貴憑啥勇氣活到最後?黃昏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福貴守著時光如住常般活著,然後無懼地老去,原來,《活著》便是最好的幸運,活著就是生命的體驗,跡是最大的勇氣!

活著觀後心得感想 篇9

《活著》這部電影,之前就一直想看卻苦於無處買到它的碟。上週在一家小店淘到碟之後,利用週末的時間看完了。果然是很深刻的一部電影,這幾天我還一直在回味著電影裡的情節,總是想寫點什麼。現在正好是在機場等飛機,就利用這個時間寫寫自己對《活著》的理解。

這部電影講述了福貴的一生,從一個吃喝嫖賭的“富二代”到傾家蕩產的貧民,再到一個城市的小市民,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張藝謀通過這個小人物的經歷來映射了巨集大的歷史背景,他試圖通過鏡頭傳達一個特殊時代的乖謬,以及渺小的個人在這種荒謬年代下的悲慘命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哭了幾次,在給兒子有慶上墳的那一幕,在女兒鳳霞在產房去世的那一幕,甚至包括對春生、對鎮長的結局,我都唏噓不已。

或許這就是命運,其實導演沒有過於渲染巨集大的場面,而只是冷靜的回看歷史,通過一家人的命運,讓觀眾在冷靜與清醒的狀態中,作出自己的判斷與思考,所以,這部電影是樸實的,誠摯的,而且還是幽默的,它的不經心都精心的掩藏了起來,給我們看到的,便是一個命運的輪盤賭,上演著不近情理卻又無可奈何的戲碼,每個人,都擺脫不了,主張不了,向東的走向了西,往前的退了後,在這種無常不公中,人能做的,唯有接受命運,好好活著,罷了。

生活裡充滿了各種意想不到,那是命運的無常,人們漸漸學會了知天樂命,本片便是傳達了這樣一種樸素的人生哲學。因為活著就是希望。有慶、鳳霞去了,還有饅頭,而饅頭的日子只會比現在好,富貴一家三口說著,心裡充滿了希望。這也是這部片子傳達的積極意義:活著,並且心存希望,相信未來——那是食指的名詩。這部作品便是這樣帶給人們希望。生活裡的醜陋固然很多,人卻不能因此就失去信心,自暴自棄。

回頭想想,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去年那麼艱難的環境下,一度想放棄,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並度過了危機。但其實,我的經歷其實和福貴他們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不過意義卻是一樣的,在生命的旅途中,每個人都要承受如此的承重,雖然版本不一,但是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不管遇到什麼,還是得好好活著,哪怕再艱難的境遇也帶著虔誠的期許。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無論在過去還是在未來,都必須有這樣的信念支援我們的生命,那就是:苦難的終究會過去,以後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