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的演講稿十三篇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十三篇

孝道是最美麗的中華美德!在我演講之前,可否讓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請問,你們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嗎?

我可是記得很清楚哦!特別是我爸爸的生日,我記得最清楚哦。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因為我和我爸爸是同一天生日。哈哈!每當我們生日的時候,都會收到許多同學朋友的生日禮物與祝福。從另一種角度看,我們的生日,就是我們媽媽的受難日。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媽媽經受了多大的痛苦,受了多大的折磨,我們才平安健康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每一天,媽媽都小心翼翼,一刻不敢懈怠。感冒了怕吃藥,因為怕藥物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晚上連一個覺也睡不好,因為怕壓著我們。也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包括穿高跟鞋。終於在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媽媽結束了那辛苦的十個月,但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操勞。剛出生的我們什麼也不懂,卻給父母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他們要清理我們的身上的髒東西,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等等一些麻煩的事情。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最最無私的,更是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吮著母親的乳汁慢慢長大,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慢慢成長。我們都是父母的寵兒,我們都在炎熱的夏天枕過母親的臂彎入睡,母親的另一隻手還拿著蒲扇一把。我們都曾在學走路的時候跌倒過,身後總有父母美麗的笑臉與他們的鼓勵支援。還記得小時候和父母一起洗腳嗎?因為水太燙,我們就把小腳放在父母的大腳上。在那裡,水不會太燙,也更能感受到父母的溫暖。

我的父母都是不善言談的人,但他們有屬於自己表達愛的方式。媽媽會悄悄地把我新衣服上掉了的那顆釦子換上新的,會在過冬之前為我織好溫暖的毛衣。爸爸早上擠牙膏的時候也沒忘了我的那一支。記得有一次,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週末,我正窩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媽媽回來了。媽媽叫我關掉電視,我敷衍的答道“馬上就關。”過了一會,媽媽見我沒有關電視,就直接把插頭拔掉了。我很生氣,在座的同學也許能明白我的感受哈?於是我嚷嚷了起來:“有沒有搞錯啊!看一會電視也不行嗎?怎麼管這麼多啊!煩死了!”說完我就往我房間跑,然後咚的一聲把門關上了。連晚飯也沒有去吃,就在床上睡著了。面子終究是敵不過肚子,晚上還是被餓醒了。忽然發現床邊放有兩個蘋果,還有一張紙條。那是媽媽給我的留言:兒子,媽媽不是不要你看電視,媽媽只是擔心你的視力啊!以後,別再跟媽媽賭氣了,好嗎?

百善孝為先,我們的父母將永遠是我們的父母,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變化,我們的孝順更不要因為父母的老去而減少。在以後,父母的年齡會越來越大,請對她們有一些耐心,不要嫌他們總日嘮叨,前言不搭後語。其實,爸媽還不都是為了我們好。當他們吃飯漏嘴的時候,把飯菜留在了衣服上,千萬不要責怪他們。請你想一想,小時候爸媽是如何著手給我們餵飯的。當他們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弄髒了衣服,請不要埋怨他們遲鈍。請你想一想,小時候他們是如何給我們擦屎擦尿的。當他們說話忘了主題,請給他們一些時間,讓爸媽想一會再說。其實談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我們在身旁,聽他們說下去。朋友,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非常的孝順父母,知恩圖報,那麼他一定會受人尊重。更可以在這個社會上有所作為,有所貢獻,成為一個成功的大寫的人。如果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的話,那誰還會相信這個人並與他相處呢?所以不懂孝道的人註定碌碌無為。

記住,千萬不要等到我們與父母永遠訣別的時候,才讀懂孝道二字是如此珍貴。子欲養而親不待啊!所以行孝不能等啊,不能等啊!不能等啊!孝道體現在點點滴滴,為父母端杯熱茶,為父母做一頓飯,或者為他們錘錘腿,陪他們出去散散心,和鄰居聊聊天,哪怕是一句淺淺的問候也會使他們高興好久好久的。

最後願天下的父母親健康,快樂。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是一種嚴格律己、尊重他人的行為規範,美德則是美好、優良的品格,文明美德不僅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更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注重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合成美德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小時候媽媽常給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兄弟姐妹互相謙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精神,成為文明美德的佳話。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更要學會互相謙讓、禮貌待人,助人為樂,無私奉獻。

下面就是發生在我身上,讓我有切身體會的一件真實事例。

早春的一個清晨,我乘公交車去上學。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好不容易擠上一輛公交車,車上人貼著人,氣都喘不過來。“小朋友,你來坐這兒吧!”一位叔叔親切的對我說。我客氣的說:“謝謝叔叔,不用了。”叔叔很堅定地說:“你揹著書包不容易站穩,你來坐吧,我站著就行。”說完,給了我一個微笑,他的微笑讓我在這個冰冷的冬天感到無比的溫暖,我說了聲謝謝後就坐了下來。車到了下一站,上來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就在公交車開動的瞬間,老奶奶打了一個踉蹌,差點兒摔倒。我想:剛才那位叔叔把座位讓給了我,我也應該像那位叔叔一樣把我的座位讓給老奶奶。於是,我站起來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吧。”奶奶說:“你真乖,謝謝你。”

在這件事中,叔叔起到了表率作用,我從中也學會了謙讓、互助和尊敬老人。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和良好的民族禮儀等。

如今,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也越來越富裕,有些人出現了一些不拘小節的行為,街道上亂穿馬路;公共場所隨地吐痰、大喊大叫;乘公交車時你推我擠……這些行為讓人們覺得文明美德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作為學生的我們要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說不!要充分認識到:一個人如果缺少了文明美德,就等於缺少了左膀右臂,無論他的學習再優秀,事業再成功也不會令人欣賞。

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美德伴我們健康成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3

有一種精神我們與生俱來,它滌盪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種責任我們時時承擔,它引發我們良知的共鳴。它如同一汪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它又似一段樂章,激起我們無盡的深思。

它是什麼?它在哪兒?

它就是美德和文明。讓我們來把它追尋。

我們尋找它的蹤跡,卻不知它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它是彎腰輕輕撿起一張紙屑時的敬重;它是說出一句“謝謝你”時心靈的悸動。它是父母勞累時遞上一杯水,幫著捶一捶背,揉一揉肩的款款真情。

然而,如今的社會日益進步,科技日益發達,文明美德的意識卻由內心的濃墨重彩淡化成了一張泛黃的白紙。隨口的髒話,隨地亂丟的垃圾都玷汙了我們心中的文明。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牟取暴利,不惜拋棄做人的底線,在老酸奶和果凍中新增工業明膠,用含有重金屬鉻的皮革製作膠囊,用甲醛來保鮮蔬菜,他們的行為,不知傷害了多少無辜的生命;他們的行為,不禁讓我們大聲地疾呼:道德去哪了?!美德去哪了?!在如今的商品經濟社會,文明美德更需要我們的重視,需要我們把它尋找。

透過層層迷霧,穿過層層荊棘,我們在“雷鋒傳人”郭明義的身上找到了文明美德的影子。二十二年獻血六萬多毫升,是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十六年捐款為自己總工資的一半,累計捐助了十二萬元,郭明義只要看到別人需要什麼,就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卻,一笑而過。他,就是文明美德的一個化身。

順著郭明義的足跡,我清晰地看到了文明美德的身影,他就在我的身邊!我的同齡人--武昌區楊園學校的文曉偉同學,5歲時厄運襲擊了他原本幸福的家:父親重傷,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他接手了照顧的重擔。

曉偉的爸爸,不能行動,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早晨5時30分,曉偉就得起床給自己和爸爸做早餐;中午放學,他得跑步回家,買菜做中飯,然後再匆匆趕到學校上課,晚上回家後,做飯,做完家務後才能開始做作業。

曉偉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治療,但是曉偉和父親的生計僅靠每月700元低保支撐,根本無錢治病。

父親的難處,早熟的曉偉知道。因為身體原因,他以前每天晚上都會尿床,時間一長他就總結出一個規律:只要夾著腿蜷著睡覺,就不會有事。雖然,他每天晚上睡覺身體常常沒有伸直過……但再怎麼難受,他都自己忍著,不在爸爸面前叫一聲苦。

這些年來,曉偉忍著自身病痛支撐起這個家。20xx年、20xx年他相繼被評為江城最小的“孝星”。面對榮譽,他用質樸的語言回答:“照顧爸爸,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明美德是孝順,是奉獻,是修養,是崇高。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文明美德的傳承者吧!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給心田予以滋潤的甘霖;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照亮人生道路的指路燈;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就是那追尋熠熠生輝的生命之美!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做文明國小生》。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為了這五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為了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學們快快行動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國小生,從自己做起,從細微之處做起,改掉各種陋習。走在校園裡,讓我們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裡,讓我們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讓我們認真遵守交通法規;坐在公共汽車上,讓我們真誠地為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在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我們愛護校園裡的一草一木,讓我們朗朗的讀書聲和歡歌笑語在校園裡迴盪。讓我們在這裡留下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當有一天我們步入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為一名有公德、守法紀的好公民。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在自我監督與自我完善中逐步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並使習慣成為自然;做一名真真正正的合格的、文明的國小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演講題目是《講文明禮儀,做美德少年》。文明禮儀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它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自古就有“孔融讓梨”“黃香溫席”之說。作為新時代未來的主人,我時刻警示自己,督促自己成為一個講究文明禮儀,品德高尚的國小生。

在 學校裡我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遵守學校規定。課上我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後獨立完成作業,我還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同學。平時主動維護 校園環境衛生,見到老師、同學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出黑板報是我們班級共同的責任,它可是一個班級榮譽的象徵。為此,我主動向班主任請求——負責每一期的黑 板報。要知道,做事有頭有緒,可是我的閃光點。

記得一次出黑板報比賽,由於是新分的班,我們互不瞭解,工作也就很難開展。但是在我的調配 下,出黑板報的工作順利進行著:首先,我們設計板塊,並且在草稿紙上把最後的構思呈現出來。接著,我們選擇圖樣,想到了符合主題的圖畫,就提出來徵求大家 的意見。好不容易設計好了圖畫,我們便開始動手操作了。但為了板報的美觀,也為了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我事先了解了本班同學的特長,然後再分工合作。這套 方案一出來,板報就一氣呵成了。而且還獲得年級第一,我又一次嚐到了收獲的喜悅。

生活中我遵守社會公德,樂於助人。鄰居都誇我十分懂事。 有一次,我從張家港回來,玩得筋疲力盡,兩腳發軟,都打哈欠了。好不容易搶來一個座位,可我剛入座,就有一位白髮蒼蒼,手舉柺杖的老太太上車。我想:如果 來個急剎車,老太太這把年紀,摔了怎麼辦。我便把座位讓給了老人家。老太太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在家裡,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地、掃地、洗碗等等。在爸爸媽媽勞累時,我會給他們敲敲背、鬆鬆肩,送上一杯熱茶。媽媽總是誇我很孝順。

我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講文明,做同學們的表率。今天我有信心在這裡參加美德少年的競選,希望大家投我一票。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傳統美德,加強責任意識》。

首先,我想從小悅悅事件說起。10月13日下午5點30分左右,在廣東佛山發生一出慘劇: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在巷子裡先後被兩輛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鐘內有十八人經此路過,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是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送到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小悅悅於10月21日離開了人世。

這樣的悲劇,用極殘忍的方式展現了當今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水平,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深深為如今許多國人的麻木、冷漠感到無比痛心和羞愧!

“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學者崔衛平如是說。小悅悅事件後,重新體味這句話,感慨尤深。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如果我們在事故現場,我們會是怎樣的表現?我們會是那八個冷血路人之一?還是向撿垃圾的阿姨一樣,在被碾壓得生命面前不假思索的伸出愛的雙手?

誠然,前兩年救人反遭訛詐的“彭宇事件”,深深傷害了國人的情感。令人在幫助他人之前不得不瞻前顧後、顧慮重重,但是通過血淋淋的“小悅悅事件”,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嗎?到底助人為樂的精神還應不應該提倡和發揚?我們公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社會責任?

我想,我們還是要堅信“人間自有真情在”,即是當下,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為一個“彭宇事件”就讓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個時代失傳。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彌補社會公民道德的缺失。或許一個人、幾個人的努力微不足道,但只要在我們年輕一代身上儲存了這樣的火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會代代相傳,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會有希望!

在此我代表337班全班同學提出倡議——拒絕冷漠,呼喚真情!盡我所能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7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一、心懷感恩享受幸福的溫馨  

感恩,一個充滿著溫暖的字眼,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感恩的幸福。  

首先感激撫養我的人,因為他們使我不斷成長。十幾年來,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比山高,比海深,他們會無怨無悔地為我付出,而我也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去積少成多,報答父母。其實,“報答”不一定是什麼偉大的事,在我的生活中,父母累了,給他們捶捶背,敲敲腿;父母渴了,倒杯熱開水;父母生日,送上最真摯的祝福,最精緻的賀卡……這些,都能讓父母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心。  

其次感激教育我的人,因為他們開化我的矇昧。從自己學習生涯開始,我就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下獲取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還記得剛入學的我十分膽小,上課時,總是無法融入課堂熱烈的氛圍,老師多次鼓舞,我卻始終難以鼓起勇氣,直到一次在老師的直接點名下吞吞吐吐地回答了問題,老師帶頭響起起響徹耳扉的掌聲。那掌聲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從此,我漸漸的膽大了,課堂上、活動中開始有了我的身影。如今,當年那個懵懂的女孩已慢慢長大。我忘不了老師為我的付出。  

二、播撒愛心收穫友誼的甜蜜  

有一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在學校組織的每次捐款活動中我都踴躍參加,一次不落。記得20_年汶川大地震,拆散了多少骨肉同胞,奪取了多少無辜的生命,看到那一幕幕殘忍的畫面,我不禁流淚了。在學校組織的捐款活動中,我毅然決然拿出自己平時捨不得花的壓歲錢,希望能給遠方的災區小夥伴帶去一點幫助,也希望能帶給他們信心,在這個地球上,多一個人在牽掛他們。  

在平時生活中,我也總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的人。同桌遇到難題了,我不厭其煩地為她講解;同學缺少學習用具了,我及時遞了過去;好夥伴心情鬱悶了,我寬慰著她……  

就這樣,在我付出的同時,我得到了許多朋友,感受到了更多的快樂!  

三、付出努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作為一個學生,我更明白自己的任務——學習。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刻苦,刻苦,再刻苦。我不僅在課堂上如飢似渴地吸收老師的知識,還注重課外閱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經過自己的努力,我多次在學校閱讀、發展題、硬筆書法等比賽中獲獎,每學期也獲得了全面發展學生的榮譽。  

記得四年級時,通過學校的選拔,我將代表學校參加武進區作文比賽。這時老師指導我練習寫作,反覆修改,我不知放棄了多少休息和玩耍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比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的成績。緊接著,我又代表武進區參加常州市比賽,再次獲得了一等獎。我終於體驗到了成功的滋味。從此,我對習作有了興趣,後又在世界華人杯作文大賽中取得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不僅學好課本上的知識,還注重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鋼琴、葫蘆絲、游泳等都是我的愛好,尤其是鋼琴,經過5年的學習,我已順利取得十級證書,可我還在堅持學習。  

四、勇擔責任樹立成長的信念  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扛負著自己的責任。作為一個學生,我也承擔著自己各種角色的責任。  

我的值日工作是人人都瞧不起的衛生角,那裡常常垃圾滿地,掃把橫七豎八。曾經,我也很討厭那個地方,但是,自從領了這個任務之後,我做得有條有理,每天掃把秩序盡然地排放,垃圾及時倒掉;地上的黑痕汙漬也被我擦得一乾二淨,而且督促每個同學把垃圾扔進紙簍,老師都誇我是“衛生小標兵”。我也深深覺得把班級衛生搞好是每個同學的責任。  

作為班裡的小幹部,我也總是負責好自己的工作,積極配合老師開展工作。  

在承擔起一份份沉甸甸責任的同時,我感覺到自己在慢慢成長。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是一份神聖的責任,我將從點滴小事做起,小流終究匯成江海,爭做一名美德少年。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8

有一種我們與生俱來,它滌盪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種責任我們時時承擔,它引發我們良知的共鳴。它如同一汪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它又似一段樂章,激起我們無盡的深思。

它是什麼?它在哪兒?

它就是美德和文明。讓我們來把它追尋。

我們尋找它的蹤跡,卻不知它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它是彎腰輕輕撿起一張紙屑時的敬重;它是說出一句“謝謝你”時心靈的悸動。它是父母勞累時遞上一杯水,幫著捶一捶背,揉一揉肩的款款真情。

然而,如今的社會日益進步,科技日益發達,文明美德的意識卻由內心的濃墨重彩淡化成了一張泛黃的白紙。隨口的髒話,隨地亂丟的垃圾都玷汙了我們心中的文明。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牟取暴利,不惜拋棄做人的底線,在老酸奶和果凍中新增工業明膠,用含有重金屬鉻的皮革製作膠囊,用甲醛來保鮮蔬菜,他們的行為,不知傷害了多少無辜的生命;他們的行為,不禁讓我們大聲地疾呼:道德去哪了?!美德去哪了?!在如今的商品經濟社會,文明美德更需要我們的重視,需要我們把它尋找。

層層迷霧,穿過層層荊棘,我們在“雷鋒傳人”郭明義的身上找到了文明美德的影子。二十二年獻血六萬多毫升,是自身全部血量的十倍;十六年捐款為自己總工資的一半,累計捐助了十二萬元,郭明義只要看到別人需要什麼,就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麼。他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卻,一笑而過。他,就是文明美德的一個化身。

順著郭明義的足跡,我清晰地看到了文明美德的身影,他就在我的身邊!我的同齡人--武昌區楊園學校的文曉偉同學,5歲時厄運襲擊了他原本幸福的家:父親重傷,母親離家出走,年幼的他接手了照顧的重擔。

曉偉的爸爸,不能行動,每天只能躺在床上。早晨5時30分,曉偉就得起床給自己和爸爸做早餐;中午放學,他得跑步回家,買菜做中飯,然後再匆匆趕到學校上課,晚上回家後,做飯,做完家務後才能開始做作業。

曉偉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尿道下裂”,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治療,但是曉偉和父親的生計僅靠每月700元低保支撐,根本無錢治病。

父親的難處,早熟的曉偉知道。因為身體原因,他以前每天晚上都會尿床,時間一長他就出一個規律:只要夾著腿蜷著睡覺,就不會有事。雖然,他每天晚上睡覺身體常常沒有伸直過……但再怎麼難受,他都自己忍著,不在爸爸面前叫一聲苦。

這些年來,曉偉忍著自身病痛支撐起這個家。年、年他相繼被評為江城最小的“孝星”。面對榮譽,他用質樸的語言回答:“照顧爸爸,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明美德是孝順,是奉獻,是修養,是崇高。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文明美德的傳承者吧!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給心田予以滋潤的甘霖;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追尋照亮人生道路的指路燈;

追尋心中的文明美德,就是那追尋熠熠生輝的生命之美!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9

中華傳統美德在華夏史上源遠流長,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發揚傳統美德是我們新一代中學生的責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帶領下,去超市買了十袋水餃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將水果放在桌上,動手幫爸爸煮起餃子來,不一會而,白花花的餃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這是科學中浮力原理,餃子熟了,體積膨脹,浮力增大,於是浮起來了。爸爸把餃子盛了許多碗,一字排開,兩碗留給爺爺奶奶,其餘的送給鄰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進門就聞到了香氣,就知道是我們來了。吃到餃子的鄰居爺爺奶奶,都來到奶奶家,跟我們嘮叨嘮叨家常,都誇我爸爸是個孝子,我是個孝孫女。我們都開心的聊了一個上午。

我認為發揚美德是一種提升自我人生價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養的形式。我向老人盡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穫的卻是老人的全部。於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一次幫同學拿衣服,一次幫助媽媽洗腳,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體體現。在家裡孝敬父母老人,在學校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們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稱之為美德,是因為它是一個真理,一種內在的美。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了《中華美德頌》這本書,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大家都應該讀一讀。

《中華美德頌》這本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是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用書。這本書寫了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兒女的出色民族精神、氣節和道德品質的表現,被稱為中華美德。書中的一些故事:國旗的故事、“最美司機“吳斌、孝心撐起一片天······我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故事中的主人公:鞠躬盡瘁、弘揚職業道德的吳斌;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師“袁文婷;傳承家庭美德的孟佩傑······她們不是人們隨便編出的,她們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對他們充滿深深地敬意。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年代,我們的生活條件如此優越,相信讀過這本書以後一定會有些收穫,使自己有一些改變。我們是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別人,把愛傳下去,彙集成中華美德的長河源遠流長。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們生活的大家庭中華民族裡有無數的傳統美德,而這些不一定是大的方面,在我們身邊也仍有。它們總是流傳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等待我們去發現與弘揚。

這是多變的一天,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烏雲壓頂,下雨了。呼嘯的北風和傾盆大雨令人們毛骨悚然。空中不時出現道道金色閃電 ,緊接著“轟”的一聲響雷。人們都撐起了一張張傘,向家奔去。在經十路和陽光新路的交界口上,一位身著雨衣的身影站在馬路中央。原來是一位協警。他已年過半百,小小的鼻子嵌在那流淌著雨水的臉上,眼神中透著堅定。天氣異常寒冷,他已經凍得瑟瑟發抖,可還是堅持指揮交通。這時,一位好心人走過來,對他說:“天氣這麼冷,還下著傾盆大雨,你去別的地方避避雨吧!”他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說:“不行。下雨天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管理好交通是我該做的,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是一名協警!”我被他的話深深地打動了。對呀,他是一一名協警,他盡到了維護好交通秩序的責任,而我們經到自己的責任了嗎?

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事蹟,那是多麼偉大啊!他的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永遠會被我們銘記。美德在我們身邊!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2

文明美德不僅僅僅是先輩的傳承,將來我們也會轉成先輩,他將是我們永久的呼喚和追求。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傳統美德,人人具備禮儀修養的文明古國。他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勤勞勇敢的華夏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而又獨特的文化,使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職責、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數千年的文明之光照耀著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給大家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走進校園,環顧四周,秀麗的校園環境清潔,一塵不染,整整齊齊,空氣是那麼的新鮮。仰望天空。鮮豔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此時,你是否會改掉你那出口成髒的壞習慣呢看到地面飛舞的垃圾,你是否會彎下腰來撿起它嗎你是否會做到人走燈滅,節約用水,不賤踏糧食嗎你是否會參與廢紙、塑料袋、非金屬等的回收利用和杜絕浪費一切的好習慣嗎

這些不良行為你以前有過嗎如果有,那就讓我們在國旗下暗下決心,從今日起,力爭做一名講文明、懂文明、有修養的文明人。文明禮儀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遇見老師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他人家門先打招呼;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

大家團結起來,把先輩們傳承給我們的文明目標;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與行為去創造一個寧靜、講文明、有文明的校園環境。不讓自己的腳亂踢牆壁和亂踩那些有靈性的一草一木;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語言出口成章的文明好學生;用我們的一雙雙不說話的小手去幫忙每一個有困難的人,讓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受到在是一個和諧、歡樂、充滿愛心的世界——校園。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那麼,遙望明天,我們彷彿看到天更藍了,樹更綠了,水更清了,我們的校園更清潔了、漂亮了。

同學們人我們一齊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久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關於美德的演講稿 篇13

親愛的各位:

大家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永恆的話題。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說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李商隱有句名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也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沒有勤儉節約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裡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裡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裡,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而兩者的實現貴在行動。為此我校少先隊、團委和學生會將本週定為我校的節約環保周,希望同學們身體力行,勤儉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