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精選29篇)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精選29篇)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的河還能划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裡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鬥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溼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裡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划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__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和紀念曹娥說;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流放。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蛟龍水獸喝醉暈倒,就不會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吃麵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歡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鹹,大的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我吃過咱們四川樂山產的肉粽子最好吃,黃澄澄的糯米里夾著臘肉,肥而不膩,吃起來一股花椒和竹葉的清香,口齒留香,味道悠長。最可貴的是價格低廉,每個重有八兩,才二元五角錢。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___年開始,我國為巨集揚民族文化,保留民族傳統,將五月初五列為法定節假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4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被列為國家法定休假日。照例過節可以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本應非常愉快,然而今年舉國上下抗震救災,也就沒有好心情去細細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我們特別思念四川地震災區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小夥伴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行了“情繫災區、共過端午”的特殊的主題隊會。對於災區的小夥伴,我們有幾多思念幾多擔心:廢墟里長眠的小朋友,天堂裡怎樣過端節?失去父母的小夥伴,現在學習生活怎麼樣?身體受傷的小夥伴,你們的傷情好些了嗎?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飛上災區去看望受苦受難的小夥伴,安慰小夥伴受傷的心。

活動中我們觀看了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一張張圖片,講述了動人心絃的一個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了九歲小男孩林浩逃離了教學樓,又返回去救別的同學的動人事蹟,也忘不了三歲男孩朗錚被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給救援隊的叔叔阿姨敬禮的感人場面。你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後懂得感恩,這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震垮了災區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隊員們紛紛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積攢的錢表達愛心,為救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活動最後,我們手捧點燃的蠟燭,齊唱“明天會更好”,遙祝遠方的災區小朋友,在全國人們的幫助和支援下,儘早脫離災難,早日重建家園,恢復健康,投入學習。衷心祈禱天堂的小夥伴們安息!祈盼災區的小夥伴們更加堅強,永遠幸福!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青青的色彩裡、溼溼的雨季中緩然而來。在江南的雨中,那清涼的春雨淅瀝瀝的一直下著,伴著我們舒緩閒適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節日。

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著青青的粽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夠黑豆也彷彿受到粽草葉清香的誘惑,興奮的在客廳裡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裡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說我又長高了,可是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麼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接著大家開始吃粽子,今年我們家的粽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傑作。綠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裡鑲嵌著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固然不會忘記關於端午的來歷,不會忘記詩人屈原,不會忘記圍繞端午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著牛毛細雨,而小小我總是倚在祖母的懷裡看著祖母嫻熟的包粽子,認真的幫我做著香袋。

如今開啟我的`衣櫃,還能看見一隻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繫著,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的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為我縫製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開,鶯歸燕已十餘個春秋。

端午!你給我帶來需多快樂也勾起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7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青青的色彩裡、溼溼的雨季中緩然而來。在江南的雨中,那清涼的春雨淅瀝瀝的一直下著,伴著我們舒緩閒適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節日。

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著青青的粽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夠黑豆也彷彿受到粽草葉清香的誘惑,興奮的在客廳裡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裡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說我又長高了,可是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麼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接著大家開始吃粽子,今年我們家的粽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傑作。綠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裡鑲嵌著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固然不會忘記關於端午的來歷,不會忘記詩人屈原,不會忘記圍繞端午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著牛毛細雨,而小小我總是倚在祖母的懷裡看著祖母嫻熟的包粽子,認真的幫我做著香袋。

如今開啟我的衣櫃,還能看見一隻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繫著,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的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為我縫製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開,鶯歸燕已十餘個春秋。

端午!你給我帶來需多快樂也勾起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8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最早源於戰國時期,當時有個叫屈原的楚國人,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而賽龍舟是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而粽子則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魚蝦吃食,故而將米飯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屍。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來!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9

大家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廣為流傳。今天,人們會在端午節那天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蒿,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這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競渡曲》記敘的就是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

那麼我們該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呢?

首先,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精神的家園。端午節那日,同學們可以嘗試著向家裡人學包粽子。一方面不僅可以讓我們學習一門小手藝,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

其次,學會自主學習。馬上我們就要迎來本學期的一場大考——半期考。假期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我們不能沉浸在歡樂的節假日當中,還應該合理安排好學習時間,利用節日之餘,好好複習、查缺補漏,爭取在半期考試裡發揮出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績。

最後,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也預祝所有同學在半期考會考出自己滿意的成績!

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0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訊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稜角分明,象徵著屈原的人格稜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粽子的裡面包一顆紅棗,象徵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屈原絕沒有想到,生前他忍受無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後,他的繼承者們貫穿古今,前仆後繼,層出不窮。李白、杜甫、岳飛、文天祥、蘇軾、辛棄疾、譚嗣同……數不勝數的熱血男兒傳承著屈原的精神。可以這樣說,是他讓端午節熠熠閃光;是他讓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讓國人由矇昧走向進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

求索去找尋真理;又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來表達對祖國的愛戀。

但是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屈原的精神從未像今天離我們這麼近,這麼親切。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這場震驚海內外的災難,讓中國13億人民聯絡的更加緊密,讓中國人更加想念屈原。屈原那處在人生的逆境中,卻時刻懷著對祖國燦若日月的情懷,隨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身雖死,情不改的愛國情結,不正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嗎?那江上競飛的龍舟,不正是13億人民同心協力划動的嗎?眾人划槳開大船,在大自然的強悍面前,人類團結一致,血脈相連。 在這個粽葉飄香的季節裡,我們走的更穩,更堅定,無往而不勝。只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愛中國!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今天是端午節,我要給大家講以下內容: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辦好端午文化節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_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國家級的端午文化節,實踐證明,辦好端午文化節,是更好地宣傳_、推介_,讓世界瞭解_、讓_走向世界的重要舉措,是擴大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契機,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深化文明建立的有效載體,是推動_跨越趕超、科學發展的大事要事、好事喜事。我們要精心籌劃、精巧構思、精緻打造、精彩展現,力爭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辦成精彩、難忘、成功、節儉的盛會。

我們要通過端午節的成功舉辦和持續開展,做旺_的人氣,做大_的名氣,做濃_的文氣,做活_的財氣。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是經國家清理和規範節慶活動領導小組批准,將在_長期舉辦的國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動。

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活動由文化部和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等國家部委領導,港澳臺相關人士,省、市領導及省直、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將參加開幕式。這是展示_形象、擴大_影響、提升_美譽度的最佳時機。

我們要看到,端午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世界性的節日。_有地緣優勢,有歷史文脈優勢,但是對端午文化品牌的打造,無論是從文化內涵挖掘、文化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等方面來看,我們還做得不夠好,特色還不鮮明,品牌還不夠響亮。而國內許多城市如浙江的嘉興、廣東佛山等對端午龍舟文化的挖掘做得很好,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要形成這樣的一個理念和共識:“世界端午看中國,中國端午看_”。要在這樣的理念下,創新有_特色的端午節慶文化。要儘可能地調動我們的文藝工作者、_的一切力量和智慧,甚至全國的才智,共同來為_特色端午出謀劃策。只有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走向世界。

同時,我們要加強世界各地知名端午城市與_的緊密聯絡與友好合作,讓_端午發源地成為世界的聲音。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_端午文化揚名全國,走向世界。

當前,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在中央關於轉變作風“八條規定”的前提下,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背景下,從_發展的全域性出發,縣委縣政府經過認真研究,下決心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把端午文化節辦好,目的是把_的文化旅遊業進一步推向前進,使_文化旅遊的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同時,通過節會進一步擴大_影響,樹立_形象,以節慶促進各個方面事業的發展。

現在,__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的總體方案已經敲定,這個總體方案是前期籌備組反覆徵求意見,認真謀劃後形成的,內容詳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

相關部門的同志們一定要把行動統一到這個總體方案上來,認真學習研究總體方案,認真研究制定執行方案,同時充分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爭把此次端午文化節辦成一屆雅俗共賞、精彩紛呈、令中外來賓流連忘返、難以忘懷的文化盛會。

二、精心組織,突出重點,確保端午文化節各項籌備工作順利推進

(一)要抓緊做好具體籌備工作。

端午文化節的籌備工作已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有條不紊。當前要抓好三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要根據總體方案迅速制定各項活動的執行子方案。各相關責任部門要根據責任分工,倒排時間,把任務明確到人、落實到天。

二是迅速加大對上爭取和協調工作。要抓好對上活動銜接,力爭早日得到文化部、省政府批覆檔案和對本屆端午文化節的具體要求和支援措施,便於儘快轉入實施階段。同時,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資金,彌補本屆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

三是要切實做好聯絡接待工作。參加端午文化節活動的領導和嘉賓層次高、人數多,聯絡接待工作要做到科學安全、熱情周到。聯絡接待工作由縣委辦公室牽頭抓總,縣政府機關事務局具體負責,相關部門要積極參與,統籌做好聯絡接待工作。

(二)要搞好迎節慶專案建設和市容環境整治。

要將辦節與專案建設、城市整理相結合,與文明縣城建立相結合,按照“綠、潔、暢、亮、美”的要求,確保建成一批文化、旅遊、交通、城建、園林等專案,使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為端午文化節營造一流的節慶環境。

5月份要集中開展好市容環境的整治,住建局要大力開展城市道路沿線景觀綠化、建築物綜合整治、燈光亮化、圍擋設定整治、店面招牌整治工作,城管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各相關部門都要想在前,抓在前,搶時間,搶工期,搶進度,確保端午文化節順利舉辦。

(三)要大力宣傳造勢。

要堅持“全媒體、廣覆蓋、大影響”,為端午文化節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城管局和相關單位要在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區各主要道路、公園廣場佈置廣告宣傳牌,為端午文化節營造簡樸、熱烈的節慶氛圍。宣傳牌和標語要至少提前一週佈置到位,同時要做到多而不亂,精而不雜。

要堅持兩個宣傳主戰場一起抓,一是報紙、電視和電臺等傳統媒體要組建宣傳專班,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開闢專版、專欄、專題;二是要積極調動縣內外新聞網站、知名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參與端午節宣傳,加強議題設定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端午文化節的各項籌備工作和節慶盛況。

(四)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

逐一排查全縣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和治安綜合治理。要開展全面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治事故隱患。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營造安全和諧的節日氣氛。

公安、交通、旅遊等部門要對車站、碼頭、機場等重要視窗進行專項檢查,嚴格規範交通秩序和客運經營秩序。

三、強化責任,統籌協調,確保端午文化節取得圓滿成功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各個工作組的牽頭縣領導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既要當指揮員,又要當戰鬥員。各工作專班要及時向領導小組或主管領導通報相關進展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報告、及時協調解決。

(二)統籌謀劃,系統推進。

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又要統籌兼顧、通力合作,不等不靠、不推不讓,確保各項籌備工作無縫對接、有效推進。要對照總體方案要求,進一步細化目標、明確責任,查漏補缺、強化措施,做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不掉鏈子、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切切實實各炒一盤菜、辦好一桌席、招待好客人。

(三)節儉辦節,文化惠民。

今年的端午文化節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籌備工作中的每項具體工作、每個環節上都要做到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對每項工作都要多思考、使真勁,用新招。各責任單位一定要增強效率意識,科學組織,精心排程,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關於轉變作風的各項要求,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的要求體現到辦節中去,堅持把節儉辦節、文化惠民貫穿於活動始終,力求在“辦節為民、簡約辦會、創新提升、突出實效”等方面取得實效。

同時,要統籌抓好當前各項工作,做到兩手抓、兩手硬,為完成全年雙過半的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2

本週星期x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

第二,端午節是衛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以驅蚊蠅淨化空氣。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群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瞭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端午節國旗下講話: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划著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並將它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裡,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3

同學們,今天X月X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你們對這個節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

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

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

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

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

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著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

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4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今年的6月9日即是端午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但是,在20xx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雖然,江陵端午祭與端午節有著一定的差別,但是這場文化遺產之爭,中國顯然落了下風。

地緣上,我們無法改變兩國的地理位置;文化上,我們同樣無法分割兩國密切相連的歷史和文化,但是,我們的祖先在經歷了長期勞動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的結晶,不應該被別國以“私有財產”的方式所佔有。我們應該有捍衛文化、尊重智慧的意識。

在韓國申遺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是不夠有力的。最珍貴的未必是圓明園被掠走的財物,也未必是清政府割讓的大面積國土,在我看來,最珍貴的是祖先的智慧。可是,現如今,我們對文化遺產是重視的嗎?我們寧願在聖誕夜徹夜狂歡,在愚人節談笑風生,以及更多。這是一種文化融合的產物,但其消極的一面也是西方各國對中華民族的文化侵略,對我們思想的一種西化。也許在多年以後,會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再依戀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實,我們應當承擔起發揚、保護傳統文化的重任。梁啟超先生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

希望在這粽葉飄香的時節裡,我們可以去思考,去回味濃郁的中國文化情。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5

各位師生:

大家好!

今年的__月__日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香草美人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集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汙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端午,大家可知道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其實還有很多個名稱,比如說端陽節,五月節等等。古時,端午節是大家用來祛病防疫的節日,所以直到現在我們的家鄉還會有采艾葉,別到耳後的習慣。端午節和屈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這一天是屈原去世那一天,所以這一天也成為了我們紀念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的前幾天,我們家裡就會開始轟轟烈烈的包起粽子來,粽子有尖尖的,圓圓的,方方的。我們家裡習慣吃尖尖的粽子,裡面的餡有紅豆的,綠豆的,原味的。而我最偏愛的是原味的,沾一些白砂糖,然後大咬一口,綿綿的、彈彈的,好吃的不得了。空著一些閒時,我便會和媽媽去家後面的山上採一些艾葉,別在耳後,聽說這樣我們就不會頭疼了。這個節日,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動手做食,一起動手豐富這美好的一天,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

我相信大家都會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端午節是豐富的,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會發生,比如說賽龍舟,我就去看過一次,那個場面非常壯大,很多人圍在河邊看他們賽龍舟,看著他們奮力的滑動著船槳,長長的船隻在水面上滑行,真的是非常有趣。還有這一天我們會喝雄黃酒,這也是用來除病防疫的,這些事情都象徵著一種美好的憧憬,也是對生活的一種熱愛和享受。

同學們,端午到了,想必大家聽我這麼一說,都紛紛想回家吃粽子了吧!但是希望大家在吃粽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宣傳我國傳統節日的美德,讓我們一般吃粽子,一邊學習屈原的詩,學習那一種豪邁,讓這個節日在我們的思考下更加有價值和意義。

端午佳節,讓我們懷著一份紀念,也懷著一份感恩,好好的去享受這個節日,也好好的傳承這一份文化,讓我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保持這樣的責任感,為我們的文化進行傳播和接力。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同時需要思考的節日。在這一天,我送你一聲祝福,也願你有一個好運。

願你在今後的歲月無憂、安康,願大家的學習越來越好,取得更好的成績去報答我們的祖國、學校和父母!

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在開始今天的講話前,先讓我為大家讀一讀這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兒歌裡說到的節日就是即將來到的端午節。

今年的6月16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

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裡,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兩千多年前,三閭大夫屈原情繫百姓,心憂天下,懷石投江殉國。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每到這天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屈原的愛國精神,影響和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史中華民族的根和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作為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並將它發揚光大。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責任包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我們國家發展的目標和方向,讓我們肩負責任,勇於承擔。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裡,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8

尊敬旳各位老師、親愛旳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XX年的6月23日,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等形式來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漁夫拿出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有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希望暈倒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為棕子。

郭沫若評價屈原為"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浪漫主義詩歌之先河,創立了"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楚辭文體;發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香草美人

傳統。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絕的才情,似河流匯聚成海一般,浩瀚無垠。我國文史上最長的抒情詩——《離騷》,就是他ji畢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XX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作為一個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當時客觀殘酷的社會條件而失敗了。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卻成功了。"舉世皆濁我獨清,舉世皆醉我獨醒"是他的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偉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蓮的聖潔,強大的精神力量,為後人頌揚,激勵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前行的腳步!

屈原的偉大,不僅是他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汙的高風亮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上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內容請關注本站。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1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最常見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的國家楚國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划龍舟,往江裡投飯糰、雞蛋等,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飯糰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粽子。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到底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傳統習俗。粽子皮是樹葉做的,粽子餡有很多種。吃粽子的習俗還漂洋過海流傳到國外呢。同學們,我想問幾個問題,你吃過什麼餡的粽子?

端午節賽龍舟也是一種習俗,每年電視上都會演賽龍舟。

我聽媽媽說,她的家鄉在端午節有很多紀念活動。比如,清晨用艾葉洗手洗臉,門上插著艾草、彩色葫蘆,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給小孩子戴五彩線,煮雞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氣洋洋。總之,這個節日很重要,是民間的一個大節日。

以前端午節是中國的女兒節,每年人們都會拿五彩線團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後的一個雨天,人們就會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傳說這樣會帶給人們一年的好運。

我們國家一直重視傳統節日。近些年來,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全國人民歡度傳統佳節。在這裡,我特別想說的是,現在有很多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喜歡外國的洋節,比如說: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這是不能提倡的,我們是中國人,每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每過一次傳統節日,身心都受到洗禮,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離我們很近。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需要我們每代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0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人們要把粽子紛紛投進河裡,讓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屍體,而去吃粽子。說起粽子,我那時還小,不會包,婆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對我說:“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然後再把圓錐的裡面裝上糯米,把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粽葉都摺好,用線將粽子捆綁結實,放到鍋裡一煮,這樣,粽子就包好啦!”,我按婆婆說的包粽子,呀!真的包出一個三角型的粽子了!吃著甜甜的粽子,心裡高興極了。

端午節不光可以吃粽子,還有其它的活動。如在門上掛艾草,塗雄黃……我們家通常包粽子的是我和我婆婆,我的婆婆可厲害了,包的粽子一會是方的,一會是三角形的,一會又是圓的,真有意思!我們一家人吃著粽子,高興極了。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相傳,五月初五那天,楚國的屈原大夫投江自盡。為了紀念他的愛國精神,後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會自發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紀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節,媽媽也買來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種,有蛋黃味、有肉味……應有盡有。我挑了一個紅棗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純糯米做的,形狀呈四角形,外面裹著一個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綁在粽子外層的線,然後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葉一層一層剝掉。一個金黃色的粽子就呈現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噴噴的,軟軟的,帶有竹葉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盡,老百姓全力打撈他的屍體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一隻粽子就被我消滅了。

我吃完後想:粽子這麼好吃,希望在遙遠的未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不會失傳。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2

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等。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在這一天,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可是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那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來的。古代屈原為楚國投江而死,人民很同情他。因為想盡快把屈原打撈上來,人民爭先恐後地划船尋找(後來形成了划龍舟);因為怕江裡的魚餓了會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米團餵魚,逐漸就發展成為了粽子。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

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一是為了填飽我們的肚子,二是為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我在端午節的時候就很快樂。記得上一次端午節的時候,我吃了好多粽子,雖然已經吃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停下來,到最後,我硬撐著把每一個味道的粽子都吃了一遍,我撐得都站不起來了,可是,我必須起來,因為我吃得太多了,必須起來活動一下,於是我猛地一站,終於站了起來,想走兩步,剛邁開腿,由於重心不穩,我一下趴在了地上,全家人都笑了起來,我也笑了起來,因為我給家人帶來了快樂,儘管摔得很痛,但是心裡卻很開心,這不就是痛並快樂著嗎?

端午節,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充滿著歡笑的節日,我愛端午節!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3

同學們,老師:

大家好!我是___。馬上我們迎來的就是端午節,聽到這個節日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吧!歸納起來,大概有幾點吧:

1、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詩人,他在這天投汩羅江殉國。

2、迎接伍子胥,當時人們把伍子胥視為河神。

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她只有十四歲,每日每夜沿江痛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她父親的屍體。

4、迎濤神,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後來人們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都是用艾葉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樂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蜜棗粽等。我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划龍舟,划龍舟是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龍舟不是一個人在劃,而是十幾個人一起劃,有一個人在前面擊鼓。龍舟的樣子更是美輪美奐,非常精緻,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們都是精雕細琢。我們還會看到街上的婦女都帶著艾虎,人們認為艾虎可以驅邪,小孩子們還會戴著香囊,可以驅避毒蟲。

今天就講到這裡了,端午節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紹嘍!

謝謝大家!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4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5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裡彷彿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節。端午節這天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粽子,戴上了香香的香袋,有的划龍舟,有的舞龍獅,而我們是去農村的哥哥家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在道路兩旁到處是麥子,成熟的麥穗在陣陣微風中跳起舞來,真像金色的海洋,到了哥哥家,我看見很多果樹,有杏樹、李子樹、桃樹等,樹上結滿了果子,沉甸甸的果子把樹枝壓彎了,我真想馬上摘一顆嚐嚐啊!哥哥家還餵養了很多動物,有雞、羊、狗、兔子。參觀完他們家我們就上山了。沿著小路一直走到山溝,我看見幾個山洞很好奇,就跑了進去,裡面全是黑暗什麼也看不見,我很害怕就跑了出來一直往前走,看見一個很好的洞,它外面有一層裡面也有一層,是這裡最好的山洞。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用的?媽媽說:“這是古時候人住的地方,因為那裡很窮只有住在山洞裡。”

這裡有不有趣呀?又趣就來玩吧!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著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著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們肩負著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提到端午節,不得不說一說粽子,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粽子則是為了不讓河裡的魚把屈原給吃了,所以包粽子扔到河裡,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一說粽子,那各家包粽子是少不了的,我家就是這樣。

準備幾片竹葉,浸泡過的米,還有一些餡料,這個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了。

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了,用竹葉卷出一個角來,接著先放一些米,到一半就差不多了,然後再把什麼餡料,或者是醬料放進去,最後再鋪一層米就可以了。

不過這還不夠,包粽子當然是包的了,現在就要把竹葉包起來了,首先把上面的竹葉翻下來,接著捏成一個三角形,把三個角都捏出來後,還有多餘的一些竹葉就把這些順時針的翻過來就好了,最面把包好的粽子蒸一下就大功告成!

做好粽子當然要品嚐了,不然光看著也沒啥意思。將粽子領出來,一陣竹葉的清香散發出來,接著撥開開竹葉就是一層呈黃色的米,一股股糯米的味道,光是看著就流口水,咬下一口來就能看見藏在深處的“寶石”,如果有糖或調料,伴著這些吃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包粽子是如此的簡單,吃起來是如此的美味,如果大家想吃的話可以到我家來吃,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快樂!

國中生端午節演講稿 篇2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紀念屈原,過端午節。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作為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為了傳承屈原的愛國傳統,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