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通用16篇)

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通用16篇)

大家早上好!

什麼是修養?它指的是一個人身上特有的文化、智慧和善良所表達的美德,注重修養的培養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古代中國,有句諺語說的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必須具備三個素質:淵博的知識、思考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於思考就是愚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愚庸。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優秀、最聰明的時期,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一個險灘。

你願意做淺薄無知,言行粗魯的人,還是知識淵博,舉止文雅,謙虛有禮的人呢?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選擇後者。

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說可以通過思考就能擁有的,而是通過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同學們,當你走在校園美麗乾淨的環境中時,可能會感嘆生活是如此美好;當你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遊戲、學習時,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的充實快樂。但是,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裡,我們的言行卻不盡人意,這需要大家的監督和行動。

例如,每天早上進入學校,受到同學的熱情歡迎和值班老師的微笑時,應該做什麼?是冷漠的路過,還是行一個標準的敬禮、恭敬的鞠躬?當課間休息時,是選擇輕言輕語,養精蓄銳,還是追逐大腦,放肆的喧譁?

同學們,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不能只是空談,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希望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那為什麼不採取實際行動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古老的諺語就是在告訴親愛的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採取行動,從自己開始,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

上課時,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真誠、禮貌地與同學交流,如果被冤枉了,也不應該失去紳士風度;如果被誤解了,也要學會容忍別人的不知情。遇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上下樓梯時,注意謙讓,向右走,保證道路流暢;注意衛生,不要亂扔果皮,看到紙屑就撿起來;愛護公物,不亂寫亂畫,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互相監督,共同促進。修養不僅能給別人快樂,還能讓自己變得美麗起來。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2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裡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裡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麼。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3

同學們:

大家好!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家庭當中,在這個家庭裡,有各種各樣的人,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那麼,我們要如何與人和諧的相處,我們要如何處現實的問題呢?

我們不難看到,在我們的班級裡,我們常常會討論,誰的人緣關係好,誰的人緣關係不好,誰的朋友很多,誰卻總是孤獨一個人。人緣好的同學,他們會有很多好的朋友,他們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他們非常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而人緣不好的人呢?他們往往不會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常常會跟同學們發生矛盾,同樣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這裡就有與人和諧相處的技巧。

講到這裡,我想問大家幾個小問題:課堂上,同桌不小心碰了你的學習用品,你怎麼辦?下課了,同學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你是馬上還擊還是微笑著說“沒關係”?當同學遇到了困難,你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還是認為“與我無關”?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碰到很多,每個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我們應該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呢?首先就是要寬以待人,以真誠友善態度去感化他人的無理言行,以高尚人格去感染別人的自私之舉;第二是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團結同學,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第三要我們要學會溝通,要主動和別人溝通、交流,逐步學會與那些和自己興趣、性格不同的人交往;第四要努力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尊重他人,不去打聽、傳揚他人的隱私,不在背後議論、批評他人;第五要學會寬容,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因此,一定要讓自己寬容豁達一些,才能正確處理在與同學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當我們與同學有了矛盾之後,要多找找自己的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退一步海闊天空”,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決矛盾,你才能贏得同學的諒解和尊重;如果你的眼睛裡只盯著別人的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則只會把問題激化,長久下去,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你交往,你的身邊就會沒有一個朋友。

同學們,與人相處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也是中學生文明禮儀所不可缺的。當我們手捧鮮花送給別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別人時,首先弄髒的是我們自己的手。因此,我們要與人為善。一聲伴隨著微笑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會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會感到開心。實際上,一個人的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以怎樣的心態和周圍人的相處。

在我的演講最後,我想問同學們,你是否想做一個幸福的人,你是否相對一個受人尊敬,被人喜歡的人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吧,那麼,從這一個開始,我們就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從我們的小教室開始,與同學們和諧相處吧,然後,再到整個校園,再到整個社會,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學會了與人相處,社會是和諧的,人們是幸福的,連天空都會是蔚藍的,加油,同學們!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三年(2)班的_,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裡,給小朋友繫鞋帶;在家裡,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裡,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為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遊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麼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準則!讓我們追隨道德之光,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5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同學們,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順,是漢代汝南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大。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家裡的重活,他總是搶著幹;有好吃的東西,也總是第一個想著母親。有一年,發生了王莽叛亂,又遇到大饑荒,柴米特別昂貴。他買不起米,只好到樹林裡摘野果充飢。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軍。一個士兵看到他籃子裡的桑葚,厲聲問道:“你籃子裡的桑葚一邊是紅的一邊是黑的,到底是什麼意思?”蔡順回答說:“我買不起柴米,只好採野果充飢。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給我母親吃的,紅色的桑葚酸,留著給自己吃。”赤眉軍聽了,感動於他的孝心,就送給他三鬥白米和一頭牛,讓他帶回去好好供奉母親。

平日裡,爸爸媽媽總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個人沒有心,只有一具軀殼,會受到世人的鄙視。

在家裡,母親總是以身作則教育我。每次買水果回來,先選個大的,讓我給奶奶送去;吃飯的時候,她不僅給我和弟弟夾菜,也往奶奶碗裡夾,還對我們說奶奶年紀大了,要學會照顧奶奶。媽媽開藥店很辛苦,晚上回來還忙這忙那,卻勸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媽媽會給奶奶買衣服鞋襪;過年了,她和爸爸帶著我們提上禮物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時時處處,媽媽都在以行動告訴我,做人,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長大些,是父母一口一口餵我們吃飯,一句一句教我們說話,一步一步扶我們走路。當我們做錯事時,父母會耐心地教育我們;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臉上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說,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同學們,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父母眼角的皺紋;如果你留心,還會發現父母頭上新生了白髮。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哪!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都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著向母親感謝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尊敬長輩,孝愛父母。在家裡,我們要主動幫著做家務,減輕父母的疲勞;父母回到家,我們一張甜甜的笑臉,一聲親切的呼喚,一杯香濃的熱茶,都能驅散父母的辛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在學校,我們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同學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懷著感恩之心來孝愛父母吧。只有這樣,你才能稱得上一個無愧於天地之間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孝愛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嗎?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嚴以律己,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個規矩,否則就什麼也做不成。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矩就是法律。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希望。青少年法律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穩定程度。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很強,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進行普法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自覺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逐步培養法律素質,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要善於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自覺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我們要熱心宣傳法律法規,以正確的法制觀念去影響身邊的人,帶動周圍的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藉此機會,我特別向大家提出幾點希望: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真履行學生的一日常規,用校紀校規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嚴格遵守。因為遵守紀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礎的環節。

2、履行法律的義務和責任,自己所擁有的權利,自己應明確地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要學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增強法制意識。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3、胸懷寬闊,因小事激化同學矛盾,雙方要退讓一步,積極化解矛盾,雙方應該冷靜地處理,而不能說一些刺激性的話語、做一些挑逗性的動作而激化矛盾,更不應該大打出手,造成嚴重的違紀現象。如果盲目衝動約請校外人員,性質會發生更嚴重的變化,將會受到學校的嚴肅處理,直至法律的嚴懲。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任何醜惡的、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我們都應堅決制止,決不含糊。

讓我們攜起手來,認真學習、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一起學法、知法、守法。用我們美好的心靈去淨化身邊的醜惡,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和諧校園。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__班的___。

如何做一個行為規範的學生?

一、胸懷祖國,心繫人民,樹立遠大志向。我們在祖國和人民的呵護下成長,應當立志回報祖國,服務人民。要以對祖國最真摯的情感,自覺把個人理想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起來,時刻維護國家利益,絕不做危害國家或有損國家尊嚴的事。從孝敬長輩做起,從尊敬老師做起,從幫助同學做起,樹立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使自己的言行有益於他人、有益於學校、有益於社會。

二、勤奮學習,追求真知,培養科學精神。學習是我們成長的最大動力,科學是我們開啟未來之門的金鑰匙。每一個有理想的中學生都應當把寶貴的時間投入到探求知識奧祕當中,把美好的時光用於攀登科學的高峰,勤學博習,修身利行,崇尚科學,抵制迷信,弘揚文明,克服愚昧,努力掌握各種有益知識和勞動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

三、樂於助人,善於合作,增強集體觀念。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每一個人的進步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有了長輩的關愛,我們得以健康地成長;有了老師的啟蒙,我們找到了人生的航標;有了同學的幫助,我們懂得了友情的珍貴。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每一箇中學生都應當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培養團隊精神,團結同學,善於合作,與人為善,特別是熱情關心和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學,在幫助他人中收穫快樂。

四、遵紀守法,崇尚節儉,弘揚傳統美德。和諧社會離不開法律和道德,任何一個公民都必須恪守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規範。對於成長中的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什麼都更為重要。我們中學生應當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做到知法守法,並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行為規範。我們的所食所用都是父母勞動的成果,都是社會創造的財富,對於我們中學生,特別要注重養成節儉的習慣,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在生活上不追求奢侈和攀比,努力以良好的品行、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回饋社會。

同學們,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我們明辨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杆。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落實到行動上,在促進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動實踐中展現當代中學生的良好形象。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8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細節決定命運,一件小事,往往能折射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曾幾何時,即便是被稱為一方淨土的校園,也會經常出現一些發人深省的鏡頭。

教室裡,講臺上,放著同學們自制的精美教鞭。上課時,它歡快地跟隨老師的手在黑板前飛舞,是老師的好助手。但是下課以後,它卻成為個別同學手中的玩具,調皮地在大家手中飛來飛去。沒過多久,這教鞭竟然不翼而飛了。當我們苦苦尋找以後才發現,它正躺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睡大覺。

教室門口,幾把掃帚躺在地上。同學們進門,有的若無其事地避開它;有的毫無顧忌地踏過去;有的當球將它一腳踢開┅┅陸陸續續地,全班到齊了。那幾把掃帚仍然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彷彿以特有的方式進行著的無聲抗議。

這些鏡頭,常常縈繞在我的腦海裡。

我不禁沉思:“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講道德,必須從小事做起。不隨地亂扔垃圾,就是道德;不故意損壞公物,也是道德;維護公共秩序,尊重老師的勞動,同樣是道德!其實,道德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加強道德修養,持之以恆,永不懈怠。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9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著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幹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並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眾,但是你那處處為人民著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誇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勳。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而補餘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愛山國小的王奕霏。

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

但是,道德是什麼呢?

道德是當你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站著,主動給老人讓座;

道德是當你在校園裡,看到地上有垃圾,把它撿起來並放進垃圾箱。

道德是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

道德是當你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譁;

道德是你不欺負弱小同學、不貪小便宜。這些都是道德……

《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講的是詹姆斯•蘭費蒂斯34年前與父親在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去新漢普斯湖中的小島上去釣魚。詹姆斯釣到一條很大的鱸魚,父親看了看錶,已經10點了,距離捕撈鱸魚的時間僅僅剩下2小時,父親的態度堅決,毫無商量餘地地,讓詹姆斯把鱸魚放回水裡。雖然四周沒人知道他們是何時釣到鱸魚的。但詹姆斯的父親還是選擇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記得一個星期六下午,我和往常一樣去圖書館。我將上週借的書還給阿姨,但是計算機顯示屏上卻顯示“書已全部還清。”我豈不是可以“獨霸”這些書了?何況裡面還有我最喜歡看的書——《資治通鑑》。但是我一想起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時,就戰勝了心中的小魔鬼。我急忙對阿姨說:“阿姨,我還有一本書沒又還呢!”我就把書還給了阿姨……那天,我的心裡非常快樂,因為我做了一個有道德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道德就在我們的身邊。它無時無刻不在陪伴著我們。讓我們牢記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就從今天開始,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我的演講稿結束了,謝謝大家!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1

紅領巾,胸前飄,國小生進學校。從小養成好習慣,行為規範記心間。校內走路要輕巧,上下樓梯向右靠,課間休息不奔跑,走廊過道不跑鬧。

普通話要說好,禮貌語言要用好。進出家門打招呼,見到師長問聲好。

集合出操靜齊快,行走有序隊整齊。每天兩操要做好,身體健康很重要。衛生區,勤清掃,地面整潔無紙屑, 黑板乾淨桌面淨,桌凳整齊不亂移。

上課鈴響進教室,學習用品擺放齊。靜坐端正專心聽,踴躍發言多動腦。良好習慣哪裡來?全靠平時要求高,學得好,做得到。身體健康素質高。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西三國小三年二班的學生張欣建,我演講的題目是《規範相伴 陽光成長》,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共享,謝謝!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是我們健康學習,健康成長的關鍵。

記得在我上學之前,爸媽便時常告訴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要多吃蔬菜,不挑食,應該愛惜每一粒糧食……在我剛踏進西三國小的大門,老師就拉著我的手輕輕地告訴我:你是國小生了,如果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你應該隨手撿起來放進垃圾箱;垃圾桶的肚子脹了,地上的垃圾少了,校園就更美了……每次,我都會輕輕地點頭,並把父母和老師的話暗暗記在心裡。

我戴上紅領巾那天,老師撫摸著我的頭,再次鼓勵地告訴我:你成為少先隊員了,升國旗時要學會行隊禮,見到長輩,要大膽問好,上下樓梯要主動謙讓靠右行……這時的我,一個勁兒地點頭,把老師溫暖的叮嚀記在心裡。老師不僅用她耐心的教育幫助了我,更用自己的榜樣引導了我。我的班主任張淑娟老師每天都會精神抖擻的站在門口,用她的笑臉迎接我們開始新的一天;上課時她熱情的鼓勵總是響在我的耳旁:“你真棒!”“你又進步了!”下課了,她總是細心的指導我們收拾好文具、擺放好桌椅。每天放學後,老師都要認認真真的把教師重新打掃一遍漸漸的,我從一個常常哭鼻子的孩童,成長為了一名知謙虛,懂禮讓,講文明的少先隊員,老師教會了我要熱情待人、要認真對待學習、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以守則為指南,規範自己的行為。

老師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學校有優雅的校園環境,操場平整開闊,四周上綠樹環繞,教學樓內窗明几淨,書畫飄香,學校營造的濃厚的書香氛圍使我們都沉浸其中,這裡是我們的大家庭,我們就要爭做家裡的好孩子!

快樂學習,規範相伴,健康成長。其實,無論何時何地,遇到老師、同學、朋友或者客人,主動打招呼都已成為我們的習慣;當別人遇到困難我們也會一片熱心去幫忙;當我們看到地上有垃圾時,都會主動撿起,因為我們都牢記著師長們的教導,牢記著西三是我家,我要熱愛他的誓言。

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同學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老師的教導,同學的幫助,更需要我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是我們的行為準則,它們不僅寫在紙上,而且要記在我們心裡,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實際行動上。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資訊。讓我們藉著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我相信在規範指引下我們每一名西三學生都將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處,謝謝!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制校園。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堅持依法治國方面,提出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生,其中,校園欺凌、盜竊、搶劫、網路詐騙為集中表現形式,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這些違法犯罪行為絕不是偶然行為,是長期以來少數青少年學生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沒有建立健全的守法心理結構造成的。他們盲目追求個性,標新立異無視法律準繩,又偏執衝動不計後果,缺乏社會責任感,其結果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學好憲法知識,樹立憲法意識,積極維護憲法,是建設法治校園的關鍵。作為青年學生,弘揚憲法精神,爭做遵紀守法好公民要從守紀開始。

古人云:“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英國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說過:“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梯”,我們要實現心中的理想,就應該時刻不忘記紀律這一“階梯”,做遵守紀律的模範。劉備在臨終前曾諄諄告誡他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兩句話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道德修養的座右銘。其實,守紀也一樣。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以小紀而不遵”。

其次,要做到學法、懂法。英國著名思想家溫斯坦萊說過:“假如有很好的法律,但人民不瞭解它們,這對共和國來說就像沒有任何法律一樣糟糕。”我們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錯路,必須鋪設好自己的人生軌道,要注意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否則,便會因為不知法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同學們,建設法制國家、建設法制校園要求我們每一位同學知法守法,與法同行。讓我們肩負起國家的歷史使命,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紛繁的大千世界裡,健康,快樂,平安的成長。讓生命的航船繞過一道道暗礁和險灘,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3

社會正在進步,時代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公民,我們就必須講禮儀,有著高素質才能跨進新世紀的門檻,成為一個合格的新時代公民。

古人云:“自修齊,至治平”。不錯,要幹大事,就必須先學好禮儀。羅曼羅蘭也說過“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正在接受著知識教育,更應該知書達理、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提高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樣才能學好知識,成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的合格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像普列漢若夫所說的“道德的基礎並不是對個人的幸福的追求,煞是整體的幸福,即對部落、民族、階級、人類的幸福的追求。”

一個有高素質、有道德,懂禮儀的人,必定會引來旁人的讚許和祝福。即使你再怎麼不出眾,但是你那處處為人民著想,毫無怨恨、純真的神情,足以讓人記住你的名字、記住你這個人。在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進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錢給他,就會在他心中默默的為你祝福。在一個已經失去勇氣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許只要給他一個對生活充滿快樂的微笑,說一句激勵他的話,那麼就會令他充滿對生的希望。在這一瞬間,你的面容也將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經意間發生的事,足以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禮儀文化,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

“孔融讓梨”——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後人所傳頌讚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誇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勳。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

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麼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而一個不講文明禮儀的人,也將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在學校,我們應該做到尊敬師長,認真聽講,和同學之間和睦相處。回到家應該孝敬父母,要懂得感恩。在一些公共場所應該講秩序、舉止文明、輕聲細語。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生命。能以“謙”、“儉”、“勞”三字為立身之本,而補餘之不足。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公民。利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

      中學生關於道德素質演講稿篇4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登上崑崙,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虎門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遊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裡,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凶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湧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面對一個新科技,新資訊,新體制不斷湧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箇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鬥!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鬥。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鬥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鬥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鬥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鬥,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4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個人品質的一種根本表現,一個具有崇高品質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道德與法律一樣,都可以約束人。但道德的約束更多取決於個人的品質。道德雖然不是制止不良風氣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更需要著每個人道德素質的提高。其實,爺爺提出的八榮八恥必定是提高大家道德素質的一種很好的催化劑。

最近,國家推出了307位道德模範代表人,他們分為五大類別: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見義勇為。

假如我們當中的一位當選了道德模範,但並不意味著他的道德素養已經相當高了,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東西。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已經評上了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蹟,還要學習未評上道德模範的優秀人物。

如果提到洪戰輝,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他是孝老愛親的模範,從13歲起就支撐著一個父親患病、母親出走、弟弟讀書、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但是儘管這樣,他依然無償資助貧困學生,再忙再累也堅持接送弟妹,成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也成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等一些榮譽稱號。有人可能會說,我們還是國小生,怎麼能夠成為孝老愛親的模範?其實,我們只要從小事做起,不讓親人們再操心,也算是盡到了一份孝心。

我相信,我們一定會用自己的熱情,去看、去學、去做,體現中華髮展民族傳統美德,爭當文明小少年!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5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做文明學生"。先讓我為大家講述一個事例: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競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競有9塊口香糖汙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事例表明,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在我們身邊。在我們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也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校園內部分同學之間相互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樓梯的扶手,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成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

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資訊。讓我們藉著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東風,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是四二班的韋雨茗。新的一學期開始了,新的征途中,我們肩負著許多責任,國小是我們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歷練意志、培養情操、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所以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學生,更是有數不清的紀律和規則來要求我們,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做什麼。但是,如果我們總在一種被要求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是很難進步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守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作為國小生的我,自覺遵守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人真誠、坦率,誠實守信,禮貌待人,熱愛集體,同學之間團結互助,遵規守紀,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勤奮學習,能吃苦耐勞,保持謙虛謹慎,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範,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從而,我們可以知道: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我們不能依靠別人,養成好的習慣的祕決在於自我剋制。如果你學會了駕馭自己,那麼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師。

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國小生。

中學生道德話題的演講稿 篇1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二_班的__。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以法律己,以德馭思》。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如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二十四字箴言,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其實,法律與道德、紀律一樣,都在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井然有序。

法律在我們一生中是維護權利的武器,道德是規範我們行為的社會標準。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思考,在我們成長道路上,該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做出格的事,就不會觸犯法律,更不會違法。”其實不然。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無論你是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範人的行為的社會準則。

我們時常說遵紀守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校遵守校紀班規,自我約束,在社會遵守社會公民準則,既不有損於道德,也不觸犯法律,我們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優秀的望中學子。“於一瞬見千古,於微小見大千”。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一下學校校紀沒有什麼大不了,以後不違法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現在的放縱很可能在將來釀成悲劇,為什麼要等到法律制裁時才悔恨呢?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不斷淡化道德意識,甚至有人討論起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學生群體中發生著一些觸犯刑法的現象。如:強行索要同學錢財,參與搶劫,與社會青年往來、甚至將其帶入校園,進而引起一連串不必要的災禍。更有校園暴力的發生。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都在告訴我們,要以美好的道德意識來駕馭我們的思想行為,從而做一個有文明、有道德的中學生。

權利在法律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美麗在道德中擁有。同學們,讓我攜手一起學法、懂法,一起守法、護法,讓醜惡遠離,讓文明長駐,共同建立美麗的校園環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