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精選3篇)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 篇1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今年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選擇去了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裡的孤寡老人,目前,我們身邊老人的生活質量比較差,他們缺少關愛,缺少文化娛樂,我們利用團隊的優勢,組織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並帶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以及一些小禮物,給他們表演節目,帶去溫暖。再精神和物資上盡我們的一份力。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精選3篇)

七月二十八號上午九點左右,我們一行人在常熟市敬老院門口集合,並我們集體合影了一張,讓照片把此刻的歲月留下,飄揚的旗幟定格在溫暖得太陽下,,激情的召喚。我們迎著東方走向了常熟敬老院內,當我們經過一片大樹時,頓時感到天朗氣清,心胸開達,充滿了豪邁之氣,我們每個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氣大喊,彷彿自己的人生將在此刻開始走向成功。有一種雄心想與天工比天高的衝動,畢竟我們闖過獨木橋的艱辛在此得到回報,他們瘋狂的喊出心中的壓抑氣息。畢竟誰都努力過,誰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們彼此心意互通,都想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汗水淋淋,正值酷暑之際,一路的汗水,一路的鳥鳴,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熱情,在陽光中瀰漫。青春的喜悅讓某位同學唱起了他們家鄉的民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他在唱些什麼,但是我們都在努力為他鼓掌,難得釋懷一次,何不盡興痛快呢?

當我們到達敬老院後,老人們一看到頂著酷暑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為酷熱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著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為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然後我們為老人們送上水果,有的老人行動不太方便,我們就親自喂他們吃,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這裡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裡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最後我們還給了一位老奶奶過生日,我們帶去了蛋糕,並送上了我親手做的999個千紙鶴,希望老人開心的生活可以長長久久。

在我們即將離開敬老院的時候,我們和所有的老人合影留念,我們祝福他們的生活可以永遠的開心,快樂!

對於愛,讀到了很多,也聽到了很多,但是它依舊美而朦朧,就像夢中的戀人。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也經歷了十幾年的人生,我似乎已經對愛有了些許的瞭解,可我渴望更加接近它,擁抱它!爆竹聲中,我們身後起了尾塵,每一個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時候,瞥見了牆壁上還有其他學校的團體的贈品。再回首,老人們都手拿我們贈送的禮品目送我們,眼中有一種光亮。

走了,他們的一生將要走完了,他們有太多的辛酸和淚水,我們的歡聲笑語只能帶來片刻的忘記憂傷。我們該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深思。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裡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社會需要關注孩子一般關注他們。

珍惜歲月,關愛老人

我覺得我們還需要做得更多!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群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今後我們會更多的投入到關愛敬老院老人的活動中。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 篇2

一、活動目的

為了更多的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道德素質等方面,加強與留守兒童的就留,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全面發展以及增加我們的責任心,鍛鍊我們的能力

二、活動前期準備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背井離鄉,他們或是被交付給爺爺奶奶撫養,或是跟從父母到處流浪。從此,他們的生活比其他普通孩子少了許多,也多了許多。現在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加。這些兒童由於家長長期在外務工或忙於工作,他們大都由祖輩或親戚照顧,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少。

面臨著安全失保、學業失教、生活失助、親情缺失等問題,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存、保護與發展。留守兒童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理缺陷,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又使他們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以後的發展真的很令人擔憂。於是,我便開始了自己的頭腦風暴,想該怎麼辦,在哪裡進行,如何進行,當然也從網上面借鑑了一些經驗。於是在準備差不多時,屬於我的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之旅也要開始了!我從弟弟那得知楊興宇是留守兒童。他和他奶奶在家,父母在外務工。

三、活動過程

第二天早上,我就去了楊興宇的家裡。他奶奶已經上山幹活了,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才放心地出去了。於是,我就和他在家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我主動和他說話,他好像沒聽到似的,臉上一片茫然,眼睛盯著電視。萬事難開頭,我下定決心,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要讓他活潑開朗起來,要讓他的小臉上洋溢著小孩子應該擁有的可愛笑臉。慢慢的我就和他聊起來了,我問他的年齡,他在哪裡上學,以及關於他父母的一些問題,他的回答很是被動,讓我不禁想到他平時肯定很少與別人溝通吧。

後來我問他想不想他爸爸媽媽時,他的聲音哽咽了,只看他呆呆地望著電視。他一定很想念他的父母吧!唉!沒有父母陪伴在身邊的孩子,他心裡一定很難過吧!我又問了好多關於他學習上的一些瑣碎小事,並且和他說了一些我的成長的故事,告訴他要堅強,沒有父母陪在身邊的我們要更堅強。看著他那帶著迷茫的眼神,我很欣慰,因為我在他的眼神裡看到了真誠和對幸福的渴望。我還告訴他,父母在外打工,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生活、學習、要學會理解父母,對父母感恩,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雖然他們現在不在你身邊,但是他們的心一直陪著你,所以你要堅強勇敢點,讓你的父母以你為榮!我希望他可以記得我說的話,然後我給他講了幾道題。

過了一會兒,他奶奶回來了,奶奶大概60多歲了,頭上白絲勝過青絲,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看著他我有種很心酸的感覺。又說了一會兒的話,我就準備回家了。臨走時,他很不捨。他奶奶說我的到來讓他快樂了不少,希望我能經常去他家,和他聊聊天。我向他保證以後有時間就會來看他。

四、調查結果

1、留守兒童的總體現狀

(1)當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這導致了留守兒童的數量大量增加;

(2)絕大多數留守兒童是單親監護或是隔代監護;

(3)留守兒童行為習慣欠佳。

2、留守兒童面臨的社會問題

(1)監護不力,九年義務教育難以保證

①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

②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

③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等現象。

(2)缺乏撫慰身心健康令人擔憂

留守兒童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具體表現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

3、疏於照顧,人生安全不容忽視

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物件。

五、建議與思考

農村孩子是未來社會主義心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其中留守兒童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關注留守兒童就是關注農村的未來,解決好留守兒童的問題,為他們創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空間,有利於促進學習教育和農村社會的良性發展。為了保證疏於留守兒童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加大支援力度,優化留守兒童學習成長環境,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結合的留守兒童監護體系。

2、加大對社會主義心農村建設的力度,儘量從各種渠道對農村貧困家庭的經濟上給予支援幫助,使一些家長多有些實踐來照顧自己的子女。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調研報告 篇3

____年是____大學一百二十週年校慶。“武大夢”承載著一代代武大人的夢想。不僅體現在學術,更在武大學子繼往開來的精神傳承,傳承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

為了踐行武大精神,為“武大夢”標記大學生的青春註腳。作為新時代的武大學子,更要求我們以青春的熱烈姿態,奉獻社會,回報社會。為此基礎醫學院12級臨床五年二大班的同學們組建了“愛駐心巢”的暑期社會活動實踐隊,赴____黃陂的姚集村和蔡店鄉,關注“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

“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留守兒童的父母遠離家鄉,用勤勞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卻讓留守兒童備受思親的煎熬。他們不能像同齡夥伴那樣歡繞在父母周圍,遙遠的親情,留下太多的惆悵。缺少父母的關愛,在他們內心深處鑄起了層厚厚的防護牆。“空巢老人”兒孫滿堂,卻孤守晚年;或許你習慣了在爺爺奶奶的膝下承歡,可那些孤寂的空巢老人面對的清冷生活,年邁體弱,卻肩挑生活重擔;疾病纏身,卻硬扛硬撐。其實他們渴望愛的溫曖,渴望親情的呵護,孩子們的夢想可能就是看一場電影,得到一本好書甚至好吃的東西;而老人們的願望可能是見一見親人、有人多陪陪他們。他們的只是夢是那麼純粹、樸素!

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更要起到帶頭作用,為社會奉獻一份愛心,傳遞一種正能量。就好像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手中傳遞,同時也能匯聚所有人的熱情,共同促進社會進步。

“愛駐心巢”實踐隊26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有緣匯聚在____大學,都是臨床醫學五年制12級二大班的積極分子,並邀請團委副書記劉馨老師做團隊指導。實踐隊具有各種才藝的'的社團達人,文字影象,資料統計,交流溝通均具有一技之長。實踐隊將分別帶著“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四種精神赴____市黃陂的姚集村和蔡店鄉,以二人小組的形式走訪當地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攜手留守兒童,慰問空巢老人。對其生活進行調查和了解,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與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切身交流。幫助其解開心結,傾聽他們的憂愁苦衷,傳遞正能量,以武大精神為指引化解他們的心理陰霾。同時有助於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的實際生活、有助於呼籲社會各界人士改善這些社會問題。

在活動中,我們實踐隊隊員會通力合作,營造一個溫馨的巢,將溫暖與正能量帶給他們,將武大精神傳遞播撒在他們的心裡、為他們編織出心中的燦爛的“中國夢”。

同一片天空下,讓我們將愛駐心巢,將懷灑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