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試指導之MBA第一誡經驗不可少

最近在ft中文網上讀到一則新聞,説美國頂級商學院開始招收年紀更輕、經驗更少的申請者。新聞説,美國主要的商學院已經取消了4年工作經驗的錄取條件,開始招收只有兩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甚至開始考慮應屆大學畢業生,以便與法學和公共政策等其它專業競爭最優秀的學生

研究生考試指導之MBA第一誡經驗不可少


對那些剛剛大學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來説,這肯定是則好消息。這意味着如果你剛參加工作不久,就發現自己選錯了行當,或者還沒過試用期就和老闆吵了一架,除了設法改換門庭之外,你還多了個選擇——申請商學院。

不過,可別高興得太早。如果你入學時經驗太少,很可能花費了高昂成本、搭上一兩年的寶貴青春後才發現,讀這個mba還不如當初踏踏實實再工作兩年。

這麼説可不是聳人聽聞。著名管理學大師明茨伯格幾年前就在他的著作“managers,notmbas”中提出,目前的mba教育是試圖把管理教給一羣幾乎沒什麼管理經驗的人,這種模式是註定要失敗的。在明茨伯格寫這本書時,mba學生尚有平均4至5年的工作經驗(遠多於我入學時),如果未來的mba學生越來越年輕,明教授大概要拒絕登上講台了。

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是明教授,面對台下一羣根本沒有獨立帶過團隊的人大講組織行為學,肯定會生出一番對牛彈琴的感歎。如果我是教市場營銷的,台下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負責過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恐怕我講起new product development來也是索然無味。

學生呢?學生也不會好受。根據我本人的“慘痛教訓”,對經驗不足的學生來説,上課還能矇混過關,到了做作業時,麻煩就來了。很多mba課程的作業(特別是案例分析)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同學之間互相搭檔,組成作業小組,先是共同討論作業思路,確定任務分工,然後各人分頭去做,最後再彙總完成。這樣的作業,大家的得分是一樣的,所以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誰也不想自己那一部分拖整個小組的後腿。

這是個羣策羣力的過程,幾乎每個人都會聯繫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現身説法。“我那時在xx公司,情況也差不多……”是在討論中能頻繁聽到的一句話。可我經驗不足,情況就很糟糕。好幾次,大家熱烈討論時,我插不上嘴,別人理論聯繫實際,我又似懂非懂,到頭來,我幾乎沒在作業思路上作太大貢獻。當然了,小組成員是不會説什麼的,不過我自己就頗覺臉上掛不住,只得將課堂理論現學現用,整天琢磨自己與老大哥老大姐相比,到底有何“競爭優勢”。

mba的理論還真管用。沒多久我就注意到,自己使用互聯網的水平還算比較高(那時還沒有google和百度,上網搜索不象現在這麼方便,也算一門技術),於是就主動請纓,為大家提供些查找資料之類的後勤服務。到後來,又發現自己做powerpoint的水平也還不賴(謝天謝地,這跟工作經驗的關係倒不是太大),又自告奮勇將這個任務攬下。接下來,憑藉自己在外國學生中還算不錯的語言能力,再把做演示時的主講任務也搶下來,才終於感到為小組做了足夠的貢獻。

結果一個mba讀下來,我的網上搜索、power point製作及講演水平倒是提高很快。雖然這收穫也算不小,可後來一想,我花了那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好象不是為了專到商學院來提高這幾項能力的吧?

話説回來,與工作經驗關係不大的mba課程也是有的,比如會計、金融原理、管理數學等等,我就學得相對不錯。因為這些課程的技巧性較強,更偏重理科等硬知識,對於我這樣的“年輕人”來説,掌握起來倒更容易。但這畢竟只是mba所有課程中的一小部分。在市場、戰略、組織行為、項目管理、公司治理等大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中,我由於工作經驗不足,學習效果就打了折扣。而我敢保證,這些才是mba中更有吸引力的課程。

很多人説:“我讀mba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這話雖然籠統,但道理上沒錯。至少我從未聽人説過:“我讀mba是為了提高會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