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招聘單位都喜歡用什麼樣的人

導語:職場和校園不同,是需要產生效益的,校園中學到的知識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成生產力。所以不能一開始就帶着高傲的姿態,對進入職場沒有任何好處。你的PAY 和你的產生的效益不對等,或者你的競爭力不夠的時候,就要有危機意識。

案例分析:招聘單位都喜歡用什麼樣的人

半年前,在面完A和B的時候(兩位都是女生),我大概就花了10分鐘時間做了決定要A。A原來在一家公司做會計,想換工作,對新媒體、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完全不懂,年紀30+,已結婚,育有一小孩,不會開車。B,大學剛畢業,年紀20+,未婚,對新鮮事物看似很擅長,會開車。

我要A的原因很簡單,雖然她年紀30+,已結婚,還有一個孩子,並非擅長新興行業。看起來有點弱勢,但這恰恰是女生在職場中能長期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她一定會相對更有責任心,因為她至少有家庭責任感。這些對一個公司來説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培養個人實在不容易(後面招了一位90後女生,人也非常好,結果剛培養好,説回去要結婚了,完全理解,但很無奈)。

A還能做公司會計,這項絕對加分,不會開車,就讓她學車(技能都是可以學的)。新業務不熟,也可以學,事實證明她也是個聰明的人,兩個月時間,全部學會上手,效率比我還高,做的效果比我還好。給她一個任務,不會讓你操心,並且處理的妥妥的。

我錄用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她還有信仰(這並非錄用人的標準,但一定大加分,也不是所有的公司有相同的看法)。這個因素在往後的工作過程中就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有一次,在發工資的時候,多發了她一個數目,她馬上留言説,是不是發錯了,數額給多了。我説,就按這個數目來。還有一次,我安排她順手協助朋友要發的文稿進行編輯和排版,朋友非常客氣直接的發了個紅包給她,她被嚇到了,把紅包發回去,但我朋友沒有接。結果她和我説,“紅包還是先放你那,然後你還給你朋友。”我説,“沒關係,紅包你收着,就當做獎勵。應該的。”她回了一句,“很不好意思啊。”

雖然這些數目都不大,但這一些小事就能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我相信如此誠實的品格是基於她堅定的信仰,在這些細節處理上,越發看到她的靠譜,後面慢慢的將其他的事情一點點交給她。她依舊能處理的很好能力就在一件件小事上鍛煉出來了,當具備別人沒有的能力的時候,自然就具備競爭力了。

反觀C,男生,90後,應屆畢業生,沒有相關行業背景(也是跨行業),雖願意學習新東西,但心比較浮躁,屬於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那一種。很多時候,交給他的任務都很快的處理好,但質量很不好。沒有用心在他的工作任務上,就想快點了事,沉不住氣,不夠踏實,儘想一些高格調的事務和高逼格的生活方式(想想沒什麼錯,但心思花錯地方了)。

雖然社會的節奏很快,但做事要踏實,把事做好是前提,快並不是目標。剛開始慢一點沒關係,後面熟練了自然會快了,熟能生巧就是這麼來的。很多次出現這個情況後,我找他也深度談了多次。

最後一次也向他説了,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去其他地方看看(因為我們工作的氛圍很輕鬆,看過我們招聘廣告的人都知道),如果對方不要你,或者你也不適應新公司,可以重新回來。因為我們試圖給年輕人更多機會,來矯正他們新入職場的一些錯誤態度和價值觀。都是過來人,希望新人在職業道路上也都能順利,至少和自己的人生規劃能做好良好的銜接。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心太急了,如今社會的主導地位,基本還掌握在50、60、70後的長輩們手中,包括各種資源關係等等。他們是我們的叔叔、伯伯們。試想當你自己成為了別人的叔叔、伯伯的時候,再笨的人,到了那個歲數,自然也同樣會擁有相應的社會資源和關係。

年輕人應當要先把當前該做的事情做好了,而且儘量要做漂亮了,至少有一兩個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案例可講。我有一個好友,沒有正經讀過大學,但是憑着自己的興趣和堅持,有機會和別人一起編寫了一本行業書籍(內刊),就憑着這個就進入了國際知名公關公司,隨後很快做到中高層,之後就做自己的事情了。這就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職場和校園不同,是需要產生效益的,校園中學到的知識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轉化成生產力。所以不能一開始就帶着高傲的姿態,對進入職場沒有任何好處。你的PAY 和你的產生的效益不對等,或者你的競爭力不夠的時候,就要有危機意識。

如何提高你的職業技能是新人最要緊的事情,而不是一心想着多漲工資。你的能力到位了,自然薪水也會上來,你為公司創造業績,沒有哪位BOSS不喜歡,除非BOSS沒有眼光或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