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通用5篇)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通用5篇)

大家X午好!

為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倡導團結和睦、文明禮貌、積極進取的良好家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市委辦公室20xx年第二期道德講堂現在開講!讓我們帶着對“家風”的思考,進入本期道德講堂:家風。

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也叫門風。簡單地説,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和氛圍營造的,存在於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係的態度和行為中。它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讓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因素,也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好家規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培育出好兒女。好家風帶入社會,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家風是包羅文化密碼的中國書本,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建設、傳承,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狀和未來、一個民族的傳統與創新。今天我們談家風,沒有世易時移的陌生感,因為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 篇2

親愛的們:大家上(下)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圍繞開展道德講堂建設目的、意義,可自主發揮。供參考)

案例:大家知道,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更加多樣化。為了主動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大力弘揚中華民族道德力量,我們開設了道德講堂,通過這個載體,讓老百姓有一個地方交流交流,有小矛盾能夠化解化解,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講一講我們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這些故事從羣眾中來,又到羣眾中去,所以更加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從而為社會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不斷提升市民文化素質。

道德講堂有“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五個規定環節。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大家一起來高唱《公民道德歌》。

請大家起立。請音響老師放音樂。

請坐下。謝謝大家。

接下來,我們進入學模範環節。首先,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觀看電視短片。(可適當加入串詞)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故事,掌聲有請我們的宣講員為我們講述!

非常感謝生動講述。

今天故事中的道德人物就坐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她)表示崇高的敬意。

(道德人物起立向大家致意。)

(可適當進行現場簡短訪談)

請坐。

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誦經典。請大家打開手中的資料,我們今天誦讀的經典是,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讀。

經典解讀(需講明經典出處、白話譯文、經典含義、現實意義等)

好,我們再一起來朗讀一遍道德經典。

唱了一首歌,看了一個短片,聽了一個故事,誦讀了一段道德經典,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下面我們進行一下互動,想請兩位現場聽眾與我們一起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

感悟一

感悟二

道,源於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我們的道德講堂是屬於大家的講堂,講述的是我們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真誠地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和受益者。

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發善心。

激發善心,抒發善意,真心希望今天走進道德講堂的人們,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勤勞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勤勞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善良是我們的處事之道。讓我們以真誠心情,齊聲誦讀“做一個勤勞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或者:“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以作共勉。

做一個勤勞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或者:“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由主持人帶領大家一起誦讀)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我們這個千年文明古國所積澱下來的道德古訓,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報,讓我們共同祝福我們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好,我們進入本次講堂的最後一個環節,送吉祥。有請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和宣講員,為大家送上吉祥卡。請大家依次領取。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道德大講堂”,在今天的道德大講堂開講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發生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布朗先生獨自駕車返家,不料車子卻在一片四下無人的荒野中拋錨了。正當他着急的不知該如何是好且又冷又餓之際,一個年青人正好駕車經過,當他知道布朗的遭遇後,立刻幫助布朗先生將拋錨的車拖着到下一個城鎮去修理。

布朗先生無法表達對這位年青人的感激之情,拿出一筆錢做為報答。不料年青人卻搖搖頭微笑地拒絕了他告訴布朗説:“我不是為了獲得報酬才做這件事,若你真想報答我,希望今後當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都能夠盡你所能的去幫助他,若他也像你現在這樣想要報答,請你把我現在告訴你的話一樣的告訴他,這就是對我的報答了。

在隨後的20年裏,布朗只要遇見需要幫助的人,他總是義不容辭的去助人,碰上受助者想要回報他時,他也總是照着當初那個年青人告訴他的話去説。時光飛逝,一晃20多年過去了,這段時間從沒有忘記對年青人的承諾,有一天布朗獨自駕小船出海去釣魚,不幸遇上暴風雨小船被掀翻,布朗抱着救生圈在海上載浮載沉的漂流了一天一夜,最後被衝上一座荒涼無人的小島。

過了幾天,一個來孤島附近釣魚的小夥子,發現了遇險已命在旦夕的布朗並救了他。對於救命之恩,布朗事後非常感激的拿出一筆錢作為答謝,沒想到小夥子竟告訴他,不需要這樣,只要今後當你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你都能夠儘量幫助他,並且請他跟你一樣,懂得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對我的報答了。

這句話剎那間讓布朗熱淚盈眶,他突然明白,原來過去這20多年,他都以為是自己在幫助別人,其實他真正幫助的是他自己。助人的善念在人間傳遞,若干年後像圓圈一樣又傳遞迴他身上,若不是有這麼多的人共同傳遞這份善念,他今天或許不會獲救。

今天道德法治大講堂的主題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善念在人間傳遞”。

第一環節:自我反省

首先讓我們進入今天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自我反省,請大家欣賞短片《扶不扶》請看大屏幕。

《扶不扶》,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是否反問過自己“如果我看見老人倒地,我去不去扶?”尊敬、幫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天,在“老人倒地扶不扶”這個問題上,卻變得如此複雜,這何嘗不是對當下社會風氣的一種考問。

如果今天我們不敢去扶起一個老人,那明天誰又能扶起我們的父母或者是我們自己。“人倒了可以扶起來,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來了!”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讓人間變成天堂或地獄,常在你我的一念間。感謝郝建扶起了老人,也扶起了我們心中的善念。今天在這裏,我向大家發出倡議:在事故發生時,請勇敢的扶起他,為善良伸出雙手;在好人被誤解的時,請為正義調查發言。願我們一起努力,讓惡念的漣漪不起,讓善念在人間傳遞,讓善良不再遭遇糾結。

第二個環節:唱歌曲

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來唱《愛的奉獻》。請大家一起唱。(大屏幕播放)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當今中國這個高速發展的列車上,我們急衝衝向前衝,忘記了看看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忘記了回頭。“勿忙的人們,請停下你的腳步,等一等你的靈魂。”

第三個環節:看短片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請看短片《感動中國人物—郭明義》及公益短片。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郭明義是一個平凡的人,有一個勤儉而又温馨的家,有一個寬容而又愛他的妻子,有一個會耍小脾氣卻最終被他影響的女兒。和普通人不一樣的是,他牢記幫助別人,幫助着比自己更困難的人。有人認為他不值,有人認為他傻,但這並不影響善良的真諦。我們允許“精明”的善良,也敬畏那些義無反顧的從容,卻無法原諒那些袖手旁觀,那些麻木靈魂的醜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郭明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樸實情懷,學習他傳承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雷鋒精神,讓這種善舉和正能量薪火相傳,彼此關愛的奉獻,會凝聚成一幅巨大的和諧藍圖。

第四個環節:詩朗誦《以愛的名義相聚》

下面進入第四個環節,請欣賞詩朗誦《以愛的名義相聚》。

再廣泛的社會行動,如果缺少價值觀層面的認知認同,也難以持之以恆;再鮮明的行為導向,如果缺少發自內心的自覺自律,也會變得遙不可及。一種行力,更多人的愛心合聚起來則是偉大的力量。讓我們以愛的名義傳遞善心、傳遞善行,讓愛的力量在幸福中前行,億萬人民必定能在共同的價值認同中,營造“從善如流”的時代風尚。

第五個環節:讀經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經典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説,多做好事、樂於助人的人闔家幸福,並且會恩澤及於子孫。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了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請大家跟我一起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六個環節:講故事

30年風雨來去,30年腳步匆匆。生命長河中的30年,或許只是短暫一瞬,但勇於奮鬥的人們足可以用來書寫輝煌而又無悔的人生。下面請聽寧夏平羅縣丁麗萍用真愛温暖人生的故事。

第七個環節:談一番感悟

善良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也許看得見,也許看不見。她像氧氣一樣給我們生命以活力和意義。細心一點,我們會發現有人在掃公共樓道、有人在彎腰拾起馬路邊的果皮、有人在扶起被風吹倒的單車、有人主動在給老人讓座、有人在孤兒院做義工、有人在無償鮮血。哪怕只是一個善意的微笑,也會温暖你我他。善良可以很平凡,可以很自然,那是一個人對他人發自內心的關心和幫助。它不要求人有多麼遠大的志向,有多麼高的知識水平,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聽了他們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了許多的感想,請大家和我們分享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現場請兩位談感悟)

由於時間的關係,大家也可以將感悟寫在記在筆記本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期道德講堂到這裏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 篇4

道德講堂,讓“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大家好。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愛崗敬業”。本次道德講堂共分為五個環節,即自我反省、唱歌曲、誦經典、學模範、談感悟、送吉祥。

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看視頻。讓我們大家一起觀看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楊善洲的感人故事。(播放視頻)看了這段視頻,我想大家都會由衷的生起一種崇敬之情。楊善洲同志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羣眾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精神感人至深,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堅持為人民服務,不計得失,數十年如一日,這就是愛崗敬業。

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唱歌曲環節,今天我們要來一起合唱的歌曲是革命經典《愛的奉獻》,請與會的同志一起唱。(播放音樂)是啊,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把愛獻給我們終身為之奮鬥的事業。

接下來,我們進入誦經典環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三國諸葛亮的一句名言。請大家跟我一起朗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偉大的事業奮鬥終身。諸葛亮在我們中國他是智慧的化身,大家都很熟悉,他六出祁山、嘔心瀝血,為蜀漢政權貢獻了畢生精力,並寫下了聞名天下的《出師表》和《誡子書》,最後因為過度勞累而去世。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體現的不僅是敬業精神,也體現出來一種無私奉獻精神、一種勇於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在舉國上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作為人民公僕、作為一名幹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僅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更意味着我們應當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學模範。張偉同志是個愛崗敬業的好校長,一生獲得很多榮譽。在一次晚自習巡堂完後,在辦公室裏突發腦幹出血,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張偉同志的事蹟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必須從點滴做起,不能好高騖遠,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要培養刻苦鑽

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艱苦崗位鍛鍊身手,承擔挑戰性工作增長才幹。要保持創新鋭氣,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創造。要養成勤學習、多讀書、善探究、愛思索的好習慣,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學習張偉同志,就要學習他牢固樹立正確的地位觀、權力觀、利益觀,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做一名無私奉獻、一身正氣的好教師、好校長。

聽了這個光榮的事蹟,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悟。請談談一談自己感受。

下面讓我們進入最後一個環節——送吉祥環節。我送給大家一句勉勵的話: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專題道德講堂主持人串詞 篇5

各位領導、工友們:

大家好,我是。

歡迎大家參加我們“道德講堂”。

我們的道德講堂講述的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

這些身邊人,身邊事能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實踐道德,從而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

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宗旨。

道,源於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

真誠的希望走進道德講堂的每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道德講堂,是長好心的地方,到這裏就是來長好心的。

長好心做好人,好人有好報,給自己、給家人帶來平安、吉祥。

長好心要真心實意,請大家“三問”自己:“愛不愛工作、有沒有做好本職工作、做工作時有沒有精益求精”?讓我們默默“三問”自己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我們一起做好事做善事得吉祥。

在家盡孝心,出門講誠信,走出小家進大家,都是一家人,隨着道德講堂的開辦,《公民道德歌》已經深入人心。

讓我們同唱這首歌。

一首《公民道德歌》喚起我們對仁義社會的懷想,對明禮誠信、以德立人的敬意,其實我們社會中不乏誠實友信、愛崗敬業的人,我們的社會正在向仁義、友善、明禮的世間桃源邁進,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短片

——宣講身邊好人

在我們眼中,明星個個光鮮亮麗,被鮮花簇擁着。

而短片中這些人卻以平凡的身影,樸實的行為為我們詮釋了“明星”的另一種涵義,好人就在身邊,其實明星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安全管理科就有這樣的明星,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不為意外之財所打動,不為金錢所誘惑,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下面我們就請同志為大家講述一下他

拾金不昧的故事。

大家歡迎。

——發表感言心聲

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一顆善良而又純潔的心,很平凡很樸實的故事,卻又深深讓人感動,這就是道德的力量,謝謝同志的真情分享。

在聽了故事之後,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感悟,下面請幾位同志談談他們對這些好人好事的感悟。

——抒發道德感言

感謝大家的熱烈響應。

下面有同志代表全體黨員發出向雷鋒同志,向道德模範學習的倡議

經典需要反覆品讀,經典需要用心感悟,經典需要用心傳承。

我們誦讀聖賢經典,聆聽先哲教誨。

讓我們一起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和無私的愛;感謝給了我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支持。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是《弟子規》讓我們知道感恩,學會做人。

下面請同志們一起跟我誦讀經典語句。

我們在《易經》中摘錄這樣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秧。

意思是:積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會有多到自己享用不了還能留給子孫享用的福德,不積累善行的人家,則會有多到能夠自己遭受不了還能留給子孫遭受的禍患。

請大家一起誦讀。

《名賢集》中摘錄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而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

請大家一起誦讀。

《論語》中摘錄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請大家一起誦讀。

通過參加今天的活動,請大家跟我一起,許下一個道德承諾。

讓我們用真誠的心情,一起大聲誦讀:“做一個勤勞的神寧人,”“做一個善良的神寧人”,以作共勉。

預備,起!

剛才,我們唱了一首歌,看了一個短片,誦讀了一段道德經典,作了一個承諾,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道德感悟。

在這裏要感謝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同志,正是他(她)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讓我們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人性的光輝。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我們千年文明所積澱下來的道德古訓。

有因必有果,好人必有好報,道德講堂衷心祝福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下面,我和故事的主人公同志給大家送上寓意吉祥的小禮物,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身邊好人的隊伍中來,祝好人一生平安!

本次講堂到這裏就全部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在這裏我祝願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