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清華研究生畢業典禮致辭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為亞洲大學、環太平洋大學等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守於清華畢業典禮致辭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屆清華研究生畢業典禮致辭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親友們:

大家好!

我是經濟學第二學位金融方向20xx屆畢業生陳陸洲,一學位是電氣工程,很榮幸能夠作為金融方向的第一屆畢業生在此發言。

誤打誤撞大三才開始學習經雙,卻幸運遇上了第一屆的金融方向。感謝錢院長在夏日午後突拍大腿的決定,感謝課程設計的老師沒有在大四突然加一門必修課讓我不能畢業,感謝經管的同學沒有嫌棄我是話都説不利索的工科狗,你們讓我有了兩年跌跌撞撞卻又充滿故事與幸福的經管兩年。

有人説,當走在經管的道路,放棄技術的根基,就快成為一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我想説,經管兩年,卻始終激勵我們奔跑在理想主義的道路上。

課堂之上,我們討論金融的本質,技術的融合。從哥倫布的大航海時代到漢密爾頓的旋轉門,從高盛的崛起之路到未來的科技金融,從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到雷曼兄弟的終結,鉅額財富的魅力與濤濤歷史的長河交相輝映,經管之學,從未只是簡單的謀生之術。

課堂之外,經管給了我新的視野與武器,去追求理想主義的生活。

大一,我想去無電藏區建一座太陽能電站,我向最富有的經管校友謀求資金卻吃了無數的閉門羹,囊中羞澀的我們用過最廉價的設備,向爸媽借過很多錢,大三時,我和團隊終於利用經管營銷與金融的武器,重新設計商業模式,最終斬獲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大三暑假,我赴以色列進行交換,站在那片千瘡百孔而又始終神祕的土壤,我和那裏的同學討論過宗教、哲學、歷史、創新與創造。

而未來,我也將赴經管學院管理碩士MIM項目攻讀,輾轉電氣、金融、管理三個領域,無論結局,總希望自己追求更全面的積澱與儲備,等待下一個時代的風口。當實體經濟的大船船行三峽,或許技術的風帆已不能再獨自支撐起未來的航向,而這正是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機遇與未來。今天,第二學位的我們與一學位的經管同學薈萃一堂,術業有專攻,理想迥異,有一天我們終會成為一名工程師,一名企業家,一名銀行家,但我們都從未失去追求卓越,成就偉大的理想主義。

每次的經管典禮上,經管學子總會喊出“經世濟民”的口號,而我相信,這句響亮的誓言,同樣存在於無數清華學子心中。因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總走到一起,聚到一塊,共同度過漫長的歲月。理想主義的光芒與色彩,是在討論數字,模型,曲線這些滾滾生活紅塵之外,賦予我們的核心與靈魂,它們熠熠生輝,它們永不磨滅。

祝福經管,祝福經管英才輩出,基業長青,祝福各位老師桃李芬芳,事業順利。這片土壤永遠是我們理想不變的起點。

祝福並肩戰鬥的同學們,祝你們鵬程萬里,長風破浪,青春友誼夢想萬歲。

謝謝大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經管學院20xx級的直博生張佳敏。

五年前,我懷揣着一顆做學術的心,來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五年來,博士生涯有壓力,有彷徨,也有收穫。

首先,我想請大家做一個假設,如果你是博士生,如果你在博士前四年一篇文章都沒有發表,你會怎麼辦?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虛擬的假設,而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清華園從來不缺少牛人,看看周圍的同學,有的同學博士一年級就發表了論文,還有的同學一年能發表十幾篇論文。在高手如雲、天才輩出的園子裏,我們很容易迷失和焦慮。

後來我發現,對抗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專注。當你全身心地專注於一件事,那些無謂的焦慮、彷徨就都會離你而去。那我在專注於什麼呢?沒錯,閲讀,廣泛而深入的閲讀。我的老師説,以後也許再也不會有博士期間這樣純粹的整塊時間用來系統性地閲讀文獻了。我很慶幸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博士前幾年時間基本都用來閲讀文獻,精讀過的論文加起來有上百斤,能裝滿兩個行李箱。

博士期間,我堅持把每一篇學期論文都當做真正的論文來寫。一年級微觀管理課程結束後,我就把一年級學期論文投稿到管理領域的A類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意外獲得修改機會後,我經過半年的修改,嘗試了各種先進的計算方法,最終遺憾被拒。二年級結束後,我決定在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把二年級學期論文再次投稿到Journal of Management。這一次,我和我的合作者歷時兩年半,經過三輪艱苦修改,先後解決了三位評審人、一位編輯提出的共21條評審意見,最終在20xx年1月被正式接收。

回顧這次歷程,我意識到,做學術重要的不是怎麼做,而是做什麼。開始時,我們容易沉迷於“技”和“術”的層面,總想用很厲害的武器,用最新的迴歸模型和計算軟件。後來我發現,一篇文章的深度,取決於它的理論性,而這需要基於廣闊的學術視野。讀博士除了專注、執着的精神,更需要樹立高遠的學術追求。

意識到這點後,我決定申請出國交換,到更大的舞台去看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年的訪學經歷可謂是,步履匆匆,內心寧靜。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我經常去聽和我的研究完全不相關的研討會和課程。在這裏,重要的不是學習了多少新知識,認識了多少大牛,而是脱離了學術的低級趣味。我覺得學術品味得到提升後,自然就會和高水平的學者有了共同語言,發表高水準論文也就指日可待了。

畢業後,我選擇在墨爾本大學商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海外商學院任教,我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我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清華學子在管理學領域傳播更多的中國經驗,發出更強的中國聲音。

在此,我衷心感謝我的導師高建教授、王毅教授以及李紀珍教授、李習保教授、吳蕊教授等各位老師對我的悉心關懷。展望未來,我知道圓夢的路很長,漫漫旅途,唯有腳踏黃土,心懷天下,才能坦坦蕩蕩,一身榮光!

謝謝大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以及各位親友:

大家下午好!我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20xx屆金融碩士畢業生劉一唱,很高興有機會作為碩士生代表在這裏發言。

如果我問在座的同學一個問題:“經管”對於你來説意味着什麼?大家的回答可能不盡相同,因為我們每個學子心中都有屬於經管的獨特記憶;但我想其中有一點一定是一樣的,那就是滿滿的“幸福感”。今天,我就結合自身的經歷和體會簡單談談經管學院給我帶來的這種“幸福感”。

首先,這種幸福感體現為學習知識和努力探索帶來的滿足。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階段都在經管學院度過,從而有幸親身體驗“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兩種不同的培養模式。在我看來,本科“通識教育”的培養紮實、厚重;而金融碩士的“專業教育”通透、前瞻——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傑出清華校友給我們授課,有校內與行業的“雙導師”給予我們點撥,還有海外交流和雙學位項目拓寬我們的視野……這種不斷的學習與探索給我們帶來充實和滿足感,同時也激勵着我們不斷向前。

其次,這種幸福體現在持續嘗試、發現自我而獲得的成就感。我曾經對將來選擇進入學界治學還是進入業界工作一度感到迷茫。因此,我一方面求教於學院老師,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對於學術研究有了初步瞭解;也積極參與助研項目,得以接觸到實際的學術課題並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實習。我還記得在中金公司併購組,伴隨着工作的高強度和快節奏,我學會的是快速學習和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的是有效地進行溝通與團隊協作的方法。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我選擇畢業後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繼續攻讀會計學博士,從事學術研究。正是通過這種不斷的嘗試,我們逐漸發現了自己所愛、發現了自己所長,從而塑造出更好的自我。

此外,這種幸福感還體現在與人交流、汲取智慧所帶來的提升。學院為我們提供了諸多資源,其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我還記得錢院長“學好與好學”以及“人重於才”的諄諄教誨,樓繼偉學長在偉倫報告廳為我們講解朱鎔基總理財税改革的情景也歷歷在目。我曾有幸接待西班牙奧組委副主席,聽她講述奧林匹克精神和歐洲的高等教育。當然,我也忘不了辛勤的老師們在經管學院的講台上揮灑汗水、播撒智慧,讓我們在知識的沐浴下茁壯成長……藉此機會,我想由衷地説一聲感謝!

時光飛逝,在清華經管學院的學習生活即將走向尾聲。畢業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我相信我們每個經管人都會帶着這種滿滿的“幸福感”肩負起自己的夢想和“經世濟民”的時代使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畢業快樂!謝謝大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生張瑾,非常榮幸作為經管學院的畢業生代表發言。時光荏苒,想來這是我在清華參加的第三次畢業典禮,三次的心情不同,感悟也不完全一樣。回首四年,博士的學習和工作是辛苦的,但辛苦中總有一些人和事記憶猶新,讓我們心存感激。

每一位博士生在論文致謝中都會有很多方面需要感謝,在這當中我想首先要説的是學院近年來對博士項目的持續投入和大力改革。學院為博士生提供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科研平台和國際視野,在這裏每一名博士生可以通過博士生論壇進行跨領域的學術討論;可以通過學術報告近距離聆聽大師的學術思想;還可以在學院支持下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訪問。在這些環節中,時刻都能感受到學院對於博士生培養的重視。記得學院領導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與研究生的一次次座談,瞭解博士生在學生培養、學術研究以及生活就業等方面的需求和想法,並推動相關想法在博士生培養環節中的改進與實施,包括提高博士生獎學金、增加和改善博士生工位,積極為博士生海外學習籌集資金等,這些舉措為博士生安心開展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一位博士生的成長都傾注了導師的心血,導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也是帶領我們走好學術道路和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説到導師,在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很多和陳國青老師之間的故事,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陳老師對於學術工作的嚴謹和認真。記得我第一次發表學術論文的時候,在我非常認真的寫好初稿併發給陳老師之後,我本以為不會有太大改動,但陳老師的回覆給了我極大的震動,許多處的措辭,甚至是一處不起眼的引用,陳老師都做了詳細的修改。為區分不同的修改內容,陳老師每一次修改都使用不同的顏色區分,當看着滿篇五顏六色的最終文稿時,我彷彿看到陳老師熬夜為我修改論文的身影,看到他仔細斟酌每一處細節的神情。我想這已超越了論文修改本身,是陳老師在用自己的行動教育我如何用心對待學術,如何用心追求學術。學術上任何的嚴謹和認真都不過分,這是導師用自己的行動為我上的難忘一課。陳老師只是經管眾多優秀老師的普通一員,而所有經管老師們長久以來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將激勵我們每位博士生用踏實嚴謹的態度走好學術道路。

回首博士學習的幾年,一路走來當我們經歷了諸多的坎坷和磨難之後,我們才能逐漸體會“學術”二字的深刻含義。博士學習是一段需要耐力和智慧的經歷,也是一個“磨心”的過程,當我們將心智和思想在“學術”這塊磨石上反覆打磨和推敲之後,我們才會更加成熟,對未來的思考也更加深刻。今天我們從這裏博士畢業,開始一段新的學術人生歷程,我們將珍藏對學院的美好回憶,肩負起學院的希望和囑託,努力前行,在追求“學術”的道路上踐行學院的使命。

最後,衷心祝願學院的明天更加美好,也祝願每一位即將畢業的經管學子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建功立業,為學院增光添彩。

臨別前,將導師對我的畢業贈言與大家共勉,“平實見卓越,簡約映品格”。

謝謝大家!

【清華畢業典禮致辭】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親友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環境學院的博士畢業生陳熹,很榮幸今天能夠作為畢業生代表在這裏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20xx屆畢業研究生,感謝母校的悉心培養,感謝師長的殷切教誨,感謝親友的支持與關愛!

十年前,我第一次踏入清華園,在這裏參加了開學典禮,十年後的今天,又在這裏參加畢業典禮了。別離之際,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對園子無比的留戀。為了能再多呼吸幾口母校的空氣,再多看幾眼園子裏的人和物,我登上跑鞋,又跑了一個熟悉的小馬圈。

經過紫荊食堂,麻辣香鍋的隊伍依然那麼的長;經過西操,想起第一次看到流星,第一次看到雨後出現的兩道彩虹,覺得清華園是那麼美;主幹道兩旁還立着巔峯對話的展板,想起了那時隔着一塊小黑板,和諾獎大師對話時的場景;新清華學堂的節目單排得滿滿的,我們足不出校就可以欣賞到世界一流的藝術演出,連隔壁的同學們也都常常過來買票呢。

不知不覺來到了東操,駐足在“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大標語下面,回想小時候因為一次粉碎性骨折,被醫生警告再也不能參加體育運動,而初入清華的我還曾因站軍姿暈倒而被輔導員揹回了寢室。然而,咱們“大清體校”沒有放棄我,用熱情的體育傳統感染了我,用“無體育不清華”的文化重塑了我。20xx年的馬杯,我又一次鼓起勇氣,站上了跑道。回想那些訓練比賽的日子,冬天的汗水在兩鬢結成了冰柱,大量的奔跑把雙腳都磨出了血。但我們卻從沒退縮,也絕不懈怠。一轉眼十年了,磕磕絆絆中,我在馬盃賽場上竟也拿下了73個單項冠軍,今年,在連續第十年奪得女子三項全能金牌的時候,終於打破了塵封許久的記錄。多年來,清華的體育精神不斷勉勵着我:勤奮堅持方能造就不凡,追求卓越才能超越自我。而這,正是博大而厚重的清華文化中的一部分。

大學文化需要一代代清華人的傳承。進入研究生階段,我選擇成為了一名“雙肩挑”輔導員,從而有更多機會去帶動和服務同學。在與同學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總會帶給大家滿滿的正能量,和大家一起並肩戰鬥。讓我特別自豪的是,我帶出了好幾位有“馬杯冠軍”頭銜的輔導員,他們接過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更多人,並將這種清華文化不斷傳遞下去。

剛才從綜體外走進來,感覺今天天氣很不錯,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藍色,我一直覺得它是最美的一種顏色,它讓我想到天空和大海,想到美麗的河流與湖泊。然而,當今世界,人類面臨嚴重的水危機問題,全球有近十億人口喝不上乾淨的水,而我國的水污染現狀也異常嚴峻。為了心中那片湛藍的湖水,我跟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結緣。從20xx年起,進入環境學院黃霞教授課題組,開始深入學習與研究水處理技術。博士期間,我將研究目標定位在淨化污水並利用生物電完成同步資源回收這一方向。儘管這項新的技術還處於基礎性的探索階段,但我堅信,這是一項富有潛力,面向未來的技術,值得我為之不懈努力。我的導師告訴我,清華人要有高遠的視野,要做一流的題目,要為國家乃至全人類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不久之後,我將啟程前往海外,從事水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的博士後研究工作,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和知識儲備,繼續在最前沿的領域拓展研究,為我國乃至世界的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想,在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不論我們將來從事的是怎麼樣的工作,作為清華人,我們都應該把個人價值融入到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宏偉事業當中。

我十分喜歡這樣一句話:上善若水。水輕盈、無形,然日久,可穿石;水晶瑩、純淨,滋潤萬物,養育生命。我們從水清木華之園走出去,在以後的人生中,應該像水一樣堅韌,博愛。我們有這樣的胸懷,也必將有這樣的能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尊敬的母校,親愛的師長們、親友們,請放心吧!今天是一個新的起點,未來人生路,且看我們迎風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