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上歷史難點: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

一、戊戌變法(1898年)

部編版八上歷史難點: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

1、背景:

國際:

(1)政治背景:19世紀後期,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民主化進一步擴大;

(2)經濟背景: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並開始向壟斷階段過渡;

(3)思想條件:受啟蒙運動和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

國內:

(1)社會背景: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失敗,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強大,將學習的對象轉為日本。

(2)經濟基礎:洋務運動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戊戌無變法的產生奠定階級基礎。

(3)思想基礎:嚴復的進步思想宣傳,為變法奠定思想基礎。

(4)組織基礎:進步政治團體的成立(如保國會),推動戊戌變法的開展。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3、階級派別: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

4、目的:救亡圖存、變法圖強。

5、側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走資本主義道路,實行君主立憲制。

6、序幕:公車上書

背景:甲午中日戰爭後,《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

時間、地點:1895年,在北京。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內容: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聯合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影響:從此揭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7、宣傳變法:

(1)創辦《萬國公報》,通過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宣傳維新變法。

(2)組織強學會,開辦學堂,培養人才,定期集會講演。

(3)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強學會的機關報發行。

8、高潮:百日維新

時間: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目的: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使國家富強。

代表人物: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開始:1898年6月,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這一年是農曆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內容:

(1)政治上,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宂官。打擊了封建頑固派,有利於資產階級參政。

(2)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思想文化上,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有利於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4)軍事上,訓練新式軍隊。增強軍事力量,加強國防建設。

性質: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

結果:

(1)1898年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派,譚嗣同等人被捕犧牲。

(2)除保留京師大學堂外,其餘新政措施全部被廢除,戊戌變法失敗。這次變法歷時103天,又稱百日維新。

失敗原因:改革派沒有掌握實權;封建頑固派實力強大;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羣眾;改革措施操之過急等。

評價:

(1)性質:戊戌變法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作用: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近代化探索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開始;推動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失敗原因:

(1)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2)直接原因:缺乏堅強的領導組織,僅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

(3)缺乏羣眾基礎,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羣眾。

(4)沒有明確提出反帝主張,甚至對帝國主義列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5)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在變法措施上的冒進和激進。

教訓啟示:

(1)它的失敗説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改革是艱鉅的、複雜的;

(3)要學習譚嗣同,要有為改革的正義事業勇於犧牲的精神。

二、辛亥革命又稱武昌起義

1、時間: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

3、人物:孫武等

4、經過: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他們奪取軍械庫,打開城門迎接駐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後步炮聯合,進攻總督衙門。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佔領。隨後,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

5、名稱的來歷:1911年是農曆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6、結果:10月11日,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佈獨立,支持革命。

7、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三、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的比較:

相同點:

①背景相同,都發生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清政府極端腐敗,中國面臨民族危機之時。

②目的相同,都是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

③領導階級相同,都是資產階級領導。

④結果相同,都沒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

⑤失敗原因相同,根本原因都在於資產階級本身的侷限性。

不同點:

①政治主張不同,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保留皇帝;辛亥革命主張推翻封建帝制,實行民主共和。

②性質不同,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而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③結果不同,戊戌變法完全失敗,法令被廢除;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其果實最終被袁世凱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