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青的好文:懷念北京知青

本站:知情歲月艱苦卻又是難忘的,在鄉村的土地上揮灑着青春的汗水,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懷念北京知青》。

關於知青的好文:懷念北京知青

一九六六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發號施令,文化大革命一聲炮響,取消大學聯考制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各大城市的知識青年便紛紛響應主席號召,到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為去。一批北京知青就來到我們磨道河村插隊,一下來就是好幾年。

這對城市知青來説可能是一種不公道,但絕對也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較大磨練和考驗,可能他們後來成就事業是與此分不開的。

這些知青下來,我們村像一鍋熱水似的,頓時沸騰起來,儘管他們想家想親人,儘管他們細嫩的雙手打起了血泡,但他們青春的激情還是洋溢在我們小小村莊的各個角落。

放學後,我們一夥小朋友沿着給他們新蓋得知青排房,一間一間地看,他們吹笛子的、吹口琴的、吹嗩吶的、彈琴的、唱歌的、讀書的、念英語的比比皆是,好新鮮呀,這在我們農村孩子眼裏真像夢入仙境。

十字路旁,有一塊大照壁,王金海正在畫毛主席的巨幅畫像,每天生產隊收工後,他就來這裏畫,畫了很長時間,用油漆描畫出來的,和人們家裏邊掛的小畫像一模一樣的,這幅畫像在我們村的大街上存在了許多年。

現在已經不見那幅主席畫像的影子了,只留下一睹殘壁,每次經過這裏都有空落落的感覺。

王金海後來返城不知幹了什麼,他真是個天才畫家。

離畫有主席畫像的照壁不遠處,就是大街上的籃球場,北京知青帶動我村青年打籃球,那場面才叫熱火朝天呢,他們的臉通紅通紅的,大汗淋漓,背心濕透了。

街道旁有好幾塊墨汁刷黑的水泥黑板,經常看到他們定期更換,板面有彩色的字和畫,美觀大方。我們每每放學路過都要看看這些漂亮的畫面和秀美的文字。

放學路上,我們邊走邊可以聽到王慧蘭清脆的叫賣豆腐的聲音,重重地一擔子豆腐壓在她瘦弱的肩上,但她清秀的臉上給鄉親們露出的是甜美的笑容,這種純美實在是讓人難以忘懷。她心靈手巧,來到我們村跟着李大文師傅學會了用土磨做豆腐,那時是驢子拉磨,人跟着轉動的磨一圈一圈地邊走邊點那去了皮的黃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做出的豆腐更細更嫩更白,可口呀。

後來,七三年吧,她到了我們學校,成為我們的數學老師,當時我讀三年級,她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給我們清晰地講解着一道道數學題,在那動盪的年代,我班有幾個調皮的男生真是對不起她呀,上課時常常把小石子小炭塊拋在黑板上,她從不罵學生,在特別生氣的時候,只是淡淡地説一句:討厭!

十分懷念我們敬愛的王老師,我們真傻,連一張和她合影的黑白照片都沒有留下來,夢中,常常出現那張長條臉上一雙機敏的不大不小的慧眼。

跟王老師一起進我們學校的還有葉帥蓮老師和蘇英老師。

葉老師代我們好幾個年級的音樂,聽着葉老師的歌聲,我們才深深體會到圓潤、清脆、婉轉和悠揚的美感,下課,我們圍着她,看她手腕上那塊大約一釐米見方圓的圓柱型的精緻的手錶,聽説這塊手錶是她叔叔從國外給寄回來的,這是悄悄傳出來的,“文革”當時可不能大聲張揚的。

漂亮秀氣的蘇英老師與我村青年李元斌相親相愛,結為連理,喜得貴子,後來知青大返城,她帶着兒子回了北京,夫妻兩地生活多年,愛的戀火在京城和鄉村兩地燃燒,他們經過不懈努力,將李元斌也調入北京工作,一家人得以團聚,因此,磨道河的根延伸到了首都北京,這也是我們村裏人的一大榮耀!

北京知青把他們的汗水與青春灑在我們的黑土地上,灑在我們村的大街小巷,灑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我們永遠懷念他們!

公眾號:探索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