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導遊詞(通用19篇)

樂山導遊詞 篇1

先坐車來到峨媚山風景區,然後你將會看到一個華麗的大門,上面蒼勁有力的刻着峨眉山三個大字,進入大門你將會看到一個朝裏指的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小字,朝裏大約走50米就來到一扇小門上面神采飛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藝術字。好了,現在進入小門,這時一個高大而圧嚴的樂山大佛靜靜地坐在那裏。

樂山導遊詞(通用19篇)

這時的遊客會問:“這大佛有多大呀?”告訴你吧!樂山大佛可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古語就是來描寫樂山大佛的。大佛最早鑿建於720xx年,完成於820xx年,歷經90年才鑿成。好,現在咱們上去,請不要在佛像上亂刻亂畫哦!咱們邊走邊看吧!佛像腳踏大江,頭和山齊,全身高71米,肩寬28米,眼睛長3。3米,耳朵長7米。大佛的耳朵中可以站立兩個人,腳面上可以圍坐100餘人,僅腳指甲上就可以並排坐4個人。可見大佛是多麼巨大了。我説得如神來之筆一樣你們聽明白了嗎?

“這樂山大佛真是雄偉壯觀呀!”遊客們讚歎不已。好了,今天先到這裏,等以後有機會再給你們介紹其它景點吧!再見。

樂山導遊詞 篇2

遊客們,今天我們參觀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坐落在我國四川省西南部,周圍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這三條大江,統稱“樂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每個耳朵能鑽進去兩個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長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頭的直徑竟有10米,有5層樓那麼高呢!而它的手指卻有8.4米長,不要説與大佛比,就是個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蓋到腳背總長28米,腳寬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隻腳可以站100多人呢!樂山大佛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人們説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建於公元720xx年,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已經矗立在這1200多年了!

樂山大佛兩側的巖石叫做“紅砂巖”,是一種容易風化的巖石。樂山大佛為什麼能保存1220xx年呢?因為它的位置處於凌雲山西面陰坡處,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

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當時,岷江水勢洶湧,常常淹死過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於是便籌集鉅款,修築樂山大佛,願它能抵住這洶湧的江水。當時,一名財主想得到這筆鉅款,當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後,便對財主説:“我寧願把我的眼珠挖下來,也不會給你這筆錢。”他見財主不信,便用雙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財主見了,嚇得魂飛魄散,這才打消了念頭。過後,海通又號召了很多人來修築樂山大佛。就這樣,人們一錘錘地修造了90年,樂山大佛才修築成功。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裏了,希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樂山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着名的遺產——樂山大佛。

它位於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雲山棲霞峯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説,始鑿於唐開元元年,歷時90餘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遊客發現它所處的凌雲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卧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遊客們,現在我們順着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遊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抬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着的照片為什麼遊人能摸着他的鼻子、臉、耳墜?哦,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大家跟隨我來,呵呵,摸着大佛的臉了,照張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張照啊!二十分鐘後在這裏集中。

樂山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到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位於我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它始建於唐代,已有1220xx年的歷史了。

樂山大佛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好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它的一隻手就可以站100多個人,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遊客,下面我來告訴你們樂山大佛三次顯靈吧!

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死人無數,樂山大佛腳下的河流,餓殍氾濫,大佛不忍目睹人間慘劇,痛苦地閉上了眼睛。1976年,毛、朱、週三領導俱逝,唐山大地震死傷數10萬,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20xx年,中國加入世貿、申奧成功,喜事連連,大佛頭閃佛光,吉相叢生。

樂山大佛真是我國偉大的奇蹟。

樂山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樂山大佛風景區。我是景區導遊,我叫魏春雲,大家可以叫我魏導。今天將由我帶大家參觀,希望大家做文明遊客!

首先,我把景區的情況總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歷史悠久,建於公元720xx年,屈指算來,它矗立在這已經1200多年了!這是眾多工匠一錘錘地花了90年修造出來的。接下來我們邊走邊看邊講。

樂山大佛坐落在我國四川省西南部,周圍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這三條大江,統稱“樂山三江”。坐在船上從正面看大佛,會發現大佛所處的位置於凌雲山西面陰坡處,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所以,雖然周圍是紅砂巖,但大佛依然沒有被風化完,不過,國家還是常常撥出專項資金給大佛洗臉。

人們説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通高71米;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每個耳朵能鑽進去兩個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長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頭的直徑竟有10米,有5層樓那麼高呢!而它的手指卻有8.4米長。它的膝蓋到腳背總長28米,腳寬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隻腳可以站100多人呢!樂山大佛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怎麼樣,厲害吧!

相傳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當時,岷江水勢洶湧,常常淹死過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於是便籌集鉅款,修築樂山大佛,願它能抵住這洶湧的江水。當時,一名財主想得到這筆鉅款,海通和尚便對財主説:“我寧願把我的眼珠挖下來,也不會給你這筆錢。”他見財主不信,便用雙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財主見了,嚇得魂飛魄散,這才打消了念頭。過後,海通又號召了很多人來修築樂山大佛。當時沒有挖土機、剷車等現代化工具,全是一錘一鑿靠手工,歷時九十年才修築成功。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裏了,希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謝大家的光臨,樂山大佛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希望大家把這壯觀的景象介紹給更多的朋友,謝謝大家!

樂山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到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位於我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它始建於唐代,已有1220xx年的歷史了。

樂山大佛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好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它的一隻手就可以站100多個人,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遊客,下面我來告訴你們樂山大佛三次顯靈吧!

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死人無數,樂山大佛腳下的河流,餓殍氾濫,大佛不忍目睹人間慘劇,痛苦地閉上了眼睛。1976年,毛、朱、週三領導俱逝,唐山大地震死傷數10萬,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20xx年,中國加入世貿、申奧成功,喜事連連,大佛頭閃佛光,吉相叢生。

樂山大佛真是我國偉大的奇蹟。

樂山導遊詞 篇7

綿陽富樂山景區位於綿陽市城東兩公里處,是一個以園林建築見長、融三國遺蹟與山水結合的新景觀。據載,“漢建安十六年(220xx年),劉備入蜀,劉璋延至此山,飲酒樂甚,劉備歎道:富哉!今日之樂乎!”富樂山因此而得名。

富樂山風景區地處古“劍門蜀道”南段,原名“東山”,又稱“旗山”,以其秀、雅、幽被譽為“綿州第一山”。山中松柏茂密,溪澗潺潺,芙蓉溪環繞其間,自唐、宋以來即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歷代文魁名士如杜甫、蔣曜、陸游、唐庚、高弟、李調元、孫桐生、黃炎培等在這裏留下了眾多詩詞妙句。因山上碑石、巖刻、造像及詩詞眾多,被譽為“川西北書法藝術寶庫”。

風景區內主要有漢皇園、豫州園、綿州碑林、富樂閣、富樂園、涪城會、玄德湖、桃源洞、冷源洞、唐宋佛教摩崖浮雕造像古遺址等10處大景觀,著名的有“豫州園”、“綿州碑林”、“富樂閣”、“富樂堂”等。

修建在富樂山頂的富樂閣,通高46米,共五層;而富樂閣下的綿州碑林中的巨形浮雕“涪城會”上輝煌的宮闕、行進的車馬和以劉備、劉璋為中心的上百人物則把這段三國曆史風雲一一再現;富樂堂是為紀念劉備與劉璋涪城相會而修建的,主體建築涪城會館為一四合院建築羣,進入大門即是一座面向大殿的仿古大戲台,大殿為高大寬敞的五開間,殿內為再現劉備與劉璋涪城會盛況的大型泥塑羣像,兩側均為兩層樓的廳房,並同走廊連接構成合院式建築,整座建築紅牆黃瓦,肅穆莊嚴,頗有皇家殿堂的氣派。此外,景區內桃花園、梨花園、梅花園、桂花園、海棠園、月季園、等植物園區均已初步形成。

樂山導遊詞 篇8

你們知道樂山大佛嗎?你們去過碼?沒去過沒關係,下面我就來給你們當一回導遊,給你們介紹一下樂山大佛。

先坐車來到峨媚山風景區,然後你將會看到一個華麗的大門,上面蒼勁有力的刻着峨眉山三個大字,進入大門你將會看到一個朝裏指的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小字,朝裏大約走50米就來到一扇小門上面神采飛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藝術字。好了,現在進入小門,這時一個高大而圧嚴的樂山大佛靜靜地坐在那裏。

這時的遊客會問:“這大佛有多大呀?”告訴你吧!樂山大佛可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古語就是來描寫樂山大佛的。大佛最早鑿建於720xx年,完成於820xx年,歷經90年才鑿成。好,現在咱們上去,請不要在佛像上亂刻亂畫哦!咱們邊走邊看吧!佛像腳踏大江,頭和山齊,全身高71米,肩寬28米,眼睛長3。3米,耳朵長7米。大佛的耳朵中可以站立兩個人,腳面上可以圍坐100餘人,僅腳指甲上就可以並排坐4個人。可見大佛是多麼巨大了。我説得如神來之筆一樣你們聽明白了嗎?

“這樂山大佛真是雄偉壯觀呀!”遊客們讚歎不已。好了,今天先到這裏,等以後有機會再給你們介紹其它景點吧!再見。

樂山導遊詞 篇9

清音閣又稱卧雲寺,以晉人左思詩句:“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詩意而取名“清音閣”。清音閣位於峨眉山牛心嶺下黑白二水匯流處,海拔為710米。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

深夜聽清音,是最好的黃金時段,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大有人在了。唐代初年的高僧繼業三藏,從印度研經歸來,常信在大峨寺後的呼應庵中。夜聽清音,已成了他多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裏,風雨無阻,還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傳説:在一個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喜孜孜的傾聽着“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匯流處,高興地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活生生的呼之個人成分出,以為至寶,供奉前,見石之處,後名“寶現溪”。而今,雖然人面寶石不見了,但“寶現溪”這個地名是無法磨滅的,至今還泛起人們聽清音的興頭。

在清音閣,可看到山光水色,聞到花草芬芳,聽到流泉清音,觸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視覺美、聽覺美、嗅覺美,使遊者獲得峨眉風光總體的審美感受。古今遊人多稱譽為“峨眉山第一風景”。

樂山導遊詞 篇10

綿陽富樂山地處“劍門蜀道”南段,綿陽市區城東二公里處,原名東山,又稱旗山。據宋《方輿勝覽》記載: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20xx年)冬,昭烈入蜀,劉璋延至此山,望蜀之全勝,飲酒樂甚,劉備歡曰:“富哉!今日之樂乎!”山因之得名。

富樂山環境幽美,古蹟眾多,被譽為“綿州第一山”。主要有:漢皇園、益州園、綿州碑林、富樂園、富樂堂涪城會館、桃源洞、冷源洞、玄德湖、明鏡湖、碧雲巖等十大景觀。景區營造依山就勢,順乎自然,山水成趣,賞樂並舉,融“三國”文化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步移景異,園中有園。既具有皇家園林的豪華氣派,又不失江南山水園林的清秀典雅。

富樂堂是1990年修建的為紀念劉備與劉璋涪城相會的殿堂、庭院與園林相結合的景區。規劃佔地面積0.42平方公里。已建成富樂堂正大門、涪城會館、冷源洞、桃源洞、大小瀑布、雷溪、玄德湖、碧雲巖、十丈長碑等景區,共有殿、亭、廊、樓、廳、榭、戲台、湖、橋、飛泉、小溪、大小草坪、植物園等16處景點。景區佔地面積0.09平方公里。富樂堂主體建築涪城會館為一四合院建築羣,建築面積2230平方米,進入大門即是一座面向大殿的仿古大戲台,大殿為高大寬敞的五開間 ,殿內為再現劉備與劉璋涪城會盛況的大型泥塑羣像,兩側均為兩層樓的廳房,並同走廊連接構成合院式建築。整座建築紅牆黃瓦,肅穆莊嚴,顯示了皇家殿堂的氣派。

1987年由綿陽市建委主持動工復建的富樂山風景區,包括富樂山公園,富樂堂管理處兩大部分,已建成開放面積1189畝,規劃面積為一萬畝。現已營造出漢皇園、益州園、綿州碑林、富樂閣、樂園、富樂堂涪城會館、桃源洞、冷源洞、玄德湖、明鏡湖、碧雲巖等十大景觀區近百處景點和桃園、梅花嶺、梨園、月季園、海棠園、竹海、桂花園、松柏林、櫻花路、盆景園等十大觀賞植物園。

樂山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

大家眼前的這座巨大的佛就是有名的樂山大佛了。

大家一定為它的雄偉氣魄而讚歎吧。你們看,它的雙眼似睜似閉,面目慈祥。它實際高度有71米,僅頭部就有10米寬,雙肩就有28米的距離。大家再看它的耳朵,長7米,裏面可以藏進好幾個人,一隻腳背上也可以站一百多人。

這座大佛修築於唐朝開元元年,由名僧海通法師所創建,歷時90餘年才建成。據説和尚創建大佛的初衷是為了根除岷江水患,確保行船安全,併為此而獻出了自己的雙眼,此後,海通舍目濟蒼生的佳話流傳至今。

人們修建樂山大佛要爬上高山峻嶺,攀上懸崖峭壁,一錘錘地鑿,一刀刀地刻,90多年的時間,不知道花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勇氣。

下面請各位遊客自由欣賞,小心路滑。請不要亂扔垃圾,保持景區清潔,人人有責。

樂山導遊詞 篇12

在清音閣,可以看到峨眉山傳統十景之一的雙橋清音,與新十景之一的清音平湖。 清音閣踞牛心嶺下,海拔710米,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左通洪椿坪、仙峯寺,右達白龍洞、萬年寺,過去為上山朝拜、觀光比經之地。寺廟雖小,地勢險要,山環水繞,景色優美,是我國佛寺園林建築的典範。

由於受地形的限制,清音閣只有一個殿堂,供奉華嚴三聖,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

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濃綠重彩,精工點染。

高處,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

中部,是丹檐紅柱的接王、牛心二亭。牛心亭兩側各有一石橋,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雙翼,故名雙飛橋。坐在亭子裏,眼前是山谷澗流,耳邊是轟鳴水聲,身邊還有蜜蜂和蝴蝶,不經意地在你身邊翩然。

近景,則為匯合於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側黑水,繞洪椿坪而來,水色如黛,又名黑龍江;左側白水,繞萬年寺而來,水色泛白,又名白龍江。滔滔白浪,衝擊着碧潭中狀如牛心的巨石(即牛心石)。

山水相連,紅綠對比,奇花異草吐露芬芳,林間小溪流水潺潺,亭台樓閣若隱若現,難怪有人稱清音閣為“峨眉山第一風景”。

歷史典故

清音閣唐時名牛心寺(現在的牛心寺為後牛心寺,又叫延福院)。唐僖宗時,江陵慧通禪師將其改為卧雲寺。

北宋乾德3年(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召東京(今河南開封)天壽院僧繼業三藏等入天竺求舍利以及《貝葉經》,繼業一行從印度帶回大量經卷、佛骨舍利敬奉朝廷。宋太宗趙光義即命將這些聖物擇其名山修持。繼業周遊了祖國名山大川后,選在峨眉山延福院安身,因相中寺前的黑白二水交匯地,發願在此新修一座寺院,以供養終身。寺院建成後取名前牛心寺。

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安徽風陽鳳凰山龍興寺(朱元璋曾在此出家,後改名皇覺寺)僧人廣濟禪師來到峨眉山。相傳廣濟和明太祖朱元璋交往甚密,朱元璋稱帝后,廣濟不願接受朱元璋的宣詔,便入峨眉山禪隱於此。廣濟禪師根據寺周山水懷抱的天然風貌,又見亭、台、樓、閣與流水潺潺和諧相融,即取晉人左思《招隱詩》中的“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中的“清音”二字,改寺名“清音閣”。後廣濟禪師圓寂在後牛心寺。

樂山導遊詞 篇13

富樂山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城區東郊2公里處,地處古“劍門蜀道”南段,原名“東山”,又稱“旗山”。據《方輿勝覽》記載:“漢建按十六年(公元220xx年)冬,昭烈入蜀,益州牧劉璋延至此山,歡宴百日,望蜀之全盛,飲酒樂甚,劉備歎曰:‘富哉,今日之樂乎’!”此山之得名。

富樂山以其秀、雅、幽被譽為“綿州第一山”。山中松柏茂密,溪澗潺潺,芙蓉溪環繞其間,自唐、宋以來即成為著名的遊覽勝地。歷代文魁名士如杜甫、蔣曜、陸游、唐庚、高弟、李調元、孫桐生、黃炎培等在這裏留下了眾多詩詞妙句。

富樂山風景區包括漢皇園、益州園、綿州碑林、富樂閣、富樂園、涪城會、玄德湖、桃源洞、冷源洞、唐宋佛教摩崖浮雕造像古遺址等10處大景觀和近百處景點組成。園中有園,步移景異,既具皇家園林的豪華氣派,又有自然山水返樸歸真之意趣。

樂山導遊詞 篇14

清音閣,又稱卧雲寺,峨眉山重點八大寺廟之一,該處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供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大師之像。 建於唐僖宗四年(877年),明初廣濟和尚取晉人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為清音閣。此閣修在黑龍江和白龍江之間的山樑上,凌空高聳,形勢險峻。

閣後閣側,林木密鬱,翠色參天,特別是閣後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這座古老的寺廟襯托得愈見古雅。以清音閣為中心,由清音閣、牛心寺、廣福寺、白龍寺和白雲峽構成了以自然山水為主旋律的佛寺園林環境,是世界罕見的龐大的山野佛寺園林。

在清音閣,可看到山光水色,聞到花草芬芳,聽到流泉清音,觸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視覺美、聽覺美、嗅覺美,使遊者獲得峨眉風光總體的審美感受。古今遊人多稱譽為“峨眉山第一風景”。閣下有雙飛亭,左右各有橋,如鳥翼飛凌,故名雙飛橋,亭下二水匯流處有一巨石,高丈許,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銀濤噴雪,水聲如雷。亭下還有碑,乃明人所題"萬古清音"四字。"雙飛亭"柱懸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弟撰書的楹聯:"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富順詩人劉光弟也曾巧妙地將二橋一石概括為:“雙橋兩虹影,萬古一牛心”。這樣如詩如畫的“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這裏,一年四季,無論晝夜,滿迴盪着水聲,這水聲單一而清晰,加上兩橋,故而譽為"雙橋清音",成為峨眉十景之一。

清音閣是峨眉山中的重要寺廟,是唐僖宗年間慧通禪師修建,寺內供奉着釋迦牟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山中著名景點“雙橋清音”就在這裏,兩座石橋飛躍,橋下是清澈的江水,這裏也是山中拍照的好地方。

“雙橋清音”就在清音閣旁。清音閣下有雙飛亭,亭左右各有一座小橋,橋下水聲滔滔。亭子下面有一石碑,上刻:萬古清音。清音閣受地形限制,面積不大,但附近山水環繞,小溪潺潺,景色非常優美。附近有農家樂,可以提供食宿。

樂山導遊詞 篇15

四川“天府之國”,人們總是將兩者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傑地靈、風景秀麗。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數不勝數。那麼這一次呢?將帶大家去領略一下一次別樣的旅行。我們將由成都出發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覽樂山。距離呢?大約在160公里左右,行車時間要用三個小時。

那為什麼要反此次旅行稱為別樣的旅行呢?因為,此次遊覽路線可以把它説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體驗一種佛教文化始終貫穿於整個行程當中。樂山!有號稱世界第一大佛之稱的樂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體驗一下它的輝宏氣勢,並且可以讓大家置身其間,臨時抱一抱佛腳。峨眉山!稱“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中國,甚至國外,佛教徒或信教民眾中影響極為深遠。而且,在由成都出發至雙流、新津、彭山、眉山、夾江。在夾並分道,一邊前往樂山大佛,一邊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聽可看的東西真的是太多啦!並能領略到川西南地區所特有的田園和“竹籠”風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國”農業發達,“水旱從人,不知飢瑾”(那一個是四川地區的人民勤勞樸實,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難為。這雖然是它的缺點,卻也成為四川少有破壞,保留下眾多的民俗,特有的風情。連抗戰期間蔣介石先生也將自已的行政官邸搬到四川重慶)。而且,從成都不能超過樂山、峨眉的途中大家還可以看到川西壩子非常有特點的一種民居方式被稱做“竹籠”式的建築。在沃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點點的房屋總是座落於葱綠的竹林當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

好了!該言歸正傳介紹一下峨眉和樂山啦!先講一講樂山。樂山!古稱嘉州。古語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勝曰凌雲”。這裏山靈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會合於凌雲山下,龜城山、凌雲山、烏尤山、馬鞍山臨江屏列,風光雄秀西南。

凌雲冊位於樂山城岷江東岸,卓然秀拔,唐朝時在這裏倚山開鑿的佛像是當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鎮三江,面對峨眉,歷經丟掉風雨,依然完好無缺,不得不讓我們吧為觀止!那大家認為這個世界第一大佛是雕鑿的我們眾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彌勒坐佛像。

在1989年,一位來自廣東順德的老先生在遊歷樂山大佛時,拍攝了一組照片,無意中發現烏山、龜城山、凌雲山聯接在一起時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卧。烏尤山、形如其頭,且五觀、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見。凌雲山狀如其身,龜城山狀如其腳,遊客觀後,無不謂之其神似。還將其同三峽神女、雲南石林的阿詩瑪石像相比較。一時之間引來無數的遊客紛紛前來一睹睡佛的尊容。

據史料記載,秦孝文王時,蜀郡守李冰鑿離堆,以“避沫水之害”。而這離堆呢?就是今天的烏尤山,為睡佛的頭頂。但無匚不成書的是,樂山鹼化是人工與大自然在無意中的一種巧合吧!也可能不願意如此,樂山鹼化開鑿的位置端坐於睡佛的心臟部位,是無意這中的一種匚合,還是古人在開鑿時的一種刻意安排。現在我們已無從得知。

樂山大佛是當今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象。依凌雲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稱。大佛始建於唐開元初年(公元731年)完工於唐貞觀十九年(公元803年),歷時九十年的時間。大佛造型偉岸高大,通高71.2米,頭上髮髻1021個,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適度,鉅細和諧,而這一切的卻完成於1000多年以前。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使我們不得不為之佩服稱之為奇蹟。

開鑿樂山大佛的發起人是當時的海通法師。對於這位高僧的生平,已無法考證了。只知道他是貴州人,結束於凌雲山。他見三次水匯聚山下,驚濤拍岸,過往船隻時有船毀人亡之情。於是發宏誓,開鑿佛像,欲仰仗無邊法。“易暴浪為安流”。於是海通曆盡艱辛,到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動工鑿佛。後人為紀念海通法師,就在巨佛左面約30米處將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師洞”。海通修大佛的業績載於唐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中,大佛修建完工,為當時的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敍述了海通開鑿大佛的緣由,及章仇兼瓊繼修,韋皋以“俸錢五十萬佐其費”得以峻工的經過據史料記載,大佛建成以後,曾有一覆蓋大佛全身的樓閣,名大佛閣,寧時稱“天寧閣”,後毀於兵災。

大佛曆邊為九曲棧道,左邊為凌雲棧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棧道而下,九曲棧道為唐時修建大佛開鑿,共173階。大佛腳下右側有一洞,題為“天洞”。入“天洞”上凌雲棧道。凌雲棧道開鑿於1983年全長500米是一條獨具特色的路線,棧道出口,即名樓。壁津樓。

參觀完樂山大佛後呢,各位遊客可以通過峨樂高速公路直達峨眉山。天下名山僧佔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況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國多仙山,峨眉藐難匹”。大詩人李白讚美峨眉山的詩句至今仍淬於民間。但峨眉冊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詩又怎能道其萬一呢?欲識“廬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為3099米。與莽莽崑崙一脈相連。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區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稱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經注》裏記載:“從成都遠望大峨、二峨兩山相對屹立,細長俊美,好象美女的兩道彎彎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峨眉山遠非一個“秀”就可以將其所有的景色全部包含其中,是集“雄、秀、奇、險、幽”為一體的特色,故唐朝詩人李白將其尊稱為“仙山”。“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四大勝景更是讓峨眉遠近聞名,為海內外遊客所向往。

縣以山為名。在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縣時,稱峨眉山所在地為峨眉縣,由此可見當時的峨眉山已是相當有名氣的咯!到了明代,峨眉山又被人譽為“震旦第一山”。

有人把峨眉山稱為仙家之地,在秦漢時期就有人在此駐足,並有方士在山上隱居,開壇設爐,結廬山終了。到了漢末三國之際,道教開始在峨眉山傳教。而西來的佛教則是在兩晉時開始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廟,佛道之爭在峨眉山上也很激烈。唐宋時期,三教並存。可是到了明代,道教開始衰落,到了清初,一些道觀更改為寺,從此神仙無蹤無影,遍山菩薩金相。佛孝稱峨眉山為“大光明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到清代為止全山先後所建大小寺廟170餘座。

峨眉山全山較為有特點的寺廟比如起點寺廟報國寺,唯一的尼姑寺院,伏虎寺,金頂華藏寺,半山腰外的萬年寺等都是峨眉山非常有特點的寺廟。

那麼峨眉除了以它獨有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家它還有其它的景觀也是值和人們去遊玩觀賞的。比如説:報國寺門前的鳳凰堡上安放的“聖積晚鐘”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所鑄。重12.5噸,高2.3米,口徑2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現存於北京大釧寺的大銅鐘,有巴蜀鐘王之稱,鐘上還刻有部份佛經《阿含經》以及歷代統治者與峨眉山佛教的淵源泉關係,此鐘錶裏共刻有61600餘,由於它鑄造於聖積寺,晚上才敲,故名聖積晚鐘。據説它第敲擊一次,聲音可延續1分50秒左右,可傳音40裏。

在峨眉山最有趣 又最受歡迎的動物是“峨山猴”。“峨山猴”稱“靈猴”又叫“獼猴”。當地人叫它“山兒”,朝山的居士又把它叫做“猴居士”。可是,這猴子也和人一樣咯!脾氣有好有壞。它們有時向遊人索要食物,但決不強搶估吃。它們常愛嬉戲。但也有佔山為王者,夾道搶劫,無所不為,實在讓你哭笑不得。

當你遊歷完峨眉山的佛教寺院,從冥冥梵音中走出。從輝宏的殿堂當中走出來的時候,一定會為這四大佛教名山這一的峨眉山而感歎不以。再回首,遙望巍峨飄渺的山峯,你不盡回想到她秀麗的景色,壯闊的氣勢,深奧的佛教內含,玩味她幽深的意境。使人一時憶起明代詩人解縉的兩句詩“兩川風景世間少,令人長憶峨眉山”。讓更多的朋友到峨眉山來遊玩,將她的美景盡收眼底。將她的美景長記心中,留下一切最美的回憶。

樂山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很榮幸能當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悦導遊,這次我們到的是世界遺產之一——樂山大佛。好,我們出發吧!

遊客們,這裏是樂山的港碼頭,請看對面的山,那就是凌雲山。請仔細觀察,那就是樂山的巨型睡佛,又叫隱形睡佛。它位於樂山城側的三江(岷江、大渡河、青依江)匯流處,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由烏尤山、凌雲山、東巖連襟而成,南北直線距離約1300餘米,頭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濱。巨型睡佛的胸部就是世界有名的樂山大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遊客們,我們來到了大佛的腳下,請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寬24米,頭直徑10米,耳朵有7米,勁高3米,指長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長度3.3米,頭上有1021個髮根。現在大家親眼目睹了,名不虛傳吧!

據傳: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__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依江匯合於此,水流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凌雲寺的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海通去世後,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徵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税款予以資助,至到8__年,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帶領羣山來,挺立大江邊。”他造型廣嚴,設計巧妙,以他不變的體態和姿容,給人以無窮的思索和遐想。據傳:他老人家為鎮住水妖,歷經千年風霜雪雨,自今仍端坐在滔滔江水畔,靜觀人間滄海桑田。他老人家建國後兩次顯靈,1963年樂山地區餓死人無數,飄屍從老人家眼前流過,老人家不忍看,一夜之間閉上了眼睛。所以,現在你們手裏拿的大佛是閉上了雙眼。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新文組織列為世界級的文化與自然遺產,他當之無愧的成為世界級的璀燦明珠。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以下請你們慢慢欣賞大佛。請不要在景區亂塗亂畫,愛護景區的一草一木,謝謝。

樂山導遊詞 篇17

你們知道樂山大佛嗎?你們去過碼?沒去過沒關係,下面我就來給你們當一回導遊,給你們介紹一下樂山大佛。

先坐車來到峨媚山風景區,然後你將會看到一個華麗的大門,上面蒼勁有力的刻着峨眉山三個大字,進入大門你將會看到一個朝裏指的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小字,朝裏大約走50米就來到一扇小門上面神采飛揚地寫着樂山大佛四個藝術字。好了,現在進入小門,這時一個高大而圧嚴的樂山大佛靜靜地坐在那裏。

這時的遊客會問:“這大佛有多大呀?”告訴你吧!樂山大佛可是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古語就是來描寫樂山大佛的。大佛最早鑿建於720xx年,完成於820xx年,歷經90年才鑿成。好,現在咱們上去,請不要在佛像上亂刻亂畫哦!咱們邊走邊看吧!佛像腳踏大江,頭和山齊,全身高71米,肩寬28米,眼睛長3。3米,耳朵長7米。大佛的耳朵中可以站立兩個人,腳面上可以圍坐100餘人,僅腳指甲上就可以並排坐4個人。可見大佛是多麼巨大了。我説得如神來之筆一樣你們聽明白了嗎?

“這樂山大佛真是雄偉壯觀呀!”遊客們讚歎不已。好了,今天先到這裏,等以後有機會再給你們介紹其它景點吧!再見。

樂山導遊詞 篇18

Hi,大家好,我是欣然旅行社的導遊,現在,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樂山大佛吧。

各位遊客,眼前這座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東岸凌雲山棲鸞峯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時稱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為古彌勒佛的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20xx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後,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後,先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20xx年(公元820xx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巖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範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説。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51個,耳長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遊覽的人都稱奇叫絕。

這座大佛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人民非凡的勇氣》下面請遊客自由欣賞,小心路滑。

樂山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到樂山大佛景區來觀光旅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樂山大佛。它位於我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彌勒佛。它始建於唐代,已有1200年的歷史了。

樂山大佛高71米,肩膀的寬度是24米,頭的直徑是10米,耳朵有7米長,嘴巴好眼睛的長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頸高3米指長8.3米,它的一隻手就可以站100多個人,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的寬度是8.5米,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遊客,下面我來告訴你們樂山大佛三次顯靈吧!

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死人無數,樂山大佛腳下的河流,餓殍氾濫,大佛不忍目睹人間慘劇,痛苦地閉上了眼睛。1976年,毛、朱、週三領導俱逝,唐山大地震死傷數10萬,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20xx年,中國加入世貿、申奧成功,喜事連連,大佛頭閃佛光,吉相叢生。

樂山大佛真是我國偉大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