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的美文:誰給了誰幸福

本站:很平實的語言,卻看的心裏舒服温馨,觀察的很認真很細膩。這就是幸福,很簡單,有時卻不容易得到。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誰給了誰幸福》。

關於幸福的美文:誰給了誰幸福

我家曾經養過兩隻母貓,它倆在一個春天裏先後生了自己的小貓,一隻生了五個,一隻生了四個,這樣,我家那會兒就有了大大小小十一隻貓。於是全家忙着聯繫各自的朋友送貓,好歹送出了四隻。正發愁該拿這羣貓怎麼辦呢,誰想到沒出仨月,這些貓各自為政,跑得一隻都不剩了。過年都沒回來瞧一眼。

一年過去了,兒子偶爾還會念叨,那幾只貓就這麼走了。

我想,也許它們知道,我們早晚要送它們離開吧,於是乾脆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就在貓們離開的半年後,“站站”來到了我們家。它是一隻小土狗。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狗,靜默如同一隻貓,謙卑像一個君子,同時又膽小害羞,像一個小姑娘。

這隻狗狗是“志願”來到我家的。那個早晨婆婆去早市買菜,把菜籃子放在一邊挑菜,買完菜一扭頭看到一隻尺把長的小奶狗正往籃子裏鑽,自然以為主人就在附近,就把它抱出來,可它竟然還是往裏面爬。如此三番,婆婆乾脆把它放在路邊,徑自回家。走了二三十米,回頭一瞧,嗬,這小奶狗,一直在她腳邊呼哧呼哧跟着呢!婆婆看看周圍,不見狗的主人,又見這小狗着實可愛:一身淺黃色的絨毛,卻長着一張小黑臉兒——臉部的毛是黑色的;四隻小蹄子,是白色的。婆婆忍不住抱起它,等了好一會兒不見有人來尋,就把它放在籃子裏提回了家。

沒想到它待在籃子裏,沒一會兒的功夫,竟然沉沉睡去了。也許,它找到了家的感覺吧。

婆婆説,這種四隻白蹄的狗有一種特殊稱呼,叫“雪裏站”。哈,真是太形象了!我提議就叫它“站站”,可是兒子為了紀念以前來到過我們家裏的同名狗狗們,依然固執地喚它“豆豆”。可在我心裏,它就是“站站”了。

是的,在“站站”之前,我們曾經也養過幾只狗狗,但是它們都太吵了,鄰居忍無可忍,我們也無比抱歉,最終無一例外地送了人。所以它剛來的時候,我並不認為它會在我家長久待下來。

站站是隻小女狗。這是我們家第一次養女狗。越長大,越覺得它不像狗,至少不像以前家裏的任何一隻狗。倒很像一隻貓。

首先它安靜得像貓。它好像深諳我們的心思,來到我家快一年了,除了牆頭上竄過一隻野貓的那一晚我隱約聽到它叫了兩聲,其他時候它都安靜極了。

其次它像貓一樣不卑不亢不黏人。人來從不主動迎合,人去也不在乎。永遠不用擔心它會熱情的撲上來抓破我的絲襪。我最想説的是它的第三個特點。站站是我見過的最有自控力的狗狗。它自小在小院裏長大,因此,它很嚴格的限制自己只在小院裏才毫無顧忌地自由活動。

婆婆家的小院是它的活動區,陽台是它的窩。至於室內,它是絕不主動踏入一步的——除非我們引領它去。我們跟它玩耍,也會發現只有在小院裏,它才放得開,竄來竄去,圍着我們打滾跳躍,可一旦進屋,它就安靜起來,很拘謹的樣子,只會俯在地上,任我們摩挲它的皮毛。

沙發、牀這些讓別人家的狗狗垂涎不已的地方,它更是從不涉足。有時候,我坐在沙發上看書,它就會在我腳邊停留一小會,看看我,又看看沙發,繼而走開去。

我們吃飯,如果允許它進屋,它就蹲在離飯桌兩米開外的地方,前腿伸直,上身筆挺,眼神平和,沒有一絲饞相,就那麼安靜又出神看着我們吃,似乎沉浸到我們想象不到的世界裏。偶爾招呼它過來,丟給它一塊肉,它就會被嚇一跳,繼而俯下頭,貼着地面,匍匐着過來,迅速地吃掉,然後又蹲回原處,繼續着它的神遊。有時我們回到家,一開陽台門,它不是迎上來,而是先退後幾步,才會跑過來,我一抬手招呼它,它就又退回去幾步,又捨不得跑遠,就這樣一步一挪蹭到我身邊,直到我摸到它的頭,它才趴下來。

我曾經以為它是個膽小鬼。但聽婆婆説,有一天晚上下雨,電閃雷鳴的,它居然在院子裏站了半夜,直到雨停了,才回到窩裏。婆婆説,它這是在看家護院呢。

站站的吃喝,簡單粗暴。婆婆完全是以前農村養家狗的喂法,有啥吃啥,剩菜剩飯,隨手給它,它絕不嫌棄。小院裏有一方婆婆挖的小池塘,隨手養的一棵睡蓮已經開出了一小朵粉。站站渴了,就會趴在塘沿上,伸出舌頭,卷幾口水喝。

我確信,它不是一隻普通的狗。它深諳我們的心思,去掉了狗狗所有的壞脾氣,來到我們家。它一定知道我家以前的狗狗是為何離開的,所以才那麼安靜,以至於當我跟鄰居們説起它,他們都會睜大眼睛,説,你家又養狗狗了,咋一點沒聽見動靜呢?我就笑了,笑得像“站站”一樣安靜。

忽然感覺很幸福。以前我總覺得,是我們給了狗狗貓貓們幸福。現在想來,生命中,誰給了誰幸福,怎麼説得清呢。

今天,我在辦公室裏,又想起它,想它此刻在小院裏幹什麼呢,一定是正趴在小池塘邊,一邊看一朵睡蓮,一邊等着我們回家。

公眾號: 文侯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