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大走訪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師大走訪心得體會 篇1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繫,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一年來,多少次家訪已記不得了,吃了多少苦也已忘懷,但留下的甘甜讓我時時回味。有一次考試,一個表現一直很好的學生劉某,卻出現了成績滑坡,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見效。於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況:學生從小有她爺爺帶大,對她感情深厚,學生對她爺爺的去世念念不忘;學生父母平常對學生關心太少,和學生共同談心幾乎沒有。並且委婉地説出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扭轉學生思想問題才是當務之急。長達三個小時的交談,取得了學生父母的配合。我從生活上,精神上關心她,她深受鼓舞,積極備考,終於又走到了學生的前列。一年來,幾乎放棄了每一個休息日,我拜訪一個個家長,有時,和學生約定了家訪時間,不管遇到了什麼天氣都按時前往。一次家訪,始至傍晚,突遇大雨,我沒有放棄,頂雨到學生家裏,家長認為我不能去了。當我到他家時,家長愣了好半天。無聲的行動使學生深受教育。從此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一年來,以真誠的愛,去温暖學生的心,家訪讓我走進學生心裏,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為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教師大走訪心得體會(精選3篇)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説:“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嘮叨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給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

教師大走訪心得體會 篇2

我站在XX村一組唯一的小廣場上,面前有三四排整齊漂亮的新農村建設二層小樓,接近黃昏,天空灰濛,隱約醖釀着一場小雨。身邊的同事們興奮的説説笑笑,鄧處長和卜老師與一組組長和幾位村民坐在遠處商量着我們晚上住宿的安排。這是我第一次的下基層走訪的村子,XX縣XX鎮XX村,位於秦嶺北麓,鎮政府駐地西南約6.5公里處。據傳,明崇禎十七年前,有管姓人居住次坪,故以居民姓氏及地形而得名。

我們被安排帶到了一户農家,一位婆婆、一位阿姨、一條狗是這家目前居住的全部成員。家中叔叔和獨子都已出外打工,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二層小樓後面另有一排房屋,作為廚房和廁所與小樓連成了一個院子。阿姨不介意,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家,因為我略有點不懂當地方言,便只聽着君與阿姨地道交談。小樓外面很漂亮,貼着白瓷磚壁,內裏卻是灰泥胚子牆,依然沒有粉刷。房間空蕩蕩的,並沒有什麼傢俱,客廳裏擺放着一口為老人準備的棺木,顯得有些突兀。二樓三間房全部空置,門未安裝。

君羨慕客氣地説:“阿姨,你家房子真大!樓上還有啊。”

阿姨歎口氣,“嗯。我和媽在樓下一人一間,過年孩子回來了,樓下還有一間,樓上的都用不上。”

第一次來阿姨家裏做客,畢竟生疏,我們只問了些家長裏短,並沒有深問牆面為何不粉刷等尷尬問題,或者其實,也不需要……

出門後,我倆參觀了其它同事的住處。多數農家內裏都沒有粉刷,也有很多房屋閒置。我們當中有兩位同事引起大家的廣泛同情,她們住在一位獨居婆婆的家中,安排的卧室在一樓,臨街的窗户上未掛窗簾,甚至沒有安裝卧室門。有男士提出與她們換房,兩個善良的姑娘告訴我怕傷婆婆的心所以沒有換。

在第二日,參觀農田,我單獨與組長交談時,問了我心中的問題:“你們住到新建的這些家裏,都滿意麼?感覺怎麼樣?”

“倒是比原來方便了,不過家裏用費比上邊多了。”

“那你們都願意搬下來麼?”

組長才回頭盯着我,苦笑了一下,“那沒辦法麼。”

這幾年,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也已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國家批准了大量資金用於新農村建設,新聞報紙上總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的進行着,把祖國大地建設得無比美好,讓每個農村面貌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事實,新農村建設的房屋,有大量空置。不僅是農村建設,我國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都面臨這這樣一個同樣的問題——重‘面子’,輕‘裏子’。我想,怎樣更好的統籌安排,將工作落至實處,真正的惠及農民是我局工作的重心,而怎樣實在的進行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的努力不流於表面,是我的工作重心。

當夜吃過晚飯,想去衞生間,走至客廳時,院子對面的廚房裏倒影出阿姨的身影,她居然在舔盤子,那是晚飯唯一炒菜的盤子,我當時震驚地站在原地愣了幾秒鐘,因為怕她看見我尷尬,所以趕快轉身回了卧室。卧室中,看到阿姨為我們鋪的嶄新的牀褥,心理對她依然很感謝。不過第二日,吃早飯時,本來五分鐘可以吃完的飯,我足足吃了半個小時,因為學醫,我的生活有些潔癖,所以,整頓早飯期間,我的腦裏不時回想昨晚的那一幕,便如鯁在喉,難以下嚥。

我原以為,是阿姨家裏窮,後來,我問過很多其它人,才知,這是當地的一種習慣,早年由河南流民傳來的一種風俗,以顯示媳婦能夠勤儉持家。

在這次走訪中,還與當地村鎮的一些青年人進行了交流,當時,有一位大姐,告訴我們當地的小孩上學困難,教育資源不好,村裏只有一個國小,中學都在縣鎮。她家也有一個孩子正上學,希望我們為他們的孩子每週過來補課,最好只帶課三四人。我當時驕傲的內心有些不高興,為她這樣不禮貌的要求。後來慢慢自己想通了,村民提的要求多數是表面具體實在的,有時也許有點兒不合理的,這是普遍現象。來路途中,卜老師提供了一個笑料,我局對口幫扶工作組的一位領導,一次詢問自己的幫扶對象有什麼困難,村民答:“家裏沒什麼困難的,就是兒子還沒娶媳婦,你幫我找個兒媳婦吧。”這位領導氣了半天。也讓我們哭笑不得。

第二日時,我們還參觀了二組的農家樂,全組四十多户,有十七户辦了農家樂,除了當地管坪村的居民所辦農家樂,還有部分由其它村鎮村民來此所辦的農家樂。我倆實習的農家樂老闆告訴我們,這裏的農家樂興起四五年了,起初兩年生意很好,近兩年隨着農家樂越來越多,生意已經不知怎麼樣了,一年整個農家樂收入也只是六七萬左右。

可見,農家樂的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平台期。我也上網查了當地的農家樂,鮮有網上登記,方便遊客問詢的。鄉鎮府建設的XX村網絡平台上也是完全空白,沒有任何資料。

農村旅遊產業,最終是服務產業,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需要精神文明的支撐,農家樂市場既然已經飽和,如何加入文化因素,開闢發展休閒娛樂市場,比如設立當地的户縣農民畫畫舫,剪紙娛樂,販賣當地手工藝品或土雞蛋山貨等,我認為也許是一條新的道路。

發展農村旅遊,尤其是發展大中城市周邊的農村旅遊,可以實現城市自願支持農村發展,吸引城市的資金及人才向農村流動,且符合市場規律,真正的體現“城市反哺農村”的方針。新農村建設不僅是基礎建設,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設。這個村子是幸運的,可以依託森林公園發展自己。村子的精神建設必然會自然迅速發展。農家樂,沒有以遊客為上帝的服務精神,就難以獲得市場的認可,更不易獲得經濟的收益。因此,管坪村的農村旅遊,必然在市場的引導下,在現實的教育下,會培養了農民市場經濟意識和服務顧客的文明。市場是一所最好的學校,服務教育將農民培養成為文明衞生禮貌的公民。發展農村旅遊,大量的外來文化和先進思想帶入農村,可以迅速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使農民接受先進思想,實現思想轉變,實現“鄉風文明”的目標。

除了這些,我們還觀看了一組所主要種植的小麥、玉米田,人社局所幫扶的8號葡萄種植基地,但因葡萄架第三年才結果實,所以成效滯後。但據阿姨告訴我,葡萄成熟後,畝產資金將比小麥的翻三倍,對此,她很有信心。

三組仍然居住在山上,57户,經濟條件、居住環境,相對其它兩組落後。現主要種植玉米、土豆,收集山貨販賣。人社局對他們藉助無息貸款的方式,幫扶了食用菌種植和養雞的項目,主要銷至山下的農家樂。但中間可能需收貨者倒賣。

被幫扶的村民,能看出對我們真心的感謝,同時,也讓我真心的感謝和感知同事領導的用心良苦,感知我們工作的重要、真實和意義。

所以,回西安後,我去了圖書館,查了當地的資料。其實,除了種植,當地還特產生漆、天麻、貝母、黃芪、五味子、黨蔘等野生中藥材。特色文化是户縣的農民畫和剪紙。

三組位於山腰,交通不便,其實不適宜生產大眾、普遍的食材,因為銷路並不佔據優勢。我想,為什麼不種植特色的中藥材?既然已經有了蘑菇產業鏈和設施,可以適當試行珍惜食用菌栽培。但是中藥種植和珍惜食用菌栽培最需要的是技術支持。因為管坪村是我局“兩聯一包”幫扶對象,所以由本局出面邀請農業專家評估指導應該可以實行。

同時,可以由村民自收集山貨、土雞、土雞蛋、中藥等,在通往旅遊景區的硬化公路旁,鄉鎮府設天然無公害食材營銷點,賣於遊客,價格必然相對升高。

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教師大走訪心得體會 篇3

從7月下旬開始,按照黨委、政府的統一新部署,對長蕩居四組129個常住户進行了一至兩次,甚至三次的走訪。走訪中,部分羣眾雖提出民生實事、環境整治、就醫就助等方面的訴求,但絕大多數農户對大走訪活動的開展表示肯定和贊同。在對9月份已走的113個農户滿意度調查統計情況來看,只有一個農户説不,滿意率高達99.11﹪,從這一比例折射,大走訪活動已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一系列動作舉措也已被廣大人民羣眾所認可。

走鄉間路,羣眾不把你當“外人”。兩次走訪,一次是頂着酷暑,一次是睬着泥濘,不是穿梭在鄉間的田埂,就是步行到他家你户,每到一户自報家門,説明來意,再進行溝通,不排除部分羣眾持戒備心理,但待把相關卡片、資料、摺頁一一呈現在他們眼前,當即疑慮基本消除。特別看到是頂着熱日或冒雨逐户登門時,從內心深受感動。隨後他們能把你請進門,打開電扇或空調,有的還從冰箱中拿出冷飲或切塊西瓜送到你的手中。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你只要踏實做事,誠心為民,就會被你的精神所折服。該組温其高同志説,“你這麼大年紀,腿又不便當,幾次都親自登門,為什麼不能請個人替你跑跑,你真是太實在了”。

扯家常事,羣眾善與你交朋友。羣眾不愛打官腔,不愛聽官話,他們最喜歡聽直來直去的語言。到户後,問家庭組成人員、人口、勞力;問種植面積,種植品種,畝產斤重,每斤的價格、銷路;問全年的收成和全年的收入。通過方方面面的詢問,一般情況下他們都能實事求是的進行敍述,並把你當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見此情景,我也感覺成就滿滿,不虛此行。七月份走訪到該組董守義、王宜桂等7户,自訴有11畝多田租賃給長蕩國小建塑膠跑道二十年,20__年到期,目前這11畝地未確到相關農户的户頭上,他們有訴求。這次又看到我登門,他們認為“你已幫我們把情況向上反映了,責任盡到了,即使沒有解決問題,這也不能怪你,我們對你十分感激”。

談知心話,羣眾願對你“掏心窩”。通過簡短的交流後,羣眾和你溝通已無障礙,隨按大走訪的要求進行登記了解。通過交談,絕大多數羣眾認真配合,提出了想説不好説、想説不敢説、想説沒地方説的問題和訴求,總認為今天是遇到了“包青天”。所以,他們都認真向你反映相關情況,並請求政府部門幫助解決,有時到一户一打開話匣子,三十分鐘走不了。該組温其華,為涉農補助和門前道路硬化的事,開始比較激動,但最終還是心平氣和。

排農户憂,羣眾都把你捧“上賓”。羣眾提出的問題有的是理解上的錯誤,有的是真的執行不到位,有的是説幾句話就能辦到的,也有的是通過協調就可以解決了。對此,一是政策性問題,摺頁上有的按摺頁解釋,摺頁上沒有的,打幾個相關部門的電話,因為你打比羣眾打來得更容易;二是在村裏能解決的,問明情況,告知訴求人;三是需要通過鎮以上層面解決的,填上調查表,待集中統一答覆。這樣,羣眾既十分理解也比較滿意,認為你這個人還是可信的。如該組商紅英、葛學榮都是計劃生育手術併發症對象,要求提高補助標準,當即被告知,暫時無法解決。因為,提高這類對象的標準,要全省統一。最終,他們對此都比較理解。

解百姓難,羣眾總對你“另眼看”。到户後,能否達到大走訪的初衷,完全取決於我們能不能走到位,站住腳,説上話,有一定的技巧。如果到户後一句話不敢説,或即是説也是機械地説兩句,勢別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影響了黨委政府的形象。所以,什麼事你能對答如流,什麼情況你能拿起電話幫他打聽,什麼問題你能記下來帶回研究,什麼訴求你能及時回覆有個交待,這些都十分重要。記得在今年7月25日的一個下午及晚上,就接到長蕩居四組6户羣眾電話,反映田的情況,路的問題等,以後隔三差五都能接到一個兩個,對此也習以為常,證明你在他們中間還有位置。

有幸參與了大走訪活動,不但學到了許多,也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但不論怎樣,必須堅持有理無理一樣接待,弱者強者一樣對待,大事小事一樣交待,生人熟人一樣看待,順心煩心一樣等待的待人之道,才不失提升政府形象,化解問題矛盾,捕捉信訪信息,修復幹羣關係,錘鍊辦事能力的初心,達到有效地推進政府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