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服務平台 打造和諧社區大綱

川匯區位於周口市東南部,面積32平方公里,轄區人口30萬。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服務居民為抓手,全力構建服務平台,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下大力氣建設和諧社區,做到社區居民老有所養、幼有所撫、孤有所依、殘有所助、貧有所濟、難有所幫,增進轄區單位、社區居民的聯繫,為居民羣眾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讓轄區居民充分享受到三個文明建設的成果。

構建服務平台 打造和諧社區大綱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找準服務羣眾的切入點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區成為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的首發地、聚集地,也是廣大居民羣眾工作、學習、生活、交往的重要場所,社區對於維護整個社會穩定的作用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衞生、治安、娛樂、交往等高層次的社會需求日益提高。面對這一轉變,我們通過深入分析後認為,必須重點針對我區作為周口市傳統工業最集中的一個城區,因大批改制企業及下崗失業人員進入社區實行屬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會矛盾和羣眾的需求,找準了服務羣眾這一切入點,建立健全服務網絡體系,為此,我們確立了“創經濟文化強區,構文明和諧川匯”的目標,把構建和諧社區放到與經濟建設同樣重要的戰略地位,以滿足羣眾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屬,構建社區服務平台。

(一)加強領導,把打造和諧社區擺在重要的議程。

把抓好社區服務,建設和諧社區擺上全區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納入”,即納入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納入到城區四家班子的具體工作實施計劃,納入到城區黨建目標責任制;一併規劃,一併部署,一併落實,一併考核。(二)加強組織建設,強化黨組織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區率先在自治區城區中實現“一居一支”,強化黨組織在社會各類組織和各項事務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區黨委、片區黨支部、居民黨小組三級黨組織網絡,在46個社區全面建立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與轄區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為加強組織力量,把社區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吸收為街道、社區黨組織委員,還成立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使社區黨的工作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全面,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在打造和諧社區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項制度,健全工作機制。

制定社區建設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促進社區服務走上制度化、規範化軌道。1、會議制度。區委常委會議、四家班子聯席會議認真聽取工作彙報,定期研究社區建設問題;2、領導幹部聯繫點制度。實行處級幹部包點聯繫,加強社區服務工作的指導,要求每個指導員做到“四個一”:每年參加一次社區公益活動、每年要為社區居民辦一件實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條關於社區建設的社區民意、每年要為社區建設提一條合理化建議。形成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職能部門配合抓、街道工委具體抓、全區黨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創建和諧社區新局面的合力。3、考評獎勵制度。對區機關各部門、各辦事處按照社區服務管理和獎懲辦法考核評分,獎優罰劣。二、充實內涵,完善體系,服務羣眾亮點紛呈

構建社區服務平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活動載體,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我們主要抓好:(一)關愛睏難弱勢羣體,構建社區保障服務體系。

服務羣眾必須首先解決困難弱勢羣眾的生活問題,讓他們先受益。為此,我區開展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户、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構建了社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建立了城區低保服務中心、街鎮低保服務所、社區低保服務站,形成了三級低保服務網絡。去年,我區通過三級低保服務網絡多方籌集資金,發放低保金、救濟救助金以及救濟物資折價達到665萬元,讓困難羣眾感受到黨的温暖。同時,社區黨組織廣泛開展結對互助、扶貧幫困、扶殘助殘活動,滿腔熱情地為弱勢羣眾解決各種困難。如,我區在柳開社區建立了河南第一個工作與治療相結合的精神殘疾人“工療站”,對殘疾人進行各種技能訓練,讓他們參與社會正常生活,不僅有效地幫助了殘疾困難羣眾解決生活問題,而且還有助於他們的康復。(二)關注下崗失業人員,構建社區再就業服務體系。

隨着國有中小企業改制深化,大批下崗失業人員進入社區,生活困難。我區積極應對解決,構建了以城區勞動保障中心、街鎮勞動保障所、社區勞動保障站為網絡的三級勞動保障體系。各社區居委會也自覺把再就業服務當作重點來抓,廣泛開展“入户摸底,進廠尋崗”的活動,為下崗羣眾“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千方百計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去年,全區共投入100多萬元開發再就業崗位12000多個,幫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有效解決了羣眾的生活來源問題。(三)滿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務網絡。我們始終把服務社區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影響社區居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問題,不斷完善社區服務網絡。通過整合民政優撫、司法治安、科技教育、衞生體育、計劃生育、郵政電信等各種服務資源,按照“一居一亮點”各社區分別建立起社區醫療保健服務站、郵電服務中心、全託服務中心、律師服務站等20多個服務網點,46個社區還成立了電腦室,對社會事務如計生、就業、低保、等實行電腦管理。目前,社區內各種便民服務項目門類齊全,服務質量、管理水平提高,滿足了羣眾生產、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務十分方便。(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區從豐富社區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羣眾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出發,廣泛組織開展各種社區文化體育活動。一是成立社區乒乓球、網球、羽毛球俱樂部,開展“生活奔小康,身體要健康”為主題的全民健身體育宣傳活動,在社區居民集中鍛鍊身體的場所開展體育和健康諮詢,開展經常性的各種球類、體操、武術等項目的社區體育運動會,如“賽克杯社區萬人乒乓球賽”、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籃球、五人制足球、氣排球等羣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激發了居民健身運動的熱情,增強小區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區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類社區文藝隊伍,開展廣泛的社區文藝演出活動。重點打造了以江濱社區文化廣場為代表的一批社區文化陣地,去年江濱社區文化廣場共舉行各類文藝演出40多場次,觀眾累計達14萬多人次,江濱社區文化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建立與市圖書館聯網的社區圖書館和電子閲覽室,使居民羣眾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舉辦每年一屆的“川匯之聲”社區羣眾文藝會演、“川匯歌圩”、“新編民歌大家唱”活動,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區內不同羣體之間的關係。三是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居民文明教育,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假期法律知識講座、“給你一把金鑰匙”科普徵文比賽,未成年教育理論研討,百名德育大使進社區等活動;制定和實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轄區55所文明市民學校,組織居民羣眾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文明市民手冊》的學習。通過教育活動,提高了社區居民整體文明素質。(五)建立“民願接待室”,搭起溝通疏導平台。

隨着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變化,社區羣眾的困難和思想矛盾等問題需要及時得到解決,才能有效維護穩定。我們以抓好民願接待室工作為突破口,實行解決矛盾和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努力探索社區服務工作的新方式。與《周口晚報》聯合,在河南第一個創辦“民願接待室”,羣眾的願望、呼聲、煩惱甚至牢騷,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區及時解決,對那些城區無法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則由報社進行“問題追蹤”,通過新聞媒體向市有關職能部門呼籲,促使解決問題。通過開展“零距離訪談”活動,瞭解羣眾需求,傾聽羣眾心聲,使社區居民遇事有人管、權益有人護,進一步拉近了黨和政府與羣眾的距離。今年以來,我們加強對民願接待工作領導,實行規範管理,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標誌標識、統一接待登記本、統一工作制度、統一接待程序,進一步提高民願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羣眾的稱讚。據統計,轄區46個社區民願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羣眾來訪3200多人次,化解糾紛1350多人次,為羣眾解決困難近千件,解決就業1400多次。(六)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社區志願者活動蔚然成風。

結合開展創建社區黨建示範區活動,我區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廣泛組織開展萬名黨員進社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黨員義務奉獻周、黨員羣眾心連心等活動。在社區黨組織中開展“三必訪”,即“黨員新轉入社區必訪、羣眾有困難必訪、居民病(逝)必訪”,在廣大黨員中開展“為社區居民做一件好事,參加一次義務勞動,向黨支部反映一條信息,提一條合理化建議”的“四個一”活動。社區黨支部在各社區啟動“五包”活動,即包一個黨員特困户,做他們的兄弟、姐妹;包一名“兩勞釋放人員”,做他們的知音;包一個孤寡老人,做他們的兒女;包一名下崗職工,做他們的參謀;包一名殘疾人,做他們的枴杖。去年,全區組織黨員為羣眾做好事實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青年社區愛心超市、愛心獻春蕾等志願活動開展得生氣勃勃,也大大調動了廣大羣眾“居於社區、奉獻社區”的積極性。許多羣眾自發組織起來,成立義務巡邏隊,維護社區治安。依山社區殘疾人樑柳青自費開通“紅葉”公益服務熱線,兩年來,接聽熱線電話5000多個,解決人們的心靈煩惱,廣受羣眾稱讚。羣眾的廣泛參與,使社區內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呈現出居民互敬互助、樂於奉獻、安定團結、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三、夯實基礎,突破難點,促進服務羣眾深入持久夯實社區服務的基礎,不斷改善社區服務硬件和軟件條件,是促進社區服務深入持久的保證。(一)完善社區設施建設,改善為民服務的條件。

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少社區辦公場所狹窄,社區工作人員不能集中辦公,甚至無房辦公,羣眾有事無處反映,意見很大。為此,我們採取區領導主動承擔重任,14名處級領導包點聯繫、重點解決難度最大的20個社區辦公用房問題。通過籌集投入資金380多萬元買了一批、發動轄區單位共駐共建找了一批、對房開商加強協調無償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辦公用房達標率提前一年實現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標,基本解決社區辦公條件,有的還超過700平方米,並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檢、一接一場所”,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業餘文化提供便利條件。(二)增強黨組織戰鬥力,為社區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力強不強,決定了為服務羣眾的水平和質量。我們按照中央關於社區黨建“五個好”的目標要求,並進行細化和延伸,在全區46個社區黨組織開展了以“思想建設星、組織建設星、作風建設星、制度建設星、機構(政權)建設星”等內容為主的創“五星級黨組織”活動。同時開展創“十佳社區”活動,促使社區向“組織建設最佳、社會治安最佳、計劃生育最佳、衞生服務最佳、環境秩序最佳、文體活動最佳、便民服務最佳、再就業工程最佳、扶貧濟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標奮鬥,去年共評出“五星級黨組織”6個、“十佳社區”7個,加強了社區黨組織建設,堅定了服務羣眾的思想和信念,增強了黨組織戰鬥力,促進了社區各項服務工作的深入。(三)加強隊伍建設,打好服務羣眾的人才基礎。

社區服務工作任務繁多而艱鉅,過去,由於社區工作人員除了生活補貼以外,各種社會保障得不到落實,社區工作骨幹時有流失。為了穩定服務羣眾的社區工作者隊伍,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我區採取多項措施留人留心。一是待遇留人。去年共增加投入65萬元,為所有社區幹部辦理了醫療、退休等五種保險,今年又投入100多萬增加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留住了大批社區工作的骨幹;二是事業留人。我們在社區開發了社區黨務協管員、低保、計生協管員等200多個崗位。以公益性事業留住了大批新人;三是感情留人。區領導均在社區中建立了基層聯繫點,經常深入瞭解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情況,解決他們的工作生活困難,以感情維繫了隊伍穩定;四是加強培訓、技能留人,組織150多名社區黨務工作者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經常性地舉辦黨建、電腦、法律、檔案管理等各類各層次培訓班,使廣大社區工作者開闊了思路,創新了思維,增強了服務羣眾的能力和本領。(四)廣泛參與形成合力,是做好服務羣眾的強大力量。

做好社區服務工作,必須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參與,發揮各方面資源的優勢。我區實行共駐共建,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共享,與230多個駐區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充分發揮社區黨建指導委員會、社區黨建協調委員會和社區黨建聯席會三級協調機制的作用,僅去年召開指導會、協調會、聯席會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專題研究解決羣眾急需解決的問題,社區內單位都主動關心、協調配合,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會資源,形成了服務羣眾的強大合力。

總之,我們堅持以服務羣眾為宗旨,努力打造和諧社區,在全區30萬人民羣眾中營造了心齊氣順、團結向上的氛圍,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協調快速發展,2004年,我區完成生產總值超過16億元,財政收入達到4億多元,城鎮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在周口市唯一榮獲“河南文明城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