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

7月4日,今天聆聽了江蘇省特級教師陳偉俊老師的講座。他曾經是我們東吳外國語師範學校的校長,聽他的講座有些親切感。他的講座沿襲了一貫的幽默風格,從拉家常式的開篇到圍繞“江蘇”、“國小”、“英語教師”這三個詞彙進行鍼對教師職業榮譽感的宣講。他分析了我們蘇州英語教學的未來,同時對我們這些從事國小英語教育工作的老師寄予厚望。他結合“皮格馬利翁效應”、“北太效應”、預防“馬太效應”三大規律,歸納出:外語學習需要有聲記憶、美感吸引、文化吸引、信心鼓勵、構造機會、重複訓練、綱舉目張以及立體工程。在特級教師細膩而貼切的詮釋中,我們瞭解到了國小低年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從更多方面努力改進和提高。以下是自己的一些隨感。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為孩子創設平等條件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説,國小英語教師是啟蒙老師。如果孩子們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感為他們服務。如果孩子之間存在差異性,就需要我們耐心引導,擔負起責任,認真組織好課堂教學,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英語課堂活動,關注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記錄並及時鼓勵,與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合作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利用家校聯繫,多溝通、多交流。利用家校合力,把我們的英語教學提高一個層次。

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

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英語教師,對於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來説,我們負有重大的責任。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滿腔的熱情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像斯霞老師那樣為了孩子的無怨無悔地從事國小教育。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讓教師崇高的責任心為我們的教育教學護航。

三、不斷提升自我素質

教材在不斷變化,更新,而我們的教學也要不斷適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便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語音方面不斷訓練,保持良好的語音語調。提高個人的技能,通過簡筆畫、遊戲組織能力輔助英語教學。關注生活,聯繫實際,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科專業方面要加強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相關信息,譬如:三聚氰胺、楊梅等。教中學,學中教,讓我們的教學不斷完美,不斷更新。

總之,國小英語教師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的關注,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熱情到英語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同時學習更多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知識,並應用於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更適合整個社會的發展。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2

這次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負面衝擊,特別是對傳統服務業和部分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但是,根據對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分析,也根據這一階段,我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超出國際社會預期的積極成效綜合判斷。我們認為,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

20__年,我國GDP已經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達到了三分之一,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所以經濟總量持續擴大,也大大增強了我國應對突發事件衝擊的國家力量。

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開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軟環境和硬條件已經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所以我們相信這次疫情過後,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會得到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會迅速反彈回升,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會如期完成,中國依然會是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當然,中國經濟發展依然面臨多方面挑戰包括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也包括美國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可能給我們帶來的外部衝擊等等,但是中國經濟增長持續,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

疫情發生後,人民銀行遵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借鑑國際經驗,立足中國實際,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及時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保持銀行體系和貨幣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也第一時間設立了3000億專項再貸款,對抗擊疫情的重點企業,給予精準的優惠資金的支持。與此同時,人民銀行還會同其他有關部門聯合出台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30條措施,有效地發揮了政策的合力,所以這些措施對防控疫情、穩定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同行也對此給予積極的評價。

當前,我們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都是充足的,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政策取向也不會變化。我們完全有信心助力打贏這次防控疫情的總體戰和阻擊戰,完全有能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增長,完全有決心取得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決定性勝利。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3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現在儘管有老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着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

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為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於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夥鬥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到時,不僅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

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同學之間不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校園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文明景象。所以我們要處處以法為中心,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提高自己的法律覺悟,因為只有人人講法,學法,守法,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會和諧。

容易誘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衝動心理、盲從心理、攀比心理、哥們義氣心理和好奇心理。講座教育了我們應該不崇尚暴力、不盲目衝動,面對問題三思而後行。在遇到他人犯罪時應極力勸阻,不行則儘量保護自己。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喜歡的東西,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地遵紀守法。這是我們預防犯罪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還要增強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各種糾紛,學會控制自己。犯罪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上了第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在一時衝動後鑄成了大錯,留下的只是後悔莫及。

犯罪不僅危害到自己,還危害到了身邊的父母、親人。一失足成千百恨,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瞭解犯罪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俗話説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正確認識法律,樹立自我防範意識,遠離犯罪。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4

公司在三月份開始觀看埃莫老師的教授視頻,經過系統的觀看,聽了艾莫老師對怎樣做好一名員工的講解,我感覺非常有道理,並且讓我心裏頗有些感受!

通過觀看艾莫老師的視頻,讓我瞭解到公司能正常運轉要有資金,而資金要有人來提供,每個公司都有非常重要的人組成。無論是高層管理人員還是基層普通員工,聽了埃莫老師的教授,讓我明白要做一名最有用的員工。在公司剛剛起步的時候,會選用開拓型人才,在像孩子一樣成長的時候選用;戰略型人才等到長大到成熟的時候需要維繫型人才;等到衰退的時候要選用矯正型人才。每一種員工在不同時期價值是不同的,無論哪一種員工都要有良好的心態,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價值,決定了你職業生涯中是否可以創造奇蹟。

每個人在每個月都會有倦怠的時候,積極地人選擇用樂觀戰勝消極,他們明白消極的作為是什麼也改變不了的,只有積極樂觀的努力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才會找到出路,才會有可能成功的機會。

每個人都是懷揣着自己夢想來到公司,並且有着自己明確的目標。在公司的每一天、每一月、每個季度都要有自己的目標,對自己的人生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這樣才能讓自己有事可做。光有目標不行,還得付諸於行動,只有去行動了才可能完成目標。並且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不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持不懈的一直去努力。再有這些的前提下還要去體現自己的價值,去努力創造自己的業績,一個人的價值體現一方面就來自己的業績。

最後,艾莫老師的一番話,也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在一生中必須要不斷的突破自己,只有不斷地突破自己,才有自己的不斷進步,才會不斷地完善自己,從而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5

“愛同樣可以傷害學生。”“最不能原諒的教育失誤,便是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研究後進生是最好的教育。”“語文教學技巧永遠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實感。”這些都是李鎮西老師的教育名言,聽完他的講座對我的啟發很大,所以記錄下來與各位共勉!

李老師談吐風趣幽默、博學多才。他經常利用空餘時間給學生讀一些文章,向學生推薦名著,要學生摘抄,可以想像,他讀過多少教育專著,他平時有多愛好讀書。我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可是和李老師比起來還是自歎不如。從選擇師範的那天起,我的理想便是當最好的老師。有句廣告詞説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與做最好的老師是否自相矛盾,我認為並不矛盾,“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説,“最好”其實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李老師説,作為一名教師每天要完成“五個一工程”,即每天上好一節課、找一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讀書不少於一萬字、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寫一篇教育日記,可以是教育教學反思也可以是教學小故事,反正要筆耕不輟。聽完他的講座,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沉睡的寫的慾望,我一直很想寫點什麼,雖然,我不能每天都寫,但我能經常寫,寫下自己一時的感受,在將來的日子裏慢慢品味,也是一種收穫、一種享受。竇桂梅也有自己的五個一工程,即每個月讀一本好書,上一節公開課,面批一篇學生作文,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聽一場專家講座。儘管他(她)們所説的五個一工程我不能全做到,但可以做其中的一部分,這樣下來,也能給自己充充電,我感覺自己現在沒有什麼上進心了,每天重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睡上一覺,每天都感到很疲倦,對於自己的專業沒什麼提升。原來,我很喜歡看名師的經典課堂或者是教育專著,也有名師的教育理論,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營養,現在似乎就是在吃老本,其實教育教學是需要智慧的,要不斷的給自己增加營養,不斷的充實自己,看具有大家風範的名師課堂,是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最好最快捷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我要進行到底,學無止境,到廣闊的名師課堂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營養品吧,相信每一次都不虛此行!

李老師所講的內容很多,大的方面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小的方面到具體的案例和一些具體的小做法,其中對我感觸最深,對我來説,感覺收穫最大的主要是:要做最好的老師,一、要有出色的專業素質和超強的業務能力;二、要有心,有進取心,要專心,要有思考反思。這兩點是我聽完李老師的講座最大的感觸,以下就是我對於這兩點的一些見解。

一、要有出色的專業素質和超強的業務能力。

我認為,這是我們教師的立身之本。做教師不同於做壯工,不是靠力氣大,或靠蠻幹就能致勝。教學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必須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出色的專業素質和超強的業務能力才能開展起來。如果我們沒有最最基本的業務能力,在學生眼中,我們只能是一個無能的好人,一個好心的“廢物”,一切教學工作只能夭折在搖籃當中。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不管原來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如何,都要活到老,學到老,時時刻刻不要忘記磨練磨練再磨練自己教學基本功和業務能力。

二、要有心,有進取心,要專心,要有思考反思之心,要專心,要用心。

具備了第一條,具備了出色的專業素質和超強的業務能力,只能説我們入了門,能從事、進行基本的教學,能開展起最起碼的工作了,或者説能立了身。但是這時,我們只能説,我們已經是教學方面的將才,已經具備了必須的外在的東西,但這還是初級階段,還沒有掌握教學工作更深層次的東西,離把教學工作做大,做強,做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缺少教學工作的精髓,還沒有成為運籌帷幄的帥才,還有內在的東西需要學習。這就是要有心,有進取心,要專心,要有思考反思之心,要專心,要用心。包括李鎮西先生所説的“要寫作”,也是用心的一種外在表現。

我認為,我們大部分教師都只征戰在上面兩條之一的路上。有的老師只津津樂道於基本功的訓練,而疏於或不屑於用心;有的老師卻只精於用心,卻忽視了基本功的再提高。其實上面兩條應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硬”!這是制約我們大部分教師進步成為名師的關鍵因素。

那如何進行兩手抓呢?是先苦練基本功,把教學基本功練到登峯造極,再去練進取之心,思考反思之心,再去專心、用心,還是恰好和上面反過來,先練“心”,再“練功”,還是兩都同時開練?我認為應該是兩手同時抓,兩手同時硬起來。如同武俠小説裏絕世一流的劍客的成長:最初練劍時,是手中無劍,心中更無劍,既無練劍的基本功,也無練劍的精髓;練習一段時間的劍法後,發現已手中有劍,而心中仍無劍,已具備練劍的基本功,但還沒有體會到“劍魂”的精華;再練習一段時間,發現心中已有劍,但手中無劍,經過一段苦練,練劍的精華已初步找到,但這時卻發現,原來已經學會的所謂基本功已經遠不夠現在用的;最後再練習一段時間,才能達到練劍的最高境界,成為絕世高手,即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即外在的基本功與內在的靈魂都達到了遊刃有餘、來去自如的境界。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同時成長、成熟。將、帥之才皆備了,將才的匹夫之勇,再加上帥才的運籌帷幄,才能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外強於“功”,內強於“心”!之心,要專心,要用心。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6

x老師以故事貫穿整個培訓課程講座,帶我們進行了一次難忘的“芳香之旅”。

優質服務案例解讀—快步禮賓、殷勤帶房、貼身管家、“金鑰匙”服務、節日祝福、細微服務、真情回訪、真誠送行、信函問候等。

生活就是服務,只有給予人們更多一點,更好一點服務的人,才能不斷前進。酒店員工的職業道德是真誠公道、信譽第一,誠實守信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恪守誠信就是衡量一個人行為、品質和人格的標準。做企業同樣需要誠信,古人云:“經營之道在於誠,贏利之道在於信”,誠實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企業搏擊市場賴以生存的前提。

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關注“誠信”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着缺乏誠信的陰影,從假煙、假酒、假證件、假鈔票等等,都給人們的心理上留下了很多不誠信的陰影,以致讓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理解。作為一個服務行業的工作人員,應該怎樣去面對現在的實際工作呢?

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往往把服務理解為態度,即:態度好=服務好,其實不然,服務有其更深刻的,並且與執行規章制度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誰都知道,與客人直接打交道即累又繁瑣,可我喜歡服務工作,喜歡看到客户、人希冀而來、滿意而去的表情;喜歡看客户在我們這裏疲憊而來,面帶滿意的笑容離去;滿足於由於堅持原則而使酒店和客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後獲得的成就感。

但也常因硬件不足而不得不通過人為的服務手段去彌補而產生遺憾,也不得不接受客户沒有達到目的時不滿的宣泄。我的工作中心是:一切為了顧客,為了一切顧客,為了顧客的一切。

我是為客人服務的人服務的,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滿足員工的需求,牢固樹立二線為一線、全員為顧客、我為大家的服務意識,做一個讓大家信賴、依託、知心的基層管理者。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7

週四晚聽了場海文考研的講座,感受深刻。首先,講座開始時老師是通過問問題的方式熱場。根據現在在校大學生普片存在的問題,感覺到迷茫,目標不明確,從而問出他們的需求。然後列舉了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讓在校大學生看到畢業後的就業壓力。通過問問題,問出痛苦,然後將其痛苦擴大化。

互動過程中,很多同學都存在這樣的現象。當老師問到他,你畢業以後要幹什麼?回答是找一份好的工作。那你覺得怎麼樣的工作在你看來才算好呢?這時很多同學就答得很籠統了,多數提到的都是薪水。假如説自己連畢業後要幹什麼,能幹什麼,都不知道的話,那麼如何朝着一個方向奮鬥。

接下來老師就開始介紹考研的一些課程,例如:數學、英語、政治輔導班。然後列舉了一些考研的好處:1.讀研不像本科,可以邊讀邊在學校代課兼職。2.讀研能進一步深造你的專業技能,使你的專業更上一層樓。這就是銷售過程當中,問出痛苦,然後對症下藥吧。

但是考研就能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嗎?讀了研究生,畢業以後就能找份好工作嗎?這些都是我們每個應屆大學畢業生,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平日裏我問了一些即將參加考研的同學,你們為什麼考研呢?有以下幾種答案:1.就業壓力大讀了研能找個好工作。2.想考回自己的家鄉。3.高中時候想考某個大學,但是沒有考上,現在想考回去。4.覺得自己專業不好找工作,也就只有考研了。種種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反應出一個問題,沒有一個明確清晰的目標。

結合我自身的問題,我覺得自己首先應該把心態擺正。現在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不要認為自己有多牛,多了不起。我所在的學校並不是什麼“985”“211”院校,所以更應該擺正心態。其次,不管我以後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都會充實的做好自己活在當下。因為我知道:1.成功是因為態度。2.找方法,而不是找藉口。3.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4.命運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5.我們不改變壞習慣,它將控制我們一生。6.你越努力,你的運氣就越好。7.如果事情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8.有夢就會實現。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所以一切的一切都由你來決定。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8

今日上午,全鎮語文老師到一小聽陳琴老師的講座。陳琴老師已名滿天下,雖常在全國各地講學,卻依舊奮戰在我們國小語文教學的第一線,她今年是擔任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因而,我們每一個去聽講座的老師都有充滿了期待。

初見陳琴老師,感受到的是一種樸實,一種同行的親切。陳琴老師中等身材,身體微胖,不似她的文章那樣飄逸。後來才知,那是因為她工作勞累過度,身體狀況一直很差。

上了講台,陳琴老師便比所有的健康人都精神,近三個小時的講座,未見她喝過一口水,未聽她清過一次嗓子,就那樣像一位博學的長者,又像一位親密的朋友那樣,耐心細緻地講解她的“素讀”理念,告訴我們要誦讀經典的重要性,指點我們如何去教孩子誦讀經典,而最能堪稱一絕的,是陳琴老師對詩詞吟誦的研究。那是美妙的三個小時,我收穫很多。

陳琴老師博覽羣書,又做到了學術有專攻。她除了建議我們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我國的古典文化,誦讀四書五經,還要讀外國的經典。她一次次向我們推薦她讀過的經典名著,我雖愚笨,未能記住陳老師所説的那些書名,那些作者,但我能理解陳琴老師的話,一是要多讀書,讀經典的書,讀大部頭,不僅要文學類的,還要讀歷史類、哲學類的。像我這樣只是翻翻雜誌是沒多大意義的。二是要記住一些東西,否則讀再多也還是別人的。這一點我也很弱,遇上喜歡的詩詞,願意去記一記,能很快記住,卻也很快就忘了,跟水洗過一樣,不留一點痕跡。現在清楚了,得記500遍才是自己的東西。

越到最後,陳琴老師越進佳境。説到詩詞的吟誦時,陳琴就不再是普通的老師了,而是一位韻律大師,她的嗓音那麼動聽,一首首常見的詩詞,被陳老師用吟誦的方法演繹得美輪美奐,像是披上了新裝的絕代女人,是那樣的耐人尋味。這是陳老師的絕技,我是隻可欣賞,而無法模仿。

陳琴老師在自已所帶的班級裏辦了一份報紙 ,叫《班級作文週刊》,這倒是可模仿的。我也可在自己的班級裏辦一份報紙,我班家長也能積極配合,我們可辦一份關於班級生活的綜合性報紙,裏面的內容是孩子們自己創作的,是所有孩子喜聞樂見的……嗯,家長也要參與進來,那就再加點對家長有用的東西……總之,我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謀劃謀劃。

聽陳琴老師講座,真是勝讀三年書啊!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9

在我沒調入石小之前,就早有耳聞石小在作文教學中頗有研究。今日,有幸聆聽了謝老師的講座——作文教學“五步法”,再次讓我領略到了石小的老一輩們為學校所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曾創造的輝煌。作為一名現任的石小語文老師,我深感慚愧。我想,我們只有繼承和創新老一輩的優良傳統,才不會愧對石小的老前輩們。

在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謝老師對“作前指導”作了非常具體的闡述。他強調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特別是一些有趣的、新鮮的材料。而且,給學生準備的時間至少一個星期,多則一個月至一個學期。説實話,從教這麼多年,除了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外,從來沒想過要在“作前指導”中下那麼大功夫。今日一聽,忽覺自己真是誤人子弟啊!由此,我想到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我們在他們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習慣。我們應指導學生時時、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遇事多問,積極思考,逐步養成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在教室裏種花,讓學生觀察發芽、長葉、爬蔓、開花的過程;大課間活動開始了,讓學生説説你最感興趣的一項活動;同學們冒雨到校上課,及時讓學生描寫颳風下雨的情景,談自己身處雨中的感受;舉行完校運動會,讓學生描寫運動員奮力拼搏的颯爽英姿;自己受到表揚後的激動神態,做錯事後的懊悔心情……如果學生能夠隨時描寫自己身邊的事物,則説明學生已養成了觀察的習慣,這樣便會自覺地積累寫話素材,寫話時就能做到有內容可寫了。

低段寫話的目的是什麼?這是開展低段寫話教學必須首先弄清的一個基本問題。聽了謝老師的講座,我也深深地反思自己的寫話教學,發現自己確有拔苗助長之嫌。《語文課程標準》將低年級作文改為寫話,強調要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在寫話中積累經驗。的確,兒童經過幾年學前教育生活,口語系統已初步形成,並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交際的需要。而書面語系統才剛剛起步,因此,低段寫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一種零起點教學。如果提出過高的要求,無疑是對學生心理能量的挑戰。一旦這種心理能量消耗超出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就自然會產生一種畏縮心理。他們會尋找一種能降低心理能量消耗的辦法,那就是編故事,抄作文。因此,低段寫話中,多進行一些日常隨機小練筆還是比較好的一種訓練方法。如:學習了《黃山奇石》後,讓學生寫寫導遊詞;學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讓學生想象第二次種葫蘆,這樣的小練筆字數不多,能使教師更多地關注語言的質量,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反饋和矯正。經常進行這種小練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表達能力,尤其是中下學生收益更大。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有幸聽了杭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張華教授的講座,內容是關於核心素養,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人們適應信息時代、知識社會和全球化時代的需要,解決複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測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又可以稱為“21世紀素養”。

其實説白了,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在21世紀更好的生存適應發展。張教授説,所有的框架都提到了四個內容,那就是:合作、交往、信息通訊技術素養、社會文化技能與公民素養。他説,現在我們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多少與之相關,除了一門計算機課還多多少少與信息通訊技術相關,其他都是不相關的。我很想告訴張教授,這門計算機課大家都不重視,甚至有不少老師經常想佔用計算機課呢。

反觀我自已,近段時間我過於關注學生的學習了,尤其是期會考試前後,比如午自修的紀律,我要求學生安靜,一方面教室隔壁的語文辦經常向我投訴説,我班過於吵鬧影響老師們休息;另一方面七年級段會有檢查人員工巡視,分貝過大會被扣分。當然我自已內心也是認為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提高成績。基於以上三點,我中午經常喝斥學生,讓他們安靜。課間我也希望他們安靜,希望他們連討論問題也細聲細語。我現在覺得自已的很多規矩都對他們的成長尤其是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的是阻礙作用。光安靜地學習書本中的內容對於學生的未來到底起多大作用,這很值得商榷。

回想我自已的國中生涯,我還記得多少知識,我還和多少國中同學交往聯繫。説實話,我不記得國中學到了什麼,雖然國中時我的成績很優秀,我現在都做不了國中的一些題目,我也和國中同學斷絕了來往。這樣看來,國中這段時光對我現在並沒有太大幫助。

張教授説,現在的班級授課制是工業化時期的產物。特點就是:“粗加工”、“大規模”、追求高效、缺乏創造……為了追求高效,我們又不得不形成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式的接受性學習、“儲蓄式學習”、“輸入式學習”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習方法確又是阻礙了核心素養的發展。這也意味着現在的班級授課制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作出相應的調整。現在教育系統中倒是有課改的意識,但總覺得是換湯不換藥,將座位從插秧式換成圓桌式就完成了,而上課模式卻還是原來的灌輸式,這就又成了下面欺上,上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自欺套路。究其根源,還在於選拔人才的標準,如果還是隻是依分數一條,這任何課改都是無效。考慮到人口國情,這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

本人只是教育系統中最末段的一線教師。雖然對於張教授的憂慮我無能為力,但在自已班裏我還是可以做一些試驗。一是關注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二是可以每週申請一節活動課,摒棄教室帶到操場上活動或是讓學生設計一堂特長課,比如跆拳道的教跆拳道、剪紙的教剪紙等等。

我們學校既然搞幸福課堂模式,要讓學生獲得真正的幸福就不需要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于丹教育孩子講座,即《中國小生人格教育》專題講座內容簡介: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

于丹教育孩子講座觀後感:今天,我觀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國小生人格教育》短片後,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懂得感恩,要有抵抗挫折的能力等。尤其是于丹老師講的幾個小故事,讓我很受啟發。有一個小男孩,因為他的親人很愛他,所以他就嬌縱,很愛對人發脾氣。為使他能改掉愛發脾氣的壞毛病,他父親讓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牆上釘個釘子,隨着每天釘釘子的數量有30多個到5個,3個,直到沒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改掉了愛發脾氣的毛病。但他父親卻讓他把所有釘子拔掉,並指着籬笆牆上密密麻麻的釘孔對他説:“孩子,你改掉了愛發脾氣的毛病,是好樣的,但你看看這針孔就像你每對人發一次脾氣在別人心中留下的傷痕,永遠留了下來。”我們何嘗不是總愛亂髮脾氣,甚至有時候受了委屈,把氣撒在家長身上。

有一個小男孩他想吃冰糕。因為天氣並不熱,家長怕他吃了肚子疼,所以不給他買,他就哭鬧甚至説父母不好,連一根冰糕都不捨得買......做個讓部分我想起于丹老師説的話:“有許多孩子以自己為中心,別人給他東西他覺得是應該的,不給他就不應該他們不覺得給他東西是情分,不給他東西是本分。”小孩的行為就驗證了這句話,我們應該做後者。還有一個故事,讓我感到驚訝:一個學生因為三次剪髮不合格被趕出校門三次,竟然自殺了。老師説現在17歲一下兒童存在很多像她這樣因為承受不了打擊而選擇自殺。這讓我很奇怪,為什麼要選擇自殺呢?頭髮不合格還可以再剪,考試不好可以再考......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們為什麼這麼輕易的就結束了生命,生命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而且還屬於父母,屬於親人,當我們做輕言放棄生命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了他們,想到他們的痛,他們的愛,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敢的面對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希望家長不要害怕我們經受挫折,在成長的路上,有坑我們會繞過,有山我們會翻過,它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失敗,挫折,害怕對我們的成長來説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嗎?看完這堂講座,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人的差別在業餘,學生的差別在課餘。”今晚陳老師的面授課讓我的內心從最初的失望感逐漸轉向被深深的吸引並且為之震撼。

一名國小語文老師,本着對語文教育事業的執着探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教學道路來(素讀,吟誦經典)!她的事蹟告訴我,只要用心去追求,沒有什麼不可以!為什麼古代的人只需要短短兩年的學習時間就可以吟詩作賦?為什麼猶太民族能寫會道、智力超羣?究其原因,在於“素讀”(不追求理解所讀內容的含義,只是純粹地讀)。這也是日本七田真所提的“右腦教育法”。從我自身的經歷看,很認可這一點:孩童時期,是通過記憶訓練大腦的黃金期。而吟誦經典恰恰是最好的方法。今晚總算是見識了詩歌吟誦,這才是真正的詩歌啊!

美,真美,真正美!吟誦出來的詩歌不僅韻味足,而且很容易記。真希望可以去聽陳老師的詩歌吟誦課。美好的東西總是可以打動人,心底那顆沉睡很久的種子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可以説陳老師創造了一個教學奇蹟,但正如她自己最後所説的——“如果我沒有過人的天賦

那麼,就請時間賜我力量”香水的差別只有那麼一點點,可就是這麼一點點讓它有那麼大的差距。人,不也是一樣?多用心一點點,多付出一點點,多堅持一點點……或許,時間真的可以給人驚喜。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農曆20xx年歲末,二零零三級的考研戰鬥趨於白熱化,二零零四級的考研戰線已然拉開。今天去湖北大學聽海成考研講座就是20xx年考研戰鬥的序幕。坐車來回免費,中國考研頂級輔導專家樑偉偉博士專場講述考研的形勢和策略,足以吸引我的眼球。

寬敞的學術報告廳人滿為患,樑博士年輕令我吃驚,而他的滿腹經綸更讓我聽的瞠目結舌。樑博士以他詼諧幽默的演講風格博得在場學子的陣陣掌聲。他從20xx年考研結果分析了考研的低錄取率的原因和20xx年的考研形勢,接着他又分析了報考研究生院校的訣竅,權衡了專業和院校選擇的準則,根據學術性和應用性的分別合理選擇專業方向。接着樑博士有又對考研公共課程的題型和應對策略作了大概的分析,使我對於考研的題型有了一定的認識。樑博士還特別對英語考研與四六級考試的不同做了具體的分析。他幽默的演講風格令現場的氛圍很是活躍。最後樑博士結合自己的考研經歷給大家闡述了考研的艱辛和如何處理考研所面對的各種困難等等。

報告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最後同學們有的報名參加海文的培訓班,有的還圍着量博士問這樣那樣關於考研的問題。我也買了關於考研的一些參考信息資料。同時還結識了幾個一起考研的戰友。感覺還是不錯的啊!

最後從報告廳出來的時候又碰到文都考研的工作人員在散發傳單。我感覺考研不只是我們學生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有考研的輔導機構的明爭暗鬥。坐上回去的班車給幾個同學侃了一番考研的理想和目標,以及自己的現狀,瞭解了以下他們對於考研的見解還是讓我很有體會。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9月17日、18日在邢台一中我參加了“全國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系列講座”活動,我聆聽了專家的精彩講座後,可謂是受益匪淺。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提高教育效。原來我知道教師的任務是要 “傳道、授業、解惑”,但是聽了汪克良老師講座後,我知道作為一位教師還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不僅傳道、授業、解惑,為適應時代發展更要激趣、啟思、導疑,做一名智慧的教師。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就要懂得堅持。做一名智慧的教師就要懂得尊重。聽了汪老師“一封家書”時候,我不僅明白學生對老師做法的感激,現在的我更是瞭解到那位老師那份給予學生尊重的寬容和仁者的智慧。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會反思。“我們真正的收穫不在於吃了多少東西,而在於消化了多少”這是在汪老師講牛的反芻時候提到的,用在教師的身上就是要學會反思,反思的過程就是在消化自己的所得將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還應當學會“違規”,不按規矩出牌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懂得利用懲罰,在懲罰體現教師的聰慧;做一名智慧的教師更要學會創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別出心裁;

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有多層次的思維方式;做一名智慧的教師要留意細節,感受以小見大的樂趣……智慧有時候是在不斷探究摸索和學習中昇華出的一種靈感,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積累總結,將靈感轉化成一種經驗,做一名真正的智慧教師。

二、學生的培養,應先注重其人格的培養,而不要只注意學習,即先教會其做人,後教會其做事不同的道德修養決定着不同的價值追求,也決定着不同的行為舉止,以鮮活的案例來教育學生,引導每一位學生以遵規守紀為榮,以對社會、集體、家庭、自己要有責任心為榮,以心懷感恩為榮,引導學生,感恩父母,啟發學生,感恩社會、學會關心他人、樂於幫助他人,並引導學生感受在實施這些行為後的幸福感和快樂,把不給別人添麻煩作為每個學生做人的底線。

三、啟動學生的內驅力是最好的教育

由責任感等後天形成的社會性需要所產生的內驅力是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一個真正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教師,應該把激趣、啟思、導疑,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認真思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作為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如汪克良老師舉的“三個瓦匠砌牆的故事“讓學生分析得出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一個人,不能總想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要用樂觀的心態去喜歡你必須要做的事!如周同麗列舉的讓學生經常做的“遊戲-我的生命線”;設計班徽;成長檔案袋的充分利用和定期整理,做為自我教育的一個措施;開好主題班會;責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

啟動學生內驅力的教育必須是愛的教育,必須是尊重的愛,我們要反思我們對學生的愛是否是尊重的愛;是否是理智的愛;是否是真誠的愛;是否是適時的愛;是否是氾濫的愛;是否是公平的愛;是否是符合角色的愛。

四、開好主題班會

首先要知道學生在某一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把解決某一問題做為班會的目的;其次是班會設計的藝術性是要不斷挖坑讓學生跳進去,讓學生自己爬上來或給學生幫助上來,讓每一個班會成為每一個學生思想的起伏和成熟;最後是一次好的主題班會應該是許多老師集體智慧的結晶。

五、教育學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

教育的目的是喚醒而不是改變,教育的手段是引導而不是訓斥,教育的方法是關愛而不是溺愛。老師對學生的愛要講方法,能讓我們的學生體驗到每一個教師對他們的愛才是最關鍵的,要學生認可才行。我們的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身心發展規律,減少教育過程中一些障礙和無效教育,我們的教育效果會更好!汪克良老師以“171個被認可的漢語新詞 ”等為例説明當代學生新特點。再如周同麗老師舉的一個“四塊糖”例子,她也照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重演一遍,但忽略了因時而異、因人而異,沒能符合當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果遭遇一次尷尬。周老師一句“你的心裏有糖嗎?”讓我們猛然一震,不得不思考,怎樣讓我們的教育更有效。

六、用精細化管理,讓學生養成好習慣

很多情況是我們沒有堅持,也沒有監督學生堅持,沒有讓學生養成好習慣。習慣決定成敗,國小生的一個特點就是自制力較差,可能一個故事甚至一句話就能激起他們好好做人,努力學習的衝動,但往往只是個衝動,不能持久,所以要用精細化管理,培養好習慣,大體都採用魏書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承包制。開始時我班也是這樣做的,後來,感覺操作難度大,執行的不好,所以不少方面在下滑,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這一方法再落到實處。

七、發現與名師的差距

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相片和錄像資料,與家長的通話記錄人家都能錄下來並積累下來,我都沒有往這方面考慮,工作了這些年我與家長的通話記錄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證據呢?咱不會保留。這就是我與名師的差距吧,不會用心做事,做事沒有堅持到底。從本次學習後我也要做個有心人,及時記錄自己和孩子們的成長腳步。

八、在講座中給我印象深刻的觀點,對待學生的錯誤的態度應是:理智、冷靜、淡定。錯誤是學生特長的不正確的表現形式,犯錯誤是學生成長的過程,應該給他們機會、位置、舞台,讓他們改正、提高。對於孩子的話都要認真地聽完,不然以後想聽時他們就不説了。這些我都認同。

九、在聽了何豔梅老師《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報告後,我收穫最多的是愛中的智慧:愛是基礎,愛生智慧。只有真心地愛學生,才能尊重學生,瞭解學生,理解學生,教育學生。當你真心愛學生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沒有困難的工作,愛學生就會想出教育學生的辦法來,就會享受工作的樂趣和育人的幸福。她的那套系統、完善的評價體系是她智慧的結晶,也是她愛教育的證明。我很喜歡她把教育資源深挖掘並無限放大的觀點,她説:活動不在多,一個頂十個;不幹一舉一得的事,愛幹一舉多得的事。她提醒大家:大聲地訓斥,會把孩子屏蔽起來,不知你在説什麼。這些我應該注意。她善於用學生管學生,每天讓學生查口算、留作業、查衞生、桌椅擺放、作業完成、紅領巾、課間違紀、擦黑板、擦窗台、收發作業等,在學生管理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受教育。這些我也可以嘗試。

十、真實記錄學生學習過程 促進良好學習行為與意識的形成,

“快快樂樂搞研究,輕輕鬆鬆做班主任”,這就是何豔梅老師的真實寫照,也是我聽何豔梅老師講座的最大感受。

遇到班級中的問題,何老師經常會用研究的眼光來看待,因而探索出了師法自然的教育規律——順性而為。何老師利用“喜報”“誠信章”“統計圖”等建立起符合兒童個性的新型評價體系,讓學生在自信中自我要求、自我提高;她順應兒童愛玩的天性開通了“陽光網站”,讓學生成為了一個個“千里眼”“順風耳”“萬事通”;她研究符合學生天性的管理方式,使自己的教育目標“水到”而“渠成”。班主任的工作揪心而辛苦,但它帶給我的心靈慰籍和快樂,也是教師生活中最鮮活、最美麗的。今後我要以何豔梅老師為榜樣,力爭做一名研究型的班主任。

十一、性格活潑、敢説敢做、善於組織各種活動的焦豔玲老師開拓創新,開展了許許多多的精品活動。她展示自己的精品活動,講她活動育人的道理,詮釋自己的成功和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快樂。讓我也感到了班主任工作是種快樂和幸福。

通過這次聽講座,觀念得到了更新,學得一些有用的方法,在今後的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我會把專家的理論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結合,生成自己的見解,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注意挖掘活動中的教育因素進行活動育人。我力爭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愛中實施教育。我力爭做一個快樂、智慧、幸福、研究型的班主任。我力爭使自己的工作再上新台階,再登新高度。

德育主題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目前,復工復產取得積極進展。截至3月13日,除湖北省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

客觀地説,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疫情大大減少了人口流動,對消費需求,尤其是對餐飲、影院、交通旅遊、酒店住宿等服務性消費的衝擊最為明顯。從供給側看,受防疫防控影響,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通有所不暢,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速度。

不過,多位專家學者表示,對疫情給經濟帶來的影響要科學理性地分析。我國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看未來,隨着疫情結束,生產要素流動將恢復正常,在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將獲得反彈性釋放,中國經濟將回歸既有的增長趨勢。“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會對經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但終究是一次性衝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説。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從發展實踐看,疫情對大型經濟體的衝擊往往是短期的、階段性的,一般在疫情結束後一個季度恢復正常增長。

看當下,儘管疫情會給中國經濟造成一定損失,但我國有能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有能力將疫情帶來的不利衝擊化解到最小。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認為,疫情對多數行業和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影響程度有限,目前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已經出台了不少政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恢復,這有助於對衝疫情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