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知識:為什麼我很講衞生,肚子裏還是長蟲子

相關病例

健康科普知識:為什麼我很講衞生,肚子裏還是長蟲子

近日,我院消化門診來了一位很特別的病人,之所以説她特別,是其所患疾病與常見的消化性疾病不同。患者小華(化名)29歲,自述肛門瘙癢無比,“家居農村,衞生條件較差,印象中記得很小的時候拉過蟲子,後來就不了了之了。”小華説:“可是最近一年,幾乎每個月都會拉出一條蟲子,我已經非常注意衞生,也吃了很多藥物仍然無濟於事,這該怎麼辦呢?”

通過進一步問診,瞭解到她每月排出的蟲子為乳白色,細小如線狀,初步判斷為蟯蟲病。

蟯蟲病

蟯蟲病是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世界各地流行極廣,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萬,我國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兒童感染率高於成人,人是蟯蟲的唯一宿主,感染者是唯一傳染源,傳播方式為肛門—手—口。

臨牀中輕度感染者多沒有症狀,嚴重者常引起以下症狀:

1

瘙癢

以肛門或會陰部瘙癢明顯,這是由蟯蟲的機械刺激和其產生的毒性物質所致,小兒多見夜間哭鬧不止。

2

消化系統症狀

蟯蟲侵及腸黏膜可致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3

異位寄生多引起相應器官的炎症

如陰道炎、盆腔炎、闌尾炎甚至腹膜炎。

4

精神狀態改變

成人多見失眠不安,兒童多有嗜食異物的偏好。

經過診斷

醫生為小華開具了驅蟲藥以及百部、地膚子、烏梅等中藥,令其將中藥煎汁後灌腸用,囑咐其勤換內衣,貼身衣物用開水浸泡、紫外線下晾曬。

腸道寄生蟲感染雖然危機不了生命,卻困擾患者,尤其是反覆發作、纏綿難愈的。這就告誡我們生活中一定要勤洗手,注意飲食衞生,“病從口入”四個字恰好説明了腸道寄生蟲病的發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