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聯的美文欣賞:春聯

本站:春聯,我們也稱對聯,是我們華夏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是每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不管家裏怎麼窮,沒有肉吃,沒有飯吃,都要貼上春聯來過春節。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春聯》。

關於春聯的美文欣賞:春聯

我家好幾年不自己寫春聯了。這幾年銀行、房地產開發商都送春聯,家裏用不完。從外地打工回來的農民兄弟,在街上買幾幅春聯,或者送的夠貼的,就不需要再請人動筆墨寫春聯了。今年也有人送我對聯,可我感覺不能表達我的意思,加上上面還有廣告的成分,破壞了春聯的意境,所以決定不用買的,決定買些紅紙,自己寫春聯,來表達我的思想意境。

家裏有學生,所以我想寫些勵志的春聯,來激勵孩子的學習,貼在門上,希望能時時刻刻提醒孩子;還不喜歡抄人家現成的春聯,喜歡自己對春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臘月二十七下午,我就開始準備筆墨紙硯,準備自己寫春聯。我買來紅紙,精心裁剪,規劃好需要幾幅大門對子、幾幅單扇門、寫五言的對句還是七言的對句。裁好紙,七言的怎麼疊、五言的怎麼疊都是有講究的:五言的對子紙需要把紙對摺時留出感覺一個字的距離,再把重疊的部分對摺就可以了,把留的部分疊上來就可以把紙平分成五份,再在成長方形紙兩對角對摺,疊紙的工序就算完成了。為什麼還要疊紙,這是有講究的,一是為了寫字時能佈局好看,平分紙局,寫好的對聯兩邊高低相同,字的大小一致。七言的要複雜一些,先對摺時留出一個字的距離,雙層對摺時再在雙層紙上留出一個字的距離,再挨着疊好,每個字的大小一致,再對角線對摺,為了字能寫在中間位置。還有羅漢對的疊法、小春字的疊法,等等。寫春聯的學問還是很多的。

小時候爸爸給人家寫春聯,我幫爸爸裁紙,拉紙邊,爸爸是教師。四十年前人們都還很窮,買不起春聯,就在集上買幾張紅紙,請有學問的來寫。家裏有去世的老人,當年不貼對聯,貼火紙,第二年藍的,第三年貼紫的,表示對長輩的孝心叫守孝三年,到第四年才能再貼紅春聯。當然如果這三年內有喜事,家裏有子女結婚,沖喜,就可以貼紅春聯的。貼春聯的學問很多的,所以不能亂寫,更不能亂貼。老家左鄰右舍幾個生產隊的家庭都來找爸爸幫忙寫春聯,爸爸基本上是從過完小年就開始接到鄉鄰的紅紙。為了防止弄錯,在紅紙的背面寫上名字,並註明家裏有幾個大門、幾個小門、幾個窗户、還有雞圈、豬圈、自行車,等等。爸爸當然很忙,有時候不在家,我和哥哥就代勞收下、註明,等爸爸晚上抽空給人家寫時,我們就幫忙拉着紙邊,不像現在有鎮紙壓着。爸爸寫好,我們就把春聯平端着找地方放平,去晾乾。家裏條件簡陋,因為寫的多,沒地方涼,墨還不能太飽,容易淋字,淋少了還有些辦法彌補,淋多了就廢了,每家紙都不多餘,有些甚至買的就不夠,廢了就麻煩了。有時寫壞的,就只有自己家裏紅紙換上。那時寫春聯都是義務寫,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費時費工還貼筆墨紙硯。寫的多晾在地上、牀上,各種平整的地方都利用上也不夠,弄得往往我家沒法睡覺,這樣一直寫到大年三十上午,人家都放鞭炮吃團圓飯了,還有來我家要個春字貼在水缸上,或寫個“雞鴨滿圈、槽頭興旺”的。那時老百姓識字的少,可都很講究,家裏的每件物件上都要貼上紅字,圖個吉利。現在我們就在大門上貼上春聯,或者簡單的貼個福字,在以前是不允許的。

看的多了,所有寫春聯的流程我都學會了。後來我也繼承了爸爸的衣缽,回鄉當了教師,我可以獨立給人家寫春聯了。一開始每年都要買本春聯的書,抄上面的春聯,像大門七字的:“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還可把它改成五字的:“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鬆”等等,一本書挨着寫,儘量一家沒有重複的,挨着的鄰居也寫不一樣的。我還根據每家的不同情況給他們寫對聯,儘管他們不一定認識寫的是什麼。有家人結婚讓我寫對聯,我就自創了一幅送給他:“今日洞房花燭夜,明年添丁加口日”,橫聯:“自由戀愛”。一家人高興地合不攏嘴。雞圈上大都寫上:“雞鴨滿圈”。豬圈上貼:“槽頭興旺”。那時候自行車少,貼上:“日行千里”。每年給鄉親們寫完春聯,自家的春聯爸爸也是精心挑選的,以表達我家的教育思想、家風家教。那時我們弟兄三個都在上學,家裏窮得除了過年吃回肉,夏天二分錢一塊的雪糕我們都沒吃過,西瓜也是極少吃。人家用糧食換西瓜吃,我家還等着賣糧食給我們交學費,年年就寫些勵志的對聯給我們看:“窮不賣書留子讀,富不驕淫惠鄉鄰”。父母吃苦耐勞,堅持讓我們接受最好的教育,我們上學吃得苦,沒有父母吃得苦多,有時我們還在抱怨父母的無能,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想想是多麼的可笑。受父母的激勵,我們成績優秀,相繼都要考大學。有一年爸爸就在大門上貼着:“雄關似鐵天天越,捷報如潮日日來”。也許是我家從我爺爺開始(爺爺給鄉鄰捏胳膊捏腿拿腰,就是給人家推拿正骨從不收錢,連煙也不收人家的),到我爸爸媽媽,都是熱心幫助鄉鄰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在自己極端苦難的情況下還救濟別人(媽媽是鄉村保健醫生,免費給相鄰打針治病,經媽媽接生的孩子成千上萬個,沒有一個夭折的;大人也沒有一個因生孩子死亡的。在三十年前的條件下,想想這是什麼概念。遇到窮人家生孩子還得倒貼東西)。用人家一句話説,爺爺給孫子積了德了,有了好的報應,叫善有善報吧!我家弟兄三個都考上了大學,跳出了農門,成為當時當地十里八鄉的美談。

隨着鄉親們都富了起來,也不好意思總是麻煩別人吧,街面上印刷的春聯又美觀又新穎,各種各樣的字體,沒有一點瑕疵,比寫的不知好多少倍,漸漸地來寫春聯的少了,最近十來年幾乎沒有了,連自家的春聯也買了,這一切都已淡忘,成為了回憶,成為了歷史

今年由於太忙,也沒去銀行存錢,家裏沒有現成的春聯了,房地產商給的幾幅春聯我又相不中,就想着自己動手寫春聯了。於是買來紅紙,準備好筆墨,輕車熟路地就寫好了春聯,不過沒有準備春聯的書,就根據自己的意境胡謅了幾句。我家老宅我寫好帶回鄰居幫忙貼上:“老宅佑平安,鄉親祝吉祥”。北門和南門相通就貼:“南北路通達,東西鄰和睦”。我家新屋大門上寫:“南北通達交益友,東西貫通學八斗”;孩子屋貼:“三更讀書忙,聞雞明理尚”,“梅香苦寒來,劍鋒磨礪出”,“書山勤為徑,學海苦作舟”;父母屋貼:“福壽康永駐,子女孫孝廉”。我總感覺年年一個福字不能表達我的思想,太過於隨便。自己寫的固然沒有印刷的美觀,字也是沒有印刷體好,但總是感覺自己寫的春聯貼在門上,年過得才有年味,才有意義。現在的我喜歡作詩答對就是小時候的耳聞目染的薰陶吧!把好的傳統一代代傳下去,讓兒孫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做一個有家教有修養的自力更生的人。

公眾號:天府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