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

本篇主要論述在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發揮將帥的指揮才能,造成和利用有利態勢,出奇制勝地打擊敵人。首先講一下下篇與上篇的關係,然後再講本篇的內容。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兵勢篇》的“勢”是《軍形篇》的“形”(軍事實力)的表現。換言之,“勢”就是在軍事實力的基礎上,由於實行正確的作戰指揮,從而在戰場上所表現出的實際作戰能力。從哲學上看,“形”是運動的物質,而“勢”是物質的運動。

《軍形篇》講的是客觀物質力量的積聚,《兵勢篇》講的是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這兩篇是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姊妹篇。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孫子在認知論上,反映了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全篇內容大體分為四部分:

第一,闡述在戰役上用兵打仗必須注重四條:一是部隊編制有序管理嚴密。二是旌旗鮮明,號令嚴肅。三是善於運用奇正結合原則。四是善於避實擊虛。

第二,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命題,並加以闡述。指出:用兵打仗無非是正與奇兩種態勢,這兩種態勢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因地制宜,變化無窮的,而又以出奇制勝為上,強調出奇制勝的特點和優點是:抓住時機,行動快速,態勢險峻,居高臨下,兵之所至,如積水漂石,鷙鳥毀折。

第三,造成正奇結合、出奇制勝態勢的關鍵有二:一是我軍訓練有素,佈陣周密。做到人馬雜亂、情況混沌的情況下作戰,能保持我軍的號令統一,建制不亂,首尾相接,運用自如。二是以偽裝示形於敵。要示敵以“亂”“怯”“弱”;要誘之以“利”,引誘敵軍上當受騙,聽從我軍“調遣”,以造成我軍的險峻態勢,出奇制勝。

第四,結論:善於用兵的人,重視依靠和建構一種必勝的態勢而不苛求於屬下,他們選擇將領也是善於“任勢”的人,所以打起仗來就能像從高山上往下滾動的圓石那樣勢不可遏,戰無不勝!

虛實篇——避實就虛,因敵制勝

本篇主要闡述作戰中的虛實原則,特別是避實就虛、以實擊虛的原則。這裏所謂的“虛”,主要是指兵力虛、防衞虛;而“實”則主要是指兵力實(兵力集中)、攻擊實(攻擊有力)。

全篇內容大體為四部分:

第一,總論實行虛實原則的一般前提。強調提出:實行虛實原則的根本關鍵是牢牢掌握戰場的主動權,使敵軍受制於我,而我卻不受制於敵。為此,讀後感.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前提條件:一是我軍先於敵軍進入戰地,以形成以逸待勞的態勢。二是善於運用“利”與“害”引誘,“調遣”敵軍,使之受我牽制而由逸待勞,由飽變飢,從而為我軍避實就虛、以實擊虛提供可乘之機。

第二,提出並論述關於虛實原則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其一,就一般軍事行動來説,我軍無論是出兵、進擊,乃至於長途進軍,都應避敵之實、就敵之虛,出敵所不需,即所謂“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其二,就攻守的態勢來説,應該是避實就虛,以實擊虛。其三,就運用兵力來説,應是以我軍相對集中的優勢兵力攻擊兵力相對分散之敵。其四,以上這些,都必須以“形人而我無形”為基本方法。即對敵人,應盡力設法使其暴露行蹤;對我軍,則應盡力隱蔽自己。

第三,論述戰爭中偵察敵方虛實情況的步驟與隱蔽我軍行動的要訣。

第四,結論:兵形像水。水之流,避高而就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在戰場上,把握一切因時因地制宜,靈活運用虛實的原則。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2

《孫子兵法》這部充溢着智慧神光的“兵學聖典”已被視為“企業最優秀的教科書”,探尋這部聖典中的精髓思想為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借鑑是一項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工作。古今中外,多少名人細細研讀《孫子兵法》這部着作,對《孫子兵法》的精髓思想進行深刻的挖掘、提煉,然後對新經濟時代中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應着重關注的核心問題有了較清醒認識。在現代社會,一個管理者,首先要有謀略,只有有了謀略,他或者説他所代表的集體才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才可以統領他的隊伍,展現出各自最好的能力。

通觀這部着作,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思想來自《孫子兵法虛實篇》,虛實篇中如此道來:“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段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作戰方式有點像水,水流動的規律是避開高處而向低處奔流,作戰的規律是避開敵人堅實的地方而攻擊敵人的弱點,水因地勢的高下而制約其奔流的方向,作戰則根據敵情而決定取勝的方針。所以,作戰沒有固定不變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能依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稱得上用兵如神了。”簡要的概括,便是避實擊虛、因敵制勝,這是《孫子兵法》十分重要的作戰指導思想,被中外各大企業廣泛運用於管理之中,至今仍不失其歷史的光澤。

虛實這對範疇指的是,軍隊作戰所處的兩種基本態勢——力弱勢虛和力強勢實之間的辯證關係,孫子十分重視對虛實這對範疇的研究和運用。他説:“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意思是,用兵的法則像流動的水一樣,水流動起來是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用兵的法則是避開敵人防守堅買的地方而攻擊其空虛薄弱的部位。但是,有時敵人卻很強大、堅實,那又怎樣談得上避實擊虛呢?這就要發揮將帥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變強敵為弱敵,以達到避實擊虛的目的。避實擊虛這種思想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思想,在很多企業內被採用,許多企業避開市場競爭主戰場,獨闢蹊徑,開闢無人涉足的細分市場,一舉獲得成功,達到了揚長避短,避實擊虛的效果。

在這方面,日本的任天堂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想必很多人兒時的美好記憶裏會有一個角落是留給俄羅斯方塊和超級瑪麗這些小遊戲的,這兩款膾炙人口的遊戲就是出自任天堂公司。它原是一家生產撲克牌的小公司,1980年獨闢蹊徑開發出普及型家庭遊戲機,打開日本市場,1986年推出適合美國家庭的遊戲機,又開闢了美國市場,現在正席捲歐洲市場。這個小小的日本株式會社,員工不足千人,卻硬是把人們熟知的松下、日立、東芝、索尼等國際馳名大企業甩在後面——1993年人均創利80萬美元,1994年公司税前利潤排名於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僅次於汽車行業的霸主豐田。“任天堂”長期製作販賣撲克一類的賭博器具,在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當中苟延殘喘了百餘年,傳到當時的領導者手中,他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變強敵為弱敵,最後突圍而出。那麼他到底做了什麼呢?當時的任天堂面臨許多強敵,其他廠商為了招來顧客,宣佈自己的遊戲機不僅能夠玩遊戲,還具有學習的功能,可以幫助孩子學習、計算和打字,這時,任天堂卻反其道而行之,公開聲稱:任天堂Fc遊戲機的唯一功能就是玩遊戲。去掉多種功能,正是任天堂Fc遊戲機能夠以價廉取勝的祕密武器,任天堂的領導者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的運用了“避實擊虛”這一思想,成功的在強大競爭者的包圍之下脱穎而出。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3

這個寒假,我閲讀了《孫子兵法》。看完這本書,我非常佩服蘇子的才能,竟然能在戰爭時期寫出這麼好的兵法書籍!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些歷史戰役中的將帥們都是運用什麼樣的戰略取勝的。孫子是想要告訴將帥們:“兵者國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説軍事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這本書不能不看的。

《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軍事經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輝的哲學著作,是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貴的遺產。孫子在書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不僅受軍事學家所推崇,在經濟領域、領導藝術、人生追求甚至家庭關係等方面,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從書中我瞭解到《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軍事理論專著,從它誕生起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全書共有“計篇”、“作戰篇”、“謀攻篇”等13篇。裏面有許多精彩的戰例,像計謀篇中的“武王牧野誓師滅殷商”,作戰篇的“商鞅立法獎軍功”等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孫子兵法》中的謀略規律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流傳至今的真理,更説明了孫武是一個非常偉大、傑出的謀略家與軍事家。

《孫子兵法》中的各種戰術、策略不僅在軍事有着重要貢獻,而且深入到政治、外交、企業經營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的優秀文化遺產。當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在研究《孫子兵法》,甚至把它視為兵法謀略經典。

《孫子兵法》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4

讀到最後一段“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對於我有很大的啟發。

首先,我們一起先來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對於學生來説,“知己”意味着清楚地知道自己有什麼、已經獲得什麼技能和知識、自己的長項和優勢有哪些;也明白自己的弱項/不足/短板是什麼、自己的缺點或者缺少什麼。“知彼”則是説,知道自己想要獲得的目標是什麼,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獲得目標,自己和目標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需要克服的障礙有哪些等。如果這兩方面已經瞭然於胸,你想得到的一定能夠得到。

接着來説“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雖説清楚自己有什麼,已獲得什麼技能和知識,瞭解自己的長項和優勢有哪些;知道自己的弱項/不足/短板、缺點。但是由於不瞭解自己的目標、實現目標需要什麼條件、自己和目標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需要克服的障礙等,所以難免會遭遇挫折和失敗,所以勝負的機率各佔一半。

然後來説“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如果兩方面都不清楚,做事就像沒頭的蒼蠅,到處亂撞,失敗就是百分百的事情。

這句話其實對於教師來説也是一樣的。“知彼”意味着瞭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熟悉他們課前的準備情況,比如是否預習?是否完成了作業?是否帶着問題來聽課?清楚他們上這次課時的情緒,瞭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他們是否喜歡今天的座位或者是鄰居等等。“知己”則是教師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熟悉講授內容,這是最基礎、最簡單的。還有就是自己的優勢是什麼。發音?語調?語言有魅力?有手段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多彩的課堂設計能夠讓學生感覺充實、輕鬆而收穫滿滿?所以你若是既瞭解自己又理解學生,你的教學就一定會是成功的,學生收穫多,體驗好,你的感覺也很棒還不累。如果你只瞭解你自己而不瞭解學生,有時候難免你和學生的配合就不會默契,甚至就會發生衝突,有種出力不討好之感。自己累的要死,學生卻不領情,不好好學習,自己感覺好失落。有時候,你們配合很默契,對上調了,效率高,效果好。如果既不瞭解自己也不理解學生,那你的就學就總是失敗,沒成功的時候,自己總是感覺心累,因為你沒有體會過成功的甜蜜,僅是苦澀的失敗。這樣的教學結果是你願意要的嗎?你願意面對這樣的結果嗎?反正我不願意。

所以這句話“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要時刻牢記在心。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5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空靈飄逸,會讓你捧腹大笑,會讓你百看不厭。媽媽曾經給我買過很多書,我都孜孜不倦地讀着。

最近,她又給我買了一本書——《孫子兵法》。以前,我聽説過《孫子兵法》的鼎鼎大名,因此一拿到書,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書,結果……古文!真是給我當頭一棒,古文對於我來説簡直是“擀麪杖吹火——一竅不通”。不過,我那股不服輸的勁上來了,古文就古文唄,我慢慢地看,慢慢的咀嚼,總能看懂的。

“兵者,國之大事,險要之地,事關國之存亡,不得不查矣……”這句話的意思是:“戰爭,國家的大事,戰場中,如果失敗了,會影響國家的興衰,必需要檢查”還有一句:“駟車千乘,革車千騎,帶甲十萬,日費千金,十萬之師方舉矣……”,“戰車一千個,裝甲車一千騎,帶甲兵十萬名,每天要花一千金子,才可以舉兵十萬遠征……”。仔細想一想,這不就是生活道理嗎?考場如戰場,考場中,你落後了,就決定了你的一生!所以,必需認真對待考試,做好檢查、複習。父母花了很多錢,讓你去學習,但是你卻不認真對待!“……然,求速,不求長……”,“……所以,求速戰速決,儘快戰勝,不要持久……”學習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關鍵是考場上的決鬥!

“……有城可攻,有城則不可攻,是郭利害,無利而有害為不攻,有利而無害為不可攻……”這句話説,有的成池可以攻擊,有的成池不可以攻打,在於是有利還是有害,有害無利的,不要攻打;有利無害的,是可以攻打的……”在測試上,不會的題目,要衡量價值,分數高的,值得去動腦筋做;分數小的,果斷跳過,回頭有時機再做。不要被這些小題拖住時間,耽誤了考試的時間。

“將矣揚長避短,非盲目行事……”“將軍要取長補短,儘量少做不利於己的是,多發揮自己的長處……”學習上,多發揮自己的長處,少使用自己的短處,要學會“知難而退”但也不要一點點短處都不發揮。

三國時期,曹操以二十萬兵力對戰孫劉聯軍五萬兵力,由於曹兵是東北人,又不識水戰,在船上搖來搖去,根本無法作戰,龐寵獻計用“連環船”,曹操把船用鐵鏈連在一起,覆如平地,鐵鎖橫江。士兵如同在陸上一樣。曹操很高興。周瑜和諸葛孔明用火計破曹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求”來了東風。黃蓋、周瑜用“苦肉計”把黃忠騙到了曹營,黃蓋又説,在晚上,他會來投降。晚上,黃忠來了,卻向曹操船上射了火箭,曹操引火上身,又來了東風,風助火勢,火借風力曹兵死傷無數,這就是“火燒赤壁”的故事。曹操失敗了,主要原因有五:1,他相信了黃忠,引火上身。2,連環船讓曹兵躲不開火,死傷無數。3,當時曹操沒有料到,風向從西風轉向了東風。4,不聽謀士的話小心火攻。5,最重要的,曹兵擅長的是陸戰,他偏要水戰,導致他幾乎全軍覆滅。

《孫子兵法》這本書,即寫了作戰的要點,又寫了生活的應對方法,同學們應該多讀。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6

《孫子兵法》又稱《兵策》《吳孫子兵法》《孫子十三篇》全書共有13篇。共5900餘字為春秋時代著名軍事家孫子所著,又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軍事著作。

孫子來到吳國在伍子胥的極力推薦下受到吳王闔閭的召見。孫子向吳王獻上自己苦心鑽研,蔚為大觀的兵書13篇。後來得到吳王的賞識之後,輔佐吳王破強楚,伐齊晉,為吳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孫子兵法》計,自成體系,獨放異彩,又與其他各家互相融通,相映生輝。承襲了江上管仲等傭兵制服之策,如其中陰陽,利害,神速,戒備等,集中了中華古代先哲們的智慧。也流傳後世,千古不衰。

在13篇中取得勝利的手段,不光只有武力,而是才用手段讓敵軍投降,如學習一樣,只會私下公佈是走不長遠的,只有去創造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會真正的成功,也只有這樣才會讓自己走的更長遠。第三篇。寫自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萬不可衝動,要做好準備,機會也只會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篇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團結一致,中間既有競爭,也要互相幫助,這樣才會使自己變得更強。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當今世界密不可分,其中所藴含的思想哲理,是值得我們去借鑑的。第七篇告訴我們如何已與為止已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這也要告訴我們,即使在休息的期間也不要放鬆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像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

書中所藴含的兵法中的攻防,奇正,剛柔比己,主客,勞逸等對立關係的互相轉化的法則,充分表現了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具有進步意義。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7

從小到大,我讀過的書多得不計其數,但均不曾留下太深印象,直到讀過《孫子兵法》後,我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

《孫子兵法》是公認的世界三大兵書之首,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其創作時間為春秋時期,作者是孫武。孫武,字長卿,後經伍子胥推薦,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

讀完後,我深深佩服中國古代的智慧,孫武用汗水和畢生的精力譜寫了這本書,相對其它兩本(分別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和宮本武藏的《五輪書》)來説,後者更博大精深,體系性更強,思維更嚴謹,對戰爭本質的挖掘更深刻。所以為三大兵書之首也是名副其實的。

不僅如此,裏面的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句話“知彼知己,百站不殆”這句話的意思是:瞭解敵人也瞭解自己,百戰不敗。在學習上也是如此,我們要吸取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從而更好的學習。

這本書裏表現出來的隨機應變、肯動腦筋、遵守紀律都值得我們學習,這對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學習中有很大的幫助。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8

相信《孫子兵法》一書很多中國人都有所聽説吧!《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邏輯縝容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期着名軍事家、吳國軍將孫武。

和當時戰亂不斷的年代相比,《孫子兵法》在現代不止是用於軍事上,還有用於企業文化、用人之道、激勵機制等等方面上。

在用人之道上,在《始計篇》中提出的“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強調將帥在治理軍隊,領導部屬時要賞罰分明,思威並重,這好比一位企業領導者在管理自己的部下時,所需要的一種管理制道。又如“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企業是一個團隊,團隊合作是企業興旺發展的必要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企業內部不能同心協力,必然使更多的資源浪費於內耗之中。因此,《孫子兵法》在現金的企業管理之中,能夠給予管理者起到一個警醒的作用和引導管理者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企業。

其實《孫子兵法》對個人也能帶來很多很好的'引導孫子曰:“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説,用兵的法則是,不要寄望敵人不會來,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做人也是如此,無論做什麼事都好,不能寄望自己能混得過去,而要做到做好充分的準備,正如軍隊打仗一樣,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去尋求敵人交戰,這跟做事一樣,有了把握,才會去做。

《孫子兵法》這部巨着能夠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作用,無論是做事做人也好,如能參透其一二,也能帶來不少的智慧,同樣,如果想參透的更透徹,就一定要多讀多思考,才能發覺其中無窮的智慧。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9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作戰基本上是人與人的搏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抵得過擁有一座易守難攻的大中城池,一位明君會降低身段,尋一名良將並對他深信不疑。而孫武應該説是幸運的,他有好友伍子胥的竭力推薦,使圖有霸業的闔閭拜他為上將軍,使他能在軍事上施展自己的抱負。

作戰講究的是戰術,《孫子兵法》開篇第一章為計篇,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正是出於此篇。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真是不變的真理。戰場,要分勝負,考場,要分輸贏;官場,要論升降;職場,要論得失。當今的商場不正是一個不見硝煙的戰場?如果拼的只是老本,只是舊定式,那麼很快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所以説很多企業便在創新及高科技領域展開了新一輪的爭奪。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這方面有些遙遠,但如果就學習而言,難道不需要多變的`計策嗎?自學的時間多了,老師也不會像高中那樣壓着你,看着你,於是乎有人開始遨遊在遊戲之中,有人卻在暗自奮鬥;有人很快就能掌握好新的知識,有人卻絞破腦汁還是一知半解。沉迷遊戲者忘記了虛實,自己的能力和目標,只圖一時的快意,孫子的作戰篇和形篇,不正是告誡我們要運籌帷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道理嗎?第八篇——九變,講的是隨機應變,出神入化的觀點。孫子曾得出這樣的結論——通於九變之利者,只用兵矣;講不通於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在孫子看來"通變"的重要性不言可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既要用計,又要變通,好的學習方法勝過埋頭苦幹,在用知識全副武裝自己的同時又要學會尋找通往成功彼岸的捷徑。

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寥寥數字,就勾勒出了一個戰無不勝的軍隊形象。風、林、火、山四個字可謂是孫子兵法中的精髓。孫子很崇尚"兵貴神速"。商場之道也亦如此。如今在手機產業,諾基亞可算是巨頭,三星,MOTO等等緊追其後,競爭相當激烈。於是乎時間成了關鍵,新產品,新功能一直在更新,不單單是硬件方面,外觀上各品牌也下足了功夫,價格戰也是必不可少,而今各大廠商又在環保領域搶佔商機。如去年LG推出的太陽能充電手機GD510便取得了開門紅,短短几個月便在歐洲地區已突破百萬銷量,配置一般,也使其價格也較低,也因此贏得低端用户的喜愛。中國企業在這些巨頭的夾擊下,生存有些艱難,關鍵是掌握核心技術,在這方面我其實為中國感到悲哀與痛惜,很多產品都是madeinChina,貼着國際品牌的標籤便自覺高檔,許是品牌效應吧,好像買國產貨會低人一等,其實不以為然,就像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在這狹縫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獨特的氣質,為了突圍在做工和價格方面做了不錯的榜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商場中的勇士靠的是信譽、自己產品的與眾不同和最優化。國貨想要站立起來,首先自身的產品要有創新,抓住天機,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則需端正態度,不能太過崇洋。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完美得近似妖化,但其中的計謀在施耐庵老先生的佈局下,堪稱一絕。有許多計策其實在《孫子兵法》中已經有所描述。很喜歡走中國象棋,可總是以敗局告終。開局衝鋒殺敵,卻並非愈戰愈勇,常常落得顧此失彼,有時因貪吃一子而瞬間敗北。如今細細想來大概是自己過於莽撞,犯了軍中大忌。讀《孫子兵法》真使我受益匪淺,一遍已不足矣!有膽有勇,有虛有實——《孫子兵法》也!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0

我看完了《孫子兵法》,它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知道了帶兵打仗真不容易!要想打好仗,就得熟練運用兵法,如《孫子兵法》裏講的令行禁止,賞罰分明;紙上談兵,全軍覆沒;避開鋒芒,發動反擊,一舉獲勝;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縱孟獲;淝水之戰中東晉將領運用激將法,以少勝多;勾踐卧薪嚐膽;劉邦聲東擊西,麻痺敵人而取勝。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關羽出其不意水淹曹營;孫臏減灶誘敵;項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取得勝利;弦高的虛實攻擊法;成吉思汗虛虛實實讓敵人無法辨別,出奇制勝;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奪取勝利;晉文公信守諾言,以退為進;狹路相逢勇者勝,陸遜利用地形採取火計擊敗劉備,投亡地然後存,陷死地然後生。

戰爭是殘酷的。兩軍對戰每個人都有生命危險,在生死存亡的戰鬥中,軍隊將領要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條件靈活運用兵法,才能免除或減少傷亡。

《孫子兵法》讓我體會到凡事都要動腦筋,商場上也一樣,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解開任何難題!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讀演算使人精密,讀哲理使人深刻,讀倫理學使人有修養,讀邏輯學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1

《孫子兵法》首先教給我的,不是如何去打仗,不是去如何佈局,他讓我感受到的是兵法的境界,用老子的話説:“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我最近對這個點感受得很深,我很難用言語去準確地表述他,但他絕非是高高在上的。借用今天《論語別裁》南師解釋崇德的一段話:一個人的德業的成就,和一個人的風格,品行,風度,氣質都有關係。有了這樣的成就,在外表上是可以一望而知的。我覺得就是這樣一個“大”的東西,可以超越一個人身體的疲乏,思想的飄忽,情感的侷限,到達一種很“自然”的狀態。

《孫子兵法》其次教給我的,是一顆“仁愛之心”,要為別人着想,要學會去理解別人。共情是愛的基礎,一個人心裏所想的,所經受的,藉由別人的口中,文字中表達出來,該是多麼親切的事情!始計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作戰篇: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謀攻篇: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九變篇: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辱,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者,用兵之災也。用間篇: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多麼仁愛,多麼有將相風範!

《孫子兵法》再次讓我體悟到的:是謀略---縝密的思維方式;在用間篇中談到: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於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以反間為切口,將鄉間,內間,死間,生間形成一個環,凝固成一股氣,此為謀略。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2

《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所着的一部軍事經典着作。

孫武的生卒年月現已不可考。他本是齊國人,後移居吳國,因擅長兵法,被吳國大臣伍子胥推薦給吳王闔廬。孫武將其所撰兵法13篇獻給吳王,闔廬遂以孫武為將,出兵西破強楚,北威齊晉,揚名諸侯之間。孫武最後終老於吳國,葬在吳都巫門外。

《孫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內容出自孫武。但後人因《漢書·藝文志》着錄《吳孫子兵法》有82篇,圖9卷,而多認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宂,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漢書·藝文志》着錄的《齊孫子》,即《孫臏兵法》久已失佚,後世流傳的只有一部《孫子兵法》,而認為13篇出自孫臏之手。不過,在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一部《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的殘簡,以及記載孫武言行的70餘枚竹簡後,學者們已多傾向於13篇應出自孫武之手,82篇則是孫武后學所着,是用以補充和解釋13篇的。

《孫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題思想,但又構成一完整的思想體系。

《計》篇論述的是能否進行戰爭的問題。孫武指出,戰爭是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將”和“法”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五項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與統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晝夜、晴雨、寒暑等氣候時節和天命、人事、道義;“地”指土地和地勢、地形的高下、險要、平坦、距離的遠近,攻守進退的利弊;“將”指將帥的智謀、賞罰必信、愛撫士卒、英勇果斷和軍紀嚴明;“法”則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將吏職責的劃分和管理,以及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孫子認為,從這五要素出發,根據國君是否賢明,將帥有無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條件如何,法令能否貫徹實行,兵力強弱與否,軍隊是不是訓練有素,和賞罰是否分明,可以預知戰爭的勝負,從而採取適當的對策和相應的行動。

《作戰》篇主要闡述的是如何進行戰爭。孫子認為,戰爭的消耗和戰費的開支是十分龐大的,戰爭曠日持久勢必危及國家的存亡。所以,他主張速勝。此外,為彌補己方的消耗和削弱敵國,他又主張“因糧於敵”,“勝敵而益強”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3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譯:孫子説,與兵事有關的事都是國家的重大之事,關係着國家的興亡和人民的生死,必須認真研究,謹慎對待。

可從五個方面進行考察,探明對方情形,比較雙方優劣。第一是王道,第二是天時,第三是地理,第四是將人,第五是法度。

何為王道?人民能與君王同心協力、同生共死,而不懼怕任何危險等人心變化;

何為天時?白晝黑夜,寒冷炎熱,風雪雨火等時間天氣自然變化;

何為地理?距離遠近,地形險易,道路廣狹,進退有路等空間變化;

何為將人?智謀、信義、仁心、勇氣、威嚴等為將素質變化;

何為法度?軍紀,軍制,賞罰,官吏,後勤管理等法制變化。

上述五個方面,將帥當通曉,通曉者將獲勝,不通曉者必難獲勝。所以要探明情形,比較優劣。看:君王是否施行王道?將領是否具有為將素質?天時地理是否有利?軍紀法令是否有效執行?兵士民眾是否強悍、是否訓練有素?賞罰是否分明?我通過這些比較就能判斷孰優孰劣、孰勝孰負。將帥如果聽從我的計謀,必能取勝,我則留下輔佐;反之必敗,我自離去。

感悟:兵道亦商道亦人道。

對企業而言,與經營有關的事都是重大之事,關係企業存亡和員工去留,必須仔細運作,嚴格把控。

亦可從五個方面考察,第一是人心,第二是趨勢,第三是環境,第四是人才,第五是制度。

何為人心?員工和管理層以及管理層之間能夠對內求同存異,對外上下同心,為共同目標而用心做事。

何為趨勢?消費走向,經營模式,公司架構,要與時俱進。

何為環境?世界經濟,國家政策,地區差異,要明察秋毫。

何為人才?智慧,誠信,善良,魄力,擔當。留住人才的不是金錢,而是尊重。

何為制度?晉升有望,努力有獎,分工明晰,權責相當。制度不是用來約束人,而是給人希望。

公司領袖當通曉此五方,公司方可持續發展,穩步前進。

對個人而言,與德才有關的事都是重要之事,關係家庭興衰和個人榮辱,必須要懂得看清自己,認清他人。

亦可從五個方面考察,第一是仁義,第二是背景,第三是身體,第四是才學,第五是自律。

何為仁義?對父母孝,對子女愛,對配偶忠,對朋友義,對生人善,此乃一等人品。

何為背景?有無違法犯罪,有無良好家教,有無學校教育。人最大的背景不是錢和權,而是教養。

何為身體?是否熱愛運動,是否飲食規律,是否睡眠正常,身體是進步的保障,愛惜身體的人才能事業長久。

何為才學?是否愛看書,是否有技能,是否夠專注,愛看書的人一定不差。

何為自律?時間管理精準,不遲到,不拖延,不浪費,自律之人必是負責之人。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4

《孫子兵法》是我最喜歡的一本軍事書。它是孫子在春秋時期所寫,在往後的軍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孫子兵法》分為13篇,講述了戰爭策略、作戰指揮、戰場上的隨機應變、軍事地理和特殊的作戰方式。讓我們知道了孫子的軍事理念,讓我國的軍事變得越來越好。

其中我最喜歡第三篇《謀攻篇》中的“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它的意思是: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因為,它告訴我凡事能用智慧解決就用智慧解決,使用武力是最低等的辦法。使用武力常常會鬥得兩敗俱傷,而用智慧,則可以不用一兵一卒而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我上課的那個班級裏常常會發生這樣子的事情。因為一點小事情而打起來,結果都被老師罰。其實可以找老師來教育那位同學,也可以找班長,讓班長教育他。這樣既可以讓他改正錯誤,而自己也沒損失。

其中,我還喜歡一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句話的意思是説了解對方也瞭解自己的,百戰不敗;不瞭解對方而熟悉自己的,勝負各半;既不瞭解對方也不瞭解自己,每戰必遭遇危險。因為,你瞭解自己,也瞭解對方就可以做好準備和計劃,勝利自然就是你的。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張徐彥。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對對方知根知底。有一次,我們倆打羽毛球。他天天都會打球,而我就是偶爾打一次。雖然他打球的實力比我強,但是他打球有弱點,我每次打短球時挑他的弱點進攻,使他總接不到,憑着這點,每次都跟他打個平局,他還每次都不服氣呢。

《孫子兵法》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讓我學會了很多軍事知識,並且將這些軍事知識很好的地運用到生活中,讓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5

以往提起《孫子兵法》,也能背上幾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戰而屈人之兵”等軍事格言警句,還會聯想起《三十六計》中“瞞天過海,借刀殺人”、“三十六計走為上”、“美人計”等妙計損招,僅此而已.但在聽完普穎華教授關於“《孫子兵法》與公共和諧管理”的講座後,才發現以前我對《孫子兵法》的認識和理解一直是不全面、模糊的,《孫子兵法》的價值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首先,作為一部古代的兵法著作,《孫子兵法》是舉世公認現存最早的戰略學著作.凝聚孫子一生智慧和心血結晶的兵法十三篇,以精闢洗練的文字,系統闡述了從戰爭準備到戰爭實施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構建了中國古典兵學的體系,書中的理論觀點及所藴含的兵學文化觀念和思想方法對後世兵家戰將影響極大,其中包括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謀略,威加於敵的伐交謀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詭道謀略,致人而不致於人的主動謀略,以迂為直、以患為利的軍事謀略,快速突襲的速勝謀略,攻虛弱的易勝謀略,奪氣攻心的軍事謀略.

其次,作為一部古代的哲理著作,《孫子兵法》已經完全超出了兵書的範疇.因為《孫子兵法》區別於其它兵書的最根本特點,就是從哲理的層面,用哲學的理念來觀察戰爭現象,探討和揭示戰爭的一般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戰爭的具體方法.《孫子兵法》是一種歷史文明的積澱,其中藴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辨證的真理,以致能夠不斷指引我們思考,給予我們啟示.這也正是《孫子兵法》的真正價值所在.作為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史的“老古董”,正被處於信息時代門口的現代人熱捧,並廣泛運用於政治、軍事、經濟和為人處世等諸多領域.

最後,學習《孫子兵法》的關鍵就是要用它來解釋、指導現代的實踐.《孫子兵法》以其深刻的軍事哲理和永恆的戰略,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但我們絕不能頂禮膜拜,甚至把它當作一種教條或者標籤來用,而是要把《孫子兵法》當作古代的哲學原理來看,擴展其思路,發揚其內核,揚棄其道理,延展其內涵,做到“不以法為守,而以法為用”,靈活運用其中博大精深的戰略與謀略思想、思維方法和科學精神,指導具體工作實踐,為現今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這才是學習《孫子兵法》、理解《孫子兵法》、運用《孫子兵法》的最上層的境界.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我閲讀了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真是受益匪淺。它成書於春秋末期,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論述的是戰略方面的理論,比較抽象,但哲理性強,可借鑑的範圍很廣。孫子兵法的作用遠遠不再侷限於一本軍事著作的範疇,它還被廣泛運用於政治鬥爭、商業競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戰爭規律、哲理、謀略、政治、經濟、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內容,堪稱古代兵學理論的寶庫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廣為傳播。

在當代,一些相關企業要求員工的入門基礎就是熟讀《孫子兵法》,因為它的作用及地位在管理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孫子兵法》的《謀攻》當中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形》、《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以多勝少。《軍爭》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九變》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地形》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火攻》講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書中的語言敍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在古代,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處於當代的我們更應該像古人學習~

有人説,讀《孫子兵法》的啟示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不要有一顆仁慈的心。我覺得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古代是不一樣的,雖然也需要競爭,但它們競爭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至少現在不用我們上戰場與敵人廝殺,只是與對方動腦子競爭,專業的話就是心理戰。

在《孫子兵法》裏,學到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的技術,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在社會上立足的最好技巧。

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篇17

讀了那麼多閒書,不知何故對《孫子兵法》情有獨鍾。當初只因為這本書薄,攜帶方便,所以每次出遠門我都會把它塞進行李箱的夾層裏,得空就掏出來翻看,翻的次數多了,竟生出親切之感來。

如今人們看書,讀古漢語的不多,一則文言文本身艱澀難懂,二則古漢語對我們來説似乎並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但我還是沒有放棄文言文的閲讀,深深吸引我的是文言的簡潔與精闢,那“之乎者也”間流淌的氣韻遠非白話文可比。在眾多的文言書籍中,《孫子兵法》是獨樹一幟的,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其為文之精美也絲毫不遜於宋玉之詞,司馬之文。

《孫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末期人孫武,據史籍推算,與孔子同時代。孫武為避齊國貴族之間的殘酷鬥爭,舉家逃王吳都姑蘇城外,一邊耕織養家,一邊潛心研究兵法。其間,孫武與齊國重臣伍子胥結為莫逆之交。當吳王闔閭謀劃攻伐楚國稱霸天下時,伍子胥相機將孫武推薦給吳王。孫武帶所著兵法十三篇去見闔閭,深得吳王賞識。

孫武被拜為上將軍後,養城之戰初試鋒芒便大獲全勝,而柏舉之戰更是創造了以少勝多、快速運動的奇蹟,使楚國從此元氣大傷。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説:“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吳楚之戰後,史籍再無孫武的記載。傳聞孫武建功之後不願做官,固請還山為民,飄然而去,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