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

當代青年在描寫抗日戰爭論文的時候,可以抓住這場戰役的勝利給我們的啟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發。

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
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篇1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戰爭和全民族解放戰爭,無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着偉大意義,從此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振興。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從1840年開始,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軟弱,最後都以割地賠款而告終。抗日戰爭的勝利,洗雪了百年來的民族恥辱。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徹底打敗了日本這個世界第二號法西斯強國。這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勝利。

(二)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戰以前,中國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可言。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四大國之一。 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是由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説:“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它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可以一直衝向中東。”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説:“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面作戰。”英國首相丘吉爾説:“如果日軍進軍西印度洋,必然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因此,1942年1月,26個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中國作為四大國之一在宣言上領銜簽字。1945年4月籌建聯合國,會議在美、英、蘇、中四大國首席代表輪流主持下進行。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種國際地位的變化,在中國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掙脱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蘇聯宣佈放棄沙俄在中國的特權;美、英兩國政府也於1942年10月通知中國,表示願意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九龍租借權除外)。中國還收回了被日本侵佔達半個世紀的台灣、澎湖列島等中國領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中華民族從此由衰落轉向振興。 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最危

急時刻,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中華民族終於覺醒了。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原來“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中華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抗戰。海外赤子心繫祖國,泰國1000多名華僑司機回國參加軍事運輸,美國華僑飛行員回國參戰……抗戰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根本轉折,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由此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對中國革命的發展有着扭轉乾坤的偉大意義,經過抗戰,改變了中國內部政治力量對比,大大加速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過程,為新中國代替舊中國準備了精神和物質條件。鄧小平同志説:“在這場以劣勝優的戰爭中,我們成功的主要祕訣是因為有一個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指導原則

(六)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實現了自民國以來一直未能實現的統一與團結,這是民族振興的重要前提。

一個民族要走向振興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前提,即民族的大團結。抗戰前的中國政治舞台上活躍着各種政治勢力。除了國共之間的對立和戰爭外,還有國民黨各派系之間,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實力派之間的鬥爭,地方實力派相互之間也是你爭我奪,混戰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中華民族各種政治力量、各個階級終於摒棄成見,共同團結在抗日救國的旗幟下,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民族敵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振興。國共兩大黨的合作是全民族團結的關鍵。國共兩黨原先處於你死我活的鬥爭之中,但在民族責任感的驅使下,中國共產黨主動改變策略,一再提出團結抗日的主張,併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不惜作出重大讓步。國民黨開始則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共政策,但在國內外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終於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同共產黨一起戰鬥,形成中國軍隊一致團結在抗日大旗下共同對敵的新局面。

毛澤東曾以氣吞山河之勢向世人宣稱: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一個重大歷史轉折。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昭示我們:中國人民既然能以艱苦卓絕的努力,贏得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也一定能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新的振興。

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篇2

抗日戰爭對當下生活的啟示和意義

追憶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總結教訓,用民族過去的失敗和成功來指導今後的生活。抗日戰爭到今天已過去60餘年,但因為日本政府的百般抵賴使得兩國摩擦不斷。日本政客屢屢參拜靖國神社傷害東亞人民的感情,篡改教科書污曲歷史。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場戰爭,表明了我們不忘教訓的態度,也能讓我們的青少年知道祖輩的付出,更珍惜當下的生活。 抗日戰爭的起始時間是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變,日軍武裝入侵中國東北。並向關內進軍由於東北義勇軍的牽制日軍主要精力指向關外,與國民黨簽訂不平等條約為全面侵華贏得了時間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準備)。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一般稱其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爭時間約為八年,故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標誌着局部抗日戰爭的爆發。此後,不到一年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於1932年3月成立偽滿洲政權,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戰爭中,保守估計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對外宣佈向盟軍投降,同時下令所有日本軍人停止一切戰爭行為。中國因此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爭持續八年,雙方投入兵力數百萬,前後共進行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廝殺。貿然談論不免以小失大,今天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一些我的淺薄陋見,這些也是我作為90後大學生對自己民族命運的最直接思考。

第一是國民黨的功過問題。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國民黨是民國政權的執政者,也是抗戰的主要組織者。但其在抗戰初期的綏靖政策幾乎陷全民族於死地,甚至有資料顯示其政權核心蔣介石靠着出賣民族在東北的利益換來日本人的支持,在軍閥戰爭中得以上位。蔣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更是試圖同胞殘殺,妄想轉移國內壓力,打擊共產黨領導下的正義抗戰力量,幸而最終蔣在西安自食惡果,被愛國將領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並在共產黨幫助下建立涵蓋全國各民族與階層的抗戰統一戰線。拋開起抗戰目的不説,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付出與功績是巨大的,有資料顯示------可見國民黨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主力軍,是正面戰場上的主要抗日者,我們應當肯定其功績。令人心寒的是國民黨老兵在新中國成立後並未受到公正的待遇,許多老兵沒有辦理軍人憑證,在建國後屢遭批鬥和打擊,甚至於淪落到討飯的地步。這對於我們青少年的愛國教育是大為不利的,跑開政治立場不説,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與優待。

第二是抗日戰爭對當下時局的影響。當下的中國要想崛起,中日關係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中國要想獲得優良的外界崛起環境,中日關係必須要實現正常化,如今中日的交往正如日本的國情--“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中日文化淵源深厚,相互經濟貿易量巨大,且分別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但兩國卻有着極不穩定極不成熟的政治互動。我們可以看到自兩國關係恢復正常來不斷有雙方領導人的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一類,但兩國關係始終晴雨不定,時常受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等島嶼爭端影響。這對於中國的崛起是極為不利的,中國對於日本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戰爭,而是以絕對的實力優勢去征服。若中日開戰,那必定是與他人有益,且兩國之間將再無寧日,增添更多無益的歷史仇恨。這很考驗我們的當政者對於人民情感的引導以及國際博弈的手腕與技巧,源於中日間巨大的歷史仇恨,中日關係的走向也是接下來我們時代最值得關注,受人重視的焦點問題。

第三點是我們的國民對於日本的態度與中日關係的思考。每逢兩國摩擦期間國人必以打砸日貨,抵制日貨為發泄。中日兩國民間互相敵視着對方,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很難對日本有正確的認識,這對於接下來我國對於日本問題的經營是極為不利的。民眾太敏感反倒會限制當政者的操作空間。日本是一個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發達國家,其國家體制與運作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的地方,對於日本我們應該抱着的態度是這樣的,首先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事實上我們也忘不掉歷史。其次我們應當正視現實,中國與日本在21世紀這樣一個高度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中是很不可能開戰的,中國真正的對手是美國而不是日本,爭取了日本,我們與美國的博弈反而更有勝算。這就帶給我們的教育者一個問題,怎樣向我們的年輕人講述歷史。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首先要加強抗日遺物遺蹟的保護,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能方便我們的年輕人瞭解歷史真相,第二要加強對抗日神劇一類抹污抗日史實的作品的限制,給與我們的大眾更多瞭解歷史的優秀窗口。第三要立足當下,明確告訴我們的青少年中日兩國必然要有和諧的未來,要尊重歷史更要珍惜當下。

以上主要談了三點,總體來説我的思路是這樣,記憶與總結歷史都是為了尊重過去和活好當下,我們對於過去的精力應當多花在整理遺物與記錄事實上。對於當下則當抱着更理智的態度去生活。希望中日兩國的關係能更成熟和穩定,我們的民族也能獲得更優良的發展環境。

抗日戰爭給當代青年的啟示論文篇3

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5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飄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

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對於中華民族來説,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正如一位青年評論家所指出的:“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複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啟示之一:落後就要捱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73年前,一箇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藉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覬覦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裏,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20xx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滿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範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0xx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拋出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奴役中國的野心。

上世紀30年代初,嚴重的經濟危機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我國東北地區,挑起侵華序幕,隨後將槍口瞄向內蒙古、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

回顧近代中日關係史,國防大學徐焰教授認為,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具體戰鬥在某一地點發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進行一場決定民族命運的生死大戰卻是必然的!

中日兩國之間為什麼會開戰?這背後的根源在哪裏?一個島國為什麼能一步步地侵吞國土面積數十倍於它的大國?歷史學家的評論一針見血: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其軍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的結果。

戰爭是兩國實力的對抗

戰爭是精神的較量,更是物質的對抗。“七七事變”之後,中華民族奮起抗戰。然而,虛弱的國力,有國無防的現實,沒有做好開戰準備的民心士氣,讓西方的觀察家們在驚訝於中國人頑強戰鬥意志的同時,也預言中國人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廝殺中前景黯淡。

讓我們來看一看開戰之時,中日兩國的國力和軍事力量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