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英語教育感悟:活的英語和死的英語

編者按:語言是活的,它在不同的環境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和表達,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教育感悟吧!

老師的英語教育感悟:活的英語和死的英語

一個很勤奮的學生説“有一次我跟我兒子散步,看到一隻狗,兒子説,説“I've seen this before.” 她接着説:這些單詞我都見過,我的詞彙量比我兒子多,學得時間也比他長,他説的單詞我都聽過,但從來沒像他那樣用過。我學的英語是死的,我兒子用的英語是活的。”

這是一個多麼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描述。我十分佩服她,她常常能夠用準確的語言描繪出我想了許久也無法説清楚的問題。

“人具有創造性,語言是人這個物種可以用他的創造力進行無限創造來完成交流的符號系統。這是人類語言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特徵。”-----《神經心理學》

問”How areyou?” 有一個答案是“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那麼,當我們看美劇的時候,有時會看到劇中的一個角色氣呼呼地説”Fine.” 於是我們立刻就能夠根據場景判斷出,這個”fine” 和剛才提到的那個“fine”一定是兩碼事。

同一個單詞,換場景,換語氣,含義不一樣。這,多麼有趣。

教學生”not”這個單詞,孩子們都能夠讀出來,也能夠在故事中讀出來。當我從《哈利波特》這部電影當中截取了一個片段放給孩子們聽時,他們卻無法捕捉到“not”這個詞。即使我當場提醒過這些孩子們,在後來的聽力練習中,依然有孩子聽不出”not”這個詞。

你看啊,學習語言時,讀出來的,未必能聽懂。在一個音頻中能聽懂的,在另一個音頻裏,未必能聽出來。在語速慢的情況下能聽出來的,語速變快時又找不着北了。

哇哦。語言的學習,是一件多麼微妙和靈動的事。這些細緻靈動的變化無法從書面中體現出來,卻在實際的溝通與交流中露出了端倪。

我們一直所説的啞巴英語啊,也跟這種現象有關。過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是失敗的。而現在,我認為,這種教學法,只是側重了語言的一個方面,它並不失敗,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

我所接觸的那些在啞巴英語的教學方式下學習的學生,經過半年左右的學習,都能夠比那些從未學過英語的人更快地掌握一門語言。

通過雙眼去看一段文字跟通過兩耳去聽一段文字,激活的是大腦的不同區域。通過身體的感受或者實際的經驗去學習語言那又是全新的體驗。

再來説這個勤奮的學生,她本身有着強勁的學習英語的動力,也專門為學習英語而安排了時間。她為她的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繪本,帶着孩子出國旅遊。她看着自己的孩子用那麼簡單的詞語用那麼豐富靈活的方式表達出來跟當地人溝通和交流,學習怎樣烹飪。她説,“他説的單詞我都會,可是我不知道原來可以那樣組合”。

語言是活的,所以它有千千萬萬的變化。那麼,是不是隻要給孩子提供不同的資源,把資源丟給孩子,對孩子説,“好啦,資源都給你找到啦,你開始學吧”,這樣就可以了呢?這又要涉及另一個關於“活”的話題。

作者|李萍

公眾號|幼兒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