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和尚的散文:喬和尚

喬和尚本來是個雲遊的啦嘛,到大川裏落腳後,人們覺得他和和尚的修行一樣,就習慣地叫他“喬和尚”,他本人也就入鄉隨俗的答應了。

關於描寫和尚的散文:喬和尚

喬和尚葬在大川的西南角,他的墳不像川里人的墳高出地面,包子似的等待大川大脈的蒸騰,似乎真的會蒸騰出做官的後人,發財的子孫。葬着喬和尚的地面是平的,最初,有人在上面橫七豎八的放了些青石,隨着時間的延續青石也在增多。再後來,青石不見了,堆青石的地方立起一座磚砌成的塔,高度剛好超過一個成人。整個大川裏只有這一座塔,那些從川邊跑來的地馬子都會在塔前歇歇腳,打個彎,然後順着地平線又跑向遠處。塔孤零零的站在川裏,顯得格外突兀,而塔下面又葬着一個叫喬和尚的啦嘛,憑空增添了讓人捉摸不透的神祕色彩。

大川的格局就似一個壬山丙的大院,坐北向南。有個叫秦川的地方是川的心,也就是整個大院的堂屋所在,秦川背後的沙樑墩、甘露池是大院的後院。從秦川向南,沿大川左右分佈兩排村莊,就是大川的東西廂房。西廂房以陶家墩,三盛號,上、下華家井,何家樑為軸線向西南延伸。東廂房以源泰,六墩,五墩,四墩向東南依次排列。在東廂房南端靠近山丘的地方,有個叫山字墩的小村,是整個大川的前門樓子,在解放前,從蘭州來的馬車要入川,首先就得經過山字墩。

沒有人知道喬和尚從哪裏來,但他選擇了大川,選擇了位於“壬”子方位兼大川門樓的山字墩落腳,他住在了城牆東南角的角樓上,他在山村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擋雨師。

據老人們説,喬和尚是一位有法力的僧人,他手裏常年拿着一樣叫“鐸兒指”的法器,非常了得。那時候,川裏靠天吃飯,莊稼一年一茬,要是有個過雨過火那就得捱餓,特別是冰雹,帶給莊稼的是滅頂之災,給莊稼人的是心頭一刀。在那種科技落後的時代,人們只有選擇神祗。喬和尚的到來,恰恰解決了莊稼人心頭的擔憂,他的法力自然而然地成為阻擋災難的唯一希望。

老人們對喬和尚的法力是不懷疑的,也不允許其他人懷疑,從他住到了山村後,莊稼地就沒有遭受過冰雹襲擊。每當看到黑雲從秦川那裏滾滾而來時,喬和尚就會披着紫紅色的啦嘛服,一個人站在村北的烽火台上,口裏唸唸有詞,手持鐸兒指的法器,利劍般向黑雲揮去,瞬間,烏雲被劈開一條口子,怪獸般的嘶吼着,咆哮着,哀鳴着,向川的東西兩邊分離逃竄,在左右的分裂中,小村總會一次次的躲過劫難。

最讓老人們當傳奇故事來講的是喬和尚的一次疏忽。某天下午,喬和尚正在小村唯一的剃頭店剃頭,就在頭剛剃了半邊的時候,店外有人喊:“喬和尚,你還悠閒的剃頭啊,過雨來了!”喬和尚一聽,捏着鐸兒指撒腿就跑,他出門一看,急叫道:“完了,完了,來不及了,這可怎麼辦啊?”就在他着急時,對面走來了張老爺,張老爺是小村的地主,很仁義,土改後被劃分為開明地主。喬和尚見到張老爺就像見了救星,趕緊問:“老爺,你小槽子那二十垧老砂地今年種的啥?”“歇了,沒種。”張老爺説。喬和尚一聽,對張老爺雙手合十説:“借老爺砂地一用。”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和尚就地盤坐,口中梵音高唱,只見他鬚眉皆張,將手上的鐸兒指向小槽子方向拋去,就在法器脱手的瞬間,天空“咔嚓”一聲巨響,電閃雷鳴,街上的所有人都看到,一股暴雨像是被人牽引着,向小槽子驟落,四周連一個雨點都沒有。而此刻的喬和尚,整個碩大的軀體脱力般地跌坐在地上,全身的汗水就似天空被牽引的暴雨,尤其剃了半邊的光頭,佈滿密密麻麻的汗珠。大雨停了後,喬和尚派人去張老爺的地裏找他的法器,法器找回來了,故事也就變為傳奇。張老爺家的二十垧歇地裏,堆積着半尺厚的冰雹,最大的如鴿子蛋,最神奇的是砂地三尺以外的地方,就像是從來沒有下過雨,周圍的莊稼完好無損,喬和尚的鐸兒指躺在砂地中央的冰雹洞裏。

喬和尚被兩個小夥子扶回角樓,他整整七天沒有出門,就像大病一場,村裏的人輪流着給他做飯,盛入用人天靈蓋做成的碗,再端到炕邊。

喬和尚收了一個義子,他在去世前交代如何給他挖墳墓,還特意囑咐,不要棺材,墓穴不能像大川人那樣直挖,要在墓坑裏挖一個偏窯,用他自己的袈裟裹好軀體後,放進偏窯填埋就行,不要墳丘,在埋他的地方壘幾塊青石,每年清明不用燒紙,只加一塊石頭就行,以後要是有條件,在上面修一座小塔。

他還説,自己死後保山村三年內不下白雨!

喬和尚死了,死後的三年內山村都是大豐收。也不知什麼時候,在埋葬他的地方立起一座磚塔。但那個矮矮的,地馬子歇腳的,大川裏唯一的塔,在新區開發後就沒了。

就在我寫結尾的時候,一位老人又告訴我:“喬佛爺給咱們山村辦了事,救人無數。他用來避雷雨的鐸兒指飛過的地方,第二天早上沒有露水,乾乾淨淨,每一次人們都是順着沒有露水的莊稼找到鐸兒指的。”老人又説:“他保了我們三年,那三年其他地方的莊稼都被白雨打了,只有我們村的莊稼沒有遭災。”

陡然,一個身穿紫紅袈裟裸着半個臂膀,手拿鐸兒指的碩大身影從我腦際劃過,那是善良,那是信仰,那是傳説中的喬和尚。

20xx年7月18日於半硯齋

注:白雨,即冰雹。

本文作者: 半硯齋主

公眾號:採風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