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鳳凰山的美文欣賞:鳳凰山遊記

本站:鳳凰山巍峨險峻,讓人不得不讚歎其壯麗遼闊,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鳳凰山遊記》。

有關鳳凰山的美文欣賞:鳳凰山遊記

久聞丹東的鳳凰山巍峨、險峻,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黃山之奇、峨眉之秀於一體,卻不曾親臨目睹過它的風采。關於登山的危險之謠,更是聽之甚多,聞之膽寒。可這麼秀裏藏幽的人間仙境,不去看看,總是心有不甘。

20xx年5月12日這一天,我和村裏舞蹈羣的17名姐妹們一起,向鳳凰山發起了挑戰,開啟了攀登之旅。別看這些姐妹們平時跳舞婀娜百媚的,可説去登山探險,個個摩拳擦掌、信心滿滿。

清晨三點半從家裏出發,一路上導遊先生滔滔不絕的講解鳳凰山的由來、地理、人文以及兇險。沒來之前,我也在網上做了相關搜索:“鳳凰山位於丹東市內,屬長白山脈,面積261.875平方公里,最高峯‘攢雲峯’海拔八百三十六點四米。相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巡,遊覽此山時,有‘鳳凰拜祖’的傳説,遂賜此山為鳳凰山。鳳凰山歷史悠久,景色旖旎,是東北著名的旅遊聖地。鳳凰山融自然、人文於一體。鳳凰山八大美景的聞名,始於晉代,遊人登臨覽勝形成名山,修築廟宇,成為焚燒香火之地,興盛於明清時代,文人墨客崖上題詞鐫刻,使之成為世人矚目的美景。鳳凰山以其‘壑巖丹青千尺畫,海雲仙閣一溪詩’的勝境為遊人展現出一幅天然絕妙、和諧壯觀的中國山水畫卷。”

這麼美的地方,怎能不撩動我們的心絃。我們這些在山裏長大的女人,對於大山自然有着別樣的情懷。儘管導遊先生再三強調它的兇險所在,我們17人竟沒一個人退縮,反倒增強了挑戰自我的雄心壯志。別人能爬上去,我們差啥?!

大約九點鐘左右,旅遊大巴將我們17人連同一些外鄉遊客一起,卸載於鳳凰山風景區的大門外。聽從導遊的安排,為了保存體能,我們每人花10元錢購買了一張由景區門通往山腳下的觀光車票。趁着導遊購票之機,我們17人急忙在景區門口拍照留影。

坐上車不到十分鐘就來到鳳凰山腳下。巍峨、雄偉的鳳凰山矗立在眼前,令人歎為觀止!令人望而生畏!

走在人工修建的階梯上,溪水涓涓流淌,河裏的魚兒歡快的游來游去,似在向我們致歡迎禮。山上瀑布飛濺,讓人自然聯想起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優美詩句。一尊觀音塑像坐落於山下,增添了山的仙靈之氣。步行了一段人工修建的階梯,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解放紀念塔。拾階而上來到山的一隅,這裏是兩條路的交匯口,右側是通往道觀、廟宇的去處。我們此行不是來朝聖,而是登山探險,大家自然選擇了左側路,通往西山風景區的入口處。

沒走出多遠,我們就來到一處巖壁旁,這裏駐足了好多遊客。看山的左側有一山洞,上寫“鳳凰洞”。傳説鳳凰洞是鳳凰棲息的地方,洞深通往大海,洞內還有鳳凰蛋。但見有遊客鑽進洞中,想一探究竟。我們只在這裏拍了幾張照片,就來到不遠處的懸崖峭壁前,開始了真正的登山之旅。

陡峭的巖壁上,一處是人工雕鑿的約一尺見寬的階梯,伴有扶手供人攀援。右側是隨山摳鑿的腳窩,交替上沿。我們選擇了更有刺激性的腳窩攀爬。此處雖險,但有兩處扶欄借力,只要牢牢抓緊扶欄,向上攀爬還是有驚無險的。第一次小試牛刀初見成功,姐妹們都很高興。接下來就是懸山修建的盤山棧道,近一米寬的路段伴有護欄,行在上面一點都感覺不到危險,且可一覽遠處鳳凰城全境的美麗風景,欣喜、愜意!大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奇妙意境。山上一種當地人稱之為“達子”花的物種隨處可見,我們來的正是時候,花開正豔。我仔細辨認了一下,這和我們家鄉的杜鵑花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這裏的花曾水粉色,看上去嬌豔欲滴,而我們家鄉的杜鵑花多以粉紅見多,給人以更加濃烈之感。山上的峭壁間,不時會看到花草樹木的生存跡象,讓人感歎生命頑強的同時,更為自己增添了戰勝險峯,挑戰自我的信心和勇氣。

走了約有半個多小時相對平坦的山路,同伴們開始坐下來稍事休息。早晨從家裏出來的早,很多人都沒來得及吃早飯,趁休息之際,大家打開隨身揹負的吃食,開始了“減負行動”,用以補充能量。吃飽喝足了,我們又像傳説中的小牛背進發。

“小牛背是一塊巨大的巖石,其兩邊壁立,中間僅寬50餘公分,因其外形酷似‘牛背’故而得名。”腳下是一條寬度僅容一個人的羊腸小道,兩側是數十米的深淵,讓人毫無退縮的餘地,只能硬着頭皮往上攀爬。頭上是人,腳下也是人,一個人跟着一個人的腳步,屏住呼吸,艱難攀登。“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時此刻,我們算是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好在大家都有思想準備,不畏艱險勇者勝,姐妹們都懂這個道理。攀越過一段峭壁,我們終於看到一塊巨大的巖石上刻有“小牛背”字樣。大家喜出望外,平時在一起跳廣場舞的姐妹們在巖石上還不忘搔首弄姿,紛紛擺出各種造型和巨巖合影。

走了一段路後,出現在眼前又是一方階巖峭壁。這次不同的是在峭壁的右側,不是深淵,而是一條可以穿山而過的近路。同行的二嫂突發奇想,“咱倆抄近道過去”。已經累得腿肚子發軟的我緊跟其後,沒多一會兒就來到和她們攀巖的那條路的交匯口。奇怪的是,等了好大一會兒功夫卻不見“大部隊”的人影。眼看遊客們絡繹不絕的向前湧去,怎麼也等不到她們的身影。我掏出手機,搜尋了所有通訊錄,只找到了一個人的名字,一打還是空號。平日裏大家天天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沒記得留個聯繫方式。不敢在等,萬一她們走在我們前頭,只怕越落越遠。於是,我和二嫂開始了“單獨”行程。走走停停,瞻前顧後,眼睛不停的在人羣中搜尋,只盼望她們的身影在人羣中出現。

山上的遊客實在太多,前瞅瞅,後望望,到處是人移動的身影。突然一個孩子的“嗷嗷”哭聲吸引了所有遊客的目光。只見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由父親放在背袋裏揹着,夾雜在擁擠的遊人中。大概是孩子也累了,所以哭鬧。這麼危險的攀爬之旅,一個人尚且累的腰痠腿軟,他們竟然揹着孩子上山!我們真佩服年輕夫婦的英勇無畏,更為孩子捏了一把汗。抬頭是峭壁懸崖,腳下是萬丈深淵,每行一步都面臨着巨大的危險,萬一……我們實在不敢想象。與其説是跟隨着遊人們的腳步,不如説是被人簇擁着往前行進。都已年過半百的我和二嫂,一路精疲力竭,攀越了雙魚石、穿山嶺、兔耳峯、烽火台等景點。據資料記載:“隋唐時,鳳凰山周圍有數座城堡,各置駿馬,戰時互相聲援,而城堡與城堡之間又相距較遠,聯繫的信號,只能用這烽火來傳遞消息。”

距烽火台不遠處,可見一巖石向金蟾一樣伏於半山腰處。傳説很久以前,鳳凰山下的溪水洞中住着一隻數百年的大金蟾。這隻金蟾喜歡聽泉賞月,每當皓月當空,月光灑滿大地的時候,它都要躍出水面,攀上山腰,目不轉睛地看,如醉如痴。年復一年,化成了大巖石,成了“金蟾望月”石。過了望月石,又來到羅漢路、將軍峯。

“將軍峯因唐代東征高麗的將軍薛仁貴而得名。鳳凰山因地處中朝邊境附近,因此流傳着許多唐太宗東征高麗的傳説。將軍峯遠眺老牛背、玻璃棧道。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遊覽線路都修在山脊上的。”

過了將軍峯,就是此行最精彩也是最險要的路斷了。老牛背、百步緊、玻璃棧道、天下絕都屹立在眼前。抬眼望去,那高高的山峯就如同剃去牛肉的脊骨一樣堅挺、瘦弱、峭立、陡峻,讓人望而生畏!左側出現一條路,難得見到一位景區工作人員。問詢得知,這是一條可以下山的路徑。走這條路二十分鐘後,可以坐纜車直飛山下。“快拉倒吧,”二嫂提議:“我倆坐纜車下山,可不冒這險了。”我望望前方的巨巖峭壁,還有慕名已久的玻璃棧道,雖膽戰心驚、精疲力竭,可近在咫尺不上去豈不遺憾!於是,我來了個迂迴戰術:“咱不如在此休息一會兒,等等‘大部隊’,若是她們都不肯上去,咱就一起坐纜車下山。要是她們上去,咱倆也去。”

在等待的間隙,見一位女性老者頭髮花白,有家人陪同,從身旁經過。處於好奇,我問了她的年齡,得知已有75歲高齡,她是要從此路坐纜車下山的。偌大把年齡,竟然也來登山!深為老人的頑強毅力折服,在心裏默默為她點了個大大的贊!

等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鐘,仍不見“大部隊”的行蹤,心裏這個急呀!二嫂真是善解人意,見我戀戀不捨的樣子,她決定:“走,上老牛背!”

行至一處極險要的路段,這裏聚集了無數的遊客,因為必須要從一塊陡峭的巖石下去,才可以攀上百步緊的牛背上。下去沒有路可走,只能從隨山巖鑿出的腳窩洞一步一步的挪移。上百人聚集在一起,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一個人一個人的慢慢下去。有年齡稍長或是膽小的女性遊客自然就更耽擱時間。遊客中不時有人抱怨,不敢下不多餘來。

忽然,在等待的間隙,我和二嫂在擁擠的人流中,發現了幾張熟悉的面孔,我們的姐妹們也夾雜在擁擠的人流中。我和二嫂長長的舒了口氣,總算是等到了她們。我們像是見到了久別的親人,揮手和她們打着招呼,再也不願離開彼此的視線。在此耽擱了三四十分鐘,我們終於來到百步緊的腳下。這是一處更加危險的所在,是通往老牛背的咽喉要道。堅硬的巖石上,只鑿了小小凹點,狹窄處僅見尺寬,如不是兩側有護欄可握,任憑什麼人也是無法自己攀爬的。大概是考慮到此處的艱險,有景區工作人員在此協助那些無法自己攀爬的遊客。經過一段驚心動魄的攀登,我們總算通過了最險要的咽喉要道。佇立在高高的老牛背上,我們進入了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之中,內心無比激動!隻手雲間,一種“山登絕頂我為峯”的超然、豪邁油然而生!

玻璃棧道是姐妹們最躍躍欲試的看點。來的路上,有人講,有遊客在玻璃棧道上嚇尿了褲子。到底有多危險,我們都想一探究竟。我想,既然是旅遊項目,就一定會有安全係數在其中,不然,誰還敢再來。人多助膽!我們一行17人竟然毫無退縮,集體亮相。

其實,這裏才是最有驚無險的地方。驚的是玻璃棧道懸空于山的一側,站在上面,可親眼目睹腳下的萬丈深淵。説它無險是因上來之前有景區工作人員收費(每人五元鞋套錢),他們是不允許一次性上去超負荷的人,所以相對比較安全。

過了玻璃棧道前方是老虎口。老虎口是由幾塊巨石構成的天然通道,俗稱“夾扁石”,驚險刺激。過了老虎口,前方還有箭眼。傳説當年薛仁貴一箭射穿此山而成。游完了箭眼,我們都為此行的成功欣喜若狂。大家紛紛拍照留念。本以為大功告成,有人提議,上面還有神馬峯沒上呢,考慮到歸途時間,我們幾個沒再上去,想來小有遺憾。幾個年輕的小姐妹腿腳靈便,風風火火的衝了上去,而後沿棧道下山。我們則沿一條山間小路跟頭把式的“滾”下山去。

結束了一天驚心動魄的行程,坐在回家的大巴上,姐妹們直呼過癮!都為自己挑戰自然、超越自我的勇氣所歎服!我想,有了這種直面坎坷的精神和氣度,我們會坦然的接受生活中一切挑戰!

公眾號:作家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