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家的美文:謝謝了,我的家

編者按:家是我們温暖的港灣,它承載着温情的往事、感人的場景和難以忘懷的記憶。下面我們來看看《謝謝了,我的家》美文。

有關於家的美文:謝謝了,我的家

戊戌年正月七年級,隆隆的鞭炮聲餘音未消,人們沉浸在新年的喜慶歡樂之中。當日下午,田氏家族田彝煌門支大家庭老少四代、數十口人,聚集在本村村室裏,以特殊的方式召開了一次家庭會。大家歡聚一堂,相互祝福新年,共同追憶、緬懷先祖們的高尚德行和品性,講述田氏家族歷史及優秀家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激發後世子孫傳承、弘揚優良家風和傳統文化的情懷,使今年的春節過得別開生面,意義非凡。

那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過午的斜陽將暖融融的柔光灑滿大地。這個大家庭參會的男男女女每位成員臉上,個個洋溢着幸福和愉悦的笑容。

此次活動,是從家鄉田樓的村史拉開帷幕的。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主講人田啟義,乃為歸德田氏二十二世、田彝煌之長孫、我之胞兄。他雖年逾七十,但精神矍鑠,容光煥發。他飽含激情地講述:現在我們這個大家庭所居住的田樓村,是從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平台辦事處(原虞城縣谷熟鎮)田老家遷徙而來的。約在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由歸德田氏十四世祖登在此蓋樓建莊,並以其父“理”之號“南田”為莊名,曰“南田樓”。後來逐漸簡稱為“田樓”。自此,在這裏安居生活,繁衍生息,至今近250年,繁衍了11代子孫。“田樓”就成為登之後裔的老家和故鄉。

村莊是最樸質的心靈家園,是停留在鄉愁裏的驛站,它承載着温情的往事、感人的場景和難以忘懷的記憶。有莊才有家,沒有村莊,就沒有家。家像一隻船,停泊在村莊温馨港灣裏。田樓,生養我們的故土,我們可愛的家鄉。

自登公建田樓起,至我祖父田彝煌這一代,整整六代人,分支出十幾户人家。這些人家均以農為生,沒有讀書做官者。但田氏家族仁義慈善、勤奮節儉、團結和睦、忠孝傳家之風,卻代代相傳。那就是説,為人處世心地善良,忠君愛國;在家尊敬孝順老人,關心疼愛子孫,兄友弟恭,謙遜有禮,相互尊重,團結友愛;夫和妻柔,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成為家庭的主旋律,傳家寶。

家風的傳承,關鍵是文化的傳承、思想的傳承、精神的傳承、作風的傳承,體現出較高的文化素質及道德修養。

我的祖父是這一門支的第一位讀書人。他的幸運,來自曾祖父的開明之舉——創辦學堂。曾祖父雖説沒文化,斗大的字不識半升,但他開明達理,思想進步,打破傳統觀念,辦學興教。請來教書先生,在家設立學堂,讓子孫讀書學習。我的祖父、父親、二叔等幾代家人,都在這所學堂裏讀書學習。知識改變了現狀,文化成就了祖父。祖父讀了幾年書,成為村裏甚至周邊村莊中的文化人,具有了為他人做事的能力和資本。平時常有人找他幫忙,有人請他寫文書,有人找他寫喜帖,有人讓他調解矛盾,有人請他提親説媒,有的請他操心料理紅白事,還有來討教學問的。他都有求必應,從不推辭。特別是每逢過年,一入臘月,就有人陸陸續續來找他寫春聯。不管再忙再累,他都是喜顏相迎,滿口答應。他一個人又是裁紙,又要磨墨,還要書寫,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從不草率了事。字體寫得端莊工整,像字帖一樣。寫好放在堂屋裏的桌椅上、地面上晾乾,屋內散發出淡淡墨香。然後還要囑咐人家,哪是貼堂屋的,哪是貼偏房的,哪是貼神主樓的,哪是貼牲畜槽頭的,還有廚房、農具、桌椅、糧囤、水缸……一一交代清楚,唯恐人家貼錯了鬧出笑話。那時候我年紀小,不知道祖父寫的什麼,也不懂得祖父為什麼為別人義寫春聯,而從無怨言。後來我慢慢懂得,祖父雖然寫的是春聯,但是,傳播的是文化,宣傳的是真善美,感染的是人心,交往的是人脈,傳承的是美德。那淡淡墨香,是縷縷書香的具體體現和延續。

自祖父之後,我們這個家庭的後世子孫們,不論男女,都入校讀書學習。到目前為止,大中專畢業生達二十多人,有的還是研究生,有的還是出國留學生。當年因家庭生活困難而輟學的啟福兄,深知文化的重要和失去讀書機會的痛苦,自己省吃儉用,打工掙錢,供應五個子女上學,培養出四位大學生,其中還有一位研究生。土窩裏飛出了金鳳凰。既是這個大家庭的驕傲,也是田樓村的榮耀。

孝,是家風的主要內容。人們常説,百善孝為先。在這方面,可以説我的父母堪稱典範。父親姊妹七個,其中弟兄四個,姐妹三個,他排行老大。自幼上學,隨後參加革命工作,離開了故土,成為一名縣級領導幹部。幾十年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兩袖清風,一心為民,像焦裕祿那樣:心裏時刻裝着的是羣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五十四歲主動請求離職休養,回到闊別三十多年的老家,喂起牲口,養殖牛蛙,安度晚年,從不給組織找麻煩,直到光榮離休。父親剛參加工作不久,爺爺得了肝炎病,無錢醫治,父親賣掉自己心愛的手錶,為爺爺買藥治病。平時省吃儉用,每月26斤的伙食標準,還要儘量省下來幾個饃票,等回家看望有病的爺爺時,能買幾個白麪饃給爺爺帶來,讓爺爺吃上一個飽。那不僅僅是幾個饃呀,那是做兒子的一份真誠孝心啊!每到逢年過節,父親因在外地工作,有時候不能回家,總要往家裏寄些錢來。那時工資低,除去生活費外,幾乎節餘不了錢。多時寄10塊,少時寄5塊,已是不錯了。那時候大家庭已經分了家,父親仍然把錢寄給爺爺,從來不把錢寄給領着我們這個小家過日子的母親。母親知書達理,寬宏大量,沒有因此生過氣,也不向爺爺討要。爺爺給就花,不給不花,給多少就用多少。在她心目中,爺爺是長者,花多少都是應該的。若為此與爺爺爭要、吵鬧,那是對長輩的不尊,天大的不孝。

爺爺和奶奶過世早,家裏三個姑姑和四叔尚未成人,這個大家庭的重擔無形中落在了身為老大的父母肩上。不僅祖父母的後事由我父母操辦。接下來,三個姑姑相繼結婚嫁人,也是我父母為之操心辦理。奶奶去世時,與我大妹妹同歲的四叔才兩歲,我母親就一同撫養他們兩個,白天抱,晚上摟,與自己的孩子一樣拉扯。四叔九歲時,爺爺又病逝,三個姑姑都已遠嫁他鄉,父母就把四叔接到俺家,與我們一起生活。吃、穿、住、上學、蓋房、結婚等,全由我父母照管,直到參加工作,結婚生子建立家庭。父母看待四叔比我們姊妹都重,特別愛戴他。經常對我們説,啥事都要讓着四叔,不要與四叔鬧架。就連割草用的鏟子也得由四叔先挑。在兄弟姊妹之間,父母“老大”當得非常板正,事事處處甘願吃虧,有好處就讓,有苦有難就主動承擔,不攀比,不推諉,從不與兄弟姐妹爭東爭西,爭這爭那。受到姊妹的尊重及村裏人的讚譽,就連周圍十里八村沒有不稱讚的,把母親説成“嫂母娘”。不僅對待家人如此,對待鄉鄰同樣也是如此。與人為善,説話和氣,樂於助人,幫困濟貧,是村民及鄉鄰公認的。20xx年母親去世時,莊裏人自發地為母親舉行“追思會”,緬懷、頌揚她的高貴品質。這在田樓及鄰近村莊是絕無僅有的。

身教重於言教。優良的家風及長輩們的德行,對後世子孫產生重大影響。整個大家庭一代代續寫着“孝”之篇章。在諸多的“孝子賢孫”中,表現最為突出的,當所我的大妹。俗言道:牀前百日無孝子。可是,大妹照顧護理我們的父母何止百日,而是整整九年啊!先是父親患腦血栓病,留下後遺症,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就連起牀、穿衣、吃飯、喝藥、大小便、休息、睡覺等全由大妹照管,有時候還要擦屎刮尿。大妹不嫌髒,不怕累,照顧的無微不至。就這樣熬過了四個春秋。父親離世不久,母親又患腦血栓卧牀不起。還沒來得及喘息的大妹,再次來到母親的病牀前。生活起居,餵飯喂藥,送走一個個黑夜,迎來一個個黎明,陪伴着母親整整走了五個年頭。直到母親壽終正寢,走完她九十的人生之路。大妹耗費和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而更多是孝心與精神!這是對先祖美德和家風的繼承,是對父母恩德最好的回報!

其實,對父母盡孝,不一定非要給予多少貴重的物品及錢財;不一定非要買很多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有時候,也就是常回家看看,陪着老人説説話,聊聊天,談心、拉呱,或幫助父母做些家務和急辦的事情,他們也就足矣。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陪伴,也是一種孝道。

有文曰:“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一定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我們成功舉行這次特別家庭會,讓家人,特別是後世子孫瞭解了村史、家史,懂得了家規家風,加深了對傳承美德及家風意義的理解和認識。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正能量,啟迪、教育、洗禮、震撼年輕一代的心靈。會後,在北京工作的一位晚輩,在微信中這樣寫道:“昨天下午,在父親的帶領下很榮幸參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家庭會議。父親、小叔用生動鮮活的事例和豐富的語言講述了田氏家族優秀的傳統家風,聽後很受教育,受益匪淺,也被他們深厚的家族情懷,責任擔當所感染感動。父輩們告訴我們田氏傳統家風最基礎的就是對長輩尊敬,平輩之間團結互助,對幼小要愛護,這些內容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NA。同時希望年輕的一代們,通過學習,從閲讀古典書籍中認識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要懂得吃虧,就是要有大局、全局觀念,舍小我、小家,為大我、大家;要有孝道,尊敬父母,孝敬老人,以身作則為子孫後代作榜樣。田氏家族的優秀傳統家風要代代薪火相傳,美麗的中國夢需中華民族兒女共同努力!傳承田氏家族傳統文化,需要我們有新氣象新作為!由衷為父輩們點贊!

讀者這位晚輩的微信,回想起當時會議的情景,再追憶前輩們的美德和代代相傳的優良家風,我激情難耐,如同噴泉一般,從心底迸發出感慨之聲:謝謝了,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