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策劃方案(通用15篇)

課程策劃方案 篇1

一.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課程策劃方案(通用15篇)

課題界定:

“國小美術課堂”這裏指的是按教學常規要求進行的美術課堂教學,即在以40分鐘為一節課的單位時間裏,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裏進行的教學活動方式。要求在一節課內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形式的特點是地點固定、時間固定、學生集中、內容集中、目標性強、環節緊湊。一節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不能照本宣科,還必須根據本地學情、教學設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備課、準備教具、制定教學方法和採用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最終目的教學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

“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首先預先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的若干對應的方案,並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選擇相應的方案,最終實現目標。

理論依據: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學習習慣佔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説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有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為了儘快改變國小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探討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養成教育進行研究。

二.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選題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説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老師決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具有了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去主動的學習,才能探究出問題的原因,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對國小生來説,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外,很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國小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國小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對於學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義:

在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不良課堂狀態:學生工具準備不夠充分,在學習中積極性不夠高;學生的參與率低,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這種現狀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們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的好習慣。俗話説:“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對國小生來説,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

由此可見,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課堂習慣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於是我決定,就以此為我課題研究的主題,探討國小生美術課堂養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

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構建“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本教學模式的研究,從微觀領域着實於研究教學策略。旨在探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突出體現對人的教育,通過審美教育,藝術實踐,藝術體驗,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在交流中架起連接師生情感、傳承美術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橋樑,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愉悦體會成功的情感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並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構建的教學模式。

(1)掌握國小生學習美術過程中的學習習慣養成狀況。

(2)探討國小美術教學中養成課堂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3)構建“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

主要內容:

(1)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學習習慣養成的現狀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學生課堂學習習慣差的原因,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礎。

(2)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國小生不喜歡美術教學活動的原因,同時也要從教師教學方面尋找原因,並進行認真分析。

(3)制定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並付諸實踐。

(4)國小生喜歡美術活動的個案研究。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利用“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蒐集學習材料的好習慣。課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搜集有關材料。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做好了課前的充分準備,為課中練習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帶學習工具的良好習慣,他們逐漸體會了動手操作的快樂。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學會聽課,並利用有效地教學手段適時檢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學生課中認真傾聽的習慣才能慢慢得到培養。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不同的認識,想法,見解,教師必須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激活課堂。

(4)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在合作中張揚自己,接受別人,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不斷交流,融會貫通,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得到不斷地深化和昇華。

(5)借鑑別人的做法: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評價聯繫卡。

研究方法:

該課題目的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求知慾,學生養成課堂學習的習慣。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其成為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求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採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案例研究,有針對性的積累實踐經驗。特別是研究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問題。

(2)行動研究法。在學習、教育、教學、教研方面不斷實踐,通過上教研課、主動聽別人的課、評課、編寫導學案、撰寫教學反思、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個案分析等途徑來研究。

(3)經驗總結法。不斷挖掘與課題有關的相關要素,及時總結體會和經驗。

(4)文獻資料法。查閲相關資料,參考相關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__年12月——__年2月)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__年3月——__年4月)嚴格按照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採取閲讀學習、聽課研討、實踐反思等達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養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__年5月——__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種研究資料,彙總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六.預期結果

1.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長。

2.促進學生美術技能、理論學習、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全面發展。

4.形成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理論體系。

5.撰寫結題報告。

6.撰寫一篇《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論文。

課程策劃方案 篇2

1.課題名稱: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

2.課題題目的提出:

2.1背景的研究:

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育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字母教育作為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字母教學看似簡單,然而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卻並不簡單。許多老師不能足夠重視國小英語的字母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教學效果普遍不好,加之國小生初次接觸英語字母,往往與漢語拼音混為一談,出現了許多認讀和書寫方面的錯誤,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字母發音直接影響着學習單詞的發音,學生一旦形成錯誤的發音,就很難再糾正。因此,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教學策略,重視字母教學,為學生終身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2課題研究現狀及理論依據:

美國語言學家懷特.鮑林傑(Dwight Bolinger)的《語言要略》(Aspects ofLanguage)介紹了母語為英語的人如何從嬰兒階段開始學習語言以及學會字母的不同發音,奠定了他們以後學習運用語言的基礎。我國很多學者也在英語字母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浙江省國小英語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規範標書,注意大小寫筆順、筆畫和標點符號的示範,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英語字母和單詞”,“能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必須重視字母教學,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記憶英語單詞,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聽、説、讀、寫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國小英語課程教學對字母教學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讓學生對英語的初步學習產生興趣;第二,讓學生在字母發音和書寫上有很大提高。

2.3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找到一條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從一開始接觸英語,就掌握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和探索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正確書寫和拼讀26個字母,並養成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為孩子們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而紮實的基礎。讓孩子們別輸在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

3.課題設計:

3.1研究內容

本課題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研究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1.1.字母的讀音教學法:我將主要通過分類記憶教學法(比如將26個字母按發音的不同,給他們分為七個家族,並編成朗朗上口的chant);遊戲或歌曲教學法(比如字母歌、What’smissing?遊戲、左鄰右舍遊戲等);卡片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單詞或句型教學法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3.1.2.字母的書寫教學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字母筆順教學法(可以通過書空、描紅、臨摹等教學方式);字母格式教學法(通過一些有趣的口訣);謎語或增減筆畫教學法;遊戲和小組比賽教學法;對比教學法(書寫體和印刷體之間的區別;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之間的區別);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動漫讓學生仔細觀察字母的寫法,什麼地方起筆、什麼地方收筆、總共幾筆寫成、各佔哪幾格、是否頂格、寬窄比例、傾斜度)等方面來研究

3.1.3.字母的運用教學法: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遇到的字母,比如:跟媽媽去商場,看到衣服上的字母L、S、_L代表什麼意思?跟着爸爸去停車場,看到字母P是什麼意思?各種貴賓卡上的VIP字母代表什麼意思?電器上的字母ON、OFF又是什麼意思?現在人們經常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咱倆PK一下”,又是什麼意思?等等,生活中處處可見字母,將這些字母收集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後在課堂上彙報交流,比比看誰收集整理的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3.2研究目標

學生能夠規範、正確書寫26個英語字母,正確拼讀26個字母的發音,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今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3研究方法

3.3.1實踐與研究並行法:本課題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通過各個具體案例研究對比,配合其他方法,撰寫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3.2文獻研究法:採用文獻檢索手段,蒐集相關的報刊,書籍等資料。結合字母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不足,提出策略。利用知網等網絡資源瞭解本課題的現狀,對於以前先進的研究理念及時的借鑑和學習。

3.3.3實驗研究法:利用班級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在取得一定有用的經驗後,將此方法在全校英語教學中推廣。

3.3.4課堂觀察法:深入班級和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觀察,找準問題所在,並結合教學結果進行分析。

3.3.5問卷調查法:通過對本年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問卷調查,找到問題所在,進一步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

3.3.6訪談法:通過對本年級學生逐個進行訪談,瞭解他們的困惑所在,結合本課題研究目標,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3.4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我校三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二)班的全體學生進行研究。

4.研究過程:

4.1準備階段:20__年12月---20__年1月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蒐集整理各種相關文獻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4.2實施階段:20__年2月---20__年5月

進一步修改並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同時將字母高效趣味教學法應用於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並針對課堂教學效果,查找既定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修正方案,然後進行反覆實施;

4.3總結階段:20__年6月

總結研究工作,進行論文初稿寫作、修改論文和發表論文,並做好結題驗收工作。

5.預期呈現:

5.1每月的活動安排、活動材料和研究總結(包括研究心得、研究課例、研究論文等)

5.2研究報告:彙總《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的報告。

5.3撰寫論文:完成本課題相關的教學論文。

課程策劃方案 篇3

一、本課題研究之背景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活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網絡資源的利用,極大拓展和豐富了作文教學的空間和資源,開闊了學生眼界,豐富了作文素材。利用網絡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圍,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條件。憑藉網絡,“師生”、“生生”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溝通。這不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學活動空間,也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得到發充分滿足。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

在國小作文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也使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得到有機的整合,將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除涉及到語文、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外、還會用到音樂、美術、科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在進行作文的同時,也學到了其他學科的知識,使各科知識得到同步增長,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3.國小作文教學的要求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加之教育部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從三年級開設電腦課,許多家庭為了配合學校的教學都自備了電腦,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我們提出本課題旨在尋找網絡資源應用於作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考察傳統思維中的作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着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視野“窄”,二是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所謂“窄”,就是把課本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把教材作為唯一的學習資源,以為學習好語文書本上的知識是最根本的任務。其實,這種將書本知識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割裂的狀況,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固守一隅,封閉在課堂上、書本上,不向學生的生活世界開放,不向信息化的社會開放。學生蒼白無味的生活,必然不能充分體驗和享受作文的樂趣。所謂“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沒有生活感受和語言素養的積澱,言之無物;另一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言之無法,“集體失語症”帶來了莫大的悲哀。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藉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基於此,我校提出本課題,其研究的意義在於:

利用網絡資源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創建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構建網絡資源在作文教學中充分運用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説話、獨立思考及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實驗教師作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及作文教學的能力、水平。提高實驗教師組織、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水平。

三、本課題研究之具體目標和內容

(一)教師目標:

通過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革單一作文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通過對多媒體網絡的運用,使教師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學生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實驗,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使中高年級的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初步具有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做到作文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遣詞造句準確,通順連貫,有條理性。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初步總結出網絡資源與作文教學整合的規律和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我們將圍繞如下內容進行實驗:

1.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積累;

2.研究如何創建班級QQ羣、教師教育博客、班級作文博客主頁和學校博客羣組,搭建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平台,實現作文教學資源的共享。

3.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造性教學,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徵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部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由於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的發展,多媒體的音、像、聲具備和網絡的交互性為寫作中的“情境”創設和“協作”“會話”發揮巨大的作用,自然地提高寫作能力。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是非常合適的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和認知環境之一。

贊可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和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

使用觀察法和媒傳法等教學方法,恰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擁有電腦情況、學生興趣愛好、網上行為、是否有QQ號等等。

2、文獻研究法

運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和應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為課題提供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法研究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等,在開展對課程資源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

3、行動研究法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採取“五一”措施,即營造一種科教氛圍、磨練一支師資隊伍、建立一套機制、搭建一個資源平台、探索一種教學模式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為學習者的雙向交流提供廣闊的空間,達到“人——機——人”相互交流,即學習者(人)通過多媒體網絡(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人)進行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在整個課題實際操作過程和實施的過程中認真進行行動過程的研究,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4、經驗總結法

對“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過程中一些有效的課程資源及時積累總結,對有效的教法和學法進行總結、推廣。

5、個案研究法

本課題旨在通過網絡資源的利用,促進學生積極、有效、自主地習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宜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展開對學生成長過程和規律的研究,可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檔案袋管理,進行跟蹤分析,於個性中見共性,於特殊中見一般。為課題的假設提供典型的事實例證。

六.本課題研究之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__年5月至12月)

加強軟硬件建設,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落實人員分工,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設計進行論證;進行師資培訓、理論學習、實驗班選擇;組織人員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統一課題組成員思想。

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1)調查分析,掌握學生的基本資料:興趣愛好、網上行為、QQ號,為課題開展準備資料。

(2)完成班級QQ羣建設,教師依託安慶教育博客平台制定班級作文網頁,通過初步試用論證可行性,制訂實施方案。

2、實驗階段(20__年元月至20__年6月)

全面實施課題計劃,加強課題研究管理,舉行課題研究現場會,定期展示研究進程和成果,做好數據積累、經驗總結工作;

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

繼續深入班級作文網頁創建工作,進行實驗研究,適時總結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寫出實驗總結;

3、總結階段(20__年7月至12月)

主要目標:回顧總結實驗研究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得失,並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鑑定。

第三階段研究成果:

收集資料,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和論文,力爭取得縣市乃至省教育專家的支持和認同,並得到完善和大面積推廣。

七、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黃金舟:負責課題的定向、指導,協調人員分工,監督課題的實施,課題的總結。

李思迪:負責課題計劃的制訂、本校教育博客羣組建設,進行課題行動研究。將科學而全面地總結教改經驗或教訓。

楊賢鬆:負責課題實施的調控,解決課題研究中所需的人力、財力等問題。

石沉香:負責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分析,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問卷材料的收集。

李聲宏、梅慶安:負責文獻研究,即研究對網絡作文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有哪些,有哪些指導意義,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種理論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論文資料的收集。

石小霞、邵雙梅、段貞潔、餘紅燕、葉帶楠:進行個案研究,即具體分析一些網絡作文教學的典型課例,分析在這些課例中,教師、學生、教材和所用媒體這四個教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與傳統教學結構相比,有哪些顯著變化,效果如何,學生在情感和態度方面有哪些轉變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個案案例資料的收集。

八、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

1.人員結構:

該課題組成員以一線語文教師為主,其負責人黃金舟,系安慶市首屆語文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帶頭人。曾參與完成“經典誦讀”市級課題,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並有論文在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第二負責人李思迪,於多年前便開始了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整合的研究與探索,曾於20__年全國中國小骨幹班主任國家級遠程培訓中承擔過本項目縣輔導教師工作,積累了一些處理網絡信息的經驗。有十幾篇論文獲省市獎,並有十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成員中有多人曾參與完成省市級課題研究,他們都是教學骨幹,課程改革的積極實踐者,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的人力資源。

2.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極為便利。目前,我校已與局域網連接並建立了校園網,已建成初具規模、功能完備的網絡系統,一個網絡教室,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共配備有連網微機百台左右;全校青年教師均已參加了“現代技術教育”的培訓;過關率達100%。教師們已經普遍學習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處理軟件的使用,在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理論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我們還將組織部分老師進行有關網絡技術的培訓和相關理論的學習,並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經費保障: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教育改革和實驗,他們對本課題十分關心,並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

學校的生存依賴於學校的發展,這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心聲。因此,我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進行課題的研究。

課程策劃方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為美化城市環境,鍛鍊同學們的勞動技能和調動人民羣眾廣泛參加公益勞動的熱情,讓同學們在勞動中將“城市是我家,保潔靠大家”的考好落到實處,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協作能力。

二、活動宗旨

1、參與創建文明城市;

2、提高道德素養;

3、鍛鍊協作能力。

三、指導老師

學工辦全體指導老師

四、活動地點

湖南省長沙市火車站

五、活動內容

組織宣傳部成員一同乘車到達長沙火車站,聯繫火車站工作人員一同進行打掃和清除牛皮癬。

六、活動流程

1、20_年4月10日中午12:50在學校門口集合;

2、分配勞動工具;

3、20_年4月10日下午14:00之前到達火車站;

七、主辦單位

現代管理工程系團總支宣傳部

課程策劃方案 篇5

為了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開展公益勞動課教育的通知精神,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基本勞動素養,造就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學校學生勞動課納入課堂教學管理。為使勞動課的組織管理工作規範化,商學院特制定《商學院大學生勞動課實施方案(試行)》。

一、成立商學院大學生勞動課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由書記、院長擔任、副組長由副院長、副書記擔任,成員由各教研室主任、教學科研辦公室主任、黨務行政辦公室主任、團總支書記組成,指導教師級各班級輔導員及相關教師。

二、勞動課安排原則

1.以專業班級為單位安排

2.以年度為週期安排

三、勞動課主體對象:大一新生

四、勞動課培養目標

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大學生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造就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五、勞動課的教學內容

1.環境衞生勞動教育:教室、寢室以及公共場所環境衞生勞動。

2.公益勞動教育:團學幹部、志願者組織勞動;慶典和節假活動組織的公益勞動;開學第一週和放假前最後一週的勞動。

3.專業勞動教育:實驗實習勞動;幫助實驗室管理員和實驗指導教師開展的相關輔導、值日等勞動;重要教學活動安排的勞動。

4.勞動意識教育:維護生活學習環境衞生;自覺值日和打掃衞生;積極參與公益勞動和組織分配的勞動任務。

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家居生活勞動、公益勞動、專業勞動、勞動光榮等方面的意識和素養。

六、勞動課指導教師

(一)學生勞動課的指導教師可由輔導員、學院指定相關教師等兼任,原則上指導教師應具有高校教齡2年以上;

(二)根據學生情況和勞動課的具體要求,對學生進行編組,做好課前的組織發動工作;

(三)做好勞動課的考核工作;

(四)做好學生上課期間的安全工作;

(五)負責學生的勞動課教育教學、成績錄入等相關工作;

(六)勞動課開設期間不得違反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七、勞動課對學生的紀律要求

(一)學生應在勞動課期間應服從指導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安排,接受分配的勞動任務;

(二)勞動課期間不得從事其它活動,不遲到、不早退;

(三)愛護勞動工具,故意損壞勞動工具的應予以賠償,造成不良影響的應按校紀校規處理。

八、勞動課組織

(一)學生勞動課課時和勞動時間安排

1.勞動教育課:1課時(兩週),由輔導員授課。

2.日常的每週一、二、四、五日,每日按1節課計算。計4節課。

3.每週三下午集中勞動:2節課,每週日下午集中勞動:1節課。計3節課。

4.課時計算:

每週勞動班級合計勞動課時:4節+3節=7節。

每個勞動班級兩週勞動課時,合計:7節+7節+1節=15節。

大型活動或學院安排的勞動課程(如環境衞生、新生接待、大型活動等每半天計勞動課3節課,晚上計3節課):由團學幹部和志願者承擔,指導教師:商學院團總支書記。

第2學期,依然按此執勤順序執行。

九、勞動課的考核與成績處理

(一)勞動課課時與成績:

1.累計達到30個學時(按兩個學期計算,每個學期2周/班);

2.按百分制進行考評;

3.勞動課的考核工作由指導教師負責,並填寫《勞動課成績考核表》;

4.勞動課成績由指導教師在勞動課結束後一週內錄入教務處管理系統;

5.《勞動課成績考核表》由學院存檔。

(二)勞動課考核成績

1.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成績為不及格:

(1)勞動態度不端正,不服從安排;

(2)累計達不到30個學時;

(3)未完成所安排的勞動任務;

(4)學院認定的其他不及格情況。

2.凡成績不及格或因故不能參加勞動課的須在《勞動課成績考核表》“備註”欄內註明,由學院安排進入下一屆進行重修,仍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學分。

3.學生因身體或其它原因不適參加勞動課的,由本人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經學院同意後,可安排免修。

4.學生因故沒有完成30個學時的勞動課,可由學生提出申請參與其他公益勞動,或以社會(社區)勞動等證明材料證明其勞動表現和成績情況。

十、勞動課作業範圍

1.商學院管理的普通教室和多媒體教室環境衞生;

2.班級勞動課教學內容;

3.公益勞動;

4.志願者工作;

5.商學院安排的其他與勞動相關的工作。

十一、勞動課經費使用辦法

1.勞動課經費主要用於勞動課指導教師和勞動課管理;

2.勞動課管理:由商學院成立的“大學生勞動課管理領導小組”對勞動課指導教師考核後,依據考核評定的成績發放經費;

3.對指導教師指導費用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指導費,每個班級兩週指導經費450元;二是考核成績優秀和良好的獎勵,獎金20__元。

課程策劃方案 篇6

為深入貫徹_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揮勞動育人功能,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和成才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決定將勞動教育納入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全校本科生中開設勞動教育實踐課,現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1.目標導向。促進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實際體驗。通過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體驗勞動感受,掌握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3.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勞動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拓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課程設置

1.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勞動》課,課程性質為必修課,課程模塊為集中性實踐環節,計1學分。

2.實行集中勞動實踐和分散勞動實踐相結合,第1-6學期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集中勞動實踐,每次不少於4學時。

3.勞動課成績實行五級制,成績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參加畢業審核,成績不合格的應當重修。

三、教學形式

1.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勞模報告會、勞動技能展演等,強化學生勞動自覺與責任感;

2.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製作、電器維修、室內裝飾、學習幫扶等實踐活動;

3.結合專業教育組織學生參加勞動活動,如打掃教學實驗場所衞生、教學實驗設備管理維護、寢室內務整理等;

4.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非營利性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

5.組織學生參加與學校建設與管理等有關的執勤活動;

6.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工作;

7.其他與勞動相關的學習、實踐活動。

四、組織實施

1.勞動教育由學生所在學院組織實施,學院應安排專人負責勞動教育,包括開展勞動課教學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做好勞動安全教育、負責學生勞動安全和過程管理、負責評定學生勞動表現及等級鑑定等。

2.學生所在學院要做好開展勞動教育的宣講工作,根據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安排貼近學生生活的勞動課程和勞動實踐活動,並藉助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勞動教育實踐的安排與管理。

3.學生所在學院要做好學生勞動安全保障工作,不得組織學生參加高空作業、嚴重污染、輻射大等易對身體或心理造成危險或危害的勞動任務。

五、紀律要求

1.所有學生都應認真學習勞動課教學內容,積極參加勞動學習與實踐活動。

2.勞動課期間學生要堅守勞動崗位,遵守勞動紀律,禁止利用勞動課時間從事其它與勞動教育無關的活動或私自外出。

3.學生在勞動課期間不得無故缺席,不得遲到、早退,原則上不允許請假。確需請假者,應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辦理。

4.勞動課期間應服從指導教師或帶隊教師的安排,認真完成勞動實踐任務。

5.勞動課結束後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交總結報告,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六、考核要求

1.勞動教育實踐從學生的勞動態度、出勤情況、勞動任務完成情況三個方面進行考核,考核實施細則由學院確定。勞動課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

2.學生所在學院負責勞動課成績管理,根據學生在校期間勞動表現,於第6學期末指定相關人員在教務管理系統錄入成績,成績合格即達到該門課程修讀要求。

3.確實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勞動教育實踐者,經所在學院同意,並在規定的勞動時間內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可取得勞動課成績。

4.勞動態度不積極、勞動表現差或勞動課不及格者在各類評優評先及評獎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七、其他

1.本辦法自20_級學生開始執行。

2.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課程策劃方案 篇7

12月9日上午,“紙·愫”——20__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書籍裝幀教學彙報展在河南大學美術學院一樓大廳成功舉辦。美術學院院長席衞權、副院長王聖鬆,歐亞國際學院黨委書記李衞國、副書記黃鑫、副院長楊春偉,以及美術學院師生代表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美術學院副院長蔡玉碩主持。

席衞權在致辭中表示:書籍裝幀教學彙報展已連續舉辦七屆,每一年都有新的突破,每一次都讓人眼前一亮,他告誡設計專業的同學,設計重在創新,永遠都不能停下探索的腳步,要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作為指導教師之一,蔡玉碩表示,書籍裝幀教學彙報展呈現的作品有很多是探索性的、實驗性,我們不求作品的完美無缺,因為創意無止境、學習無止境、藝術無止境。作為過程性評價課程,本次展覽不僅是對同學們學習成果的檢視,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視。

教師代表朱瑜珠對同學們的創作進行了總結,她説,看到同學們的作品很欣慰,從一開始同學們的艱難探索到一步步的突破自我,最終才看到了今天的作品,她希望同學們可以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不斷總結學習經驗,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砥礪前行。

學生代表馬姣姣、盧倍禎在發言中表示:設計專業的學生除了具備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外,更應該注重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只有擁有了一技之長和靈活的思維,我們才能立足於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歐亞國際學院黨委書記李衞國宣佈展覽正式開始,並寄語20__級的同學們:學海無涯,同學們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更要注重人文素養的提升,希望同學們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課程策劃方案 篇8

書籍裝幀這門課程是15視覺傳達必修課程之一,課程目的在於讓同學們瞭解中國歷史上以及世界史上書籍的出現與演變,在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利弊抉擇下發展出各式各樣書裝形式。同學們再通過自己的思考與總結,做出一本有意義,有專業特色的書籍。

書籍裝幀是對書的形態、用料和製作等方面所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為了更有效,更準確呈現出滿意的作品,老師帶同學們進行了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博士開發的“六頂思考帽”思維模式訓練,因此從收集資料、思路產生、利弊分析到把控方向製作完成一氣呵成,省了不少彎路。

書籍從外觀的開本 、封面、護封、書脊、書函,到內部的扉頁、版式、插圖、插頁、封底、文字全權由同學們自行選題創作。尤其在視覺專業特點下,同學們對內部的排版設計、插圖設計更是大下功夫。

歷時四周,日夜兼工,拆縫翻補,樂此不疲,最後呈現的每一本書都是同學們注入情感和心血的寶貴果實。

課程策劃方案 篇9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書籍也在不斷的進化着,無論是在設計還是形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書籍的發展也預示着人類的進步。以前,人們對書籍裝幀設計很少有針對性的設計與概念,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書籍裝幀在不斷的進入市場,書籍作為傳承人類文明和信息的載體,在千百年的流程中,已形成了自身的形態。那麼,該怎樣去理解“形態”呢?“形”指的是某種事物的形態,“態”指的是某種事物的姿態,當這兩種結合在一起,便有了一種叫形態美的東西所存在,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就和書籍打交道,就開始學識圖書,識字母,直到二十世紀,陪伴我們的書籍有很多,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同方面與不同程度的認識,因為各自需要的不同,所以對書籍的形態也不一樣。於是,便有了一門關於書籍裝幀的學問。想要系統的瞭解書籍的裝幀,我們必須要了解中國文字的發展史,從古代的甲骨文、青銅銘文、竹簡木牘、簡策、帛書等,一直到新千年的簡裝、精裝。在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中,慢慢的形成了古樸、簡雅、實用的獨特形式,也在書籍裝幀設計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書籍裝幀(又稱書籍藝術)是在書籍生產過程中將材料和工藝、思想和藝術、外觀和內容、局部和整體等組成為和諧、美觀的整體藝術。書籍裝幀包括封面設計、正文設計、扉頁設計和插圖設計。書籍裝幀設計是書籍造型設計的總稱。一般包括選擇紙張、封面材料、確定開本、字體、字號,設計版式,決定裝訂方法以及印刷和製作方法等。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它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頁和插圖設計是其中的三大主體設計要素。

書籍設計要有效而恰當地反映書籍的內容、特色和著譯者的意圖。符合讀者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需要,還要考慮大多數人的審美欣賞習慣,並體現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徵。符合當代的技術和購買能力。

課程策劃方案 篇10

20__年4月22日下午,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12名老師集聚在西校區倫理樓208,對本學期20__級《書籍設計》課程進行教學總結與交流,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林平、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雲曼以及承擔課程教學任務的10名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李林平副院長主持。

交流會上,李林平副院長指出雖然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紙質圖書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書籍設計》是一門檢驗綜合設計能力的必修課,它涉及字體、版式、插圖、開本、紙張、印刷等基礎知識,還揉合了學生對書籍設計的主觀思考、風格提煉、審美訴求、文化定位等,是對學生前期所學知識的綜合呈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雲曼老師在分享經驗中時提出,學生最初的選題很重要,選題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作業質量。同時強調了教師要引導學生解讀書籍藴含的文化氣息,充分利用視覺元素點、線、面之間的組合,結合紙張肌理帶來的不同觸覺感受,瞭解印刷工藝和裝訂方式,儘可能探索書籍設計的特質。

曾竹竹老師指出部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大多是為了完成作業,設計流於形式和外表,缺少對書籍內容的通讀和把握,尤其缺乏對書籍本身的喜愛和感情投入,以至於書籍的設計創意表達不夠完整,甚至匾乏。

陳力行、樑雨荷、馬嘯、聶泰宇、曲忠成、張光等幾位老師分別展示了班級學生作品。幾位教師就教學中遇到的關於學生選題把控、印前檢查等問題,向在場經驗豐富的老師提問,雲曼主任和曾竹竹老師針對老師們的提問分享了她們的教學方法。

李林平副院長圍繞老師們提出的課程中“創新更重要還是合理更重要?”這個問題談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創新”應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創意不能凌駕於文本閲讀之上。我們學校作為應用型大學,根據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學生基礎能力等,老師在引導學生的時候要偏向於合理和實用,其次再考慮所謂形式的創新。教學重點在字體、字號、圖像、空間、節奏、層次、閲讀性的整體把握,教師應在這個過程中起引導作用。

會後老師們細細翻閲了學生作品並做了進一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總結會就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學習研討,在研討中進一步提升教學技能,收穫頗豐。

課程策劃方案 篇11

今天來介紹第二本書了。

第二次作業的初衷是要和第一次的作業區別開來。非藝術專業的背景也讓我放棄了再次手繪的想法——畢竟不是我的強項。

但我還是認為要做一本有用的書——什麼書會讓你一用再用?工具書!回想自己現在忍不住會買的書很大程度上都是有意思的工具書了。

然後就確定了主題——《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

《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主要適用於建築設計、工業設計等設計者。裏面的內容嘛就是中國成年男性女性,不同年齡段,從身高到體重,從頭圍到手掌長度的各種標準。

在網絡上可以直接下載到。A4的pdf也只有17頁。這個量也對手工書來説非常友善。

確定了主題後就開始分析主題,並進行構思。

首先分析了當下《人體尺寸》存在的問題。主要問題就是表格密集,查閲使用體驗差;也沒有圍繞此專門的手冊設計,無論是在使用上還是保存上都存在問題。

針對問題,並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我做了如下的設計:

在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尺寸。

我的設計目標是將《中國人體尺寸》設計成一本可收藏、方便查閲的書。原始資料的A4尺寸使得表格密度過大,查閲體驗差。

經過考慮將尺寸定為A5,A4的一半大小使得表格密度擴大,也方便收納。

封面選用了彩烙紙(其實是因為手頭只有這種紙)。棕黃色彩烙紙的顏色和牛皮紙很像,但比牛皮紙更細膩光滑,細看會有獨特的紋理。選用這個顏色初衷是想營造一股樸實復古感(我把它稱為中國工廠復古風233),和設計師查閲數據的踏實是相符的。

但封面問題很多,後面再講。

書脊是特別考慮的設計。因為這本書本身內容比較少,若要作為收藏類的書, 存在感應當提升。因此加厚了書脊。這樣放在書架上也能比較方便地取出它。

書脊上的字是橡皮章雕刻的,也和封面一樣存在我比較無奈的問題(…)。

內頁的設計主要包括表格和插圖兩部分。

表格部分因為內容量比較大,並沒有做花哨的改動,只是用藍、黃兩個主題色將男性和女性表格區別開來。一來使得沉默的內容更活潑,二來這種可視化確實能提高一定效率。

這個裝幀方法不太常見,但是是我經常使用的方法。原創者將這個裝幀法命名為“風琴裝”。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書頁可以180度平攤。這難道不是一個工具書必然的要求嗎!

此外這個方法對於連接我塑封之後光滑的頁面也非常友善,是個方便的方法。

反思and改進

哎。這本書要改的地方太多了。

作業評講那天我一度不想拿出來233!

因為和視覺傳達同學們藝術化的設計相比我的中國工業復古風太outstanding了!(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悲痛。)

嗯。。。

首先是封面。手工書你讓封面情何以堪啊。

這個裝幀方法不太常見,但是是我經常使用的方法。原創者將這個裝幀法命名為“風琴裝”。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書頁可以180度平攤。這難道不是一個工具書必然的要求嗎!

此外這個方法對於連接我塑封之後光滑的頁面也非常友善,是個方便的方法。

反思and改進

哎。這本書要改的地方太多了。

作業評講那天我一度不想拿出來233!

因為和視覺傳達同學們藝術化的設計相比我的中國工業復古風太outstanding了!(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悲痛。)

嗯。。。

首先是封面。手工書你讓封面情何以堪啊。

課程策劃方案 篇12

f活動目標

1.用繪畫表現自己與老人的情感聯繫,進一步產生關心、幫助老人的意願。

2.向老人贈送自己的作品,體驗愛心交流的快樂。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油畫棒、白紙。

活動過程

一、説一説。

家裏有老人嗎?你是怎麼稱呼他們的?

你在家幫助老人做事情嗎?你做過哪些讓老人特別開心的事?

老人們忙碌了一輩子,現在年紀大了,需要我們主動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比如幫爺爺拿報紙拿老花鏡,或是向他們主動問好,親親他們,聽他們説説以前的故事……雖然都是些小事,但老人們肯定會很開心,很滿足的。

二、畫一畫。

送身邊的老人一幅畫:左邊是我,右邊是老人,中間連着一條愛心彩虹,每種顏色都代表一個心願。

幼兒作畫,要求畫出人的不同特徵以及彩虹的七彩序列。

三、送一送。

啟發幼兒説説:準備把這張畫送給誰。

幼兒將“愛心彩虹”畫帶回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把自己對老人的心願記錄在每一條“彩虹”上,最後將畫送給家裏的老人或年老的親戚。

課程策劃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瞭解校園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3、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安全知識,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請學生列舉一些現象)

1、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的安全隱患。

2、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隱患。

3、學生交通安全隱患。

4、校園隱性傷害的隱患。

二、學生集會、集體活動、課間活動中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上下樓梯要注意什麼?

①不要因為趕時間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欄杆。

③整隊下樓時要與同學保持一定距離。

④上下樓時不要將手放在兜裏。

⑤不要在樓道內彎腰拾東西、繫鞋帶。

⑥上下樓靠右行。

2、集體活動中要一切行動聽指揮,遵守時間,遵守紀律,遵守秩序,語言文明。

3、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①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儘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②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③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動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學生飲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項。

做好個人衞生,嚴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傳染病的發生

不吃過期、腐爛食品,有毒的藥物(如殺蟲劑、鼠藥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購買用竹籤串起的食物:油反覆使用,竹籤容易傷人,食品衞生得不到保證,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質。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1、行人靠右走,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注意觀察來往車輛,紅燈停,綠燈行,遵守交通規則。

2、乘坐公交車注意事項:

①車停穩後,方能上下車,上下車時注意秩序,不要擁擠。

②乘車時,要站穩扶牢,不要把身體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時,應該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謹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場所禮儀,不要大聲喧譁,保持環境衞生,主動為老弱病殘讓座等。

3、安全小常識

臨危逃生的基本原則:

保持鎮靜,趨利避害;學會自救,保護自己;想方設法,不斷求救;記住電話,隨時求救:

“119”----火警“110”----報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報警

打電話時要説清地點、相關情況、顯著特徵。

六、小結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做到警鐘長鳴!

今天你學到了那些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師小結;

交通運輸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於一些人忽視交通法規,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發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課程策劃方案 篇14

在大學本科教育中開設勞動課是實施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踐性是高校勞動教育的重要特徵,實踐是大學生的課堂。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勞動教育在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了落實全員育人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努力發現並呵護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鼓勵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將勞動教育與專業特點相結合。

一、勞動主題

課程主題:設計來源於生活

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舊物。每一件舊物,都是一個故事。每一件舊物裏,都駐着一個老靈魂。它或許承載過你往昔的記憶,或許刻錄着你經歷過的風雨……但當我們的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生活不斷向前,大多數人並不能夠定期的、合理妥當的處理自己生活中的舊物,更多的是將之堆放,然後漸漸把它遺落在身後。如此,不僅擠佔了我們學校、宿舍裏有限的生活空間,還浪費了這些舊物的剩餘價值,造成了不同程度上對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是對我們過往的一種褻瀆。

所以借對舊物的改造,讓我們在提高物品利用效率的同時,重温舊物所承載着的記憶與感動,表達出對自己的希冀,也讓生活變得更有味道。

二、勞動內容

根據學校的勞動課安排,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的特色,本次勞動課內容的安排如下:

1.變廢為寶:將校園內或宿舍內廢棄的東西經過創新設計;

2.舊物改造:將閒置的東西進行改造設計,令其重新發揮作用;

3.改良設計:對現有的使用體驗不好的產品,進行改良設計,符合用户需求;

三、勞動範圍及參與對象

工業設計專業__級學生

三、勞動課時

1周

四、勞動要求

1.指導老師清點上勞動課人數,認真記考勤。

2.勸導無故離崗的學生及時返回勞動課堂。對於勸導無效者,作曠課處理。

3.參加人員應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課程任務。

4.未參加勞動課者,該課程無成績。

課程策劃方案 篇15

隨着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開放教育資源活動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機構將優質資源共享。以在線課程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紛紛湧現並獲得飛速發展,比如網易公開課、可汗學院、央視網的中國公開課等以免費、高質量的課程內容為賣點,發佈學習資料,實現師生互動,甚至為順利完成課程的學生提供學習證書,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與其中。教育部也出台了《教育部關於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着力加大精品開放課程的建設。近年來,我院以“市場營銷策劃”網絡課堂教學的全面信息化教學改革為目標,在合作企業超星公司的協助下,從搭建課程平台與開發課程資源以及改革課程考試與評價等幾個方面展開網絡共享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實現“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

高職“市場營銷策劃”課程的教學現狀看,它是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核心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具備從事本專業相關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營銷策劃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營銷策劃的思維、方法,理解、執行營銷策劃方案,能按要求撰寫相關營銷策劃方案。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

①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較差,而教學活動中缺乏實踐教學,理論教學過多導致學習興趣不高;

②在實際教學中,由於教師信息化水平的侷限性,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仍然採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精神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③在考核評價過程中,仍採用傳統考核方法,缺乏實踐考核等過程性評價方法,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説,“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的形勢嚴峻,迫切需要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整合的背景下開展教學改革,使專業基礎課程深度融入專業課程體系,更好地服務於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我院課程組在此背景下對這門課程進行精品網絡課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市場營銷策劃”網絡課程設計思路

1、優化課程內容設置,突出學生能力培養課程內容以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理論及技能為準進行適當的調整,注重教學內容的四個結合:

(1)基礎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高職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對於理論以夠用為度,適當加重實踐比例。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營銷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教學內容與科研項目結合。教師注重將最新科研成果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與實踐能力。

(3)課上與課後相結合,課上的時間是短暫的,更多時候學生的能力是在課後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培養的,通過組織各種營銷活動,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實操能力,讓學生能真正面向社會,將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有機結合起來。

(4)共性與個性發展相結合。通過課上開展小組合作研討、營銷策劃設計、小組彙報等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又重視其個性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

2、突出實踐教學,注重課程資源的可操作性

課程資源的建設應該注重結合實際教學,在資源的適用和易用性基礎上,豐富相關內容,在滿足教學需要的基礎上擴充教學資源,增設前沿性、引導性內容,以便各層次的學生使用。在理論夠用的基礎上,以崗位要求能力、工作任務流程為導向,着重對實踐教學內容的開發。開發過程注重以下幾方面:

(1)實踐教學內容應以課程培養目標為準則。實踐教學應多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及興趣,利用學生課餘時間舉辦多種營銷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實際操作增強學生能力。

(2)教師應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增加到實踐教學中。指導教師將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教訓及各類企業案例等帶進課堂,有助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了實踐教學內容。

(3)實踐教學內容重點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學生喜歡動手實操是普遍特點,實踐教學內容的開發強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實踐學習,發現自己所學知識與技能的不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校企合作共建教學資源

在原有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合作企業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與企業一起合作開發、建設課程網站,製作教學課件、微視頻等教學資源,並圍繞課程目標與企業積極合作探索開發教材及製作全套的多媒體電子網絡課件,提高課件質量,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視頻資料,加強了教學資源的實用性和效果,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高品質的教學資源。

4、改革課程評價方法

學生學習評價方法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問題,網絡課程的評價方案將着重於課程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在充分徵求行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課程採用“過程+結果”的方法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與評價,綜合評價每個學生的各項目學習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結果評價更加公正、客觀。

將課程內容中的各項目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過程作為考核依據,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作品進行綜合評價。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是學生完成的營銷策劃方案、小組討論結果彙總、商業計劃書、模擬經營結果),二是學習結果的評價,其結果之和為學生成績評定的最終結果。最終課程成績以百分制計分,實際工作任務完成作品成績佔60%,結果考核成績佔40%。

二、“市場營銷策劃”網絡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

1、教學項目化

本課程教學模式採用項目教學法來進行網絡課程設計,在充分分析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及崗位能力的基礎上,分解學生應該掌握的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作為一個教學項目內容,讓學生完成每個工作任務流程以獲得課程知識,鍛鍊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斷進階形成自身的經驗和能力提高。本課程內容主要設計了“指定企業(或產品)的SWOT分析”“新產品創意”“_類產品需求和消費者調查”“_產品營業推廣方案制訂”“_類產品媒體宣傳計劃制訂”“為指定企業(或產品)設計一個事件營銷的方案”“新產品營銷策劃方案”等七大教學項目,內容涵蓋從市場分析、市場細分到營銷策略制訂整個營銷活動過程。

2、學習自主化

課程內容通過設定學習工作任務,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析工作崗位能力,設定各學習任務,將課程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學習任務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對設定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通過完成任務實現對所學內容意義的重新建構。在本市場營銷的網絡課程內容設計中,設置了“_超市快速消費品支出”“估算_產品的校園需求量”“_產品品牌推廣設計”“開展營銷策劃的辯論賽”“進行_產品銷售價格的制訂”“廣告創意設計”“模擬_家電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等學習任務,通過任務的實施完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實踐職場化

通過課外開展各種營銷活動,讓學生體驗社會和真實的職場環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格、團隊合作的精神、在實際問題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營銷理論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的營銷綜合素質。

三、轉型升級為資源共享課的建設思路

精品課程的建設目標是資源共享,資源共享課更強調精品優勢資源的共享和從建設嚮應用的升級與過渡。“市場營銷策劃”課程在建設進程中充分考慮瞭如何將課程建設的成果進行分享,如何實現建設的績效最大化,不僅要將課程網站建設成課程組成員的教學實施平台,更要考慮如何實現課程資源共享。本次實踐着重強化了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1、課程資源的整體應條理清晰化

為提高課程的系統性,課程資源的整體應條理清晰,可根據工作業務流程和認知規律,將教學資源進行有序的編排,而不是將資源簡單地堆砌。

2、網站開放資源的共享性

課程資源儘量不封閉和限制瀏覽與下載,儘可能實現全部資源的開發共享,任何用户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瀏覽、下載任何課程資源。網站的在線測評系統,全部網民都可以自由地註冊使用。指定專人負責網站的定期監控和隨機抽查,保持網站內部和外部鏈接的順利暢通,保證圖片、文本、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的正常顯示,保證課件、在線考核、實訓平台等功能的正常使用,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教學資源建設持續性

為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在教學資源建設中應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差異,在教學項目中設置應知應會的基本教學內容所涉及的資源,但針對那些掌握基本內容但仍有繼續學習提升需求的學生,也應設置相應的拓展提升的教學資源,並加以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實現因材施教。利用網站在線測試平台分析課程網站瀏覽者的居住地區、登錄時間等行為特徵,通過論壇瞭解用户的反饋。將各類信息進行彙總整理挖掘分析,再根據分析結果對網站平台和課程資源進行優化更新。

本次探索與實踐是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內容改革,順應了時代的要求,以人才培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趨勢以及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應用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教學內容設計在充分分析學生學習情況與接受能力的基礎上與合作網絡公司合作開發項目化視頻教學,注重以營銷工作崗位任務引領型案例或項目激發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興趣,以提高學生的營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信息化學習和教學環境,建立校企合作、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精品網絡課程開放合作機制,研究經濟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將對廣東省高職院校進行經濟管理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及開發起到一些借鑑,對逐步建立起適合廣東省地區的經濟管理類網絡課程有一定的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