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魯迅説過:“悲劇是將人生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影片中正是如此,男主的三個孩子因為他的不小心而被大火燒死了。悲劇發生時,男主有想過在警察局做個自我了斷,雖被攔下,但過後男主並沒有再次選擇了結自己,而是選擇關閉了內心所有的門窗,自虐般把自己鎖在悲傷的深海里。在他的字典裏,格式化了所謂的幸福,未來。

他不接受他的侄子。以痛為肌膚之食,以封閉和麻木為自我贖罪。他不肯走出來,或者説他走不出來,正如影片中他是的I can't beat it.他不能打敗,走不出來。平淡是殘酷的真實,瀰漫悲傷包裹徹骨傷痛,“忘不掉也走不出”,連相框都是絕望的形狀,時間無法治癒,什麼都無從治癒。這就告訴了我們:不是誰都能和過去握手言和,那些用一個事件拯救事件的情況,只是發生在虛幻。

《海邊的曼徹斯特》看到的不是同情,我們留下的眼淚不是同情之淚,而是共勉,共勉悲傷無處痛擊。感知悲傷和沉澱悲傷很容易,如何面對悲傷,甚至重新站立起來面對未來,卻比悲傷本身更艱難。

影片試圖告訴人們,深沉的悲傷,不會有一劑吃了就好的藥方,而是儘量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不要試圖閉上眼睛,去看見那些曾經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