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演講稿(精選16篇)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從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甲骨文開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諸子百家盛況,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都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一脈相承,都無一不是把中華文化作為民族振興和獨立解放的精神支撐和動力。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時不我待,需多措並舉。

傳承經典演講稿(精選16篇)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加強學習宣傳。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20__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去年全國文藝座談會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做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先行者和引領者,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進一步加大中華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讓優秀的中華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廠、進農村,讓中華文化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全社會能夠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涵養和薰陶。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創新體制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於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改革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拆除制約文化發展的各種藩籬,解開捆住文化發展的手腳,讓文化自由地在市場遨遊、自主地呼吸新鮮空氣。

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要主攻薄弱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文化發展極不均衡,資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在許許多多的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山區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基礎設施差、文化人才嚴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後,由此直接導致許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遲緩。因此,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必須要調整發展方向,要主攻農村這個重點和薄弱環節,讓大量的文化扶持資金、優質的文化資源、專業的文化人才投向農村、用在農村、留在農村,真正讓文化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國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其實禮儀很簡單,同學之間的友好相處,互相尊重,見到長輩時的一句問好,見到客人時的熱情款待……這些都是禮儀,都是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中還有愛國情懷,身為一個熱愛祖國的熱血青年,當然少不了關注重要新聞。每每我打開新聞網頁,我都會看到很多美國侮辱中國的話題,打開話題,下面都是中國為祖國發表的憤慨之言。祖國的強大對美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所以美國對中國一直都虎視眈眈。當然也少不了時時的騷擾。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的騷擾,孟子説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所以外來隱患並不全是壞處。想到這裏,我想到了中國史上的愛國人士,我聽到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那大義凜然的崇高氣節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着實讓我敬佩,還有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遠大抱負,還有岳飛“三十功名生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忠心報國……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哺育中華兒女的養料,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中華文化不僅有愛國情懷,還有孝道。

説到孝敬父母,我不免想到懷橘的故事。陸績六歲曾到九江拜見袁術。袁術用許多橘子招待陸績。陸績暗地把五個橘子裝進袖子裏,告別時,橘子不慎滾到地上,袁術笑着説“陸郎,你來別人家做客,竟暗地裏藏了主人的橘子,這時為什麼呢?”陸績跪在地上,答道:“這橘子很甜,我很想帶幾隻橘子回去給母親吃。”陸績的孝順得到袁術的誇獎。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尊貴。

人類的行為,沒有此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吧。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他們不求回報。他們為家庭做出貢獻,為我們付出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詩經》中説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文身行道,揚名於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從古至今,孝一直都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同屬一個家。所以讓我們攜起手來,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築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3

尊敬的: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經典文化傳承》。同學們,中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經典浩如煙海。傳承經典,會讓你更加的多才多藝,傳承經典,會讓你感悟到生活的藝術。

原來,傳承經典文化有那麼多的好處,有些同學不禁要問了,什麼樣的文化才算的上是經典文化呢?經典文化是人類社會最有價值的,最能經過時間歷練的,經過世人多次好評的文化,就像我們六年級現在所學的弟子規,它就是從古流傳至今,代代教育我們學習高尚品德的書。傳承下來這種高尚品質,從一人影響至一週,從一個人的小文明,到社會的大文明,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個動作,一句話,就能改變這個人的態度,這個社會的風氣。

那如何去傳承經典文化呢?我送大家十六個字:漢語是關鍵,歷史是線索,心情是動力。只有對國語的精深,對歷史理解的透徹,再加上一個堅持不懈的心,就能使你好好的把經典傳承下去。

學習經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自己,傳承經典,能為弘揚中華文化盡一份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學習經典,傳承文化,弘揚傳統,完善自我。

謝謝大家!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4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為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裏,燻黑的牆上畫着一張評比表,上面寫着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説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幹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

勵志奮鬥,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着社會的歷練。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説謊話,不説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裏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為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為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鬥勇”;多少人為了利益而製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樸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們:

幾年的教育教學之路,有苦有澀,有酸有甜。我不曾有也從未追求過“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轟轟烈烈。但我卻想體現出一種“凍雷驚筍欲抽芽”的拼搏。要想做一個合格的乃至出色的人民教師,就要從高尚的情操去陶冶稚嫩的花蕾,要不斷地陶冶自己的心靈,為人師表,就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一。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愛是教師這一職業的核心。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必須要愛這個職業,更要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有位教育家曾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愛學生必須關注學生。細心地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他們的問題而盡心竭力。可以説愛是陽光,愛是教育的金鑰匙。

二。克己為教,自強不息

”愛能超越自我,使自己的精神更加完美起來。“我熱愛事業,事業也治練了我。對學生的愛不是説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要身體力行。幾年來,由於超負荷的工作,自己已患上了很多疾病。每當自己因病而疼痛難忍時,我也想請假。誰不想自己有個健康之軀呢?但是我教的學生是多少家庭的希望啊!怎能耽誤他們呢?我的崗位在學校,於是我咬咬牙堅持上班。我沒有為家庭私事請過一天假,落過一節課。這樣做,我覺得心裏踏實,對得起學生。

三。 潛心探索,深入研究

教師的人格魅力,班任對學生的感召與遙控能力,追本溯源,在一定程度上仰仗於你的學識,你的教學水平。因此多年來,我潛心鑽研教材,認真研究教法,努力更新和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在平時教學中,我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從表面現象看,有的孩子聰明伶俐,有的孩子反應遲鈍,有的孩子老實聽話,有的孩子頑皮淘氣。但是我發現不是所有的表現都反映學生的本質。因此我認真研究,因人施教。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內容,採取相應的方法。

回顧這幾年的教育教學,確實感慨萬千。但使我感受最深的卻是:回眸一笑堪慰。我會一如既往,敬業拼搏,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在師範的老師曾經告訴我,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責任。從教13來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話的分量,但我不後悔。因為愛與責任的信念在支撐着我無比睿智的人生;讓我一直在踐行着我的畢業留言簿上的那句話——做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

做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就意味着奉獻,奉獻青春,奉獻愛心,奉獻自己所能奉獻的一切。

作為教師,我把父母般的愛奉獻給我的學生。我深深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與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我永遠也忘不了20xx年寒假,一個九年級剛畢業的學生家長遇到我,心情激動地説:“錢老師,我的兒子多虧了你呀,要不然變成什麼樣了呢?”一席話讓我倍受感動。作為一個教師,還有什麼能比得到家長的認可更值得感動和珍藏呢?小飛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嬌慣,性格有些孤僻,但是很正直,有正義感,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雙休日經常和一些社會上的混混在一起,家長很是擔憂。為此,我和家長聯繫,溝通家教方法,經常和他談心,利用他的正義感,循循善誘,在我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他變成了一個令老師滿意喜歡,家長放心的好學生、好孩子。現在,只要遇到我總是很親熱地和我打招呼;每每我提到紅磚頭的事,他總是一臉的羞愧。

老師,不是父母,但是,比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因此,我總是像學生的父母一樣關愛着每個學生。記得在20xx年4月份的一個下雨的夜晚,學生們在上晚自修,忽然聽到有學生在宿舍前喊我。原來小東的肚子疼的厲害,已經臉色發白。我連忙披上雨衣,安頓好兒子,騎上自行車,帶上小東直奔醫院。經過醫生的診斷,確診為闌尾炎,得先輸液消炎,等到拿好藥,開始輸液時,我連忙通知了家長,輸完液已經到了夜裏11點多,小東的家長也來了,心急如焚的家長看到孩子安然無恙,對我説了一連串的謝謝。小東和家長回去了,我也騎着自行車拖着疲憊的身子冒雨回到了宿舍,這時,我兒子和衣而卧,已經進入了夢鄉。雖然累,但我很滿足,因為我付出了作為一個老師能付出的對學生的愛。

如果老師的愛能成為每個學生健康成長中心靈永恆的支點和動力,那麼我願意永遠成為學生的支點和動力。

作為教師,我我要用無限的責任來詮釋對事業的執著。20xx年下半年,我教九年級的歷史,面對全新的學科,面對學校領導的信任,面對九年級的全體學生,我別無選擇,只有用我的青春來擔負起這份責任。於是,我一遍又一遍地閲讀着教材,一次又一次地翻閲着資料,不厭其繁地批閲着作業;因為我知道我肩上擔子的分量,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也不甘落在別人的後面。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果實,我很欣慰,又感壓力倍增。於是我在不斷學習,不斷專研,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十幾年的教學裏,既有我成長的足跡、拼搏的汗水,更有我成功的喜悦。每當節日,一份份賀卡飛到我的身邊,一個個學生來到學校看望我的時候——我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價值嗎?這不就是我最大的人生快樂嗎?也許,我的稍顯淺薄的人生經歷還不能完全詮釋一個教師的真正價值,但是,我會用我對學生永遠的愛和責任來繼續詮釋下去,直到哪一天我真正成為一個永遠的大海的兒子!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本週我們將迎來又一箇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傳承重陽文化,感恩常記心中 。

同學們,你們知道傳承重陽節文化的重要意義嗎?不少同學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xx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尊敬老人,就是尊重未來的我們自己。話重陽,讓我們在感慨時間的飛逝的同時,再次激起心底深處綿綿的感恩親情。

曾幾何時,一曲《時間都去哪了》的歌曲唱響中華大地,“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 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真的是這樣,當我們翻開昔日一張張的舊照片,會格外感慨萬千,一句句的歌詞唱出了一份悲傷和悔恨,是啊,我們在成長的時候我們何曾考慮過父母的在做什麼?他們有何感受?當我們習慣了父母的接送,習慣了父母的隨叫隨到;當我們習慣了對自己的父母吆三喝四,習慣了飯來張口,當我們習慣了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他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可曾想過他們已經慢慢變老,可曾想過在他們心頭最大的欣慰就是你的成長,最大的痛可能也是你。誰都希望有一個懂事,愛學習的孩子。同學們,可憐天下父母心,在時光的長河裏,讓我們早一點理解父母,並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行動,讓父母更暢快的工作,更舒心地陪伴我們成長……

話重陽,念親恩,更讓我們分外惦記的是撫育和陪伴我們一路成長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為自己的子女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還要為子女的子女繼續擔當一份額外的責任,操勞一輩子無怨無悔。在我們從小的記憶裏,留下了很多很多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處中的點點滴滴温馨的生活故事。有人説:“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説,中年是一篇散文,而回首人生,老年是一部哲學和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裏,老人們為社會的進步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為家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付出了他們的一切……因此在重陽節、老人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例如: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主動和他們交流談心,傾聽他們的內心想法和對我們的期望;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要禮讓老人。當然,我們更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聽從他們的諄諄教導,做他們放心的好孩子,傳承好的家風。

感恩常記心中,感恩重在行動。本週是第9周,還有二週轉眼就是期會考試。讓我們發揚上週體育競賽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強,團結攜手,頑強拼搏,展現風采。其實這種精神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體內,期待我們去激發自己的潛能,不管我們做什麼,我們都擁有一股精神動力,發自內心,堅持不懈,憑着這股動力前行時我們會發現,不管最後結果怎樣,我們都是快樂的,因為我們奮鬥過,我們拼搏過,我們流下了汗水,讓別人知道了我們的努力,讓自己知道了自己的付出,我們可以自豪地説,我,沒有遺憾,我對得起關心我愛護我一路成長的父母長輩、老師同學!

同學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人之幼”,在這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收穫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尊老、愛老,傳承重陽文化,感恩常記心中。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7

我的曾祖父是私塾先生,靠教學生為生;祖父在其影響下,博覽羣書,並組織鄉村戲班子,年節進行表演,踩高蹺、耍龍燈,玩的不亦樂乎!受長輩的影響,全家都勤於讀書,多思善問,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行!

父親自幼對我們姐弟三人嚴格要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熟讀古典書籍,研習怎樣為人處世,為今後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鍛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通過養生氣功及太極的修煉,保證了健康的體魄,有了為理想奮鬥的基石,就能開創出一番事業。在良好文化氛圍的薰陶下,我們三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對工作精益求精,完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儘自己微薄之力,通過優質的服務,讓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既幹好了工作,又昇華了自我,何樂而不為!

父親雖然對劉浩川視為掌上明珠,但也從不對他進行溺愛;而是,循循善誘,順其自然,根據他的天賦本性進行教育培養,讓他度過一個美好快樂的童年。在完成正常的學業任務外,注重智力的開發,自身的性格培養,良好的交際習慣,堅強獨立的處事風格,頑強上進的處理能力。文能安邦治國,武能平定天下,德智美體勞全面發展,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通過觀察,留心她的愛好特長,着重加以培養。喜歡畫畫,給他報了美術班;平時,跟着爺爺練習毛筆字,臨摹字帖;喜歡小動物,讓他餵養小魚和鸚鵡,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提升愛心,享受生活。多讓他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改善合羣樂羣能力;去鄰居家串門,提前告訴父母上誰家去玩,大體多長時間,讓父母心裏有數,以免找不到;在別人家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開闊眼界,瞭解差異,養成良好的為人處世習慣,做一個倍受歡迎的人。

學習之外,我教給他如恰當使用電腦。讓他適量的接觸網絡,閲讀網上的奇聞異事,感受世界的大好河山,產生去旅遊衝動,並付諸行動,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擴大知識面,增加閲歷。玩點小遊戲,看點流行的動畫片,與同學有共同的語言、愛好,有交流,共同提高,一塊進步!熟練掌握上網的技巧,合理的分配時間;既不痴迷,又有所精通。在日新月異的網絡中探索,有所追求,力求完美。

當然,每一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缺點。我們要讓孩子去發揮長處,彌補不足;放大孩子的優點,盡力縮小差距。劉浩川平時有粗心大意的習慣,不願意自己檢查作業。我就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去引導他,讓他靜下心來,注重細節,審題嚴謹,開拓思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父母,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寬容體諒的愛心,不急不躁,細加雕琢,有持之以恆,金石為開的誠心,雖然,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的,但也要分場合,適量適度。既不能讓孩子飄飄然,也不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要有前進的動力,又要有一定的壓力。

同時,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生活能力。帶着劉浩川去父母工作的地方進行參觀,瞭解父母工作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正確的對待工作與收入,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給他一定的零花錢,讓他全權處理,控制花錢的衝動,量入為出,細水長流;乾點家務,予以適當的獎勵,多勞多得,讓他懂得如何開源節流。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明天。家校攜手,齊抓共管,讓孩子秉承優良家風,感受學校的精心培育,養成浩然之氣,在快樂中健康成長,早日成才!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8

“謙讓”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沒了它,世界將無法運轉。

家風又稱為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裏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説,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十歲過年時,舅舅從外地回來,帶了些當地土特產,也有國外的。

“謝謝舅舅!”我笑着接過舅舅從國外給我帶來的巧克力,心中滿是歡喜。包裝袋上皆是韓文,一個漢字也沒有,可那有怎樣呢?只要是我愛吃的巧克力,它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姐姐,你把它給我好不好?”弟弟看見舅舅給我的巧克力,眼神中夾雜着期盼。可我像沒有看見一樣,自顧自的吃起來。“我要這個,這個必須是我的!”突然弟弟用他肥嫩的小手來奪,可畢竟年紀小,根本搶不過我這個年紀大的。他一屁股坐在木地板上哇哇大哭起來。聽到他的哭聲,正在包餃子的媽媽立刻趕了過來,將弟弟抱起。問清事情起因後,答應弟弟巧克力一定會歸他所有。弟弟聽後破涕為笑。

我一聽可不高興了,賭氣地跑向房間,心想:什麼嘛,明明是給我的,憑什麼歸他,就因他年紀小嗎?

過了一會兒,媽媽温柔地開門,對着我,輕聲道:“你把這個讓給弟弟吧。”“憑什麼!”我高高地嘟着個嘴,高得可以掛油瓶了。我本以為媽媽會拿“憑你是姐姐,姐姐就應該讓着弟弟?”之類的話,可是沒想到她沉默了一小會兒,便道:“舅舅帶來的巧克力雖不是一模一樣的,卻也有相似的。

你以為弟弟是真的想吃嗎?他不過是想和你爭,看你生氣而已。再説,他還小,你也長大了,以後這種情況,你能讓着他就讓着他吧。”隨後,她又摸了摸我的頭,“你知道嗎?“謙讓”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很重要的。你以後走上社會,遇到有人強行搶走你的東西,你會怎麼做?”我愣了愣,隨後哼了哼:“當然是再搶回來啊!”她笑了笑:“那你確定你一定搶得過那個人嗎?”“當然搶得過”聲音不自覺的變小了。

媽媽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説:“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那個人可能是你以後的客户?如果是你的客户,你得罪了他,會怎麼辦?”“可可是這和今天的事情沒有關係!”“傻孩子。”她又摸了摸我的頭,“要記住,永遠愉快地多給,少從別人那裏拿取。”聽完媽媽的一番講説,我點了點頭,説:“我知道了,您把巧克力給弟弟吧。”她微笑着拿走了巧克力,走出了房間,又輕輕的關上了門。

“謙讓”這一詞我一直銘記在心,這是我家的家風家訓。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9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好!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台上向兩極發展着。所以説,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着子女的成才與否。

我的家風是“發揚民主、平等協商”。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儘量不當着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在大人的正確引導之下,讓孩子自由地成長;開朗、樂觀地和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温暖和相互關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係的具體體現。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我覺得我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在小孩讀國小的時候,陪同孩子一起練習游泳和書法,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同時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家風與校風共同影響着我們,使我們向着目標前進,擁有美好的`品格。我們又以我們自身所擁有的美好品格對他人進行影響。家風校風,讓我們乘風破浪,乘“風”而長。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0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下午好!

非常有幸,今天能在這個講台上和大家一起談談,我心中的國學。

所謂國學,從字面上理解,指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等。對於我來説,國學一直是以文學的形式紮根在心底,從為萌發的種子,到後來的發芽,抽枝,長葉,終成了一朵在神州大地上翩躚起舞的文學奇葩。

其實從文字在倉頡手中誕生的那一刻起,文學便註定要以無限的魅力,支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樑。請留心看看,在斑駁歲月的甲骨上,在風塵歷史的竹片裏,在絢爛千年的錦帛中,處處記錄着文學的美麗容顏。

國學之根——《詩經》詩經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於心。其中,一句爛熟於耳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寫愛情,算是到了某種極致,至今,甚少言語能出其右。想想在幾千年前,便有如此絕妙的語句,單從這一點看,就可看出,國學一詞背後,是以深厚的文化為底藴形成的。但詩經並不會因此而同想象中那般疏遠而不可親近,其實它只是民歌。只不過,在我們渡河的時候,被無聲地遺忘在另一個時代,當我們想起,返身去尋找時,它已經沒入歷史的河流之中。於是現在大家漸漸習慣於唱"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而但忘了"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對於詩經,我們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我們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曾一起吟誦的歌謠。

詩經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

國學之莖——唐詩

漢唐,中國民族五千年裏最輝煌的歲月,它遺留下的風韻灑入我們的血液裏,像金子一樣熠熠生輝唐朝是我國古典詩詞發展的全盛時期。唐詩在所有的古代文學體裁中,興許是我們最熟悉的。很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或老師就一字一句教予我們"牀前明月,春眠不覺曉。"但當時也只是學得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詩也有它的美麗與哀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山居秋暝》。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羣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宛若一縷清風,滲入心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月下獨酌》。月和酒,一直是李白的最愛,可兩者都藴含孤獨,不得志,愁悶之意。前一句"獨",後一句"孤",李白在塵世中活得無可奈何,唯一可以陪伴左右的,只是影子,單薄且虛妄。

不同的詩人,會有不同的人生經歷,筆下詩句的情感也會迥然不同。而唐詩,也正因此變的瑰麗多彩。

國學之枝——宋詞

宋詞從唐詩發展而來,汲取了《詩經》《楚辭》的營養,一直到現在,仍陶冶着人們的情操。

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婉的文筆,細密的心思,寫盡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鈴》中的一句"多情自古傷離別"在秋風蕭瑟時,柳永將自己的真實情感用文字表達得如此悽婉動人。而晏殊用"夕陽西下幾時回"的慨問道對美好景物的留戀。反之,蘇軾,辛棄疾的氣魄便如虹,慷慨的高昂之調用一句"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能震撼住人心。

宋詞無疑是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枚巨鑽,它是一座芬芳的大花園,有傲骨佇立的梅,有嬌豔依人的杜鵑,更不缺大氣豐村的牡丹,如此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花兒趕趟兒開,怎可能不多彩絢爛呢?

國學之葉——元曲

元曲給我的印象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獨特的,所以它才有資格與唐詩宋詞鼎足並舉。

馬致遠是我最愛的戲曲家之一,也是元代最優秀的散曲家。他的《天淨沙。秋思》或許許多同學都熟知。一個人,僅用二十八個字,就能把秋意那樣清晰地描摹出來,下筆又是那樣淺淡。且"不着一字,盡顯風流。"成就了一種蕭瑟,蒼涼的馬致遠意境。當夕陽西下,馬致遠還是那個遠在天涯的斷腸人……

從馬致遠一人,影射出元代作曲家水平之高超。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鬥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這些均是元曲用葆其藝術魅力。

國學之花——文學

我心中的國學,是古代文學這株攝人心魂的美麗花朵。從清雅的詩經。到瑰麗的唐詩宋詞,纏綿的元曲,無一不詮釋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大家也許都讀過中國的四大名着,那就更應能深體會到古代文學的吸引力,且不言水滸紅樓的忠義與酸辛,但是三國裏曲折的情節,令人驚歎的韜略,就是如此引人入勝。何等華麗的辭藻,也難以形容其藝術程度之高。

因此,古代文學無疑是中國國學中猶唯突出的傳統學術文化。它罩着迷離唯美的光環,溢出清淡純粹的芬芳,卻又不失歷史沉香的氣息,即使在世界上,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願我心中的國學能如沖天的火焰,點燃越來越多龍之傳人的瞳孔!

謝謝大家。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1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記得在我小時候,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的時間回家,玩兒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認真地對我説:“我們是怎麼規定的時間,為什麼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麼晚才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的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並向媽媽保證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得非常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的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了七點半,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僅打擾了別人,還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敗壞,這家就很難再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如果沒有“家訓”,那麼就會把後代寵壞,只有讓她知錯就改,然後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輔導員、親愛的隊員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弘揚愛國精神培育民族精神》。

秋高氣爽,春華秋實,當早晨的太陽冉冉升起時,我們迎來了第二週的升旗儀式。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歷經無數次內憂外患是什麼力量使其維繫不墜?是什麼力量把56個兄弟民族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是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隊員們,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生命之源泉,情感之歸宿,奮鬥之動力,“中國”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裏都是一個神聖的字眼,祖國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都是一個親切的詞彙,九月的鮮花絢麗多彩,九月的陽光和煦温暖,在這美好的日子裏,讓我們一起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共和國的昨天有輝煌的歷史,共和國的今天,生機勃勃。繁榮富強的明天要靠我們去創造,明天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是祖國的棟樑,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真正的愛國不是一次升旗儀式能完全體現的,真正的愛國,更應該體現出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沒有對父母,對老師,對隊員,對中隊,對學校的愛,是不能談及對祖國的愛。隊員們,請記住,無論到何處,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中國人,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行動起來,共同描繪祖國美好的明天吧!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站在這個演講的地方,心情既緊張又激動,面對着台下這麼多前輩,我在此論談師德,心中自知慚愧,但是作為從事教師職業,並且,一直想成為一名出色教師的我,卻是真的一直在追求着”師德“的最高境界,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愛與責任》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學校、老師、學生對我來説這些名詞就像身邊的空氣一樣熟悉。小時候,見多了父親在批改作業時的辛苦,見多了母親與她的學生的促膝談心時流露出的真情,見多了他們在放學後與同事,我的那些叔叔、阿姨談天説地、其樂融融時的場景。兒時的親身感受,使我對師德這一名詞有着自己見解。師德,他就是一種關愛,一種責任。

因此,我從登上講台的第一天起,就秉承了父母的教育之風,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延續他們未完成的教育生命。

曾記得,小時候翻看父親的筆記本,裏面有這麼一句話”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如何去愛護學生。“經過了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到今天才明白了其中的內涵。

對於學生來説,老師的愛是最寶貴的營養。一個微笑、一句讚揚……都足以使他們肯定自己、充滿自信。因此,無論課前有多少煩心事,我都不會把他帶到課堂上,當我走上講台的時,我都會以微笑面對他們。

有很多老師,聽完我的課後對我説:我現在終於明白學生為什麼喜歡這個其貌不揚的你了,他們喜歡、是因為、你在責怪或是讚揚他們時,所流露出的那種毫無掩飾真情。

有很多學生對我説過,老師,雖然你長得不漂亮,但是我們真的很喜歡你,因為你能體諒我們,從我們的角度出發,解決我們遇到的任何難題。

或許是由於性格的緣故,我與學生之間是親密無間的,他們失意時會把煩惱向我傾訴,從我這兒會得到鼓勵。他們的成功時也會毫無保留的把驕傲呈現在我面前,與我共享歡樂。

如果説年少時的興奮與衝動使得我把一切磨難都看作是人生的歷練。然而,20xx年元旦,母親的猝然離世,卻給了正在學校忙碌的我,一個致命的打擊。那也使得我對三尺講台一度產生了畏懼。母親是一位普通的教師,她是由於勞累過度,血壓高引起腦出血而倒在了他傾注一生的講台上,

我那時的無助、茫然至今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母親的過世擊垮了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父親,丈夫那時還在鄉鎮中學,因為路途遠,道路難走,又擔任班主任工作,每天早出晚歸,根本幫不上忙。照顧父親、接送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我一個人的身上。認識我的人都説:那個從小生長在父母手心裏的我,一夜之間長大了。我每天騎着電動車,往返於縣城與學校之間,遇到有晚自習時,甚至往返過三趟。

每天迴旋在父親、兒子、學校之間的我,那個時候,我的精力與體力透支到了極限。有些老師疼愛我説,你申請不坐班吧,把課集中在一段時間上,別讓自己這麼辛苦。但是我知道,我所擔任的英語學科的教學規律是不允許這樣做的,作為一名教師,無論什麼情況下,我都不可以置我的學生於不顧,我知道那是我的職責。記不清有多少次在教室的角落裏趁學生讀課文時,望着臂上的黑紗偷偷落淚,記不清有多少次放學後把車子放在路邊,對着空曠的原野訴説我的苦悶。就那樣困難的情況下,我對我的工作絲毫不能懈怠,以致我沒有耽誤過一節課。

那一年,由於我的辛勤工作,成績突出,我獲得了”縣教學能手“的稱號。

在那之後,由於縣局照顧,我被借調到二中,這個我的父母工作了一輩子的地方。從我邁進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地告誡我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要給父母親丟臉。一個月前,我在父親不知道的情況下接任了二(5)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不讓父親知道是有原因的,因為父親知道我個人身體並不是很好,我的血壓偏高。一但勞累過度,就會引起的頭痛。母親以生命換來的教訓,使得疼愛我的父親曾幾度垂淚和我説過一定要注意身體。如果我再有差池,他的後半生就再也沒有活着的意義了。

然而,父母的那種對工作的狂熱、對學生的真誠和對同事的友好似乎都傳給了我。那個謊言至今還沒有被揭穿,我每天編造者各種理由來解釋我的早出晚歸。來二中的這幾年裏,由於我在工作上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人謙虛、和氣,得到了校領導、老師們的讚揚。

”真水無香,真愛無言“,師德,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一種精神與責任體現,它不需要在轟轟烈烈中展示,而是要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中體現它的的內涵。”

著名文字家莎士比亞説過:“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

各位老師,就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真誠開啟心靈;伸出我們熱情的雙手,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4

每個人的家都有家風和家訓,所謂的家風家訓就是自己家的風氣,家裏的風氣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子孫,所以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勤勞節儉,誠實守信。並把它們作為家訓,讓我謹記。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同學們約好一起出去玩,因為他們總是一起出去玩,所以對他們來説沒什麼,但對我來説確很是難得,因為爸爸媽媽經常不讓我和同學出去玩,説小孩出去太危險,又講了一些故事想讓我打消出去玩的念頭,説什麼大學生出去都被壞人騙了,何況我還是個孩子,哎好不容易和媽媽爭取到了一次出去的機會,當然要好好珍惜呀。

我估計一下給媽媽説的時間太長她肯定不會同意的,兩個小時應該差不多還可以,我就給媽媽説6點就回來。可是我一玩就忘記了時間,一下玩到6點半,媽媽給我打電話可是我手機沒電了關機了,我一看6點半了就趕緊給同學説了一聲,跑回了家我氣喘吁吁地敲門媽媽很快給我開了門。

沒等我換完鞋媽媽就對我説:“走的時候咱們都説好了,6點回來你看看錶現在幾點了!”我靜靜地聽着也不説話,因為本來就是我不對,沒話可説,媽媽説了我一會兒,漸漸地消了氣,語重心長的説:“我也不想説你,但是你説了幾點就要幾點回來,做人要誠實守信,要不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我羞愧地低下頭對媽媽説:”對不起,媽媽,我下次一定遵守承諾。”媽媽點了點頭説:“這次就原諒你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這雖然是小事但是誠信對一人來説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為事小我們就不重視,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良好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習氣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良好的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5

同學們是否知道世界上收錄漢字最多的詞典是什麼?它不是中國的《漢語大詞典》,而是韓國編纂的《韓漢大辭典》,它裏面所收的詞條和詞彙量均比《漢語大詞典》多。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那場官司——中國和韓國因端午節的文化產權而產生的爭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令人費解的事情呢?歸根到底,這是一種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態度。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積澱了眾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經典,湧現出了難以計數的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優秀人物。走進經典之中,我們會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咀嚼《論語》,我們懂得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之道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我們學會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真智慧;我們知道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惜時如金,我們還理解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敢與執著。

走進《史記》,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自黃帝到漢武帝3000多年的成長畫卷,我們更感受到了司馬遷身殘志堅終成鉅著的頑強與不屈。

吟詠李白,我們驚歎“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的奇特想象,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豪邁情懷。誦讀杜甫,我們感動於他身處貧困卻思索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

泛舟赤壁,我們不僅領略到“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壯美景觀,更感受到蘇子身處逆境卻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欣賞《竇娥冤》,我們不僅瞭解了封建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而且感受到了作者關漢卿揭露黑暗的勇敢與犀利。

閲讀《三國》《水滸》,我們感受着戰爭的慘烈和忠義的價值。賞析《紅樓》,我們在驚歎賈家的奢華糜爛的同時有流連於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敏鋭的洞察力。

同學們,中華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經典著作浩如煙海。走進其中,你能找到道德的榜樣,清楚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走進其中,你能領略學習的樂趣,明白什麼是忘我,什麼是充實。在經典中,你能感悟到做人的道理,生活的藝術,文學的境界。

同學們,想想你自己,面對愈來愈那學的學業知識,你是否想到了孔子的執著?面對與同學的摩擦,你是否選擇了楚莊王的寬容?面對人生的不幸,你是否想到了司馬遷的頑強?在個人愛憎和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你是否明白了蘇武不因家亡而投降匈奴?

走進經典吧!走進經典,你就能更快的完善你自己,走進經典,你就能為弘揚中華文化盡一份力。讓我們行動起來,走進經典,傳承文化,弘揚傳統,完善自我。

傳承經典演講稿 篇16

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良好的家風可以影響孩子的的性格、氣質、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懂得敬畏,懂得孝敬„„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弘揚良好家風家訓傳承,體現時代精神,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敦厚尤顯重要。中國傳統家風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發揚傳承。當然還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風貌,現代文明所強調的自由、平等、個性等都應該有所體現。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原則,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許並不會特地囑託子女們一些教誨,但是家庭裏的氣息,每一個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子女。

一個温暖的家庭,親人間的愛、奉獻和包容會造就一個有温度的人。 温暖的家庭首先會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觀念,行動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誠信友善等等。

温暖的人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因而要營造積極地情感氛圍。自由地去表達愛吧,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自然山川河流之愛„„盡情釋放生命的熱情,把快樂與自信帶給周圍的人。靠近我,温暖你。

當然還要有認真的學習氛圍。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尊重知識,熱愛閲讀,生活的樂趣將會成倍的增加並且充滿希望。

節儉的生活氛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輩們在不斷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也一樣。有温度的家庭會明白,懂節制方能持久。

其實,家風並非需要寫在紙上,刻在碑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去營造一個温暖的家,做個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風”的創建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的國家也成為一個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