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師的散文:一師一座山

編者按:一師一座山,只要師父在,濃濃的情感紐帶就不會斷,任何時候都會覺得身後有一座強大的靠山。

關於老師的散文:一師一座山

二十多年前的鄉下,學門手藝依然是讀書落榜青年最為勵志的一條路。學手藝就得拜師,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誰也不能破壞。不是為師者刻意顯擺,而是任何一門傳統手藝沒有幾年的精雕細琢拿不下,想取巧速成而自立山頭的,在鄉親們看來那就是個笑話。

昔日鄉下的傳統手藝大致有木匠、泥瓦匠、縫紉、鐵匠、桶匠、篾匠等,以前三項最為常見,概是因為過去的日子裏,除了果腹之需,頂頂重要的不外乎有一個安居之所。誰家要蓋房子,是村子裏的大事件,必定早早就有了風聲,都知道誰家哪年要蓋房子,找的是哪位木匠師傅、哪位泥瓦師傅。

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農村的手藝人本質上還是個農民,只是農事之餘可以做點手工活以補家用,做久了便越發的得心應手,好手藝免不了受人恭維和尊重,於是就有了特別的感情。

徒子徒孫一大串是手藝人的榮耀,那個年代,很少有手藝人擔心教出徒弟餓死師父,並非農村的市場需求足夠大,而是在確定師承關係時,每個手藝人都很慎重,不是你想拜師就拜師,頗有武林傳説中的大俠之風,收授門徒總要設些門檻,既要看是否真心想學,還要看是否這塊料。在手藝人的眼裏,每個徒弟自立門户後都是一面鏡子,誰也不想自己的招牌毀在某個不成器的弟子手上。

是不是學手藝的料,有經驗的手藝人自有一對火眼金睛,只需對後生略加觀察就能敲定面試是否通過。師父帶徒弟按時下的説法,大多是一對一的精品班。也有一個師父同時帶幾個人的,如泥瓦匠、篾匠。受手藝本身的限制,徒弟多了會絆腳,如鐵匠師父揮舞着小錘,要和徒弟的大錘相互配合,在“叮噹”聲響中傳遞手藝中的感覺;木匠師父也帶不了幾個徒弟,做一棟民房、打幾件小木器具容不下幾個人同時施展;裁縫師父接的活兒大多就那幾件衣服,帶一幫徒弟窩工不説,還有藉機蹭工錢之嫌。所以説,鄉村的手藝活就得慢中求,是小火慢燉的大餐。

看過去的手工製品,哪一件也不比現代集成工廠弄出來的物件差,可他們手工製作全憑眼睛觀察、心裏琢磨,沒有哪個師父拿着圖紙教徒弟,他們看不懂寫寫畫畫的東西,但每個物件的形態、構造都在眼裏、心裏。有時,會看到木匠師父對着一堆木料喃喃細語,大概是在心裏構思物件的模型吧。

一個師父就是一座山頭。不是拉幫結派,而且在他們的傳承之中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貫穿其中。在學藝的三年裏,必須按規矩在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裏送師父節禮,除此之外,師父不付徒弟工資,徒弟也不另付學費,師徒關係就這麼簡單而穩固地維繫着。直到學成後自立門户,也不能忘了感師父的恩情,雖然不再有送節禮的規定動作,但還可以略表心意,以示尊師。更重要的是獨立門户後恪守行規,攬活不能暗地裏搶師父的東家,那將為眾多同門師兄弟所不恥。

現如今的鄉下,傳統工藝基本派不上用場,手藝活兒基本處於休眠狀態,傳統的師承關係也就隨之解體了。過去也有個別手藝人不拜師,無師自通自學成材。好是好,可沒有師父的引路,總似覺得人生中少了點什麼,特別是遇到困難時,不像其他手藝人首先想到向師父請教或請師兄弟幫忙,只要師父在,濃濃的情感紐帶就不會斷,任何時候都會覺得身後有一座強大的靠山。(馮德利於20xx年6月14日星期三)(圖片選自網絡)

作者:馮德利

公眾號:半日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