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黃大年事蹟材料兩篇

黃大年聽起來一個很陌生很普通的名字,但是他確是全國的時代楷模,他的人物事蹟一直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下面小編就來分享兩篇關於黃大年的事蹟材料,希望大家喜歡。

時代楷模黃大年事蹟材料兩篇

黃大年事蹟材料一

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築夢路上,廣大知識分子更是圍繞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關鍵、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國家安全的重大挑戰,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中央電視台推出系列報道《家國棟樑》,為您講述知識分子無愧於時代的奮鬥故事。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黃大年。

黃大年是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20xx年前,他帶着科技強國的心願,出國留學、工作,成為國際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學家。

然而,當黃教授得知國家的召喚,他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尋求技術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4月19日,吉林大學召開《黃大年事蹟報告會》,教師王鬱涵回憶黃教授説過的話:“我一點都不想等到葉落了才歸根,我想把我的所學交付給祖國。他説我和祖國從來沒有分開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就義無反顧。”

這場報告會,正在吉林大學的校園裏巡講,師生共同緬懷一位逝去的教授——黃大年。

1977年,黃大年考入長春地質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系,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在當年的畢業紀念冊上,黃大年的留言寫到:“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心懷報國之志,1992年,黃大年被公派到英國攻讀博士,並從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成為這個領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術的少數華人之一。

20xx年4月,當得知國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時,黃大年第一時間給母校打電話,明確表示要回國。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劉財教授回憶説:“黃老師就沒有提一個錢字,但是就強調他在國外的做的這種高精尖的這種科研工作,以及這種工作回到國內來怎麼開展。”

“我覺得對我來説很簡單,因為簡單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惦記着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家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過程中,它需要很多很多像我這樣的回來參與建設。”黃大年教教生前採訪。

回國後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成為第一批迴到東北發展的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他帶着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這種設備就像一隻“透視眼”,能“看清”深層地下的礦產、海底的隱伏目標,對國土安全具有重大價值。而這樣的高端裝備,國外長期對華壟斷或封鎖。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着研究團隊日夜奮戰。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馬芳武回憶:“黃老師他説非常急迫,我們現在要創建雙一流大學,一定要跟上時代快速地發展步伐。”

和家人聚少離多,讓黃大年心懷愧疚,他在朋友圈感歎:“可憐老妻孤守在家,在掛念中麻木,在空守中老去”。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獻昌説道:“黃教授有一句話很典範的,他説我們等於説為國家損失了20xx年的工作時間,我們要把它補回來,那真的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回來以後是隻爭朝夕。”

黃大年帶領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台萬米科學鑽——“地殼一號”,自主研製綜合地球物理數據分析一體化的軟件系統,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鍵儀器的製造能力

20xx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院。即便在病牀上,打着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生答疑解難。

黃教授的學生周文月告訴我們:老師剛打完點滴,這手還沒有緩過勁來呢,然後就開始給他講,所以我就拍下來這個照片。他跟我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報國。

20xx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着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斯人已去,未盡的事業卻仍在繼續。黃大年生前規劃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航空重力梯度儀研製,已通過階段論證即將啟動。昔日與黃老師並肩奮戰的同事,正在讓“地球深部探測儀器”從理論走向應用。

在吉林大學檔案館,黃大年寫的入黨申請書,讀起來仍讓人感慨:“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黃大年事蹟材料二

20xx年1月8日,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交叉學科學部學部長黃大年教授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了我們,這不幸的消息震驚了吉林大學師生,也震驚了中國的學術界。

幾天來,同學、好友向我致電詢問病情始末,電話不斷。他們難以相信這一悲痛的事實,而我每次在陳述大年已離開了我們,都淚如泉湧。與大年相識、相知近四十載,我們共同為地球探測裝備自主研發而奮鬥的往事歷歷在目。夜裏,我輾轉反側,大年的音容笑貌一直在眼前浮現。

與大年相識在1978年,這是恢復大學聯考的第一年,是在長春地質學院物探系金屬物探專業新生報到的日子,大年來自廣西地質隊,我來自遼寧鄉村。大年分在3773班,我分在3771班。我們金屬物探專業四個班的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在地質宮二樓閲覽室上自習,我倆經常共同討論問題。1982年畢業留校,大年留在物探系,而我分到了儀器系,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許下心願,共同努力,發展地球物理方法,研製屬於我國的地球物理探測儀器。

我們真的有緣。1982年,我倆又在學校組織的教師英語高級班學習一年英語。之後共同研修物探系碩士研究生課程。1990、1991年我赴英國留學、交流回國後,1992年大年也獲得了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同樣赴英國求學。送大年出國的時候,大年堅定地對我説,老同學,再會,我一定會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帶回來!

大年從未忘記自己對祖國的承諾。從1992年到英國訪問、學習、工作共計20xx年,大年總是惦念着母校,經常回訪交流,以拓展師生們的國際視野。物探系77級留校的同學還有杜曉娟和我,為了便於大年常回來,專門為大年申請了學校的流動編。20xx年,中科院和吉林大學共同組織申報“深部資源探測關鍵儀器裝備與實驗”重大項目時,需要緊急召集海歸優秀人才組建團隊。大年聽聞,義不容辭地處理掉劍橋的住房,作為吉林大學第一個國家千人計劃人選,和夫人一起,於20xx年12月全職回到了母校,組織全國優勢研究團隊,開啟了國家千人計劃作為首席科學家的深地探測關鍵裝備攻關研究。20xx年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驗收會上,大年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短短6年的刻苦攻關,所完成的深地探測儀器裝備成果獲得了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度評價!

大年忘我的工作,令人難以想象。20xx年以來,大年跨學科組織團隊,與探測儀器專家合作研發深地探測和海洋反潛,與機械領域專家合作研發大載重量無人機,與計算機專家合作研發地球物理大數據處理與解釋,涉獵地學、信息、軍事和軍民融合等多個領域。作為老同學,我總是願意給他最大的幫助。儀電學院分別自20xx年從國外引進的骨幹人才曾曉獻、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引進的劉傑、從高壓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留校的楊大鵬等均派到大年團隊,以支撐他不斷拓展研究領域的腳步。回國後,大年不知疲倦,幾乎是夜以繼日的連續工作。20xx年12月初,大年暈倒在出差途中。組織上安排大年檢查,20xx年12月4日,大年檢查完出院又到辦公室工作,我到大年辦公室,看到大年臉色不好,勸大年在家休息幾天。為了不影響工作,大年緊接着又到北京出差。劉傑在北京給我打電話,説黃老師身體不好,需要回長春住院。8日大年住院,14日手術之後,劉傑給我發短信,告知手術做完了,讓我放心。15日早上,我心急如焚,儘管大年的祕書告訴我手術後在ICU無法探望,我和儀電學院餘國友書記還是不放心,堅持去醫院看望了大年的家屬。當聽到手術成功、術後不用化療時,心裏感到安慰。回來後一直盼望大年能早日康復,沒想到……

大年,人生處處是戰場,戰場上你戰勝了千難萬苦,卻沒有戰勝辛勤勞累帶來的病魔,更沒想到,短暫的失聯卻成永別。

大年,你榜樣的力量將激勵更多的人化悲痛為力量,完成你未完成的偉大事業,實現你回國追逐的夢想!

大年,老同學懷念你,老朋友懷念你,老戰友懷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