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變為什麼不抵抗

九一八事變東北軍為何不抵抗?

918事變為什麼不抵抗

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你會怎樣決定。

1.東北軍主力不在東北。

1930年中原大戰,蔣介石被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三家圍攻,蔣介石接近崩潰,要求張學良出手相助,張學良帥主力大軍進入關內,取得中原大戰勝利,這三隻部隊重新編制,蔣介石要張學良繼續在關內整編舊軍閥。所以當9.18發生時,東北軍的主力全在關內,整個東北全境只有6個旅的邊防軍,分散在東北邊界。

2.中日軍力對比懸殊。

中日在工業基礎和軍事力量都相差懸殊。送滬會戰中,日本就投入了四艘航母,編隊軍艦達130艘軍艦,你想啊,中國今天還沒有一艘可以投入戰鬥的航母,可見日本軍事力量的強大。日軍當時就穿皮鞋,到今天我們解放軍還穿的是膠鞋。可見日軍當時裝備的領先。在戰鬥素養方面,我們也是落後的,當時趙登禹領導的大刀隊不知坦克為何物,出現了用大刀砍坦克這樣悲壯的事情。

3.國家面臨分裂。

1931年6月,對江西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失敗,紅軍佔領區不斷擴大。與日軍還沒開戰,自己後院已經起火。1931年11月,蘇區建立國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國面臨分裂。

4.國際聯盟是否有用?

1920年國際聯盟成立,致力於國家間的戰爭調節,減少武器的買賣。雖然國際聯盟的能力有限,但當時也成功調停了一些國家間糾紛,比如瑞典和芬蘭的奧蘭羣島之爭,立陶宛和波蘭有關維爾紐斯之爭,土耳其和伊拉克有關摩蘇爾之爭。

以上的狀態,如果你是領袖,你會做怎樣的決定?

九一八事件不為人知的真相:不抵抗終釀惡果

李頓與顧維鈞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不僅是對中國主權領土的嚴重侵犯,也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公開挑戰。

蘇聯政府致電中國表示同情,對日本侵犯蘇聯在中東鐵路擁有的權益提出強烈抗議。但與此同時,出於自身利益和在中國東北的權益,為避免與日本直接衝突,“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政府兩次向日本致函表示,對於中日衝突將採取不干涉主義的中立立場。

“九一八事變”前一天,美國國務卿與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達成一項祕密諒解:美國保證不干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日本則保證其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應限於錦州以北。直到日本侵佔錦州,並向錦州以南進犯時,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才照會中國和日本,宣佈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侵略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干涉,違反了凡爾賽和約,美國政府對此不予承認。由於沒有采取遏制日本侵略的具體行動,美國的這一政策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

1931年12月10日,在中國代表一再要求下,國際聯盟通過決議,決定由英國人李頓爵士率英美法德意等五國代表組成調查團,實地調查“九一八事變”情況。

1932年2月,調查團從法國出發,一路上邁着蹣跚的步子,歷時兩個多月才抵達瀋陽。國聯調查團在東北進行了總共6周的所謂實地調查,起草了共14萬多字的調查報告書。總體上看,調查報告書模糊是非、混淆黑白,暴露了西方列強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綏靖政策。李頓調查團報告書一出籠,全國人民表示強烈反對。

1932年10月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出通電,指出這個報告書“公開地最無恥地宣佈了瓜分中國的新計劃”,號召全國民眾武裝起來,“以革命的民族戰爭,來撕碎李頓的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