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擔當 不推諉 做實事”大討論交流會發言稿

“敢擔當 不推諉 做實事” 大討論交流會發言稿

“敢擔當 不推諉 做實事”大討論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局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感到很榮幸,組織推薦我來做這個發言。時間倉促,匆匆準備了這個發言稿,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一定多多包涵。

今天,我就不在這裏講那些高屋建瓴、慷慨激昂的大道理。我今天就“敢擔當、不推諉、做實事”這個主題,重點向大家彙報三個方面的問題,在彙報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之前,我想先結合自己五年來的工作經歷,談一點個人體會。

毫無疑問,敢擔當、不推諉、做實事,是一種值得大力發揚的寶貴品質,是一種應該提倡的優良作風,這種品質可以直接反應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其實根本上也就是對待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態度!去年以來,我局深入開展了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家可以明顯感覺到,腦海中這個作風紀律的緊箍咒箍得更緊了,有些已經成為潛意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前些年,我剛進環保局的時候,很多人都習慣在八點過幾分,甚至八點過十分那段時間到辦公室,現在呢?每天早上七點四五十分的時候,食堂的米粉面條那裏就做不贏手腳,為什麼?大家都擔心超過八點遲到,擔心會受到點名通報批評。這雖然是一個小事,但小事不小,反映的是整個政府部門,不僅僅是環保部門的工作作風確實得到了改善。

我是xx年8月份進入環保局工作的,在進入這裏之前,我經常會坐公交車經過這裏,那時候還是一名大學學生,我腦海裏模糊地閃過幾次這樣的念頭:如果有一天我也能進入這一棟漂亮的辦公大樓該多好!沒想到後來竟然實現了。但進來以後,我才發現現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工作性質遠沒有這棟樓看起來那麼的大氣舒適。我相信大家的感受都跟我一樣,現在的環保工作壓力都很大,執法部門有執法部門的壓力,業務科室有業務科室的責任,後勤部門有後勤部門的辛酸。在這裏我再舉一個例子,前不久我不經意地在市政府辦公室看到一個文件,才知道上半年我們的市長熱線交辦量是僅次於公安局的!而我們的人員力量呢?裝備力量呢?執法權威性呢?與公安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説了這麼多,還是言歸正傳吧,我們的主題是“敢擔當、不推諉、做實事”,作為我個人而言,這九個字,我深有感觸的是前面六個字“敢擔當、不推諉”,根據領導分工,我主要負責兩大塊,一是文字類工作,二是跑腿類工作。文字工作説重要其實也不重要,説不重要其實也很重要。但摸着良心説,這絕對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至於跑腿這個活兒,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電科已經非正式的任命我為“市環保局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電科常務副科長”。説真的,我還真沒發現有哪一個單位向我們這樣頻繁地要去跑政府辦文辦會的,環保部門的忙碌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下面,我要彙報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

一是敢擔當、不推諉的寶貴品質的充分發揚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土壤,那就是責任分工要明確、合理。這是一個前提。蘇局長到環保部門工作以後,我發現他特別強調的一個工作就是三定方案,這個方案就是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儘可能地避免不擔當以及互相推諉扯皮。但有些工作確實不好區分,往往呈雜糅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張三做有道理、李四做也有道理”,由此導致在分配任務時,“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我發現機關裏確實存在一種這樣的現象,儘管這是小範圍小局部存在,但也不容忽視,那就是以“會推諉”為榮!甚至覺得這是一種本事!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充分維護局領導權威,服從局領導安排,這個工作領導批給誰,誰就應該負責落實到位。

二是要對敢擔當、不推諉的人多一份包容之心。本人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多做多犯錯、少做少犯錯、不做不犯錯”。在辦公室工作這些年,我尤其很有體會,比如,你要籌備一次會議,尤其是那種大型的全市性的會議,或者承辦的省裏交辦的會議,幾乎每一個細節你都要想到,而且要形成方案,一個這樣的會議如果順利走完,當然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哪怕其中出一點小西西,後果都會很嚴重,這時候也許所有的辛勞、疲勞、苦勞等各種勞都就顯得不值一提了。所以,我建議我們大家要營造一種氛圍,多給予那些敢擔當不推諉的人一份包容,多看到他們的成績,多寬容他們的錯誤或者失誤。當然這裏的錯誤和失誤不包括那種違法亂紀的措施和失誤。

三是要有一種激勵機制,讓“老實人”不吃虧。前不久,我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一個過分強調道德的社會,一般都有兩個特點,要麼是這個社會的資源總量少了,要麼是這個社會的資源分配不公。就拿坐火車來説,我上大學的時候為了省錢,一般都是坐火車從xx回xx老家,逢年過節那個綠皮車擠的呀!幾乎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上車的時候,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作死地往車上擠,原因很簡單,因為資源少了,你如果動作慢了就可能坐不上車或者佔不到位置。現在坐高鐵、坐飛機,大家基本都很受秩序,為什麼?因為人人都有票,幹嘛要擠啊!所以,雖然道德確實很重要,但關鍵還是要靠法律、靠制度。毛主席説“六億神州盡舜堯”,這是他老人家的一個理想、一個願望。現實當中,恐怕大多數都是“中性的人”,一個人如果能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多為他人、為社會做些有益或者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就可以將這個人定義為好人。在機關裏,我覺得我們要多關心老實做事的人,給予他們三種形式的鼓勵:經濟待遇、政治待遇、精神待遇。如果給不了經濟待遇可以給政治待遇,給不了政治待遇還可以多給點精神待遇。

最後,作為一名還算年輕的年輕人,我也充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種“按勞分配、按業績分配”而不是“按資源要素分配”(人脈資源、其他資源等)的機關分配機制終會到來,“少勞多得、多勞少得、不勞也一樣得”的局面一定能夠得到徹徹底底的改變。那樣,即便我們不再開展這種旨在觸及靈魂、弘揚正能量的大討論,“敢擔當、不推諉、做實事”也會成為一種主旋律,在機關裏蔚然成風!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再一次懇請領導和同事們多多包涵,並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