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學習“兩學一做”心得體會1500字

心得體會範文

2月學習“兩學一做”心得體會1500字

從自身做起把“兩學一做”引向深入 “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做是關鍵;學是起點,做是落點;學是手段,做是目的;學須內化於心,將黨章黨規和xx系列講話精神理解、吃透,內化成合格黨員應當具備的政治素養和黨性修養;做要外化於行,在為官做的日常點滴中、一言一行的細節中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在務實為民清廉的行動中詮釋合格黨員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

“兩學一做”要講究方式方法。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兩學一做”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和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全覆蓋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各級各地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把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抓常抓長抓細抓深,強化主體責任、扛起領導責任,親自學、帶頭學,學得多一點,學得深一點,以上率下,起好示範引領作用。

當前,“兩學一做”正在各級各地深入開展,怎麼學、怎麼做,既需深入貫徹中央的指示精神,也需根據本地本單位實際情況進行大膽的有益的探索和創新,重內容不重形式,關鍵是要達到學習教育的本質目的,使黨員幹部在學中增強黨性修養、提升政治素養、厚實政治底線,補足“精神之鈣”;在做中詮釋黨員先鋒本色、體現幹部時代擔當精神。 “兩學一做”學是基礎,做是關鍵。夯實學這個基礎,需緊密結合日常學習教育、“三課一會”等,常學長學,深學細學,融會貫通。

在學的過程中,要困材施教,針對學員不同情況,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幫扶學習,補足學習教育的“短板”,絕不落下任何一個黨員。提升做的高度,要對照學習內容,進行深刻的自我檢視,看到自身不足,見賢思齊,向好乾部學習,向黨員先鋒模範學習,在具體的行動中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在幹事創業中詮釋合格黨員的政治本色和時代擔當。學要在日常,做要在日常,須堅持在學在做、在做中學,以學促做、以做促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自身做起把“兩學一做”引入深入。

“兩學一做”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學和做的基礎無疑是最廣泛羣眾所在的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員。基層黨組織就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基層黨員就是這個神經末梢上的細胞。夯實學和做的基礎,關鍵要把學習教育滲透至基層細微末梢,激活細胞,強化神經末梢的功能。

“兩學一做”不是被動式學習教育,不能成填鴨式教育,走過場、玩形式,需全體黨員實現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高度統一,從自身做起,從腳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堅持深學深做、常學常做、細學細做、長學長做,積跬步致千里,積小流成江海,積沙成搭、聚石成山,在全體黨員內形成廣泛、持久、強烈的學習教育氛圍,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全面延伸滲透的常態。

心得體會範文

12月6日,全區國小音樂教師匯聚一堂共同研討。聽了兩節展示課:王雲芹老師的《嘎達梅林》和李林老師的《久不唱歌,忘了歌》。兩位老師的課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學生表現出的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有位哲人説:“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國小音樂課標》中也明確指出:要通過各種有效地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秩序井然的課堂常規是重要的保障。

孟子説:“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即做任何事都必須有規定,有約束,否則一無所成。所以,每每新學期接手一批新生我覺得就得非常注重上好這“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就讓學生們瞭解音樂課和音樂教師的基本要求。比如:準確的歌唱姿勢、愉悦自信地歌唱;欣賞音樂時要靜靜的聽,大膽的想,勇敢地説等等。師生心有了靈犀,配合就有了默契,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個表情學生都能讀懂。有了這些“規矩”長期的潛移默化,我們的音樂課才能順利進行,學生才能養成的行為習慣。

二、規範完美的示範是最好的説服。

唱歌教學是音樂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內容。但是怎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一直是我們在教學中常思常想的問題。面對學生大喊大叫缺乏美感的歌聲,千姿百態的坐姿,木訥的表情。我每節課都要口感舌燥地反覆強調歌聲要優美一點,坐姿要端正,表情要愉悦自然一些。可效果不盡人意。

俗話説:“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規範完美的示範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學生,比嘮嘮叨叨的説教要實效的多。所以在平常的授課過程中,我特別注重為學生示範時的聲音和表情。另外,為防止學生乏味,我還為學生尋覓了許多“老師”。

如:“網絡老師”從網上下載國小生歌唱比賽視頻,讓他們在觀看的過程中瞭解歌唱姿勢和歌唱表情;“攝像機老師”把學生自己的歌唱場面錄製再播放,讓他們在欣賞過程中給自己的歌唱找出優缺點。讓學生在模仿和對比、鑑賞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歌唱習慣。

三、適時多樣的課堂評價是最佳催化劑。

適時準確的課堂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自我,樹立自信,不斷體驗進步的快樂,享受成功的愉悦。在我們的課堂上採用最多的是單調的師評方式。這往往讓學生感到乏味,產生“抗藥性”。所以我採用學生自評、他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學生。

學生自評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自信,而且學生在自評的過程中不僅做到“知己”,也可做到“知人”;這不正驗證了《呂氏春秋》上所説:“察己則可以知人”嗎?俗話説的好:“旁觀者清”他評,更是有趣而見效。特別是低年級國小生的語言天真、真實,讓小夥伴更容易接受,也更貼近他們的實際情況,更有説服力,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國小生音樂學習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耐心的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摸索、實踐、驗證、使用,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