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文化強國與文化自覺_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_第一範文網

十七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文化強國與文化自覺

十七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文化強國與文化自覺_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_第一範文網

xx屆六中全會提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鉅,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黨的xx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

文化強國需要先進政黨的推動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覺,不能純粹靠文化的自發發展,尤其是在現代社會,需要有識之士的推動,特別是需要先進政黨的推動。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標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只有經濟的發展而沒有文化的發展,是不全面的。只有精神文化和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同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繁榮昌盛。從理論上講,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個社會都是由政治、經濟、文化形成的一個系統。既要有經濟發展,又要有政治發展,也要有文化發展,這三者是不可分離的。但同時它們又不是完全同步的,一個國家可以擁有高速發展的經濟,卻未必有高度的文化發展水平。當然,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推動文化的發展;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能夠反過來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

毋庸置疑,我們的經濟繁榮很重要,軍事實力增強也很重要,制度建設也很重要,但是最後中華民族能不能復興,最根本的標誌是中華文化的復興,也就是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價值體系、生活方式、社會科學、大眾文化等等。只有當我們的整個文化體系具有現代性,具有領先性,能夠吸引全世界的人民來學習,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的現代化才可以説是真正的實現了,中華文化才可以説真正復興了,整個中華民族才可以説真正復興了。

應該指出的是,中華文化復興與古代的文化復興以及近代西方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所處的是全球化時代,實現中華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需要以全球為參照系。也就是説,只有當我們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達到全球的領先水平,特別是在文化上要能夠創造一套領先世界,並能夠為世界人民所廣泛認同的話語體系、價值理念、思維方式、人文科學、生活方式的時候,才能夠説我們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召開這樣一次會議,標誌着我們黨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標誌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我們黨歷來重視文化建設。在黨的領導下,經過90年的努力,中國文化已經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中國文化從傳統形態逐步轉變為現代形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建黨之初,也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我黨就特別注重馬克思主義文化的引入和建設。實際上,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的引入,才有了中國共產黨,才有了中國革命的新面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我黨都特別重視思想文化建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曾經提出新民主主義文化,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在建國前夕,毛澤東提出,新中國的建立,不僅將迎來一個經濟建設的高潮,而且將迎來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所以,在建國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大力推動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推動文化建設,特別是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使得馬克思主義文化在中國大地上蔚然成風,不斷成長起來。改革開放之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出“四有”新人、“三個面向”,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思想。上世紀90年代,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入新世紀以來,以為代表的黨中央又提出了和諧文化建設等一系列文化建設思想。這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現代文化建設的本質、規律、形式、內容等認識越來越深刻。

十七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文化強國與文化自覺

然而,面臨新形勢,我們的文化建設應該怎樣深入開展,還面臨着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

就國內來講,我們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建設都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但是,我們的思想文化建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很小。我們對經濟發展模式、政治發展模式以及社會發展模式的研究還不夠,還沒有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來認識。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關注我們、研究我們,而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卻顯得比較落後。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加以研究,把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總結好,提升到思想文化的高度,包括中國現代的經濟思想、政治思想、社會思想、文化思想等,使之理論化、系統化。此外,人民羣眾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加強文化建設,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從國際方面來講,也非常有必要來深入研究文化問題、推進文化建設。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在世界上一直占主導地位,對中國的影響很深,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發展的機遇,但也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很多災難,特別是近170年來,在中西文化交往、碰撞中,我們有很多教訓和經驗,需要好好總結。同時,隨着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也需要研究總結自己的經驗,使我們的思想文化走出去,以推動現代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

在看到我們文化大發展的同時,更要看到我們文化建設中面臨的種種挑戰。比如,社會思想的多元性、多變性、開放性等,在帶來思想文化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思想混亂,這就需要我們制定科學的文化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去引導文化的發展,消除國內外的一些雜音、噪音,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共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同時為推動和諧世界建設作出貢獻。

新一輪思想文化建設高潮將產生質的飛躍

    從中國近代170年的歷史來看,黨的xx屆六中全會帶來的思想文化建設高潮,將會產生質的飛躍,帶來重大變化。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上,有過多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潮。但是黨的xx屆六中全會帶來的思想文化建設高潮,將是空前的,不僅會超越古代的中國文化復興,對世界的影響也將會更加巨大。中華文化曾經幾度領先於世界,但到了近代,逐漸落伍。鴉片戰爭之後,我們中華文化一直處於弱勢狀態,處於一種封閉保守的、被動引進的狀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文化正在發生一個質的變化,開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表面的學習走向深層的學習,從引進文化到輸出文化,一句話,就是慢慢地從弱勢走向強勢,從世界文化舞台的邊緣走向中心。這種質的飛躍,將觸動並深刻改變我們傳統的文化理念和思維模式。

我們過去一直在爭論“中體西用”、“西體中用”,以及綜合創新等等,這表明,中國人對待外來文化的思想在不斷昇華,但也要看到,這裏有很多歷史的侷限和誤區。實際上,這些爭論背後都隱含着一種共同的思維方式,就是一種弱勢文化心理,就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總是繞不開西方文化,要麼是學習西方文化的表面現象,要麼就是徹底擯棄西方文化,要麼就是將西方文化全盤拿來。這些年在討論中西文化的過程中,仍然存在這種弱勢文化心理,或防禦心理。比如説,有的議論表面上很強勢,批判資產階級文化的時候,表面上好像很強勢,甚至還有火藥味,實際上骨子裏是一種防禦心理,還是一種弱勢文化心理。

這種文化弱勢心理、文化封閉心理需要不斷克服。認真領會xx屆六中全會的精神,必將帶來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特別是我們的知識分子的進一步的文化覺醒和文化自信,更全面地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經驗,更全面地看待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更主動地參與文化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