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關於食品安全的心得體會

從2011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2011年《食品安全法》的誕生,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一直擔憂的一個重要問題。在2011年微博上,曾盛傳過這樣一個段子:“中國人的胃‘很結實’,它負責消化一切:膠麪條、皮革奶、鎘大米、瘦肉精、三鹿粉、甲醇酒、人造蛋、紙腐竹、地溝油、罌粟湯……”。

兩會關於食品安全的心得體會

從這樣的調侃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民以食為天,而今卻談“食”色變,隨着很多劣質食品被曝光,恐怕人們已經無法對身邊的食物安安心心地食用了。對於企業這種極其違背道德的行為,令人感到憤怒,也讓人們對於社會公德的喪失感到心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食品安全問題連稱慚愧。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羣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始終是百姓關注熱點。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再次重點關注食品安全這個話題,他們繼續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言獻策。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的信用問題變得格外重要。當前一些違法犯罪分子利慾薰心,不惜以他人的生命健康為代價,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非法牟取暴利,不但嚴重損害整個食品行業的形象、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而且容易引發民眾恐慌、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形象。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長久而複雜的問題,應該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國家執法和監督體系,加強對企業的道德信用體系的監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真正在全社會建立產品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信息可存儲、產品可召回、查有線索、找有依據的良性運行機制。提高人們對企業的信任度,也希望企業能夠負責的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更讓百姓放心。

在兩會閉幕之際,我們已經看到一幅讓人憧憬的藍圖。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了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設計了一條指引中國走向未來的“路線圖”。希望政府更多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多辦實事,真正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將發展的成果惠及到更多人身上,讓人們的生活安定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