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讀十八大報告,心中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受,是感動?是振奮?是喜悦?也許這些都不足以準確地表達,也許這些相互交織、共同存在,但我敢肯定的是,所有的感受都是基於“中國力量”的感召。

十八大報告心得體會:感受“中國力量”

十年,在風雨中奮勇前進,怎能不感動。非典疫情、冰凍災害、汶川地震……那些嚴重災害所帶來的“創傷”依然歷歷在目,黨員幹部不懼險阻奮戰一線抗災救人的身影依然記憶猶新。走過災難頻發的十年,中國沒有被拖垮,沒有被牽絆,甚至沒有絲毫退步,而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創造了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成功承辦了奧運會、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以更加自豪、更加高聳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林。這就是中國力量!

目標,多年期許曙光忽現,怎能不振奮。黨的xx大報告提出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曾經為目標的遠大而振奮不已,又曾經為“距離”的遙遠而暗自傷懷。而歷經十年,中國速度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了堅實基礎。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這就是向國人、向世界宣告: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就在不遠的前方,只需一個個位數——8年,中國必將更富強、人民生活更幸福。這就是中國力量!

務實,吹響為民謀利號角,怎能不喜悦。億萬民眾滿懷期待關注十八大,期盼十八大報告中傳遞出更多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喜訊。從聆聽xx同志所作的十八大報告,到再次品讀報告精髓,我看到了中央的積極迴應,“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字裏行間無不透露着民生情感和務實精神,確定了工作方向和目標,更承載着沉重責任和使命,按照既定目標堅決地去落實、去實現,人民一定能過上更好生活。這就是中國力量!

十八大報告,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力量。作為國家一員,作為青年一代,讓我們整裝待發,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為凝聚和創造更加強大的中國力量而拼搏進取!

十八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會議。在國家GDP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上升的今天,十八大的召開無疑是錦上添花,為全國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一支強有力的催化劑。

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做出報告,首先對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在過去的五年當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五年。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全面部署。在過去的五年中,黨順利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台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等。取得成就的同時,黨也發現工作中的很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 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鉅;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羣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一些幹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認真加以解決。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們取得了舉止矚目的成就。部分國家就設法阻止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崛起。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最近幾年和中國發生領土爭端的國家和事情越來越多。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影響中國的和平崛起。我們大學生,尤其是大學生預備黨員,要做好自己,能夠清楚的認識一些問題。例如,前段時間的關於釣魚島的遊行示威,我們要理性的愛國。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為國家和黨排憂解難。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是創新的主力軍,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提高自己創新學習能力。我們現在已經是大四了,同學都已經做出了選擇工作、讀研或者出國。雖然選擇的道路不同,但是我們都要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只有如此我們才會在自己的領域做的更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前面的道路還是很漫長。我們是黨的一份子,我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斷提升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做好自己,我們黨就將更加強大,也必將取得更加讓世人震驚的成就。(尤旭東)

來源地址:

在廣大民眾的關注之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11月8日盛大開幕,這對於執政黨來説非常重要,對中國13億人民來説同樣重要,因為中共新一屆最高領導層將誕生,他們將承載13億中國民眾對未來福祉的期望。

幸福感其實是民眾的一種主觀感受,但它從側面體現了民眾對生活質量和社會環境的認同。近年來,幸福感成為一個熱詞,同時也成為一些政府部門的實踐課題。伴隨着政府的關注和政策的傾斜,廣大民眾的幸福感得以提升。比如經濟上,中國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廣大民眾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實惠;政治上,民主體制進一步健全,廣大民眾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享受到了更多的參政議政權利;民生上,實現了全國範圍醫保社保全覆蓋、全面實行了農村義務教育、農民種糧直補等各種惠民政策,廣大民眾從中感受到了温暖,幸福感隨之提升。然而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隨着環境、政策等因素的變化就會發生改變。因此,期盼“十八大”開創更優的發展環境、出台更實的惠民政策,讓民眾幸福感再度提升。

要制定和實行更“實”的民生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要縮小收入差距。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堅持限高、擴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方向,尤其是大幅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讓基層百姓的日子更殷實,有了經濟基礎和物質保證,老百姓才會有幸福感。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解決病有所醫的問題也亟待關注。民間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醫院抬”、“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這些表達了一些人無錢看病、因病返貧的無奈與辛酸。因此,深化醫療體制改制,更大程度地提供醫療保障,尤其是解決窮人看不起病的問題,沒了後顧之憂的百姓才會有幸福感。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推進教育公平,尤其是改善農村教育環境,充實師資力量,讓更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資源。此外,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調控房價,讓更多人居有定所;進一步提高社保比例,提供養老保障,讓老百姓老有所養等務實之舉也非常重要。

過去十年,黨和政府給力民生,讓民眾的幸福感明顯提升。我們期盼伴隨着“十八大”的召開,各項惠民新舉措接踵而至,百姓的生活得以更大程度的改善,大家的幸福感得到新提升。

文章來源:

xx同志9日上午在參加十八大江蘇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黨的十八大報告是新形勢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們要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為新起點,深刻認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繼續團結奮鬥,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過去的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狀況又一個黃金的時期。雖然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出現,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不為所懼,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取得勝利,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加強。在黨的十八大召開的時期,總書記要求“取得新的更大成績”表達出中國共產黨永不為過去成績沾沾自喜的奮鬥精神,發人深思,催人奮進,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仔細體會,堅決貫徹。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必須要堅持黨的各項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為人民服務”、“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艱苦奮鬥”、“兩個務必”、“謙虛謹慎”等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黨在經受革命和建設實踐考驗之時逐步形成的寶貴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是永葆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基礎,是黨永遠堅持本色、勇於奮進的強大動力,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險阻的有力武器。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就是要始終地堅持發揚黨的各項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從而保障黨的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使中國共產黨始終地擔負起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重要責任。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要求全黨同志戒驕戒躁常懷進取之心。通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特別是最近這十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的存在,正如xx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到的那樣,“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可以預見,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征程中還有很多可以預見和不可以預見的困難和挑戰需要被克服。當前以及今後的時期,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相對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而人民羣眾對於過上更好生活的願望卻比以往更加強烈。取得的成績已經屬於過去,未來的事業還需要開拓。這就要求全黨同志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常懷進取之心,切忌消極墮落,努力奮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必須要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xx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總結十年奮鬥歷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回顧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科學發展觀不斷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得到豐富和完善,既來源於實踐,又運用於實踐,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必須要解決好“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關鍵的就是黨及其全體同志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科學地發展。

“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既是黨中央對全黨同志的鼓勵、號召和鞭策,也是全國人民熱切的期盼,還是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催人奮進,給人鼓舞,發人深思。

8日上午公佈的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中共首次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十八大有不少新的提法,讓人耳目一新,而讓老百姓印象最深的是“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論是國內生產值翻多少,也無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多少,老百姓講究的是實惠,收入多起來,荷包鼓起來,其它數據的提高才有意義,此次十八大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量化指標,更貼心,深受百姓歡迎。

“居民收入倍增”不是一般的增加,而是大踏步的前進,實現此目標彰顯出執政理念和能力,靠得是經濟實力,此種實力來自於何方?只能是靠發展,用發展創造財富,用發展增加收入,而“收入倍增”對發展的要求更高,不是一般的發展,而是飛躍發展,跨越式的邁進,要做到這一點,意味着思想要更加解放,觀念要更加新穎,發展要更為科學,大挖潛力,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不滿足於現狀,敢闖,敢碰硬,再則,此種發展不是一時的出效益,而是長期的多出效益,快出效益,因而,實現這一目標,只能是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創新發展,以加快經濟方式轉變為主線,不斷積累資金。

發展加快,財富增加,歸根到底是用來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有很多種,而最實在的就是增加百姓的收入,百姓收入多,可支配的錢就多,幸福感也隨之增強,而百姓收入多,幹事業的勁頭就大,反過來又推動發展,再則,收入多,消費也多,購買力就旺,拉動內需更有力,又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增長與發展相輔相成,互為一體。

“居民收入倍增”具體到每個地方,因經濟狀況不一,基礎收入有高有低,不論是收入相對高或者低的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相當的難度,因而,每個地方都應有自己的目標,根據總原則,進行量化,讓百姓看得見,摸得着,讓百姓來評來議,由此推進收入目標的實施。

提高收入水平有很多種,居民收入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其它隱性的社會收入更顯得重要,因而,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時,還應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讓公眾整體幸福感增強,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尤其是要穩定物價水準,讓“居民收入倍增”實實在在。這些,在十八大報告中對民生問題有着重要的闡述,使居民收入含金量更足。

xx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而“居民收入倍增”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化,此目標最有説服力,體現出“發展為人民,發展成果與人民共享”這一精髓,居民收入量化,是一種自我加壓,也凸顯責任意識和為民意識。

來源:

11月8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了,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代表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通過對報告全面、深入學習,我感觸很多,深受鼓舞。

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們身上肩負着責任。我們應該珍惜國家為我們提供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建設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注重提高自己處事的能力,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尤其是注重德育方面的培養,做誠實守信,熱愛祖國,樂於奉獻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時,我們應該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政治理論,關注時事熱點,瞭解國情和黨情,以國家的繁榮富強為己任。

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必將有力地指導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途上,黨領導着全國人民一定會贏得新的更大勝利。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首先要準確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這是學習和貫徹的前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則是十八大的靈魂。“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我們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而這學習不是一兩天之事,黨的十八大精神特別是胡錦濤同志的報告,博大精深、意義深遠,要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下更大的功夫。如今網絡等信息技術為我們學習提供了平台,我們可以很方便的閲讀相關資料,互相討論,從而更好、更準確把握十八大精神,並指導我們的一言一行。

通過十八大精神的學習,我深刻的覺悟到:中國的興旺發達關鍵在黨,民族的全面振興關鍵在黨。我們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在思想上行動上同以胡總書記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要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在今後工作中要始終堅持黨的理論和宗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立足本職崗位,作出更多業績,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為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李俊彬)

來源:

xx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兩個指標同步提出,這向百姓傳遞出未來中國在重視經濟發展質量的同時,更加註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號。不僅引起與會代表熱烈討論,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更加催人奮進。筆者認為,“雙指標”的提出彰顯了我們黨更加註重“百姓幸福”的施政責任。在當下,“幸福”一詞已然成為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所謂幸福,簡而言之,就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而今,幸福的概念進入眾多省市的官方文件,成為地方政府的施政目標,説明更多地方官員越加看重人民羣眾的這種“滿足”和“心情”。

筆者認為,“雙指標”的提出不僅僅是一個數字的增加變化,而是更加鮮明的表明了我們黨要讓羣眾幸福、能讓羣眾幸福的施政責任,使全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能在更多的百姓羣眾中有感悟,使廣大百姓可以最大化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財富收益。一旦實現,百姓的錢袋子將越來越鼓,生活將更加富足、更有質量,心情更加愉悦,也就變得更加幸福。

“雙指標”催人奮進。從xx大提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XX年翻兩番”,到xx大提出“202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XX年翻兩番”,再到如今十八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XX年翻一番”,不難發現,設定這一目標,不是“空穴來風”,更充分考慮了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增長和百姓生活改善的新格局,把這兩個目標的時間段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後XX年,無疑更具現實意義和操作性,必將激發起我們共同奮進的力量。

希望激發力量,希望增強自信,希望凝聚人心。十八大吹響“百姓”的“集結號”,直接回應了百姓最關注的問題,讓宏偉藍圖不是“海市蜃樓”,極大激發了百姓的幹勁和信心,也昭示着中國這艘“巨輪”,將聚集“眾人划槳”的力量,航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新的征程。目標已定,方向已明,揚帆起航,以堅定的信念,百倍的信心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早日實現“雙指標”,讓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文章地址:

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