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牌樓社區服務工作情況彙報

西牌樓社區服務工作情況彙報

西牌樓社區服務工作情況彙報

坡子街街道西牌樓社區,位於天心區最北端,東到三興街、三泰街與八角亭社區相鄰,西到太平街與太平街社區相靠,北至五一大道,南臨解放西路,轄區面積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0户,4006人,樓棟28棟,20個居民小組,91名自管黨員。轄區法人單位17家,重點單位有北山建築公司、熱舞會所、長沙科教機電公司等,還有賈誼故居、太平街歷史文化街等歷史名勝。近年來,我社區以構建和諧社區為重點,努力推進社區建設,大力開展社區服務,社區辦公和服務陣地達到500平方米,已經建立社區服務網點5處、服務項目14個,社區先後榮獲“湖南省最充分就業社區”、“長沙市安全文明小區”、“天心區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

一、 現有社區服務項目及其特點

我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按照無償與低償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開展便民利民服務,目前已經有黨員服務、計生服務、物業管理、圖書閲覽、電腦培訓、車輛停放、房屋中介、職業介紹、打字複印、棋牌娛樂等14個服務項目,服務網點遍佈整個社區,能為居民羣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的目標。社區服務不單單方便了羣眾,也給社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到目前為止,我們擁有的社區服務設備、設施等固定資產(不含房產)價值近40萬元,社區服務項目從業人員達30人,其中25名為“4050”大齡就業困難人員。2005年,通過發展社區服務給社區居委會創造純收入達49200元。社區服務實現了三個轉變,即:

一是社區日常工作實現了由被動管理到主動服務的轉變。一些應該由社區承擔的日常性管理工作,如計劃生育、愛衞、殯葬改革、綜合治理、黨員管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等工作,原來是管理對象找上門來再進行被動管理,現在我們努力把工作方式轉變為主動服務,既達到管理的目的,又讓居民羣眾樂於接受。例如我們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堅持送藥具、送資料上門,免費為已婚育齡婦女做B超婦檢,免費為外來務工經商人員辦理計劃生育證明等;我們大力宣傳喪葬新風,經常上門與60歲以上老人談心,做思想工作,如發現有老年人亡故,立即上門為他們聯繫殯儀服務公司;對於社區的下崗失業人員,我們主動與他們聯繫,組織他們開展技能培訓,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推薦他們到合適的崗位就業,並經常掌握他們的就業情況,及時進行跟蹤回訪;對於企業退休的老人,我們聯繫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經常上門為他們進行健康檢查,還組織老人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等。通過這些工作,不但使各項日常工作得以平穩推進,也密切了社區與居民羣眾的關係。

二是籌資渠道實現了由主要靠社區自行籌資到主要靠吸納社會資源參與投資的轉變。以前我們社區開展社區服務主要靠社區自行籌集資金投入,由於社區本身資金很困難,這樣就在很大程序上限制了社區服務的發展。現在我們把籌資重點放在吸納社會資金上,重點宣傳推介社區服務項目的意向,吸引社會資本進行投資,實現了籌資渠道的轉變,探索了一條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擴大社區服務規模的新路子。2005年,我社區成功引進了“社區活動中心”、“社區中介服務點”兩個社區服務網點,引進資金35萬餘元。社區活動中心內配備了30台電腦、8台自動麻將機,還有空調、電視、電話等設備。

三是管理模式實現了由社區居委會管理到專門機構規範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轉變。原來由社區居委會對社區服務進行管理,分散了社區的工作精力,也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現在,我們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成立了民辦非企業單位“西牌樓社區服務中心”,對社區服務進行規範管理。社區服務項目實現了市場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社區居委會只負責對服務項目進行檢查、督促、指導和協調,使管理更加科學,降低了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壓力,化解了社區居委會的經營風險。

二、 當前開展社區服務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們的社區服務工作雖然已經形成了規模,創出了實效,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

1、社區服務內容有待進行明確界定,社區服務的優惠、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現在有關部門對於社區服務項目沒有明確的界定,哪些屬於社區服務的範圍,哪些不屬於社區服務的範圍,沒有專門機構進行審核確認,以至於在社區服務業的監管上出現了空白。同時,由於社區服務在一定程序上屬於社會福利或社會公益事業,有大量的服務是需要社區免費向羣眾提供的,但是政府對此沒有資金支持。因此,有必要對經過確認的社區服務項目在政策上給予優惠,在資金上給予扶持,但正因為沒有明確界定,所以相關的優惠政策沒有得到明確和落實。

2、儘管多數羣眾對社區服務有普遍需求,但很多家庭不具備滿足這些需求的現實支付能力。雖然當前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分佈很不均衡,特別是我們這樣的老城區社區,大多數居民基本上處於收支兩抵的生活狀態,雖然有“花錢買勞務”、“花錢買輕鬆”的瀟灑生活理想,但在現實支付能力上還存在困難。今年3月,我們在對社區內500名50—70歲的居民進行居家養老服務問卷調查中發現,有90%的選擇希望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而82%的人選擇希望年服務費用低於200元。可見大多數居民希望社區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而對許多有償服務項目望而卻步,從而制約了社區服務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

3、社區服務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正由於上述兩個原因,社區服務處於低收益、低利潤狀態,從而使經營管理水平難以加強,從業人員的待遇也無法得到提高,多數只有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素質技能偏低的就業困難人員願意從事這個行業。以我們社區為例,30名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的僅兩人,35歲以下的僅1人,工資收入也只有500至700元。這種狀態使我們沒有辦法開展比較系統的社區服務工作專業訓練,不能完全根據居民的實際需求設置服務項目和服務方式,一些服務設施處於閒置或半閒置狀態,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服務質量的提高也不快。

三、 進一步發展社區服務的對策和思路

1、加強管理,保證社區服務的基本方向。社區服務是第三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又不是單純的市場化的服務,它必須體現社區的特徵,必須堅持便民利民、低償與無償相合的原則,把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不但要方便快捷,更要實惠。我社區將進一步加強對現有社區服務項目的指導和監督,保證社區服務經營者在向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時做到遵紀守法、服務至上,沒有欺瞞使假、故意提價等損害羣眾利益的行為,使社區服務朝着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

2、擴大規模,推進社區服務產業化進程。社會化和產業化是社區服務的發展趨勢,也是把社區服務做大做強的根本出路。我們要跳出西牌樓社區來發展社區服務,對於已經經過居民羣眾認可的、符合社區羣眾需求的服務項目,不能僅僅侷限於本社區範圍內,要引導和幫助它擴大規模,向周邊的社區進行輻射。如電腦培訓、中介服務、打字複印等項目,今年我們將着重將其做大做強,擴大它的覆蓋範圍,努力使之形成產業。

3、拓寬領域,使社區服務的功能更加完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建立了14個社區服務項目,但我們仍需要繼續拓展服務領域,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今年我們將着重推行“居家養老”和“社區醫療”兩項服務。我社區是由區民政局確定的兩個“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社區之一,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前期調查摸底的工作,正在對調查情況進行彙總和分析。調查資料顯示,居家養老服務在社區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我們要根據羣眾的需要,設計一套完整的服務方案,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向社區5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代做家務、上門護理、家訪聊天、健康檢查、代購物品、文娛活動等服務。發展社區醫療服務也是今年的重點,上級有要求,羣眾有需要。我們正在着手和幾家省內的大醫院聯繫,擬在社區建立一個醫療服務點,藉助大醫院的人員優勢和技術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檢查和初診服務,做到“小病不出社區”。同時,還可以應居民羣眾的要求,實時開展各種便民利民服務,如“社區小飯桌”,解決社區上班族的小孩吃飯問題等,總之只要符合社區羣眾的需要,又能夠增強社區實力,就可以因地制宜的開展服務。

四、 建議和請求

一是對社區服務進行界定和規範。請求上級有關部門出台相關政策文件,對社區服務範圍進行明確界定,對社區服務的形式、標準等進行規範,並指定專門機構對社區服務項目進行審核和認證,規範管理。

二是加大對社區服務項目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社區服務中有一部分屬於社會福利性質,應無償或低償向羣眾提供的,要請求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和扶持的力度。對於一般性的社區服務,也請求上級有關部門明確相關的税、費優惠政策,對符合優惠標準的堅決予以落實,促進社區服務發展。

三是加強對社區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加強對社區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服務能力,為社區羣眾提供更專業、更周到的服務。

坡子街街道西牌樓社區

200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