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院做活大文章——福山區鄉鎮衞生院改革的做法與啟示示例

近兩年來,福山區鄉鎮衞生院一改往日活力不足、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至2003年底,全區8處鄉鎮衞生院全部實現扭虧為盈,業務總收入保持了11%的增長幅度,有3處衞生院結餘5萬元以上。鄉鎮衞生院實現扭虧為盈,關鍵得益於福山區衞生系統直面困難和問題,始終保持了一種開拓創新、鋭意進取的思想狀態,保持了一種對羣眾負責、對幹部職工負責的責任意識,他們腳踏實地做活四篇文章,大力實施衞生院分配製度改革,廣闢增收節支渠道,有力地推動了全區各項衞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小醫院做活大文章——福山區鄉鎮衞生院改革的做法與啟示示例

一、向幹部職工亮家底,做活思想文章

幾年前,福山區鄉鎮衞生院沒有一個盈利的,多數經營不善,靠賒欠藥款勉強維持“生計”,舉步維艱,虧損最多的達到15萬元,瀕臨倒閉。在這種攸關存亡的節骨眼上,衞生院幹部職工卻渾然不覺,相當一部分職工得過且過,守攤子、混日子,經常是上班時間找不到人,找到了也是態度冷淡,推三推四。職工沒有壓力,衞生院就無法生存下去。為了讓幹部職工認清現狀,警醒振奮,同舟共濟渡難關,福山區衞生部門負責人帶隊深入到各鎮街衞生院,坦誠地向幹部職工亮家底,分析當前衞生院的窘境和麪臨的嚴峻形勢,講明實施分配製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幹部職工的思想受到了強烈震撼。不少人深有感觸地説:“以前覺得坐一天班拿一天工資是天經地義的事,真沒想到衞生院的日子過得如此艱難,我們的工資掙得這麼不容易。”通過耐心細緻的溝通與交流,幹部職工的思想統一了,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危機感明顯增強,為衞生院改革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建立健全分配機制,做活改革文章

福山區衞生系統按照徹底打破“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總體思路,大刀闊斧地在各鎮街衞生院推行了“以收定支、績效掛鈎”的分配製度改革。根據按勞分配、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原則,重新調整了經濟指標,制訂了新的工資分配辦法——全額浮動的績效工資制。根據各衞生院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以各自原來的業務收入為基數,在保證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初步測算出各自達到收支平衡時的業務指標,然後將指標層層細化分解落實到每個科室和個人,年終根據指標完成情況兑現獎懲,使工資待遇與工作業績直接掛鈎,從而建立起科學、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勵機制。改革必然觸動部分人的利益,分配製度改革方案一出台,不少幹部職工特別是效益較差衞生院的幹部職工牴觸情緒嚴重。為此,福山區衞生局負責人及時奔赴各衞生院,面對面地做幹部職工的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靠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解開他們的思想“疙瘩”,推動了改革的順利進行,產生了較好效果。高疃鎮衞生院幹部職工在改革當月拿到的工資僅相當於改革前的一半多一點,這使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深刻認識到,這次改革絕不是走過場,而是要動真格的。思想的大轉變帶來了工作作風的大變樣,以前上班“坐不住”亂竄科室、想方設法“推”、“躲”病號等不良現象不見了,吃拿卡要等問題也迎刃而解,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不但自覺加班加點,還主動深入各村(居)上門服務“搶”病號,衞生院的經濟效益也明顯提高,當年業務收入就增長了59.6%。

三、打造衞生服務品牌,做活特色文章

改革使各鄉鎮衞生院深刻地認識到:一個醫院有沒有生命力、吸引力,不僅取決於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更取決於服務態度的好壞和服務質量的優劣。要想在村衞生室和市區大醫院的夾縫中求得生存,求得持續穩定地發展,坐等患者上門是絕對行不通的,只有突破傳統保守的思想束縛,積極主動地大膽創新思路,“上門”搞服務,衞生院才有希望,才有出路。為此,他們注重從小事着眼、從點滴做起,傾力培育新的增長點,營造良好服務氛圍,各項工作開展得紅紅火火。一是積極開展社區衞生服務。目前,全區社區衞生服務站已增設到15處,服務項目逐步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從2001年以來,共接待來診病人6萬多人次,建立家庭健康檔案5000多份,設立家庭病牀450多張。二是開設特色門診。各鄉鎮衞生院按照“突出特色,錯位經營”的思路,自2001年起着手增設了各具特色的“專科門診”,巧打“特色專業牌”,靠人性化優質服務吸引羣眾。目前,全區80%的鄉鎮衞生院都設立了自己的特色科室,牀位使用率比沒有專科時提高了10個百分點,徹底改變了鄉鎮衞生院普遍存在的“小而全,技術無特色,大病治不了,專科城裏跑”的被動局面。回裏鎮衞生院因地制宜地增設了胃病專科門診,還義務開設糖尿病防治專題講座,解答羣眾疑問,受到了廣大羣眾的一致好評,就醫患者較2002年增加20%以上。三是掛靠市區大醫院念好“引才經”。主動與市區各大醫院建立合作關係,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請有經驗、技術水平高的醫務人員來院坐診,不僅提升了衞生院的檔次和知名度,而且大大節省了羣眾的就醫費用,切實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高疃鎮曲家村有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病重需要手術治療,本打算到市區醫院就診,當地衞生院得知後,經過多方聯繫,請來了煙台山醫院的主治大夫專門為其治療,不僅方便了患者就醫,而且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5000多元。另外,他們還非常重視醫後、術後的跟蹤隨訪工作,不定期走訪病人,及時掌握患者醫後、術後康復情況,對病人的合理要求儘量滿足,做到了隨叫隨到,此舉使1500多例手術患者受益;規範的服務用語、無“不”字回答,代病人取藥,進門一聲問候一杯水,扶病人上樓梯等等,從入院到出院“一條龍”服務活動的開展,讓患者感到心裏暖融融的,既感動了病人,也留住了病人。正是靠着一系列周到細緻的個性化、人性化醫療服務,鄉鎮衞生院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信賴,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持續提高和經營活力的不斷增強。

四、更新醫療設施,做活環境文章

各鄉鎮衞生院在狠抓軟件建設的同時,並沒有忽視硬環境的建設和改善,靠自我“包裝”精心塑造形象,不斷增強對外吸引力。僅2002年就投入資金580多萬元,用於改善各衞生院的基礎設施和醫療器械,是前兩年資金投入總和的2.6倍。重新裝修了病房,硬化、綠化了院落,購置了飲水機、消毒杯、方便袋、空調,新上了籃球場、草坪、噴泉等便民設施,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整潔、温馨的就醫環境,處處體現出對患者的關愛,進一步增強了對患者的吸引力。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衞生院的診療水平,他們又先後購置了生化分析儀、心電監護器等醫療設備,並在兩處衞生院建立了手術室,進一步擴大了服務範圍,拓展了發展空間,增強了發展後勁和潛力。

五、幾點啟示

1、堅持以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市場化的運作方式,是搞好鄉鎮衞生院改革的基礎。實踐證明,只有抱着對農民羣眾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帶着感情去做好鄉鎮衞生工作,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才能贏得羣眾的支持和擁護,鄉鎮衞生事業改革才有出路。福山區鄉鎮衞生院改革之所以進展順利,主要緣於該區的衞生部門在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能夠靈活運用市場化運作手段,開拓進取,鋭意創新,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醫院、市場、病人三者之間的合理對接和運作方式,通過分配製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以激發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活力;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衞生服務,着力完善衞生服務網絡,擴大服務覆蓋面,膨脹規模服務優勢;增設衞生服務項目,不斷拓寬服務領域,致力培植新的農村衞生增長點。靠着這種市場化運作方式,福山鄉鎮衞生院才贏得了羣眾的信賴,也贏得了市場。

2、強化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是搞好鄉鎮衞生院建設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強化管理,從嚴治院,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的管理機制,使鄉鎮衞生院的管理服務逐步走上正規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是鄉鎮衞生院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為此,福山區在鄉鎮衞生院改革方案推出的同時,制定出台了《醫療質量考評標準》、《醫療衞生服務規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衞生院分配製度改革與醫療質量管理、考核、行風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從制度上進一步規範了醫務工作。同時,自2003年以來,他們繼續在全區推行了“兩制、四統一”的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即,鎮(街)衞生院對鄉村醫生實行聘任制和獎懲制,對村衞生室的行政、業務、財務、藥品實行統一管理,對村衞生室的用藥實行統一代購分發。此舉對於緩解羣眾看病難、吃不起藥的矛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羣眾的一致好評。

3、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是搞好鄉鎮衞生院建設和發展的關鍵環節。加強鄉鎮衞生院建設,就是要在不否定其公益、福利性質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勢必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這就違背了醫療體制改革“以病人為中心”的初衷和原則。只有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才能增強發展後勁,才能不斷煥發出勃勃生機。福山區在鄉鎮衞生院改革的進程中,始終設身處地為羣眾着想,處處維護患者的切身利益,想方設法避免因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現象的發生。為此,他們在建立健全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切實加強了對全體幹部職工的醫德醫風教育,引導他們着眼於衞生院的長遠發展,妥善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真正認清亂開大處方、濫用昂貴藥品等急功近利行為的嚴重危害。正是靠着這種紮紮實實的工作,保證了鄉鎮衞生院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