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黨代會報告解讀三篇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機關。每5年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級組織提出要求,全國代表大會可以提前舉行;如無非常情況,不得延期舉行。職權是: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修改黨章;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下文是小編就黨代會報告進行解讀的收集,供大家查閲!

最新版黨代會報告解讀三篇

20xx黨代會報告解讀一

回首過去五年

極不平凡的五年

尤權在報告中指出,省第九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福建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兩次親臨福建考察,多次對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親自為福建謀劃未來,提出了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和“四個切實”等重要要求,為我們指明瞭方向,給全省幹部羣眾以極大的鼓舞。中央高度重視和支持福建加快發展,批准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等,進一步凸顯了福建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為福建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尤權指出,五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團結帶領全省幹部羣眾搶抓機遇、真抓實幹,推動全省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成績。五年來,我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改革開放全面深化,閩台交流合作更加緊密,民生福祉顯著改善,民主法治穩步推進,雙擁共建走在全國前列,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八閩大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為繼續前進打下了堅實基礎。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歷屆省委接續努力、全省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他代表中共福建省第九屆委員會,向全省幹部羣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駐閩機構,向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駐閩部隊,向所有關心支持福建發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鄉親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5個“必須”

尤權指出,回首過去五年曆程,我們深刻體會到,做好福建工作,有5個“必須堅持”。

必須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服務全國大局中找準福建定位,在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中展現福建作為;

必須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福建的特色和優勢,更加註重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升級,更加註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實現發展速度與結構、質量、環境的相互協調;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空間,增強內生動力,激發發展活力;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人民羣眾在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必須堅持把嚴和實的要求貫穿於黨的建設全過程,切實擔負起從嚴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引導黨員幹部敢於擔當、真抓實幹,不斷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這些經驗體會彌足珍貴,我們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

20xx黨代會報告解讀二

實施四大行動戰略,率先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關鍵詞:基地區 先導區 核心區

全力打造南京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的核心區。重點在上秦淮、東吉谷等區域規劃建設紫金科技創業特區。高標準建設中國(江寧)無線谷、智電谷、軟件谷和吉山國際企業研發園、方山生命科學園、東山科創園等一批高水平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試基地,確保到20xx年,建成政府國資主導的“三創”載體500萬平方米。未來五年,建成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4家,入駐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研發機構20家,集聚科技創業企業3000家,形成一批環境像花園、文化像校園、生活像家園、創業成樂園的最佳科技創業特區。

全力打造南京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充分釋放的先導區。聚焦政策、聚集資源、聚合力量,重點與清華、東大等10所高校,國網電科院等10所科研院所,共建5個大學科技園、1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中心,促進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和產業化。到20xx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20xx件,五年新建100個以上博士後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把江寧建成全省領先、長三角一流的大學科教創新園區。

全力打造國家“千人計劃”基地區。大力引進海內外領軍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着力培養開創技術新路徑、商業新模式、產業新質態的科技創業家,精心輔育一批科技創業企業上市。未來五年新增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700名以上,其中國家“千人計劃”人才30名以上,爭取30家“雙自”企業境內外上市,構建千億級總市值的科技創業企業上市集羣。

大力實施產業推動戰略:關鍵詞:新興產業 現代服務業 支柱產業

推動新興產業爆發式增長。集全區之力聚焦智能電網科技產業,規劃建設7.7平方公里的智能電網科技產業園,把江寧建設成為中國智能電網的技術創新中心、標準質量中心、產業研發製造中心、人才培育中心和應用示範中心,努力打造國內第一、世界一流的智能電網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加速發展無線通信產業,努力打造國內第一的無線通信研發及產業化中心。加速發展軟件產業,加大江寧軟件園、江蘇軟件園吉山基地等載體建設力度,成為中國(南京)軟件谷的重要基地。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着力扶持做大航空動力及通用航空、生命科學、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建成代表江蘇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推動現代服務業提速倍增。按照現代品質新城標準,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動生產服務業集聚化、生活服務業便利化、基礎服務業網絡化、公共服務業均等化,力爭到20xx年,服務業增加值翻兩番、達800億元。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區域性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基地。以建設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目標,重點打造湯山温泉度假遊、牛首佛教文化遊、都市鄉村休閒遊等旅遊品牌,力爭旅遊收入四年翻三番,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推動支柱產業高端發展。鼓勵支持汽車、電子信息兩大支柱產業在現有存量基礎上,增資擴股,內生增長,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貢獻度。力爭未來五年,電子信息產業增速快於全省平均水平,質量和效益高於同類地區水平;汽車產業實現向高檔整車和新能源方向的延伸拓展,形成70萬輛整車、50萬台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打造高科技裝備產業集聚特色。未來五年形成千億級具有江寧特色的建築產業集羣,支持和促進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不斷髮展壯大。

大力實施新城帶動戰略:關鍵詞:城市現代化 中心城區 生態樂居

着力完善城市現代化功能。重點建設以航空港、長江港和快速道路網、軌道交通網“兩港兩網”為主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五年新增一級以上公路280公里,實現“全域10分鐘上高速、20分鐘到主城,一級公路通街鎮、二級公路街街通、三級公路通社區、四級公路進村居”。加快實施以長江堤防提標升級為重點的水利消險加固工程。以建設“智能城市”為目標,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智能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園區等重點信息化工程,推廣“雲計算”服務,加快實現城市建設管理向智能化提升,未來五年基本實現百兆家庭寬帶接入能力、無線寬帶和主要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服務的全覆蓋。

着力優化中心城區空間佈局。重點打造“一核”、“兩片區”,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把百家湖鳳凰港——楊家圩——府前這個城市內核建成綜合性高端商務商貿密集區,把河定橋片區建成站前商務會展、金融辦公集聚區,把九龍湖片區建成高品質的國際企業研發總部集中區,構築空間形態科學、功能結構優化、內在聯繫緊密的中心城區發展新框架。加快老城物質性、功能性、結構性更新,規劃建設東山萬達廣場等6個城市綜合體。

着力提升生態樂居品質。樹立綠色低碳的理念,率先創建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力爭到20xx年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20%。加大“綠色江寧”建設力度,每年建成10個城市公共綠地和街心公園,“”末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5%,讓市民享受到藍天、碧水、寧靜、樂居的品質生活。構建長效管理機制,提升網格化、精細化城市管理水平,實施美化亮化重點工程,提高綜合管理和執法效能,營造整潔、文明、有序的城市運營環境。

20xx黨代會報告解讀三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關鍵詞:量質並舉 科學發展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0.7%,20xx年達到620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七年增長4.7倍、達15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617億元。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39億元,比20xx年增長3.3倍,南高齒等3家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比重提高到59%,汽車、電子信息成為製造業兩大支柱產業,智能電網、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軟件、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建築業增勢強勁、榮獲全省“建築強區”。萬元GDP綜合能耗累計下降約62%。全區6個街道成為南京20強鎮街。基礎設施體系日趨完善,高速公路密度位居全國前列,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關鍵詞:共建共享 惠及民生

20xx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34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289元,年均分別增長15.1%和12.1%。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累計新增就業崗位15萬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3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2.6%,實現醫療、養老、低保和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四個全覆蓋”;加大對困難羣體幫扶和救助力度,消除了日均生活費1美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建成徵遷安置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近500萬平方米,較好滿足了羣眾住房需求。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率先普及20xx年基礎教育,率先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基本完成高中教育佈局調整,榮獲全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節慶活動和羣眾文化活躍開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武、雙擁、體育、計生、廣電、史志、檔案等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

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關鍵詞:改革創新 先行先試

實施了行政區劃調整,順利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紮實推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高效農業佔比超過1/3。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城鄉公共衞生和醫療服務網絡不斷健全,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科教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2%,駐區高校、在校大學生數位居全國前列。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實際外商直接投資累計超過40億美元,外資利用質量不斷提高;重點開發園區集聚效應、創新功能明顯增強,江寧開發區晉級為國家級開發區,濱江開發區躋身省級開發區行列。

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關鍵詞:以人為本 凝心聚力

人大、政協在全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期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呈現團結、穩定、振奮、活躍的新局面,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為全區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有效發揮,民宗、僑務、對台、老幹部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宣傳和教育,持續深化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為南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立功區,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紮實推進平安江寧、法治江寧建設,集中開展“三項排查”,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不斷完善,不穩定、不安全因素進一步消除,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江寧連續七年被評為全省社會治安安全區,區法院、檢察院先後榮獲全國先進稱號。

城鄉面貌深刻變化:關鍵詞:功能完善 城鄉覆蓋

完成《城鄉總體規劃》等一批規劃編制任務,基本實現區域總體規劃全覆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累計投入近400億元,建成了地鐵一號線南延、104國道天元路段改擴建、東麒路等一批重點交通工程,基本健全水電氣、通信、環保等市政設施體系,城市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大力推進東山新市區和湯山、祿口、濱江“一區三城”建設,拉開框架、優化佈局、提升功能,新增城市建成區面積80平方公里,東山老城七年拆遷300萬平方米。深入實施農村實事工程,基本實現水泥路、長江水、公交車、有線電視、寬帶網絡“村村通”,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建成全國生態區。

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關鍵詞:固本強基 反腐倡廉

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黨員幹部的工作不斷深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全面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為羣眾滿意工程。加大幹部交流和競爭性選拔幹部力度,一批年輕優秀幹部走上領導崗位,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羣眾滿意度不斷提高。紮實推進“強基工程”,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湧現出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公司等一批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典型,廣大黨員成為江寧改革開放的骨幹和中堅力量。以治庸治懶為重點,持續深化作風建設,促進了機關作風轉變,提高了為民服務水平,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切實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紮實開展黨性黨風黨紀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從嚴規範幹部從政行為,嚴肅查處查辦違法違紀案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

未來五年江寧發展新藍圖

指導思想

今後五年,全區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省委貫徹 “六個注重”、實施“八項工程”、推進“兩個率先”決策部署,緊扣“兩個率先”當先鋒、轉型升級作示範的總要求,在“三個爭第一”新目標中帶好頭,在聚焦“四個第一”新路徑上求突破,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之路,更高起點地推進“創新驅動、產業推動、新城帶動、園街聯動”四大行動戰略,更高水平地建設現代品質新城、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學科教創新園區、幸福和諧江寧,更高層次地提升發展活力、動力、競爭力和可持續能力,又好又快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奮力再創科學發展新輝煌,努力把江寧全面建成創新型、國際化、高科技產業新城區和幸福樂居生態品質新城區!

奮鬥目標

全區總的奮鬥目標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成為南京“三個第一”的排頭兵。

全區總體上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xx年,率先達到省定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值,初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成功走出一條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為顯著特徵的現代化之路,在全省全市“兩個率先”中發揮先行先試的引領帶動作用。成為南京爭當江蘇科學發展、改革創新、和諧穩定“三個第一”的排頭兵。

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綜合實力位於全省領先行列。經濟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經濟質量與效益顯著提升,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萬美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20億元,綜合實力全面進入蘇南第一方陣。

科技創業充滿新活力,創新發展能力位於全省領先行列。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4.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經濟比重達64%,人力資本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建成長三角大學科教創新園區和江蘇人才特區。

羣眾共建共享新生活,幸福美滿指數位於全省領先行列。基本建立均等、普惠、人民滿意的公共服務體系,城鄉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城鄉居民收入五年倍增,分別達到5.5萬元、2.3萬元,人民生活更加富庶殷實。

平安和諧進入新境界,社會建設與管理位於全省領先行列。城鄉之間、不同收入羣體之間相對差距縮小,公平正義得到切實保障,社會行為文明有序,社會風貌昂揚向上,社會秩序穩定良好,人民羣眾安全感持續增強,社會更加和諧。

城鄉建設展現新魅力,一體化發展水平位於全省領先行列。功能性、樞紐型、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覆蓋全域,城市現代品質進一步彰顯,園街聯動發展特色更加鮮明,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鄉經濟社會實現同步發展。

生態文明達到新水平,環境優美樂於人居位於全省領先行列。環保投入佔GDP比重達3.5%以上,建立健全綠色文明的道德文化、低碳高效的生態經濟、健康穩定的環境安全、和諧優美的生態人居、長效健全的生態制度等“五大體系”,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