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要點

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大人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那麼20xx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的要點是什麼呢?下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要點範文,供大家參考!

政府工作報告要點
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要點範文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亮點有哪些?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將此概括為三點。“第一就是實體經濟,第二是綠色經濟,第三就是不怕困難,勇於克服。這樣理解政府報告,相信大家都會備受鼓舞。”

GDP增長預期目標6.5%左右

回望20xx,經濟數據可謂“亮眼”。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增長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展望20xx,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對於經濟目標的定位越來越科學,20xx年GDP增長6.5%左右的預期目標可以説較為適當。”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瀋陽沈西燃氣有限公司董事長盧俊對記者説道。

相比去年全面6.7%的GDP增速,這一增長目標有所下調。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解釋,按目前的彈性係數,大概GDP增長一個點可以帶動190萬到200萬人的就業,6.5%左右的GDP增長速度,能夠滿足就業的需要,實現1100萬以上的就業目標。預期目標也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銜接,根據測算,今後幾年,經濟年均增速6.4%多一點,或者接近6.5%,就能夠滿足“兩個翻一番”這個要求。

盧俊認為,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已經不復前幾年的下行態勢,顯出“穩中向好”的跡象。6.5%的增速是有彈性的,在經濟不斷髮展的語境下,再加上0.2%就和去年持平,如果再往上走,甚至可以達到7%的增長。

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簡政放權,並用了“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的表述。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句話把簡政放權、“放管服”真正的含義充分表達出來了。

這是繼以來,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第四次大篇幅提及簡政放權。在今年的報告又提出,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制定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擴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試點,減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權,增加市場的自主選擇權。

“在前幾年容易放的權已經放了,這幾年是啃硬骨頭的時候了。”盧俊指出,清單管理制度的推行,意味着簡政放權開始往深水區走。目前來看,中央的決心很大,地方也有所作為,但放得還不夠。這其中存在各部門職能、利益交叉的問題。因此,未來市場和政府的邊界要釐清,發揮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各級政府必須下決心,貫徹實施。

減税降費5500億元左右

減税降費是近年來政府的工作內容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xx年要多措並舉降成本。減税方面,一是要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税優惠的範圍,年應納税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二是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計使結構性減税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

同時名目繁多的收費使許多企業不堪重負,要大幅降低非税負擔。20xx的降費措施主要有,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業(2343.683, 2.99, 0.13%)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35項,收費項目再減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項目要儘可能降低收費標準。各地也要削減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等5項措施。

厲以寧指出,小微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對於小微企業,最關鍵的問題是讓其產權得到保護,並且在税收方面給予優惠。總而言之就是要“帶動他們、幫助他們”。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直以來,農民、農業問題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一方面,糧食十多年持續豐收;另一方面,進口的量又迅速增加,庫存急劇上漲。新形勢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怎麼做?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互促共進,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生物技術學者王海波對記者分析,農業供給側改革要着眼於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滿足農民需求;其次是刺激農民需求,讓需求和生產形成良性循環和互動;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減少對資源的掠奪,對環境的破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必須把科技維度考慮入內,要真正依靠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發展。

報告指出,要加強現代農業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健全農村“雙創”促進機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董事長宋豐強認為,上述舉措可以説是從上到下科學佈局,從省、市、縣、鄉、鎮、村,由點連成線,由線帶到面。特別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這是好事。

打好藍天保衞戰

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7%,比20xx年下降15.5%。從全年看,空氣質量在逐漸好轉。但是冬季部分地區重污染天氣頻發,空氣質量改善不大,甚至沒有改善。

報告提出,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衞戰。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問題;二要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後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四要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五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

盧俊表示,20xx年霧霾治理一定會取得成效。我國有其他國家工業化發展道路的經驗教訓可以借鑑,最重要的是,我國政府有決心治理霧霾,並且經濟上有實力。各級環保、政府部門對於空氣污染治理的力度非常大,責任監督這條線也非常明確,因此霧霾的天數一定會減少。

因城施策去房地產庫存

目前房地產市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中充滿投資、投機,庫存很大;另一方面,普通民眾的住房需求遲遲得不到滿足與改善。

如何讓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因城施策去庫存,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報告指出,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這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相呼應。”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盧俊對於“因城施策”的提法也表示認同。他指出,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不盡相同,不能一刀切。對於不同城市要採取不同的調控措施,分類指導,保障居民的剛性住房需求,不鼓勵房地產投資、投機行為。

17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xx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全面深化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國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增長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工業企業利潤由上年下降2.3%轉為增長8.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就業增長超出預期。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人數再創新高。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2%,為多年來最低。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就業比較充分,十分不易。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對外開放推出新舉措,“一帶一路”建設進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落地。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主要拉動作用。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較快增長。農業穩中調優,糧食再獲豐收。

——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領域取得一批國際領先的重大成果。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泛開展,全年新登記企業增長24.5%,平均每天新增1.5萬户,加上個體工商户等,各類市場主體每天新增4.5萬户。新動能正在撐起發展新天地。

——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高速鐵路投產里程超過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農村公路29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21項。新增第四代移動通信用户3.4億、光纜線路550多萬公里。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易地扶貧搬遷人口超過240萬。棚户區住房改造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80多萬户。國內旅遊快速增長,出境旅遊超過1.2億人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

我國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峯會,推動取得一系列開創性、引領性、機制性重要成果,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

回顧過去一年,走過的路很不尋常。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7年來最低、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地區和全球性挑戰突發多發的外部環境,面對的是國內結構性問題突出、風險隱患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多重困難,面對的是改革進入攻堅期、利益關係深刻調整、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的複雜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能夠穩住很不容易,出現諸多向好變化更為難得。這再次表明,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繼續創新和加強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去年宏觀調控面臨多難抉擇,我們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創新來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加大,增加的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税降費。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全年降低企業税負5700多億元,所有行業實現税負只減不增。制定實施中央與地方增值税收入劃分過渡方案,確保地方既有財力不變。擴大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規模,降低利息負擔約4000億元。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廣義貨幣M2增長11.3%,低於13%左右的預期目標。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施促進消費升級措施。出台鼓勵民間投資等政策,投資出現企穩態勢。分類調控房地產市場。加強金融風險防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二是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供給結構有所改善。以鋼鐵、煤炭行業為重點去產能,全年退出鋼鐵產能超過6500萬噸、煤炭產能超過2.9億噸,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分流職工得到較好安置。支持農民工在城鎮購房,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房地產去庫存取得積極成效。推動企業兼併重組,發展直接融資,實施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着眼促進企業降成本,出台減税降費、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下調用電價格等舉措。加大補短板力度,辦了一批當前急需又利長遠的大事。

三是大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批標誌性、支柱性改革舉措。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三分之一目標的基礎上,去年又取消165項國務院部門及其指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範192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20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增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有效性,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國有企業調整重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化資源税改革。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出台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擴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制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開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耕地輪作休耕改革等試點,全面推行河長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積極擴大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務實合作。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深港通”開啟。完善促進外貿發展措施,新設1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出口逐步回穩。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除少數實行准入特別管理措施領域外,外資企業設立及變更一律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實際使用外資1300多億美元,繼續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

四是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xx》,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部署啟動面向2030年的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設6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0萬件,技術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上升到56.2%,創新對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五是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形成。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啟動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編制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又有1600萬人進城落户。發展的協同疊加效應不斷顯現。

六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強化大氣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5.6%和4%,74個重點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9.1%。優化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下降2個百分點。推進水污染防治,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嚴肅查處一批環境違法案件,推動了環保工作深入開展。

七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羣眾獲得感增強。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大情況下,民生投入繼續增加。出台新的就業創業政策,紮實做好重點人羣、重點地區就業工作。全面推進脱貧攻堅,全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超過1000億元。提高低保、優撫、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為17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發放生活或護理補貼。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超過4%。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人數增長21.3%。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普通高中學雜費。全年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8400多萬人次。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提高財政補助標準。增加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符合規定的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可直接結算。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體育健兒在里約奧運會、殘奧會上再創佳績。去年部分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等災害,通過及時有力開展搶險救災,緊急轉移安置900多萬人次,最大限度降低了災害損失,恢復重建有序進行。

八是推進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會審議法律議案13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8件。完善公共決策吸納民意機制,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推進政務公開,省級政府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全面公佈。加大督查問責力度,組織開展第三次國務院大督查,對去產能、民間投資等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和第三方評估,嚴肅查處一些地區違規新建鋼鐵項目、生產銷售“地條鋼”等行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事故總量和重特大事故數量繼續下降。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依法懲處一批腐敗分子,反腐敗鬥爭形成壓倒性態勢。

過去一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卓有成效。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峯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核安全峯會、聯大系列高級別會議、亞歐首腦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同主要大國協調合作得到加強,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持續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深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繫更加密切。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巴黎協定》生效。經濟外交、人文交流成果豐碩。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隆重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宣示了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強意志,彰顯了全國人民走好新的長征路、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