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精選5篇)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篇1

1、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無論哪一型、病情輕重、用什麼藥物治療,均應通過飲食治療減輕胰腺的負擔,降低過高的血糖,改善症狀。飲食治療的原則首先是合理控制膳食的總熱量。根椐身高計算出標準體重,即標準體重(公斤)=身高(釐米)-105,如身高160釐米,則標準體重為55公斤。然後,按自己的勞動情況計算出合適的總熱量,即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標準體重。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精選5篇)

2、運動療法適當的活動可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對肥胖者有助於減輕體重。作為日常的保健,建議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輕、中度活動,每天累計約30分鐘。如病情許可,更長時間的中等強度或劇烈的體力活動會有更多的好處。但是要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項目。但要注意運動時的潛在危險,如創傷、脱水等,應對腳部加以特別防護。如做劇烈運動,應適當調整食物和藥物。

3、調整用藥(增加藥量、增加服藥次數或加用另一種降糖藥)儘管運動和調整飲食的方法很經濟而且副作用很少,但是當這些做法不能使血糖達到理想的水平時,就提示我們有必要調整用藥了。

4、自我放鬆與情緒調節放鬆運動(如深呼吸、配合着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5、積極治療其他疾病(如感冒、感染等)感冒、感染等問題都會引起體內腎上腺素的增多,這將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儘管這種變化是機體對抗疾病的一種生理反應,但卻不利於血糖控制。

6、自我監測血糖自我監測血糖是通過小巧、便攜、易於校正的血糖測定儀,將一滴血放在一條試紙條上,測定儀可快速用數字顯示血糖值,為糖尿病患者和保健人員提供動態數據,有助於瞭解病情和判斷治療效果。但血糖測定儀只用於血糖監測,不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因其準確性受多種因素影響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篇2

1、應隨身攜帶含糖食物,以便出現低血糖症狀時能儘快服用、以穩定病情,然後立刻看醫生。

2、避免喝酒。因酒精與此類藥物同時服用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或低血糖症。

3、必須遵照醫生的指示,定期自行在家以尿糖試紙檢驗尿中的糖分含量,並將結果記錄下來,供醫生做參考使用,以便能適當地調整藥量控制你的病情。更應定期到醫生處做檢查及化驗血糖值。

4、積極運動,運動使受體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使胰島素作用加強,並可減少胰島素的需要量。因此,向病人介紹糖尿病的一般知識,使其瞭解運動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病人主觀上重視運動治療,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5、飲食控制:飲食治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療,應長期堅持。除了限制總熱量以外,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魚子等,多吃蔬菜,烹調油宜用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少吃油炸的食物。攝入鹽量要適當,最好每日不超過5克。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篇3

⑴、基礎治療  包括飲食限制,生活方式的改變,從靜態的生活方式改變為動靜結合的生活方式,增加體力活動。飲食攝入的總熱量既要充分考慮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又要保證機體正常的需要,使體重恢復到接近標準體重。肥胖者攝入總熱量要減少,消瘦者要增多。  飲食的結構為,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複合糖類),較低的脂肪,中等的蛋白質。所謂優質蛋白,指的是動物蛋白,如蛋類、乳製品、魚肉、牛豬羊肉、禽類等。我國採用植物蛋白較多,花費相對減少。糖尿病患者可伴有高血壓。宜低鹽飲食。應戒煙,避免酗酒。  進食方法:宜少食多餐,每天不少於3餐,可在上、下午安排點心,既保證吸收,又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擔。  體力活動為增加運動配合飲食控制,可使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體重較快下降,運動量要根據患者的生活方式、心肺功能狀態、腎臟病理情況及體力活動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制定能接受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運動要適可而止,力所能及,不能勉強,也要持之以恆,要與醫生配合,以感覺微微出汗,全身輕鬆,食慾不減為合適。  

2型糖尿病患者經基礎飲食治療和體力活動,改變生活方式後,血糖仍增高明顯者,應考慮藥物治療。  ⑵、藥物治療  包括口服降糖藥物和(或)胰島素治療。  

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物主要有3類:磺酰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這3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合使用,從而加強降糖效果。  ①、磺酰脲類  磺酰脲類降糖藥物用於臨牀已有半個世紀,服用時需注意:餐前 15~30分鐘服藥。宜從小劑量開始。開始應使用作用時間較短的藥物。老年人需要減少劑量,避免發生低血糖。  ②、雙胍類  自50年代後期開始應用於臨牀,目前主要使用的是二甲雙胍(格華止),有增強胰島素的作用。使用二甲雙胍可降低體重,因此對於2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合適。若服用後有胃腸道不適,可在餐中或餐後服用。單獨使用一般不會發生低血糖反應。  ③α-糖苷酶抑制劑  於90年代初投入市場使用,能延緩或抑制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從而有效降低餐後高血糖。這類藥物主要有拜糖平、倍欣。服用時需與第一口飯同吃。腎功能不全者也可使用。不良反應主要是腸脹氣,一般能自行緩解。  

⑶、胰烏素治療  如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物的劑量已增到最大,但血糖控制仍不滿意時,可試用胰島素6~12周,觀察胰島素改善血糖的療效。經6~12周治療後,部分患者可停用胰島素,回頭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可有較好的療效。以後必要時可重新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急性或慢性併發症時,也要根據血糖水平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治療時需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寧可血糖控制在中等水平,低血糖。因此,對剛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最好住院治療並學習注射胰島素。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篇4

白血病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國內治療的療程要求達到5年[3]。白血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毒副反應和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常常大於疾病本身所致的症狀。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瞭解化療方案、化療藥物的作用機理、用法和毒性反應,按時準確給藥,可預見性地採取各種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和減輕毒性反應。本研究表明,化療藥物對白細胞數目的影響最大;常用的四種化療方案所出現的副作用差異無顯著性;對化療患者的心理、飲食、生活指導,可有效的減少化療副作用的發生。

3.1 心理護理 心理社會因素與白血病的發生、發展之間有密切的關係,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期有明顯的相關性,為此對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並越來越受到重視,合理的心理護理,可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作用。我們通過對觀察組131例患者在整個化療過程中在全面收集患者的主、客觀資料的基礎上,對心理社會資料也進行系統的評估,並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給予心理疏導和支持。經過反覆多次的心理指導,觀察組所出現的化療副作用明顯比對照組少,均能以良好的心態完成整個療程。

3.2 化療副作用的預防護理

3.2.1 藥物外滲與繼發性靜脈炎 多數化療藥物有強烈的刺激性,如外滲可致劇烈疼痛、組織壞死甚至造成肢體斷殘,有些化療藥無明顯外滲亦繼發靜脈炎。因此在注射化療藥物時選擇血管尤其重要,對多次化療及外周靜脈血管較細者宜用鎖骨下靜脈、頸外靜脈、股靜脈穿刺置管。上述部位血管徑粗,血流速度快,藥物與管壁接觸時間短,既減輕化療藥物對局部血管的刺激症狀,又避免靜脈炎的發生。由於在化療過程中我們注意以上的各個環節,兩組患者均無藥物外滲及靜脈炎發生。

3.2.2 胃腸道反應 化療藥物刺激嘔吐中樞引起的噁心、嘔吐是化療後常見的早期症狀,其發生率為80%~90%,重度嘔吐導致脱水、電解質紊亂和體重下降,並增加患者對化療的恐懼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治療的順應性[4]。在化療前做好解釋工作及給止吐、鎮靜劑;注意加強飲食護理。化療所致的消化道反應出現的時間和反應程度除與化療藥物的種類有關外,常有較大的個體差異[5]。我們對觀察組的患者給予制定飲食計劃,囑患者嚴格按飲食計劃在規定時間內進食,研究表明胃的充盈度與化療所致的噁心、嘔吐有着密切的關係,觀察組於化療當天7點鐘進食,過3h後再進行化療,此時胃已經排空,可有效地減輕胃腸道反應症狀;觀察組嘔吐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由於化療藥物所致的噁心、嘔吐機制複雜,涉及多巴胺、阿片、5-羥色胺等多種受體和許多相關因素,單一藥物很難達到預期目的,有學者提出“平衡抗吐”的概念[6],以期通過多種藥物聯合應用達到最佳效果。

3.2.3 骨髓抑制反應護理 治療白血病的大多數化療藥物不同程度地造成骨髓抑制,其中以白細胞減少最為明顯,兩組患者在化療後白細胞數明顯降低。當粒細胞<0.5×109/L時,感染的發生率增高,而粒細胞<0.1×109/L時,敗血症及其它嚴重感染更易出現,在患者化療過程中,我們注意測量體温,做好保護性隔離,整個化療過程中密切監測血象,在化療前我們做好衞生健康宣教,加強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做好口腔、皮膚、肛周護理,減少了機會感染。血小板減少可有出血傾向,顱內出血是白血病患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應注意觀察顱內出血的先兆症狀,若患者突然視力模糊、頭暈、頭痛、呼吸急促、噴射性嘔吐,甚至昏迷,提示顱內出血的可能,應及時給予處理。貧血是化療過程中常見的併發症,目前有2種方法來糾正腫瘤相關貧血,通過輸血迅速提高血紅蛋白水平或者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recombined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療,由於輸血有一定的危險性和不良反應,使用rHEPO治療相關貧血有效,可減少輸血率,改善生活質量[7]。

3.2.4 黏膜、皮膚反應 抗代謝藥,特別是大劑量使用時,常引起嚴重的口腔炎,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加強口腔護理,用有效的漱口液含漱,避免進食有刺激性的食物。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兩組患者中有6人併發帶狀皰疹,出現低熱、局部皮膚灼熱感及陣發性神經性劇烈疼痛,經加強皮膚護理,並給予止痛劑等處理後症狀緩解。阿黴素、環磷酰胺、甲氨喋呤等抗腫瘤藥,在阻止腫瘤細胞的同時,又可抑制毛球的有絲分裂,使毛根細胞不能更新而致脱髮。脱髮常發生在化療2~3周後,特別是短時間內頭髮大量脱落,患者難以接受這一事實,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年輕的女性患者尤為突出,目前尚無有關使用藥物來減輕及預防脱髮的報道,但隨着對減輕化療副作用的研究,可以通過採取不同護理手段來達到預防或減輕脱髮的目的。常用的有頭置髮帶、止血帶阻斷法、頭頸部使用海綿持續冷敷或使用冰帽等方法使局部血流受阻或緩慢,以減少化療藥物對毛囊的抑制和損傷,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減輕脱髮。在化療前最好讓患者把頭髮剪短,以免看到過多頭髮脱落而恐懼,並教會患者適當的修飾方法,如戴帽子、假髮等。

3.2.5 心肌損害 蒽環類、三尖杉酯鹼可致心臟毒性,表現為心肌炎、心動過速、嚴重時可出現傳導阻滯。對化療患者要勤測心率、脈率,注意其速率、節律,用此類藥物前、中、後做心電圖,發現異常及時給予處理,同時使用一些保護心臟的藥物,如輔酶Q10、維生素C、維生素E等;化療藥物的緩慢靜滴可減輕心臟毒性,兩組患者均無心肌損害發生。

3.2.6 肝腎功能損害 巰嘌呤、甲氨喋呤、左旋門冬酰胺酶對肝功能有損害作用,用藥期間觀察患者有無黃疸、並定期監測肝功能。多數抗腫瘤藥物由腎臟排出,用藥後,由於癌組織迅速崩解,易產生高尿酸血癥,嚴重時可形成尿酸結晶,堵塞腎小管,導致腎功能衰竭。部分藥物如甲氨喋呤,當大劑量使用時,其代謝產物可溶性差,在酸性環境中易形成黃色沉澱物,環磷酰胺以原形排出,入量不足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特別是患者在缺水時,不但使膀胱內藥物的濃度升高,而且停留的時間延長,加重對膀胱的刺激。因此需保持患者水化和尿的鹼性化,每日入量保持在5000ml以上,尿量3000ml以上,測定pH值,使尿pH值>7;並給予碳酸氫鈉和抑制尿酸形成的別嘌呤醇,鼓勵患者多飲水,準確記錄出入量,避免進食酸性食物。

3.2.7 其它副作用 長春新鹼可引起末梢神經炎而出現手足麻木感,告訴患者停藥後可逐漸消失;近年來,隨着化療方案的不斷改進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廣泛開展,使得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緩解期和無病生存期得到延長,髓外復發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複發率明顯增加,文獻報道[8]白血病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復發的發生率為2.0%~8.8%,且呈上升趨勢。當為患者進行鞘內注射化療藥物時,推注藥物宜慢,注畢去枕平卧4~6h,注意觀察有無頭痛、發熱等反應。

通過研究,對觀察組1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化療的藥物毒副反應進行了系統長時間觀察和護理,摸索出了血象的動態變化及毒副反應時間規律,對於合理的防護,保障在劑量化療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隨着白血病治療技術的進展,較多可供選擇的方案以及治療的有效性,使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長,生存質量得到提高。白血病的護理也得到了極快的發展,護士通過採取各種護理措施及加強護理減輕化療副作用等方面,越來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由於白血病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尚有許多治療護理方面的問題有待於研究解決。

2型糖尿病的護理方法 篇5

1、注意忌中斷藥物治療:腦血栓的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在血栓消退後腦動脈硬化並未消退,腦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斷抗動脈硬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類的藥物治療。這其中包括西藥拜阿司匹林,還應包括中藥如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以達到活血化瘀、芳香開竅,降脂抗凝,抗血栓形成的治療目的。腦血栓患者需要長期用藥改善症狀降低復發,而有效的中西藥合理並用是治療的關鍵,是能夠達到增效減毒,有針對性多靶點治療腦血栓的臨牀主要治療原則。

2、注意忌降壓過度:降壓過度是誘發腦梗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正確應用降壓藥。用藥過程中要堅持定期測量血壓,調節劑量,切不可自己隨便加大劑量。

3、注意忌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易引起腦血栓的形成。

4、注意忌生活不規律:道理同勞累過度一樣,是導致腦梗塞復發的誘因之一。

5、注意忌嗜煙:煙中的尼古丁可損害血管內膜,並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注意忌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腦梗塞的誘因之一。

7、注意忌暴怒或憂鬱:情緒惡劣,尤其是暴怒或長期憂鬱、焦慮,可引起血管神經調節失常,或導致腦血管收縮,是誘發腦梗塞的重要誘因。

8、注意忌受寒:寒冷的刺激,不僅可引起小血管收縮,還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誘發腦梗塞,所以冬季往往是腦血栓的高發季節,這個季節對腦血栓的二級預防尤為重要。

9、注意忌高脂肪、高熱量飲食:若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腦梗塞復發。

10、注意忌劇烈嘔吐和腹瀉引起的脱水:由於脱水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各種原因導致的脱水,都可以誘發腦梗塞復發,病人及其家屬應對此提高警惕,若出現脱水傾向應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