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調查報告4篇

本文目錄工作調查報告為官不作為和作風問題治理工作調查報告關於羣防羣治工作調查報告關於社會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思考的調查報告

自從9月15日在信訪科實習以來,我整理統計了XX年到XX年的相關信訪檔案,總結對比了自開展大接訪、大走訪、“積案化解年”等專項活動以來的信訪工作成果, 從中也看出了信訪工作的重要性和關鍵性。下面就將我在實習期間的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工作調查報告4篇

XX年嶽池縣公安局共處理來信來訪98件,比去年104件信訪總量下降了6%。其中,來信60件,來訪38件,通過對來信來訪的處理,已辦結98件,辦結率達100%,未完全停訪息訴1件,停訪息訴率達99%。從來信來訪統計分析,檢舉揭發各類案件線索,要求公安機關依法查處違法犯罪問題16件;對公安機關處理決定和鑑定結論不服而申訴的3件;要求解決户口和損失賠償等問題44件,調解糾紛26件。通過信訪問題的查處和提供案件線索,刑拘6人,逮捕1人,勞教2人,追逃8人。

依法辦結了上級機關交辦或轉辦信訪案件。今年以來,辦結上級機關交辦或轉辦信訪案件共30件,其中省市政法委掛牌督辦3件已辦結;市局督辦2件已辦結;縣委政法委交辦2件已辦結;縣委信訪辦、縣人大、縣長接待日交辦案件12件均已辦結。

嶽池縣公安機關局長接待日今年共接待羣眾來訪38起43人,其中重訪11起。來訪羣眾反映的主要問題:一是對公安機關處理決定或對死因鑑定結論不服,要求重新複核;二是因各種矛盾糾紛引起打架鬥毆,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要求公安機關給予解決;三是要求公安機關依法儘快查處案件四是要求解決户口和糾紛調解。對羣眾來訪反映的問題,局領導十分重視,督辦部門和各承辦單位也認真對待,積極抓緊辦理,使局長接待日的信訪案件做到了事事有迴音、件件有結果,辦結率達100%。

三、存在的問題 

信訪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的單位或單位領導對信訪工作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對羣眾反映的問題重視不夠,偵破工作力度不大,處理不及時、不到位,處理意見不落實,推諉扯皮,把小事拖大,大事拖難,使羣眾對一級受案單位失去信任,造成羣眾重複上訪和越級上訪。 

(二)有的辦案人員執法為民的思想觀念淡薄,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和以人為本意識樹得不牢,對羣眾的合理要求和實際困難未能從穩定大局着眼,從實際出發,妥善解決。羣眾意識淡薄,執法不文明,工作方法簡單,態度粗暴,引起羣眾不滿,甚至存在用語言刺激羣眾上訪。

(三) 對交通肇事逃逸的偵破尚待加強。由於監控設施的不足和發案時間特殊,給案偵工作增加了難度,導致當事人不滿,不斷上訪。

四、關於做好信訪工作的幾點體會

我在信訪科實習時間不長,由一個從比較茫然到比較自信,不適應到適應,再到逐漸愛上這個崗位的過程。在實踐中我虛心向領導學習,向內行學習,向書本學習,積極主動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鍛鍊。經過在信訪科4個月的實習生活,我有以下幾點不成熟的體會。

(一)組織安排的工作要努力幹好

有人説,信訪工作天天與上訪羣眾打交道,聽到的是哭聲、罵聲、吵鬧聲,看到的是怨氣、泄氣、窩囊氣。我在信訪科工作中,也有自己的感觸。大部分上訪羣眾通情達理,通過講法律、講政策、擺事實、擺道理,能及時化解矛盾,息訴罷訪。但是也有一些寫信大户、上訪老户非常偏執,他不管你做多少工作,不管過程如何,只看結果,肇事人逃逸了,只要抓回來就行,親屬被害了,破了案就行。不然,就大吵大鬧,就埋怨公安機關,甚至有過激行為。在實踐中,一些領導,一些長時間幹信訪工作的同志的親身經歷和敬業精神使我深受教育。特別是各級領導非常重視信訪工作,局領導在接訪中對上訪羣眾熱情接待,對人民羣眾的深厚感情,更使我感受至深,進一步堅定了我幹好信訪工作的信心。我感受到,一個人能否有作為,往往不在於他幹什麼,關鍵是看他怎麼幹。在好的崗位也有被淘汰者,不起眼的崗位也有人幹得非常漂亮。

羣眾的來信來訪,是送上門的羣眾工作,應該熱情地傾聽羣眾的呼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就大多數來訪羣眾來説,他們是弱勢羣體,在當地受了委曲,來到公安機關倒倒苦水,討個説法,本身也是對公安機關的信任。做好羣眾工作是信訪工作的根本職責,解決好他們提出的問題是信訪工作的根本任務。能給他們解決的問題,想盡千方百計給予解決,確實難以解決的,也在法律條文和政策規定上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解釋。

我來自農村,來自羣眾,瞭解上訪羣眾的疾苦和意願。我在受理羣眾的來訪來信中,以先進的同志為榜樣,做到以深厚的感情對待羣眾,按照上級對窗口單位的要求,接訪中態度和藹,耐心地讓他們把話説完(儘管有些話帶有辱罵語氣),我總以為作為自己是為他們服務的,不能計較羣眾的態度和言詞。凡是受理的信訪案件,我都把辦公室電話和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上訪人,以便上訪人隨時跟我們聯繫。雖然有時電話多一些,感覺麻煩一點,但這樣做確實起到了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是他們相信有人受理其投訴事項,案件有人管有人問;二是通過及時協調,也為信訪人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減少了越級上訪的數量。

(二)做好信訪工作需要不斷的學習

做信訪工作,光有執法為民的態度還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法律規定,按照法規條文為羣眾解疑釋惑,用法律條文解決羣眾提出的信訪問題。羣眾提出的信訪事項,涉及公安業務的方方面面,既有公安機關辦案過程中形成的信訪問題,也有公安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方面出現的問題。要做好信訪工作,必須掌握法律常識,熟悉公安機關辦案常識及有關程序規定,有些法律業務知識不一定很專,但知識面要寬。

我從事信訪工作以後,看到不少領導,不少同志做羣眾工作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非常強。緊張激烈的氣氛、非常棘手的案子,他們有時候簡單的幾句話,就能把羣眾的情緒平息下來,迅速穩控局勢,這主要靠的是嫻熟的業務和豐富的經驗。相比之下,我有不少差距。差距就是上進的動力,就是求知的催化劑。我積極主動地抓好學習,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堅持在工作之餘抓好學習,不斷增強自己的業務素質。一方面是認真學習《信訪條例》和《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和理論水平;另一方面是向實踐學習。我很注意在實踐中向領導和內行學習,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遇到疑難問題,虛心向他們求教。在實踐中認真把握上訪羣眾的心理特點,堅持一把鑰匙一把鎖,在破解一樁又一樁信訪難案中,不斷增長信訪實習工作經驗。

(三)做好信訪工作要堅持做到“三勤”

一是眼勤。信訪工作人員要堅持每天閲讀信件,上網查閲信訪信息,對羣眾的來信認真閲讀,掌握其反映的主要問題及要求,做好登記,及時向局領導彙報;對上級批轉的信訪件,要認真看、反覆看,領會批示精神,明確任務;對辦信單位的綜合情況報告要細閲全文,熟悉情況,全面掌握,學習其經驗和做法,取彼之長,補已之短;對各類業務報表要認真閲讀填表説明,掌握填報方法和填報時間、要求。

二是手勤。對每起信訪件都按照六步程序法來進行處理。一是受理登記。閲信、接訪後及時填寫《公安機關處理信訪事項登記表》並錄入公安信訪信息網。二是立案查辦。對信訪人提出的問題能當場答覆解決的,立刻答覆解決;對需要調查的,填寫《是否受理羣眾信訪事項審批表》和《公安機關受理信訪事項告知單》,經局領導審批後立案查處;對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引導其到相關部門處理。三是轉辦、交辦。根據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及領導批覆的意見,填寫《公安機關受理信訪事項告知單》和《公安機關轉辦信訪事項通知單》,轉有關部門辦理。四是報結反饋。根據承辦單位的綜合情況報告擬出答覆意見,報原籤批的局領導審批後,填寫《公安機關信訪事項答覆意見書》,書面回覆信訪人並及時將該信訪件的處理結果錄入公安信訪信息網。五是整理歸檔。信訪事項查結後,及時將本案材料裝訂成卷,建檔保存。六是回訪鞏固。按照誰辦結、誰回訪的原則,在信訪事項辦結後30日內通過上門走訪、電話、信函等形式進行回訪,進一步鞏固查辦效果。

三是腦勤。對各類業務報表,要認真分析,所填報表與上年、上月和其它表冊之間有沒有關聯性,同一表中欄與欄、項與項之間有沒有聯繫。對收集的信息,要動腦分析研究,採取歸納、比較、判斷、推理和分析,注意摸索、積累和總結工作經驗,善於學會觀察分析各種社會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分析、研究專項整治動態,注意發現問題,養成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習慣,做到“沉靜以深思”才能逐漸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在處理日常事務工作中,要多主動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對不清楚的情況、細節,要勤問、勤打聽、勤催辦,超越職權範圍的要及時向領導請示,不能隨自己的意志去辦,隨時向同事和羣眾多主動了解各方面的工作情況,實事求是,及時全面地向領導和上級彙報。

(四)幹好信訪工作要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

給上訪羣眾排憂解難,是個積德行善的工作。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中,解決好信訪羣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更為重要。信訪工作中,投訴到局的縣信訪事項,大都是一些矛盾尖鋭、案情交叉的錯綜複雜案件。處理這些棘手的案件,要有很強的工作責任心,才能把案子辦好。帶着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去做或者不負責任地去做,效果大不一樣。有了責任心,沒有辦法也能想出辦法,沒有經驗可以積累經驗,就會千方百計地把工作做好。如果沒有責任心則只會敷衍塞責。

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年代,不管幹什麼工作都要樹立很強的競爭意識,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精、做細、做好。在某個崗位上工作,就要熱愛這個崗位,珍惜這個崗位,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們有幸進入公安隊伍,要倍加珍視這個崗位。不辜負組織和領導的期望,以滿腔的熱情、勇於拼搏的精神、嚴謹務實的作風投入工作。在平時工作中,要克服浮躁情緒,紮紮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講,人不必追求轟轟烈烈,不要好高騖遠,要善於從大處着眼,從小事做起。努力把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這也是自己的人生信條。

為官不作為和作風問題治理工作調查報告工作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根據《關於在教育實踐活動整改中開展領導幹部為官不作為和衙門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存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區發改委黨委班子高度重視,結合單位工作職責,認真對照為官不作為和衙門作風的主要表現,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現將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區發改委黨委班子高度重視,把開展“為官不作為和衙門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擺上重要日程,黨委書記、主任楊天彬承擔主要責任,其他班子成員承擔分管責任,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認真查找“為官不作為和衙門作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二、開展自查自糾

“為官不作為、衙門作風”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出表現,與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密切相關,是“四風”的綜合反映。認真分析產生“為官不為”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理念信念不夠堅定,黨的宗旨意識淡化。無論哪種“為官不為”,歸根結底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三觀”改造沒有做到堅持不懈、深入持久,加強黨性修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降低,對個人的榮辱得失看得重,對事業的興衰成敗看得淡。羣眾觀念沒有牢固樹立起來,沒有真正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比如,個別班子成員當官久了,“高高在上”多了,離羣眾越來越遠了,久而久之,身不沾土、腳不沾泥,與羣眾一起奮鬥的熱情和精神減弱了,對待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做到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更沒有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困難一個困難去克服。這些都與焦裕祿同志所表現的那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大相徑庭。

2、責任擔當意識不強,缺乏開拓進取精神。一些班子成員覺得要求嚴了、“束縛”多了,感歎工作越來越不好乾、官越來越不好當,產生了明哲保身的錯誤思想,想當“老好人”“太平官”,不敢動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繞,遇到問題就躲,缺乏攻堅克難的勇氣,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存在盲目攀比思想,比收入、比舒適、比待遇,導致心理失衡、行為失準、工作失職,不僅助長了奢靡之風、違反了紀律規定,而且意志消退、貽誤了事業發展。有的班子成員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存在按部就班、求穩怕亂思想,害怕承擔風險,不敢打破常規,導致一些工作沒有實質性突破。

3、能力水平欠缺,沒有幹事創業的過硬本領。一些班子成員不是不想作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領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導致工作上力不從心。有的科學發展觀樹得不牢,發展理念和方式比較落後,沒能隨着形勢發展需要自覺轉變思想觀念,在經濟工作中更多沿用傳統思維方式,思路不寬、辦法不多,對於國家發佈一些新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不熟悉、不學習、不鑽研,指導經濟工作實踐不夠,擔當區委區政府“參謀助手”不夠。

4、畏手畏腳,缺乏敢幹意識。個別班子成員工作時間久了,安逸久了,求穩怕亂的意識越來越重,與時俱進的精神明顯衰退,不想“找麻煩”,怕工作失誤、怕冒風險、怕得罪人、怕承擔責任,畏手畏腳,不敢“大刀闊斧”的幹一場,有擔心踩到紅線、觸犯規則的思想負擔。比如,個別班子成員認為自己不貪、不佔、不損公肥私,但就是工作上無所用心、無所作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得過且過“混”日子,有時還認為,“多幹多錯,少幹少錯”,只要自己不拿、不貪、不違紀,就風平浪靜,在其位不謀其政,坐其職不做其事,工作不積極、不作為,甚至消極懈怠。其實這就是一種庸官懶政、失職、不負責任的表現。

三、制定整改措施

針對教育實踐活動中查擺出的“為官不作為、衙門作風”問題,區發改委黨委班子堅持以解決思想問題為核心,以強化紀律約束為重點,以完善制度機制為根本,以解決突出問題為抓手,以營造良好環境為保障,深挖病根、找準病灶,對症下藥,充分調動和激發班子成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開展活動形成的優良作風轉變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1、端正思想,引導為官有為。堅持把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放在首位,切實解決幹部思想上“貧血”、精神上“缺鈣”、行動上“乏力”的問題,築牢“為官有為”的思想基礎。把學習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這條紅線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把學習先進羣體精神列為核心重點。通過學習,班子成員進一步端正思想,解決理想信念、羣眾觀點、思想方法、精神狀態、執政能力等五個方面的問題,積極推動領導幹部轉變思維方式、轉變工作模式,增強“為官有所作為”意識。

2、打消顧慮,鼓勵大膽作為。把開拓創新、克難攻堅作為工作的基本動力,樹立夙夜在公的奮發精神,多謀大事、抓大事、幹大事,不斷提高工作實效。面對經濟發展的繁重任務和諸多難題,拿出焦裕祿同志“拼上老命大幹一場”的氣魄,改變按部就班、被動應付的狀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假大空”,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就大膽放手去做,解決消除畏難退縮的不良傾向,注重超前謀劃,着眼改革創新,增強工作主動性,以強烈的擔當意識、團結意識,以飽滿的工作幹勁,克難攻堅、開拓進取,為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3、增強意識,對羣眾有作為。黨委班子要樹立正確導向作為推動幹部“為官有為”的核心要務,着力改進“衙門作風”,以焦裕祿同志和先進羣眾為榜樣,圍繞經濟發展中的大事要事和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計劃,開展調查研究,每月撰寫一篇經濟分析,每季度至少到基層調研2次,撰寫1?2篇調研報告。同時為進一步深化為民情懷,開展“三進”(進項目、進企業、進基層)活動,帶頭到困難羣眾家中去,到羣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傾聽羣眾真實呼聲,迴應羣眾的關切,堅持把是否符合羣眾要求,羣眾是否擁護作為工作標準。重點突出抓好一批民生工程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解決好教育、醫療、交通、飲水等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切實做到幫羣眾所需,解羣眾所難,急羣眾所憂,用實際行動樹立起心繫羣眾、情繫羣眾的良好形象。

4、完善制度,規範從政行為。制度管長遠、管根本,治本還要靠制度。黨委班子將出台《關於建立強化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的意見》等制度文件,就解決幹部不作為、工作不落實問題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規定,進一步完善責任機制、考核機制、問責機制,逐步建立推動“為官有為”的長效機制。

關於羣防羣治工作調查報告工作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社會治安紛繁複雜,面臨很大壓力。要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必須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探索和完善在新形勢下符合治安工作客觀規律的長效防範機制。而“羣防羣治”作為治安管理社會化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具體體現,是建設平安轄區、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也是新形勢下實現社會

治安根本好轉的有效途徑。

一、近年來羣防羣治工作的成效與經驗

一是各級黨委政府對羣防羣治越來越重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黨的xx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去年黨中央又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因此社會治安穩定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都在全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各級黨委政府對治安工作越來越重視,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對這項工作予以了大力支持。二是以治保會為主體的羣防羣治隊伍不斷髮展壯大,戰鬥力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羣防羣治工作的基本經驗有以下幾條:一是堅持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是做好羣防工作的組織基礎。黨委、政府強有力的領導是做好羣防羣治工作的重要保證。從羣防羣治工作做得好的地區看,黨委、政府在推動羣防羣治組織建設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羣眾的理解和積極參與是做好羣防工作的社會基礎。羣防羣治工作紮實的地方警民關係都十分密切,羣眾參與治安防範的積極性得到激發,加強羣防羣治組織建設的有利條件明顯增多,羣眾對治安工作的滿意率也達到較高水平。

二、當前羣防羣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存在偏差。主要是少數地方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領導對羣防羣治工作重視不夠,工作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治保會、調委會形同虛設,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相當一部分基層民警認為嚴打才能出成效,才有震懾力,羣防羣治工作長期處於無人抓、無人引導、無人組織的狀態。一些民警在開展羣防羣治工作中創新不夠、辦法不多,感覺無從下手。

二是管理體制不規範。對羣防羣治隊伍多頭管理、管理與保障脱節、業務指導與管理脱節的現象大量存在。保安隊伍的管理主體就有綜治委、公安、鄉鎮(街道)政府、保安物業公司、企事業單位等單位和部門。一些物業公司和企事業單位自建保安組織,各自為政,基層公安機關不能有效地介入管理和指導。

三是經費保障不穩定。經費投入與保障不足問題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難以保障工作正常運轉,造成羣防羣治隊伍凝聚力、戰鬥力不強,人心不穩。由於經費短缺,羣防羣治人員的醫療保險等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四是專職防範力量發展不平衡、素質參差不齊。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的鄉鎮,羣防羣治組織特別是農村治保組織不斷萎縮弱化,有的治保會只有治保主任一個“光桿司令”。很多地方治保主任兼職過多,工作效果差。不少羣防羣治人員年齡老化,身體條件差,缺乏專業知識。羣防羣治人員培訓沒有列入計劃,其素質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五是部分羣眾參與意識不強。不少羣眾參與羣防羣治工作的熱情不高、意識不強,不敢主動與身邊的違法犯罪人員作鬥爭,不願為公安機關的打擊防範提供線索有的羣眾甚至認為“社會治安與我無關”。

三、新形勢下加強羣防羣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依靠黨委政府,強化對羣防羣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一是要明確組織體系。將羣防羣治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定期研究解決羣防羣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切實加強各級基層綜治組織、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治安防範力量建設。將必要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二是嚴格責任機制。建立健全基層防範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羣防羣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羣防羣治工作開展情況同各地、各部門的目標任務掛鈎,逐項進行考評,獎優罰劣。同時,確立公安機關在羣防羣治工作中的監督、指導地位,真正形成“政府牽頭、公安監管、單位自律、人人蔘與”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落實保障措施。由黨委、政府研究出台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羣防羣治組織體系及財力投入標準,明確村治保主任進入“兩委”班子,同時對積極參與羣防羣治工作的治安積極分子,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發揮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紮實開展羣防羣治工作。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實做強派出所,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保證派出所有足夠警力、精力組織、指導羣防羣治組織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督促村、社區及企事業單位組建羣防羣治隊伍,督促內部單位、重點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衞責任制,明確防範職責和防範重點,落實各項防範措施。通過建立健全羣眾參與治安防範的規章制度,明確治保會、保安公司、內部保衞組織以及羣眾性防範力量的性質、地位、職責、組織形式、經費保障等,使各種羣防組織工作有方向、行動有目標。通過建立培訓、監督、管理、獎懲、撫卹等一整套制度,促進羣防組織規範化發展。

(三)強化羣防羣治組織管理,完善工作運行機制。要由政法委(綜治委)牽頭,建立完善、科學、嚴謹的羣防羣治評估、考核機制,定期對各街道、鎮鄉及社區、村的羣防羣治工作進行客觀、全面評

估、檢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衡量當地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和幹部晉級評先的重要依據。對因工作不到位致使轄區案件高發、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以及治安混亂的實行綜治一票否決,並追究領導責任。政法委(綜治委)及公安等有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根據當前社會治安的特點、規律,大膽探索,創新工作方法,科學整合各種羣防羣治力量與資源,形成合力,增強羣防羣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四)加強羣防羣治隊伍建設,發展壯大專職防範力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化的羣防羣治隊伍是治安防範的生力軍。當前應儘快加強以下幾支主要羣防羣治隊伍的建設:一是治保隊伍。一方面要深入開展創建規範化治保會活動,整頓軟弱渙散、沒有活力的治保會,建議撤換一些不稱職的治保主任或成員,對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的治保人員要全力推薦擔任治保領導;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級治安保衞組織,協調落實必要的經費保障,確保治保組織做到組織健全、力量到位、運轉順暢、工作落實、作用發揮,把治保組織真正建設成為各轄區羣防羣治工作的主體。二是治安信息員隊伍。擴大治安信息員的社會涵蓋面,指導他們收集涉及社會穩定、治安管理、違法犯罪、社區人員的信息及對重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反映等。要建立專門收集掌握行業場所治安情況的信息員隊伍,為治安管理提供信息源。同時,強化情報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實戰應用,及時向羣眾發佈預警信息。三是保安聯防隊伍。主要負責轄區治安巡邏以及防範設施使用情況的檢查工作。通過加強保安聯防隊伍建設,努力實現轄區有人巡、樓幢有人看的目標,有效遏制案件發生。四是治安積極分子(志願者)隊伍。治安積極分子和志願者隊伍主要由熱心於維護社會治安、願為社會治安出力的城鎮居民、離退休黨員幹部等組成,一般不計報酬,願意主動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治安防範工作。五是暫住人口專(兼)職協管員隊伍。暫住人口協管員隊伍可以協助派出所民警開展暫住人口的清理登記、發證收費及管理教育工作,是公安機關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的可靠力量。

(五)推動治安防範多元化,完善治安防控網絡建設。加強四張“防控網”建設:一是緊緊依靠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羣眾,以派出所為主體,建立完善羣防羣治隊伍參與的巡邏機制,逐步形成鄰里守望、互防聯動、協作共防、覆蓋全轄區的羣防機制,織就嚴密的“羣防羣治網”。二是以內部單位為點,以沿街店面為線,以居民小區為片,以城鄉結合部為面,將轄區的路面街面、居民小區、社區劃分成若干個網格,以派出所或專業巡警為龍頭,以車巡和徒步巡為方式,織就嚴密的“網格巡防網”。三是建立企事業單位內部、集中居住的居民小區、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的安全保衞機制,實施封閉式管理,提高自防能力,織就嚴密的“陣地控制網”。四是進一步推進科技創安工作,在居民小區、重點部位、重點單位、重點路段大力推廣安裝區域電子監控、自動報警、聲控防盜等高科技設施,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對接,織就嚴密的“科技防控網”。

(六)加強保安服務市場化建設,推進公共安全服務產業化。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對保安服務產業化經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當前,應着力規範服務範疇,拓寬服務領域,逐步把保安派駐服務向居民住宅區、公共場所、商業網點延伸,使其快速發展成為羣防羣治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要通過政府制定出台相關政策,吸引和鼓勵有關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共同投資安全服務設施,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的安全服務產業,促進羣防羣治隊伍走上職業化、專業化道路。要大力扶持保安服務業,拓展服務範圍,使保安專業化有償服務覆蓋到小區物業、公共娛樂場所、商業場所、商業活動保衞等,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

(七)充分調動羣眾積極性,營造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一是要鼓勵熱心公益事業的有識之士積極參與羣防羣治工作。積極爭取包括機關幹部、基層民兵、行政執法人員、企業在職和離退休職工、個體工商户以及外來經商人員等在內的各種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動員他們參與羣防羣治活動。二是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同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的有功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對在同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中受傷、致殘人員要給予妥善治療和安置,對在同違法犯罪分子鬥爭中犧牲人員的家屬要給予撫卹。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要通過宣傳,讓羣眾瞭解社會治安狀況和公安機關面臨的巨大壓力,讓羣眾明確公民在社會治安中的責任、義務。

(八)拓寬經費來源渠道,加大羣防羣治經費保障力度。從健全管理機制入手,拓寬羣防羣治經費渠道。一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政府要將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由財政出資設立治安防範基金,按一定標準,從財政直接劃撥注入。二是本着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由各企事業單位、業主、住户共同出資籌集治安防範經費,聘請保安或籌建羣防羣治隊伍。三是建立羣防羣治基金會,接受熱衷於羣防羣治的組織和個人的捐助。四是應堅定不移地將羣防羣治工作推向市場,通過市場來調節、規範,解決其經費等問題。

關於社會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思考的調查報告工作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做好社會工作,建設一支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對於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目前,一方面對社會工作和社會人才隊伍建設的研究滯後於形勢發展,另一方面黨委政府、人民羣眾對社會服務和社會人才的需求又顯得十分迫切。筆者認為,研究社會工作和社會人才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基本問題和思路入手,尋求破題。

一、準確把握社會工作、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定位

按照官方和學術界比較認同的定義,社會工作是以助人自助為宗旨,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理論和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羣體、組織和社區,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係,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的專門職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主要分佈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保障、社區建設、司法矯正、教育衞生(心理疏導)等領域,專門從事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等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工作。按“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標準”的界定,社會工作者是遵循助人自助的價值理念,運用個案、小組、社區、行政等專業方法,以幫助機構和他人發揮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係,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正為職業的專業工作者。很明顯,這裏的“社會工作者”就是我們所説的社會工作人才。

xx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這裏的“社會工作人才”,應當屬於黨政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之一的專業技術人才的範疇,指的是專業化的社會工作者,這跟我們通常工作實踐中所説的“社會工作者”有着明顯的區別,工作實踐中所稱的“社會工作者”不能混同於社會工作人才。“社會工作者”必須走專業化、職業化的道路,才能轉化為社會工作人才。

二、嚴格界定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外延

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外延應當涵蓋: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實踐,並做出貢獻的社會工作者(包括公共服務部門、人民團體、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公益性協管崗位、各類志願者);通過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評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專門從事社會工作管理、教學和研究,具有初級專業技術以上職稱或執業資格的人。

三、充分認識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要求。當前社會,不和諧因素很難用傳統行政、法律或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來化解,需要大量“社會工程師”來協助黨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是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舉措;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內在要求;是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設和諧文化、營造誠信友愛良好社會氛圍的重要保障;是創新黨的羣眾工作方式、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的迫切要求。

四、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和問題

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大表現:

一是“職業不專業,專業不職業”。所謂“職業不專業”,是指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實踐的社區工作者,絕大多數沒有接受過專業學習,缺乏價值理念、工作手段和方法有限,往往無法兼顧服務對象的各類利益需求,只憑主觀經驗,採取簡單説服教育式,很難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系統化的服務,無法有效應對和解決新的複雜社會問題。所謂“專業不職業”,是指每年專業培養的大學生非常有限,全國僅1萬多人,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老年人、殘疾人、城鄉貧困人口、青少年的現實需求),由於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部門,如民政、人民團體沒有配備社會工作專門人才和設置社會工作崗位,加之民辦社團、社會服務機構不發達,大部分難以就業,改行做其他工作。

二是“行政半專業,志願不專業”。所謂“行政半專業”説的是,非專業化、職業化的社會工作者其實早已存在,長期以來社會工作由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來擔負,特別是民政、勞動保障部門、街道、羣團組織承擔了主要工作,但這種服務主要是依附在行政系統上的半專業服務,強調以“行政管理為本”而非專業的“以人為本”、“以服務案主為本”,缺乏“助人自助”的核心價值理念。所謂“志願不專業”説的是,社會工作具有專業的價值理念、理論知識和方法技巧,是社會工作人才區別傳統助人者和志願者的重要方面。參與社會志願服務的羣眾越來越多,但由於很多志願者只有一腔服務熱情,缺乏專業培訓和機制激勵,難以形成持續化、常態化、專業化的社會服務;而有專長的志願者,由於社會分工的細化決定了一個人很難在多個崗位上長期兼職,提供的服務難以令人滿意,更難長遠。

三是“無名無利難留人”。社會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相對較低,贏得社會認可和尊重遠遠不如其他專業技術人才。

五、培養宏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對策

圍繞培養、評價、儲備、使用、激勵下功夫。在人才培養和評價上,堅持行政與專業結合、以專業為主。要大力普及社會工作知識,加強教育培訓。專業培訓主要依託三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設社會工作專業。職業培訓主要通過設置培訓基地,採取進修、短訓等方式,對現有社會工作者採取有計劃、分層次、大規模培訓,制定政策,鼓勵其參與職業水平評價,通過職業水平考試,提高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在人才儲備上,堅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以專職為主。積極探索志願者培訓和評價機制,培養互助精神,為社會工作吸納儲備一批社會工作人才,最終促進其轉化為專業化、職業化的社會工作人才。在人才使用上,堅持部門與社區相結合、以社區為主。社會工作人才的使用應首先傾斜基層。做到“四個一批”:即社區考任選舉吸納一批,政府購買公益管理服務崗位招聘一批,部門設置崗位充實一批,羣團組織招募註冊一批。在人才激勵上,有崗位、有待遇、有地位、有發展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工作人才。

主要採取四大措施:一是輿論宣傳提升地位,普及社會工作、宣傳先進典型、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等。多元投入提供保障,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機制、“以錢養事”機制,扶持民辦非企業和公益社團組織。二是落實政策增加實惠,保障工作經費,社區工作者評定職稱、提高工資待遇等。四是部門主導強化羣團。在黨委領導下,建立組織部門綜合協調,人事、民政、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等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司法、衞生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在工青婦殘等負有權益保障、社會救助職能的羣團組織,適當增設專門社會工作崗位,配備專業社會工作人才,更好地指導基層的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