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調查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台,標誌着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縣域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為及時瞭解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分析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縣域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境,進而尋求改進對策。筆者以河北省xx市為調查對象,對轄內金融機構、有代表性的30户涉農企業及50户農户進行了重點調查,結果顯示,縣域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力度逐步加大,效果日益顯現,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問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關於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調查報告

一、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現狀及面臨的困境

xx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華北平原腹地,全市轄8鎮3鄉1個街道辦事處160個行政村,面積5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佔總人口的76.1%。xx市的基礎產業是農業,屬於農業大縣,上半年,實現農業增加值84171萬元,同比增長5.3%;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3367萬元,同比增長5.7%;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381643萬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72.5%,同比增長14.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3255元,同比增長12.9%。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又對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調查情況看,目前縣域金融服務還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多領域、多層次、多類型的金融需求,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面臨較多困境。

(一)支農部門之間缺乏溝通,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較為複雜,需要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形成支持合力。但是從縣域實際情況看,政府的職能作用發揮得還不充分,尚未建立運轉規範的金融支農和財政支農對接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瞭解財政支農的資金投向和投量,更談不上做好配套資金的發放工作,金融支農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據調查,縣域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普遍行動遲滯、進度緩慢,在年度工作規劃中既沒有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在實際工作中也缺乏支持三農的具體行動,呈現政府倡導、人民銀行吶喊、金融機構無動於衷的格局,與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導向存在很大反差。

(二)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難以提供高效金融服務

近年來,在精簡網點、減員增效的原則指導下,縣級金融機構大量撤併達不到規模的營業場所,使留在農村的營業網點寥寥無幾。雖然銀監會出台了不少政策,為各類資本到農村投資設立金融機構提供了商機,但是,目前尚處於試點階段,離農民很近、直接為三農服務的銀行網點還較少。據調查,,xx轄內現有39個金融營業網點。其中,17個設在縣城中心繁華地段,22個設在鄉(鎮)農村地區,原來設在村一級的信用站已全部撤銷,141個村處於金融盲區。設在19個鄉(鎮)的營業網點以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機構為主,相對於全市160個行政村、35萬農村人口而言,平均每萬人擁有的機構網點數才0.628個,人均金融網點的資源佔有率極低。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單個網點輻射面大,金融服務觸角有限,很難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及時、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信貸投入不足,資金供求矛盾突出

隨着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xx市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三大種植業和奶牛、優質瘦肉型豬兩大養殖業為主導的三種兩養五大特色農業經濟格局;鄉鎮企業形成了以石雕、膠合板、電熱毯、印刷、食品加工、燈具、塑料、製鞋為代表的八大特色行業,這些迅速發展起來的農村個體工商户和中小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生了巨大的資金需求。但是,由於受政策、資金、自身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弱化了縣域金融機構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使其對農業的信貸投入呈萎縮之勢。據測算,xx市涉農企業和農民僅流動資金需求每年不下38億元,而金融機構年累計發放貸款僅10億元左右,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抽樣調查的30户涉農企業中,14户沒有得到過銀行的支持,16户取得過不同程 度的信貸支持,但金額較小,在其經營資金中佔比很低;據統計,在企業初始資金來源中,內部集資1256萬元,民間借款986萬元,銀行貸款418萬元,僅佔16.2%,金融機構信貸投入明顯不足。

(四)金融服務主體單一,支農範圍狹窄

從縣域農村金融服務主體看:商業銀行雖然具有資金、網絡等方面的優勢,但是,這些服務還沒有延伸到廣大農村地區,對現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還不能提供電子結算、信貸管理、業務諮詢、政策指導為一體的金融服務,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農業銀行早已偏離農字軌道,將經營重點轉向支持大城市、大企業和大項目;農發行僅限於對國有糧棉油收購流通環節提供信貸服務,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有限;真正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金融服務的只有農村信用社,但農村信用社主要辦理存款、匯兑、代收税費、代付糧食直補資金等業務,在滿足農村資金需求上顯得勢單力薄,只向農業生產,、流通領域發放了少量貸款,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多領域、多層次的信貸需求。據調查,縣域金融機構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及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資金投入明顯不足;對農村教科文衞、通訊、農民工技術培訓、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還基本沒有涉足,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金融服務後勁不足,難以形成支農長效機制

從宏觀政策來看,國家對農村金融機構缺乏持續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機制,涉農金融機構面對縣域經濟總量小、質量差、信貸載體脆弱等客觀條件,難以處理商業性經營與政策性支農之間的矛盾;從資金流向上看,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扭曲,農村資金外流呈上升趨勢,郵政儲蓄和商業銀行是農村資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據統計,3季度末,xx市郵政儲蓄存款餘額為93225萬元,較年初增加23739萬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4127萬元,增長34.16%,存款增量超過了轄內所有金融機構,這部分存款流出了農村,使農村經濟發展雪上加霜;從經營管理模式上看,商業銀行實行高度的集約化管理,縣支行既無貸款評估、審核及審批權,也無票據承兑權、貼現權,與農村信貸需求面廣、額小、分散的特點不相適應;從農村信用環境看:受金融知識普及率低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普遍存在法律觀念淡薄、信用知識缺乏、誠信意識差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建立支農聯繫制度。政府牽頭建立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組織機構,形成地方政府領導、金融管理部門推動、金融機構落實、相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構建運轉高效的信息溝通交流平台,做到金融支農和財政支農同安排、同部署,協調聯動,形成合力;同時,協同人民銀行建立金融支農監測和考核制度,加大獎懲力度,調動金融機構支農積極性。二是人民銀行要發揮協調督導推動作用,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和重點,研究提出具體的工作思路和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及措施,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大支農力度。三是縣域金融機構要看到國家公共財政向農村轉移、工業反哺農業,全面建設農村小康,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業務發展機遇,將支持新農村建設納入本行的長遠發展規劃,發揮積極性,增強主動性,加快業務創新,增加信貸投入,實現支持新農村建設與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二)增設營業網點,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只有在農村設立適量的營業網點,才能使金融機構真正融入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潮,因此,要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使其在體制、機制和服務方式上更好地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一是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堅持服務三農方向不動搖,發揮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二是擴大政策性金融業務範圍,農發行應當將重點由支持糧棉油收購逐步轉向支持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來。三是發揮農行縣域商業金融的主渠道作用,根據農行股改往下走的原則,適當增設農村營業網點,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鄉鎮企業和農村小城鎮建設,逐步提高涉農貸款的比重。五是規範和引導民間借貸,推動民間金融陽光化,使其成為農村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六是在條件成熟的農村鄉鎮,引導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等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實現農村金融主體的多樣化,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向縱深發展。

(三)擴寬金融服務範圍,加大資金投入

一是縣域金融機構要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樹立在競爭中求協作,在協作中謀發展的意識,找準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最佳切入點,發揮自身優勢,實行錯位競爭,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二是商業銀行要樹立小客户、大市場經營理念,充分發揮資金和人員優勢,積極研發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業務品種,滿足農民發展高效農業、辦企業等多樣化資金需求,緩解農民貸款難、擔保難問題。三是積極貫徹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導向,加大信貸投入,優化信貸結構,改善對中小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四是擴大支持範圍。不僅要加大對農村種植、養殖等生產領域的資金支持,還要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事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信貸投入,全方位支持新農村建設進程。

(四)完善制度,建立金融支農長效機制

一是構建支農信貸資金的風險管理和利益補償機制。對於金融支農信貸投入,可實行風險由國家分擔,損失由國家彌補,經營能力由國家補償的政策。財政應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切出一塊資金,建立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發揮地方財力的激勵作用。二是商業銀行要根據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實際,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建立符合新農村建設要求的授權授信機制,保障對新農村建設的信貸投入。三是完善資金迴流機制。對縣域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新增存款,要硬性規定一定比例反哺農村。四是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建立由財政、税務、工商、金融機構等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多方聯動,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儘快補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短板,形成縣域資金聚集的窪地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