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調查報告3篇

本文目錄2019年分類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分類及如何寫調查報告關於垃圾分類處理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一種使用廣泛的文體。新聞記者使用調查報告的形式,通過樹立正面典型,扶持先進,指導工作,或通過揭露反面典型,批評落後,引以為戒。由於調查報告與現實工作有着密切的關係,它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分類調查報告3篇

調查報告的分類

調查報告的分類有多種,可以從調查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上分為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歷史進程的調查報告、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從涉及的範圍層次上分為宏觀問題的調查報告、中觀問題的調查報告和微觀問題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從 調查研究的側重點上分為澄清事實型調查報告、思路啟發型調查報告、可行對策型調查報告;還可從調查研究的方式上分為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調查研究報告等。

實際寫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與總結典型經驗的兩種調查報告可能混為一體,有些問題中觀與宏觀也分不太清楚。因此,調查報告怎麼寫要從效果出發,怎麼有利於反映主題説明問題就怎麼寫。

調查報告的結構

調查報告的結構沒有固定模式,常見的是實際情況、存在問題、對策建議三大部分。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一般是寫產生的背景、發展的經過、特點和意義。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一般是先寫成績效果,而後把經驗做法歸納幾條,再從理性思考上提出帶規律性的認識。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除講清問題外,還要分析原因,提出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幫助人們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認識,改進工作。

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寫法上關鍵是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貫穿始終,統率全文。調查報告要告訴讀者什麼,目的明確了,主題不跑偏, 報告才顯得有“勁”。如調查報告《車場24小時》,從公交工人“半夜即起”寫到“夜深回場”,按時間順序記述了上海公交工人24小時的工作情況,由於寫作中突出了“特種車”、“新風車”等重點材料,寫得具體生動, 調查報告主題與材料達到和諧統一,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在寫作中,要詳細地佔有材料。寫調查報告,調查研究是基礎,沒有紮實的基礎,沒有對所調查事物內在規律的理論認識是寫不好調查報告的。 怎樣寫調查報告?這裏有兩條要基本做到的:一是收集查閲現有的文獻資料、政策規定、研究成果,二是深入基層瞭解事情的全過程,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如筆者寫的調查報告《水利化、機械化、科學化劉家堡鄉形成現代農業雛形》,作者一方面很好地做了理論準備,專門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另一方面,作者在該鄉一蹲就是半個月,每個村都住了一夜,把有關情況吃透了,所以寫出的調查報告很受好評。

要找出規律性的東西。調查報告不是材料的堆砌和羅列,而是通過研究分析揭示事物內部的規律性,以推動指導當前的實際工作。因此材料割捨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下一番由表及裏的改造創作工夫,得出合乎實際的正確結論。

要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主題。對此,包括新舊對比、正反對比、今昔對比、成敗對比等。對比往往可以突出事物的特點,揭示事物的本質,從而達到突出主題的效果。

要善於運用統計數來説明主題。恰當地運用數,尤其是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情況下的統計數,往往可以增強調查報告的概括力和表現力,從而達到直接説明主題的效果。而確鑿的統計數,比起千萬言的空洞説教來,其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大量建立在統計數基礎上的真實材料,準確地説明一項工作、一個問題、一項政策、一種事物的來龍去脈,向人們揭示出它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調查報告的要旨所在。

要了解讀者需求。寫調查報告是為了影響讀者,產生指導意義,因此必須明確要寫的調查報告是給誰看的。比如黨政機關寫的調查報告,大部分是為同級或上級領導決策服務的,要求站在一定的高度,針對熱點難點問題,提出見解和思路,使領導從中瞭解真實情況,受到啟迪,有利於提高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的水平。調查報告一旦失去針對性,無異於放了“啞炮”。

另外題目是調查報告的眼睛。題目應準確明瞭,把報告的基本內容反映出來,少用關於xxx的調查之類的平俗題目。段落小標題要與大標題有機呼應,每段的開頭結尾和中間銜接,要運用精練的概括性語言。

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分類及如何寫調查報告2019年分類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調查報告是一種使用廣泛的文體。新聞記者使用調查報告的形式,通過樹立正面典型,扶持先進,指導工作,或通過揭露反面典型,批評落後,引以為戒。由於調查報告與現實工作有着密切的關係,它的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調查報告的分類

調查報告的分類有多種,可以從調查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上分為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歷史進程的調查報告、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從涉及的範圍層次上分為宏觀問題的調查報告、中觀問題的調查報告和微觀問題的調查報告;也可以從 調查研究的側重點上分為澄清事實型調查報告、思路啟發型調查報告、可行對策型調查報告;還可從調查研究的方式上分為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調查研究報告等。

實際寫作中往往有些交叉,比如反映新生事物與總結典型經驗的兩種調查報告可能混為一體,有些問題中觀與宏觀也分不太清楚。因此,調查報告怎麼寫要從效果出發,怎麼有利於反映主題説明問題就怎麼寫。

調查報告的結構

調查報告的結構沒有固定模式,常見的是實際情況、存在問題、對策建議三大部分。新生事物的調查報告,一般是寫產生的背景、發展的經過、特點和意義。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一般是先寫成績效果,而後把經驗做法歸納幾條,再從理性思考上提出帶規律性的認識。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除講清問題外,還要分析原因,提出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幫助人們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認識,改進工作。

調查報告的寫法

調查報告的寫法上關鍵是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貫穿始終,統率全文。調查報告要告訴讀者什麼,目的明確了,主題不跑偏, 報告才顯得有“勁”。如調查報告《車場24小時》,從公交工人“半夜即起”寫到“夜深回場”,按時間順序記述了上海公交工人24小時的工作情況,由於寫作中突出了“特種車”、“新風車”等重點材料,寫得具體生動, 調查報告主題與材料達到和諧統一,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在寫作中,要詳細地佔有材料。寫調查報告,調查研究是基礎,沒有紮實的基礎,沒有對所調查事物內在規律的理論認識是寫不好調查報告的。 怎樣寫調查報告?這裏有兩條要基本做到的:一是收集查閲現有的文獻資料、政策規定、研究成果,二是深入基層瞭解事情的全過程,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如筆者寫的調查報告《水利化、機械化、科學化劉家堡鄉形成現代農業雛形》,作者一方面很好地做了理論準備,專門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另一方面,作者在該鄉一蹲就是半個月,每個村都住了一夜,把有關情況吃透了,所以寫出的調查報告很受好評。

要找出規律性的東西。調查報告不是材料的堆砌和羅列,而是通過研究分析揭示事物內部的規律性,以推動指導當前的實際工作。因此材料割捨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下一番由表及裏的改造創作工夫,得出合乎實際的正確結論。

要學會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主題。對此,包括新舊對比、正反對比、今昔對比、成敗對比等。對比往往可以突出事物的特點,揭示事物的本質,從而達到突出主題的效果。

要善於運用統計數來説明主題。恰當地運用數,尤其是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情況下的統計數,往往可以增強調查報告的概括力和表現力,從而達到直接説明主題的效果。而確鑿的統計數,比起千萬言的空洞説教來,其效果不知好多少倍。大量建立在統計數基礎上的真實材料,準確地説明一項工作、一個問題、一項政策、一種事物的來龍去脈,向人們揭示出它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調查報告的要旨所在。

要了解讀者需求。寫調查報告是為了影響讀者,產生指導意義,因此必須明確要寫的調查報告是給誰看的。比如黨政機關寫的調查報告,大部分是為同級或上級領導決策服務的,要求站在一定的高度,針對熱點難點問題,提出見解和思路,使領導從中瞭解真實情況,受到啟迪,有利於提高科學決策與民主決策的水平。調查報告一旦失去針對性,無異於放了“啞炮”。

另外題目是調查報告的眼睛。題目應準確明瞭,把報告的基本內容反映出來,少用關於xxx的調查之類的平俗題目。段落小標題要與大標題有機呼應,每段的開頭結尾和中間銜接,要運用精練的概括性語言。(摘自《新聞採編》xx.3,原文:“關於調查報告的寫作”作者 米新民)

關於垃圾分類處理調查報告2019年分類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五彩繽紛。但是跟着這些進步到來的不僅僅是人們生活的便利,與之俱來的還有城市的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問題已經是現在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垃圾的分類處理顯得尤為重要,這直接關係到生活垃圾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因此,把好垃圾分類處理這一關,將是緩解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為更好地處理好生活垃圾,創建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我跟我的幾位好友對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進行了一些調研,並結合實際談談我的認識和建議。

一、 垃圾的分類

垃圾主要分為:建築垃圾、醫療垃圾、工業垃圾、污水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建築垃圾可以由施工單位進行相應的回收處理;醫療垃圾由醫院等衞生單位負責相關處理;工業垃圾的處理主要是企業單位的分內之事;而廢水污泥也是有廢水處理廠進行相應的處理。這些垃圾的產生比較集中,分類處理起來也比較方便。

二、 垃圾分類的好處

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3方面的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1.減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2.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中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

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會導致動物死亡。3.變廢為寶。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麪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支,這些佔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1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三、 生活垃圾的特點

與其他的垃圾相比較,生活垃圾的情況複雜得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個表現:

1. 來源廣泛而分散,多樣複雜。所謂生活垃圾,顧名思義,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生活垃圾。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座城市,也是住在城市的同角落。需要花費人力物力去聚集。況且現代人生活複雜而多樣,因此,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都有,比如説,塑料袋、紙巾、口香糖、廢舊電子產品等等。其中涉及到了無機的、有機的、易降解的,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的。如此説來,生活垃圾來源廣泛,分散,複雜,一點也不為過。

2. 人們普遍缺乏垃圾分類的相關常識和垃圾分類的習慣。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較模糊,使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概念理解不夠到位。比如説現下對垃圾的分類主要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這個分類就不夠明確,人們只對某些比較常見的可回收垃圾有認識,而對於不常見的可回收垃圾就不太明確了。在我看來,對於不可回收的垃圾的分類未免過於籠統了,像塑料袋子和瓜子殼這樣的生活垃圾,都可以説是不可回收的,但是塑料袋子是不可降解的,而瓜子殼卻是可以降解的,兩者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

3. 部分生活垃圾處理有失妥當,缺乏專業的垃圾處理技術。這種情況由起初現在中小城市,由於城市規模較小,沒有相應的垃圾處理站。大量生活垃圾在城郊堆積,就地焚燒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此造成了生活垃圾的再次污染,焚燒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污染大氣,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4. 居民小區的硬件設施參差不齊,給垃圾分類處理的前端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有的居民小區設的垃圾箱是分類垃圾箱,而有的小區則是沒有分類的垃圾箱。由此而來的後果就是,在垃圾產生的前端就沒有處理好,垃圾根本就沒有分類,後期的處理將也就無從談起了。

5. 生活垃圾分類的中端處理不合理。垃圾分類處理的中端就是指環衞垃圾中轉站對垃圾的進一步分類的工作,這將是決定後端處理的關鍵一步。垃圾中轉站對垃圾的進一步分類,然後在對分類後的垃圾進行不同的處理。如果環衞工人對垃圾分類不夠重視,將居民本來分好了的垃圾又混合到一起的話,這將是大大的不應該的。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真的有很多環衞工人這樣幹。

6. 生活垃圾的終端處理不夠科學。現在有很多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就不是很合理。比如説垃圾場露天焚燒就很不科學,這樣既浪費了垃圾潛在的利用價值,同時有污染了環境,實在是不應該。同樣,填埋法也不是很合理,浪費勞動力去填埋垃圾,是費力不討好的。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將生活垃圾用於發電,或者是將生活垃圾分成不同類別,再加以利用,才是最優的選擇。

四、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方法

如今我國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衞生填埋、焚燒發電、堆肥、資源返還。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約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温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衞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衞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五、 部分城市的重要舉措

要讓垃圾真正減量化、資源化,關鍵在前端分類。如果政府預算能夠考慮到“前端”需要,提供專項資金激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對分類指導志願者、從事“二次分揀”的保潔工等給予補貼,加大環衞分裝、分運設備的投入,那麼垃圾分類的推行效果就會更明顯。

六、 結論

最後,需要總結的是,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是需要在前端、中端、後端三個階段環環相扣的。其中前端需要的事預算的支持和市民們的積極性,這裏面當然少不了政府的積極支持。其次,中端垃圾的分揀處理需要科學細緻的分類。後端的處理需要根據不同分類的垃圾來進行不同的處理,這其中當然需要借鑑國外的一些好的經驗,同時合理選擇處理方法,爭取將無用的垃圾變成有用的能源。這樣,既節省了能源,又保護了環境,給大家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認識農作物及其可食用部分類型調查報告分類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參與學生:莫森朝 彭家陽 陸錫滋 康牧昀 黃鑫

指導教師:謝輔宇、陸偉文、周杰明、楊偉英

一、研究背景:

在大城市裏的孩子並不瞭解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農業生產的技術,對三農認識不多,更有甚者五穀不分,六畜不識,勞動能力和勞動技術急需培養和學習。因此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30年來一直堅持為廣州市的中學生開設鍛鍊勞動能力,提高勞動技術,形成熱愛勞動的觀念,普及三農知識為目的的學農綜合實踐活動。

在學農之餘利用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豐富的生物資源和該校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積累的農生產設施設備和知識開展一系列的課題探究活動,以激發學生對勞動積極性與生物學習的熱情。所以我們開始本課題的探究活動。

我們想要加深對平日裏所見到、吃到的各種食物的瞭解,以此次學農為機會,實地調查,拍照取樣和品嚐,結合植物學知識,探究我們所食用的食物是來自作物的哪個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並對其瞭解分類。通過查找資料和諮詢專家撰寫研究性學習的報告並向全班同學做彙報,接受大家的諮詢和質疑。

希望能達成:學農,愛農,做農的傳人。

二、活動目標

1、本次探究通過實地考察農作物、瞭解其的名稱及其生長情況、瞭解農業生產的技術。

2、探究各種農作物可食用部位來自植物的哪一組織、器官,以及其名稱的由來,功能,價值和意義。

3、體驗植物的魅力與神奇,感悟生命珍愛大自然。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1、小組成員選取,指導老師進行課題的引入,並集合討論課題研究方向、範圍與規劃。選取調查小組組長和成員分工。

2、由指導老師帶領我們小組成員實地考察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農作物種植區(包括西作物區、水稻田、百穀圃、南作物區),辨認農作物種類並近距離觀察作物生長情況,果實的形態,可食用部位。實地拍照、取樣,並進行品嚐農作物。實地考察31種農作物:蘿蔔、沙葛、姜、大蒜、芥藍、大頭菜、芋頭、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紅皮蘿蔔、油菜、芋頭、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麥、大頭菜、茄子、南瓜、番茄、蒲瓜、菠蘿蜜、黃蛋果、番石榴、火龍果、枇杷、桑葚、香蕉、楊桃、柚子、釋迦。在考察的同時小組成員充分感受田園風光。

3、討論並查找相關資料(植物的器官、花的結構、果實的類型及其對應的水果)、對其進行了解並對調查取樣的農作物分類。小組成員交流意見,提出疑問,並通過討論得出初步的結論。

4、分組撰寫調查報告。

5、補充調查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校温室大棚種植的作物(番茄、苦瓜、蒲瓜、小南瓜、茄瓜)並對資料進行錄入。

6、詢問有關專家,提出改進意見。

7、針對專家提出的意見進行討論並完善報告。

8、小組成員分享並向班級彙報。

四、結果與評價

結果:瞭解了不同植物的可食用部位的組織或器官的名稱。分析其功能,作用和種類等。探究了農作物的進化發展過程、加深了對現代科學在農業發展和農產品品質提升的重要意義的理解。小組成員受益匪淺,開闊視野,鞏固和拓展了基本的植物常識,體驗了豐富的田園學農生活。

評價:在老師悉心的帶領之下,冒着蛇與太陽的挑戰,我們流着汗水,不斷地探索,不怕艱辛不怕勞苦,順利完美的完成了本次探究。感到很高興很興奮。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根深的瞭解。

五、學生收穫(可附學生作品):

一、實地認識的農作物和水果

農作物24種:番薯、蘿蔔、沙葛、姜、大蒜、芥藍、大頭菜、芋頭、高粱、水稻、花生、辣椒、紅皮蘿蔔、油菜、芋頭、紫薯、向日葵、沙葛、小麥、大頭菜、茄子、苦瓜、南瓜、番茄、蒲瓜

認識的水果12種:菠蘿蜜、黃蛋果、番石榴、火龍果、枇杷、桑葚、香蕉、楊桃、柚子、釋迦、木瓜、葡萄

二、可食用部分分析

1、食用部分為該植物的根:番薯、蘿蔔、沙葛、姜

2、食用部分為該植物的莖:大蒜、芥藍、大頭菜、芋頭

3、食用部分為植物的果實:

二、指導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本次探究活動是在和校長的一次談話引發,然後開始試着開展探究的活動。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常年種植大量品種的農作物,儘可能想多點辦法讓參與學農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多瞭解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及其和品種;另外就是我們的食物的來源——植物、動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真菌,亦或發酵產品像是酒精)。結合高中生物讓學生探究我們日常的食用的植物的可食部分是植物的哪一個部位(屬於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本週同時兩個探究一個是酸奶製作、一個是本課題的探究,在課題説明和自行分組過程中學生都傾向於酸奶的製作。好不容易把校長拉過來軟磨硬泡把五個男生説服到這個組產於探究。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於農作物的認知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基礎能説出一些農作物的名稱,但是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卻不太瞭解,另外對於生長過程中的農作物還是表現出非常好奇和驚訝。我們通過實地調查選取了解到一部分的學生比較常接觸和具有南方代表的農作物進行探究。

通過本次探究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同時也豐富了老師對於農業知識的掌握和對學生農業知識的認知度和興趣點。同時通過探究讓學生結合高中生物的知識提高了生物知識應用的能力。也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瞭解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的付出和勞動的難度,珍惜勞動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