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會實踐成果報告

實踐人員:熊夢慧

寒假社會實踐成果報告

摘要:常德歷史悠久,據周國興先生《武陵藏珍》介紹,常德築城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在宋朝始稱常德。常德會戰陣亡將士公墓始建於1944年,以紀念1943年11月與入侵常德的日軍浴血奮戰16晝夜陣亡的5000多名愛國將士。紀念碑上全是著名人物的題字,何應欽題寫了對聯與橫額,上聯是:“忠貫日月”,下聯為“氣壯山河”,中間題寫:“萬古軍表”。居正題:“同仇敵愾,效命沙場;氣吞雲夢,波撼湖湘;忠魂義魄,九域飛揚;豐碑矗立,萬古馨香”。於右正題:“常德之戰,爭為國殤,精忠貫日;千古流芳”。

實踐內容:到常德會戰參與的軍人家中進行實地訪察

實踐方式:面對面交流

一)回憶歷史

常德是湘西北重鎮,川貴的門户,素有“西楚脣齒”、“黔川咽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39年武漢失守後,常德成為重慶大後方的物資唯一補給線。日軍為了殲滅國民黨守軍力量,摧毀第六戰區根據地,奪取洞庭湖糧倉,達到以戰養戰和鞏固中國佔領區,同時為了鉗制國民黨兵力,迫使集結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回師救援,阻止或推遲東南亞盟軍的聯合反攻,1943年11月初,日寇悍然把矛頭指向湘西北常德這一軍事要地,出動了第11軍5個師團和四個偽軍師在內的16萬多兵力,與國民黨第六,第九戰區的16個軍42個師約21萬人,在以常德為核心的十幾個縣市進行了一場殊死的血戰。1943年秋常德會戰被眾多歷史家和軍事家視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衞戰”。日軍戰後以“悽絕”形容常德保衞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衞上海戰役後最激烈之一次”。

(二)採訪前輩

康夫老前輩便是常德會站中一位倖存的革命將士。根據康老的回憶。當時日軍被手榴彈擊中運輸糧草的第三輛運輸車,不幸被癱瘓在路中,後面的車被堵住,動彈不得。日軍一片混亂,不少鬼子四處逃竄,只見我團官兵如離弦之箭英勇殺敵,一陣猛打猛衝把鬼子的運輸隊打的暈頭轉向,潰不成軍。康老講到這看了看手中的子彈殼,接着説雖然他當時只是營裏的炊事班班長,很少能拿槍在戰場上威風一次,但是任然記得當時是多麼大快人心。這只是他革命事蹟的開端,後來他有次不幸被鬼子俘虜,在鬼子的牢房裏受盡折磨,他親眼目睹日本鬼子對待中國人的殘暴,罔顧國際法。相反的我們中國士兵對待外國俘虜確是這樣的。一定要“寬待”,絕不能“虐待”,要用事實告訴她們:中國人是最友好、最和善的,是最講人道主義的。所以,在救護治療過程中,兩個日本女人均得到了最好的治療和最好的照顧。康老感慨地説,正是因為有了我黨我軍寬待俘虜的政策,使得千千萬萬敵對者成為友人乃至革命志士,為我軍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革命精神

革命時代精神的一種作為民族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華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愛好和平、勤勞勇敢、團結統一、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傳承革命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百年後的今天,革命中的寶貴精神和文化遺產是否任然還存在於我們年輕的大學生之中呢?革命的精神對於現在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大學生自覺繼承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努力奮鬥,實現中華民族的最廣泛的大團結,完成祖國統一,建設統一,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

革命的歷程是艱辛的,革命年代犧牲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鮮血染紅了江水,但喚醒了無數愛國志士的愛國熱情,使無數的中華兒女能過上今天的辛福生活。從小開始,每年的清明節前後,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給離我們最近的烈士墓掃墓,雖然這只是一種形式,但卻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對革命先烈的緬懷。

(四)不忘歷史,心懷感恩

革命的歷程是艱辛的,革命年代犧牲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生命。鮮血染紅了江水,但喚醒了無數愛國志士的愛國熱情,使無數的中華兒女能過上今天的辛福生活。從小開始,每年的清明節前後,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給離我們最近的烈士墓掃墓,雖然這只是一種形式,但卻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對革命先烈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