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

關於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幾個問題的調查報告

為了籌備市委、市政府關於教育創新會議,組成了聯合調研組,就我市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幾個問題,開展了調查研究。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辦學體制與管理體制

在辦學體制中公眾關心的熱點集中於辦學責任難落實。①村級辦國小,鎮級基本無辦學資助,但村級又無財政,要靠違規集資才有錢辦學。②私人出資辦學在我市已經出現,以學前教育為主,正在向國小、國中教育延伸。由於宏觀方面有政策,民辦教育已出現下述幾個問題:一是無“證”辦學,不依法接受管理;二是低水平辦學,難以保證教育質量;三是隨意擇點辦學,嚴重干擾當地的義務教育統籌發展;四是以盈利為目的。

在管理體制中,幹部、教師最為關心的是宏觀管理體制中的工資保障體制,還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中的按勞分配製度;前者影響隊伍人心的安定,後者制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的調動。一是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不容忽視。廣大教師一致認為,市委、市政府對教師是十分關心的,但因財政切塊後,由於地域之間的財力不平衡,導致有少數鄉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出現。據調查,98-99上半年,涉及3560名教師新增工資累計拖欠達350萬元,因此,教師要求恢復由市財政統籌工資的呼聲很強烈。二是要進一步強化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幹部的職能。財政體制改革後,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本系統的職能未改變,但在運行過程中,不自覺地出現了幹部、教師管理權限不明確的情況。少數鄉鎮有的隨意將教育第一線的骨幹抽調到非教育部門工作,既削弱了骨幹教師隊伍,又造成了諸多不良影響;有的干擾教育內部的人事管理,導致在部分地方衍生出了系列複雜的矛盾。如個別地方一學期換了3個校長,兩年不到欠下近200萬元債務,教委什麼都不清楚,嚴重暴露出了人事管理權限不明的弊端。

建議:應由市委、市政府統籌劃分辦學體制、管理體制中的權責,規範各級各類教育的宏觀管理。具體內容建議如下:①制定全市統一的市、鎮、村三級辦學責任目標,明確村級辦學責任制度,為加強村小建設,拉動聯村辦學進程掃清障礙;②對教師工資實行市統籌調劑、鎮管理髮放、年終由市統一結算;③重申全市教育系統的學校、幹部、教師管理權限。根據教育的客觀要求,全市教育系統人事權仍應統一歸口市教委管理。

2、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與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本次調查表明,我市的“普九”工作,因達標驗收活動較早,因此標準比之近年來達標的縣市相對較低,加之後來的鞏固力度不大,當前仍然存在下述幾個問題:①普及程度低,尤其以國中生輟學率較為嚴重;②教室及教育配套設施設備建設標準低、質量差、不完善,且設施建設欠賬多,負面影響大,直接影響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③“普九”的意識有所淡化,發展後勁不足,尤其以農村地區“普九”的法制觀念淡薄最為突出。目前,全市高中、國中、國小的在校學生數,年段比為1.8:7:13,國中三年的學生在校鞏固率只能達到50%多一點。高中教育規模過小,也影響了國中教育的發展。

1998年,應城接受了全國掃盲工作的達標驗收,但整體水平不高,基層反映突出的問題是:實效性有待提高,社會參與體系還沒有形成。

建議:①繼續把“普九”作為應城教育的“重中之重”來對待,加大投入,加強管理,為提高應城人口的整體素質打好基礎。②以內部挖潛為主,實施標準化建設。同時,硬件建設的投資重點,要轉向教學配套設施設備上來,要增加為提高教育質量直接服務的項目投資,以改變落後於周邊縣市的教學技術裝備水平。③應建立“普九”工作的投入與管理目標責任制,強化政府行為的落實,同時規範辦學行為,改革教育教學。學生要進得了學校,學校要留得住學生。④出台地方性的教育法規,為落實依法治教提供保障體系。⑤應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大學聯考“升學率”,以此拉動國中、國小教育的發展。同時,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的探索,為農村學生多渠道就業以及多途徑升學提供教育服務。

3教育佈局與調整方向

當前,應城的教育佈局在結構類別上,表現為各類教育的發展失調,在布點上表現為城區“擠”,農村“散”,在各類資源的配置上存在輕、重、優、劣等問題。

(1)、學前(幼兒)教育的主陣地被社會力量辦學所佔領,實驗幼兒園難以滿足城區的需求。幼兒的身心發展與早期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包括認為辦得較好的藝術幼兒園在內,社會反響大、意見多。當前幼兒園最突出的問題是飲食質量難以保證,辦園方向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過多地宣揚早期知識教育和特長教育,忽視養成教育和身心平衡發展,對國小教育已造成不良影響。農村學前教育還處在起步階段,集鎮所在地幼兒園建設,多數未納入規劃,鄉鎮沒有規範化、標準化的幼兒園,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率不到20%。

(2)、國小教育:普及程度有所達標,但教育質量不能保證,以一般農村村小及邊遠鄉鎮最為突出。制約因素主要有:①國小教育的管理思路不清晰,對其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比較模糊,要麼是等同於高中教育看待抓“升學率”,要麼是安於現狀,無壓力和動力;②學校佈局散、亂,缺乏強有力的管理與引導,內部管理的制度化水平低,在少數地方呈無政府主義狀態;③師資與辦學條件的校際間差距大,發展很不平衡,薄弱學校多,約佔國小總數的一半。

(3)、國中教育:現有在校學生數量僅⒉5萬人,實際學齡人口近4萬,發展潛力巨大。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內部管理的熱點、難點問題多,師資隊伍的思想素質與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工作積極性調動難,校長隊伍的素質,不能適應國中教育發展形勢與要求。國中教師隊伍在專業知識、教學能力、人員分佈上存在一系列問題。國中學校布點應考慮提高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的需要,穩中求變,相對集中實施規模化辦學。全市國中教育應按20所學校的格局,完成布點和實施標準化建設。

(4)、高中教育:“擴招”是高中教育發展的關鍵。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及高校擴招的發展趨勢,全市高中將是教育佈局調整,尤其是城區教育佈局調整的龍頭,同時,高中教育質量的提高,關係到應城教育的發展全局,舉足輕重。

(5)、成職教育: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用人機制的轉變,以前那種依靠掛靠外地學校辦校外委培自費的模式已不復存在了,加上內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我市成人教育、職業教育走入低谷。調整專業設置結構,走普教、成教、職教三教統籌發展的路子,是振興成職教的必由之路。

建議:①突出不同類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實施階段性主題突破。學前教育:突出發展農村、規範城區、公辦為主、提高質量;國小教育:突出農村聯辦、合理佈局、城區集約、平衡發展;國中教育:突出規範管理、增添動力、加強素質、提高效率;高中教育:突出建設重點、擴大招生、挖掘潛力、提高質量;成職教育:突出調整思路、聯合重組、進入市場、落實“512”工程;②我市現有國小238所,教學點56個。根據我們對94年至98人口出生情況調查,逐年以17.2%的速度遞減,至XX年,全市國小一年級約有學生5007人,有三分之二的村適齡兒童數不足10名,根據這一現實,現有學校佈局必須大幅度調整,因此,要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重組力度,大力實施聯村辦學;③大力發展城區學校建設,加速啟動搬遷一中,加速實小、蒲陽國中綜合樓及教學樓竣工進程。根據城區發展實際,在月園小區再建一所高規格國小。走社會捐資的道路,建設特校,把特校辦成全市的慈善中心。配套建設好一所中等職業(專業)技術學校。

4、教育投資與籌資

我市經常性財政支出與教育經費所佔比例,比起周邊縣市是大的,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但是,近幾年我市的教育投入在總體上存在下述幾個問題:

1)、財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佔教育總投入的比重,距“三個增長”還有一定差距,教育的籌資渠道還不暢通(見表1-4)。

2)、農村教育費附加標準過低,嚴重削弱了農村教育的發展基礎。

3)、社會對學校亂罰款、亂收費現象日益嚴重,巧立名目向教育、向學生、向家長伸手,加重了教育的經濟負擔,扭曲了教育部門的形象,師生反響強烈。

建議:①提高農村教育費附加徵收的標準,從目前的19元提高到30元(按⒈5%要到36元);②開徵城市非農業人口的教育費附加;③按上級精神,落實教育的校辦產業“税費”減免政策或徵收後返還教育使用,以支持和鼓勵教育依託事業辦產業。(校辦產業上繳税費參見表)。④規範行政行為及學校辦學行為,減少社會對學校的干擾。

5、隊伍建設與管理

(1)、教師分佈不合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教師教師分佈呈“中心”學校多、基層邊遠學校缺的狀態,因此,導致中心中國小教師人浮於事,而基層邊遠國小大量請代課教師。

(2)、教師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教師的學歷達標率高,但業務素質尤其是教學實踐能力不夠高,初、高中師資整體水平,不能滿足教